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302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

模块四学科知识

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

1、语文课程的定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语言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正确把握语言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小学语言课程的发展历史。

(1)三个演变:

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二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逐步统一,三是培养内容的科学性发展。

(2)小学语文科目的独立和发展: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设语文科目,叫“国文”。

1920年北洋政府改为“国语”,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为“语文”。

4、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何为素养?

素养是个人通过长期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包括他人的培养)而逐渐养成的高低不同的涵养。

5、小学阶段目标五个方面: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1)识字写字,中小学生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会写。

识字时,音、形、义统一。

写字每天10-15分钟,练习效果依次为铅笔、铅笔、毛笔。

1-2年级:

识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阅读不少于5万字

3-4年级:

识字:

2500,其中2000会写,阅读不少于40万字

5-6年级:

识字3000,其中2500会写,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2)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能力和习惯四个目标。

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词句教学、段落教学和篇章教学,其中篇章教育要注意内容、主旨、形式三个层面。

阅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

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和评价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

健全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3)写作教学的理念有四点:

一是“文以载道”,学作业就是学做人。

二是培养多元思维,三是培养个性化表达,四是重视读者意识。

(4)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流素养和良好的人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口语教学的类型包括独白型、交往型、介绍型、议论型、表演型。

口语教学的原则有五:

一是入情入境原则,二是实践性原则,三是主体性原则,四是互动性原则,五是创新性原则。

(5)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有四:

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评价侧重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包括:

一是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二是校内资源和鹇外资源,三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综合性学习的途径:

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二是加强语文与其它课程的的联系,三是加强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四是利用教师和学生和集体智慧。

6、小学语言课程标准的特点

(1)系统连贯;

(2)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培养;(3)顺应时代的发展。

7、“例文”和”定篇”的区别在哪里?

将选文作为实现学习课程内容的一种途径的”例文”,通过例言语实现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

将选文当做课程的内容要素之一的”定篇”,即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注重规定的篇目。

8、“语识”和“语感”的差别是什么?

作为显性的语文知识叫“语识”,如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缄默的语文知识叫“语感”,它比“语识”更基础,具有不可分性、丰富性、体验性、直觉性等特点。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

一、建国前的两个代表性课程标准

1、1903年清政府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数学目标:

知日用之计算,10以内的加减乘除,渐至万位,兼及小数,学珠算。

高小教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等。

2、1922年的《壬戌学制》中,《小学算术课程纲要》规定,课程目标是,练习处理数和量的问题。

开创两个第一:

第一提出数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次规定尊重儿童天赋能力与主动精神。

特点总结:

1、目标较单一,以计算为中心,集中在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上,不及德育;

2、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具有鲜明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特征。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1、四个大纲

(1)1952件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模仿苏联的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是:

一是保证儿童自觉掌握并运用直观几何知识;二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理解并判断数量关系;三是培养儿童计算的熟练技巧、自的劳动态度、自觉的纪律性、工作明确性和准确性品质;四是学习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激发爱国情感;五是培养儿童钻研创造、克服困难、有始有终等意志和性格。

(2)1963个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否定苏联,进行“大跃进”式的教学改革。

(3)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制订的,它总结了国内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主要内容有四点:

一是“小学算术”改为“小学数学”。

二是保留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的基础知识,删除了过繁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三是适当增加了代数初步和几何初步。

四是渗透了现代数学思想,如集合、对应、函数、统计等。

大纲强调德育。

(4)2001年的《全日制义备考充数和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受国际化的影响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的影响而进行的改革。

课程目标分两个层次:

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目标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善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自己所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自信。

特点总结:

(1)关于课程目标。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学习苏联,强调双基和逻辑思维;二是“大跃进”后,强调双基和数学能力。

三是“文化大革命”后,强调双基、数学能力、智力技能、思想品德。

四是2001年强调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目标。

(2)关于基础知识目标。

初期为培养工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提出“增进日常生活中数量的正确观念和常识”;1978年后提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

”到2001年提出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3)关于基本能力培养方面。

1950年提出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和训练逻辑思维。

1952、56年提出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

1963年进一步提出培养空间观念。

1978年提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应用能力、空间观念四统一。

2001年把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关于情感态度方面。

主要表现在德育上。

之前只重视知识教育,1950年提出“培养儿童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民公德”,开始从“学科教育”到“人的教育”转变。

1952年提出培养儿童关于钻研、创造、克服困难、有始有终的意志和性格。

1986年提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沿革。

1、旧中国的课程内容单一。

如《壬寅癸卯学制》(1902-1903)规定了整数、不瞠、分数四则运算、度量衡、日常簿记、珠算的四则运算等。

2、新中国成立后内容丰富。

从1952到2001年进行了六次教材改革。

(1)1952年的教材把初中的算术下放到小学,教材分准备题、倒是、习题、复习题四部分,重视口算、应用题分数细,系统性强。

(2)1960年开始第二次教材改革。

1958年“大跃进”下进行教育“大革命”。

这次教材改革包括60、61、63三套教材。

结果催生了全国通用教材,比以前进步了,稳定全国的数学教育和提高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它以“四则运算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影响至今。

(3)1970年前后的第三次教材改革。

全国试行口算、笔算、珠算的“三算结合”为中心进行教材改革,影响最大的代表性教材有四种:

上海崇明县教材以口算为基础,杭州上城区教材以珠算为基础,天津和文本的教材以笔算为主珠算为辅,上海闸北区教材从三算结合发展到三个结合:

口珠笔结合、整小分结合、数式形结合,数是数字及运算、式是代数式及运算、形是图形及特征。

(4)改革开放后的教材改革。

1978年的教材以1963年的为基础,总结几次教材改革的经验,借鉴国外的基础上编写的,一直用到1990年。

这是中国成立以来水平最高的全国通用教材。

(5)1992年开始的第五次教材改革。

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最大特点是“一纲多本”,即一个教学大纲,多套教材。

主要内容有数与计算、量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比和比例。

2000年进行了修订,但是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缺乏现代技术知识,呼唤新的教材改革。

(6)2001年第六次教材改革。

特点是“一标多本”,即一人课程标准,多套教材,主要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南师大版。

这是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改革。

主要内容有: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阐释。

1、新课改的理念。

(1)对数学课程的定位。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小学数学面向全体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数学学习的认识。

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4)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5)对数学教育评价的认识。

要关注结果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形成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閷经的评价体系。

(6)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2、课程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总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并按1-3、4-6两个学段分述学段目标。

(2)内容目标。

在每个学段目标中,又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分述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五、小学数学核心概念及其关联

在新课程标准中涉及的核心概念主要有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数感,是学生对数和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感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进行有效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如60人的班中40%是男生,到底多少男生?

一袋大米20公斤,一吨大米是多少袋?

2、符号感,是要求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

进球数是QQ中的微笑图标,失球数用难过图标,上厕所伸出OK手势,求未知数就设方程等。

3、空间观念,课标规定“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运用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和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像形象地描述问题并进行思考。

4、统计观念,是指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的意识等。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应用意识,一方面,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推理能力,新课标规定,数学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进能力。

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进、类比推理、统计推进,演绎推进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经典有三段论推理法,即大前提—小提前—结论,如A=B,B=C,则A=C。

第三节小学英语课程

一、小学英语教育的历史

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开办的第一所外语教育机构,先有英文,后有法文和俄文教学,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

但英语作为正式的课程纳入教育中小学规程的是1902-1903年的《壬寅癸卯学制》。

1912-1913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高小可开外语课,主经指英文。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摇摆,最初只学俄语,后来在1963年才补充了英语。

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中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当下的英语教学表现出人文性、多元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人言语性主要表现在强加情感态度、责任意识、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交流、合作、评价等方式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人文素养和态度价值观。

多元性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的身段,还涉及到语音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修辞学等学科知识。

时代性表现在国际化、交流性、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1、英语教学的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

2、英语教学原则:

(1)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

注意趣味性、直观性、练习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原则。

(2)正确处理好英语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思想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听读是输入,说定是输出。

(3)处理好双语教学的比例。

英语授课为主,中文为辅。

(4)注意小学英语的中国化。

3、英语教学法

(1)交际式语言教学,如情境下的小对话,练习表达、结构、语法、口语等。

(2)视中挑起或情境教学法。

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听说在同一情境下进行。

(3)认知法。

反对机械性操作练习语言结构,提倡语言的习得是掌握规则,演绎法讲授语法,不是形成习惯。

(4)全身反应法。

突出语言学习过程与动作的统一,听力、口说、身动、准备好发言,但不强迫。

经历呈现、模仿、理解、运用四个阶段,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理解是按指令作,运用是不示范不指令,学生自已做。

4、英语教学的实施

(1)语言技能教学。

听说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

听说占人类语言交际活动(听说读写)的75%,读写占25%。

读的技能是目的,重视阅读过程、课内阅读、默读朗读。

写作注意句子和段落写作技巧,句式的选择、一致、主述、强调、简洁、变化等,段落要注意主题句和结论句,举例、列举、比较、对照等。

总体上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信和合作精神,注意互换、反馈、氛围和年龄差异等。

(2)语言知识教学。

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五个方面。

(3)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学习兴趣、稳定的学习动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锻炼意志力,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人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三、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1、课标结构:

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部分。

前方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等。

2、主要内容:

(1)设计思路:

目标分九个能力级别,小学三年级始设英语,1-2年级是小学目标,即3-4年级完成1级目标,5-6年级完成2级目标。

5组是初中目标,8级是高中目标。

即初高中每个年级都各目标。

(2)课程目标:

小学只有两级教学目标,1级目标是,对语言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边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习俗感兴趣。

2级目标是,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根据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有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简单的句子。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

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3)内容标准。

分别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作出具体的论述。

2、小学英语课标的解读

(1)背景的解读。

多元时代要求多元素养,传统英语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需要指导性纲领。

(2)理念的解读。

一是面向全体学习,注重素质教育;二是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三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四是采用活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五是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六是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3)目标的解读。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4)内容的解读。

语言技能方面,一级目标是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二级目标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

语言知识要求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上。

情感态度目标是激发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并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文化意识要求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5)实施建议的解读。

教学建议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变通,多渠道提高教学水平。

评价建议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评价促发展,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意处理好教学与评价的关系,评价要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小学英语教学活动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字母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

2、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小组活动、竞赛活动、集会活动、各类英语游戏、表演活动和编写活动。

活动的原则是趣味性、思想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等。

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历史

1、西方科学教育。

18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景程下,科学和科学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但直到19世纪,科学教育的地位才得以确立。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数可提升灵魂,哲学就是观察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对科学发展贡献巨大,他的《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涉及了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等。

但是古罗马重视雄辩力的提高,如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所以科学的发展有限。

接下来的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主流,虽然都会教育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七艺为课程,行会学校也有科学教育,但总体而言,但科学发展不受重视。

文艺复兴埋藏,维多里诺和夸美纽斯等教育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法国教育家狄德罗编纂了《科学、艺术和工业详解辞典》(简称《百科全书》)使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18世纪开始出现实科学校,传授有关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类的知识。

斯宾塞是近代第一个论述科学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系统的科学教育思想,回答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什么是科学呢?

“一切正确的知识都是科学家。

”他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另一代先驱是赫胥黎,他批判学校教育体制阻碍科学教育,学生厌恶对事实的观察,守可相信书本上的东西,也不愿意相信亲眼目睹和东西。

到19世纪末,科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科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1957年10月苏联卫星上天美国受到刺激,大力提倡科学教育,小学实验课程有三种ESS课程、SAPA课程和SCIS课程。

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或侧重于“内容”,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或侧重于过程,探究技能的发展。

不论怎样,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确定了小学科学的必修课地位,并明确提出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而不是以事实性知识或情感教育为目标,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变革。

60年代出现了一些困境,各国教育界开始研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70年代进入反思阶段,研究表明,儿童在接受正规教学前已经形成了不少关于自然或科学问题的认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论,均为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教学模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流,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和社会。

2、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意义上的科学。

但在与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上以儒家经典为主线的经史子集为主,教学以礼乐射御书数为范畴,虽然有墨家在技术教育和思维能力方面与科学有些关系,王充、张载、王船山等人对自然也用一定的思考,但都不是文化的主流。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西方现代意义的科学开始传入我国。

1902-03年的《壬寅癸卯学制》开始取代延续千余的科举制,把科学教育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开设了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其中的“格致”相当于民初的“理化”。

1929年颁布的《小学自然课程暂行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是:

(1)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于科学的研究态度和试验精神;

(2)增进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智能;

(3)培养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一边倒,学习苏联,苏联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比较大,《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将“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定为总目标。

50年代末到70年代,因政治因素的影响,小学自然课程开设不正常。

到“文革”结束后,小学自然教学大纲重新将课程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上来。

90年代,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不惧权威、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推出综合性课程,把“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允许各地根据全国统一的《标准》出版自己的教材。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修订。

2008年再行修订,突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加入中国元素,以更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呈现。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1、心理学基础。

(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生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儿童认知世界主要是通过感官得到感性认识,如通过观看知道物体的颜色和形状,通过触摸感受物体的软硬等。

要训练儿童的感知能力。

前运算阶段(3-7岁),儿童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不具备“守恒”思想,守恒即物体经过物理变化后在某一方面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如同样数量的硬币,摆成线状比摆成方形的要多数。

具体运算阶段(8-11岁)。

儿童可以对具有共性特征的物品进行分类,思维具有可逆性。

如水温越高,溶解的白糖越多,他们可以推断出温度越低,溶解的越少。

也开始具备守恒思维,但发展不平衡,长度守恒在508岁,体积守恒在6-9岁,质量守恒在6-10岁,面积守恒在7-10岁,固体体积守恒在10-14岁等。

也开始具备初级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儿童开始思考物体之间的关系,如所有植物都是生物,但生物并不都是植物。

开始有大小集合思想,可以进行变量实验。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7个层次:

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