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23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行业分析报告

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氯碱及有机中间体,其中烧碱类产品主要有烧碱、液氯、盐酸等,有机中间体类产品主要有氯化苯、对硝基氯化苯、邻硝基氯化苯、硝基苯、苯胺等。

从产品大类来说,开普化工的产品属于基础化工产品,现阶段化工产品的世界形势以及国内的发展现状将直接决定开普化工产品的市场和未来拓展方向;具体来说,氯碱工业在中国的股市中表现如何,将是分析开普化工未来的产品战略和未来经营战略的基础。

本文拟就化学工业的世界格局、中国的现状、氯碱工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深入的探讨,目的为开普化工股份公司能够认清当前和未来的行业走向,使企业的产品、市场以及研发有着明智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一部分国内外化学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一、世界化工工业的发展趋势

化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工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工业。

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进入90年以来,世界化工业进入了成熟时期,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大部分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世界性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促使化工行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趋势为:

1、从相互竞争向彼此联合、强化垄断地位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大型化工公司为减少成本和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纷纷由竞争转向联合,以强化在某一方面的技术开发的领先地位和市场垄断的地位,如:

BP和阿莫科合并成为石化行业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公司成了染料行业中的巨人,拜尔和赫司特的合并成立的Dystar公司成了世界农药界的龙头老大。

2、从多元化经营向增强核心和优势产业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世界化工企业间并购多是从多元化发展转向专业化发展。

通过并购,收缩了经营范围,放弃了弱项,加强了核心产业,并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

3、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由于世界化工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格局基本定型,而且市场份额的大小已不能充分体现其效益的大小。

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日新月异,已进入成长期,其收益较好。

因此,发达国家化工企业进一步加大了风险投入,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主线,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集中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生命技术、新型功能性材料、信息产业用化学品、催化技术、新型环保技术等方面。

4、化工生产布局向原料、市场所在地和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世界化工生产布局在不断的调整,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已从以欧美投资为主,逐渐向生产综合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市场增长迅速,并拥有原料和市场的优势,因此,已成为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

5、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优点,化学工业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点。

化学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废弃物量大的产业部门,也是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的产业。

因此,世界各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重视环保和安全技术,把产品的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得失生产尽可能协调和统一。

二、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1、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化学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包括:

以石化基础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延伸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有统计资料表明。

国外每施用一吨氮、磷、钾肥(按有效成份计),可增产10吨粮食。

我国平均每使用1万吨化肥大体上可增产粮食6-8万吨粮食,化肥对农业增产所起的作用约占40%:

施用农药每年可挽回粮、棉损失达250亿公斤和800多万担。

化学工业也直接推动轻工、机械、纺织、建筑、交通、汽车等相关部门的发展,如:

平均每一吨合成纤维从生产树脂到抽成丝,要各种化工原料和助剂约2.35吨;化工材料要占自行车生产总成本的46%;轮胎和新型化工材料是汽车和交通业向高性能、安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剪彩是未来建筑业的支柱,以塑代木、以塑代钢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据统计,多年来化学工业产值一直以每年7%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

化学工业又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重要保障。

化工提供工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原料,在质量、数量以及价格上的相对稳定,才能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不至于受制于国外的操控和控制;化工肩负着为国防生产配套的高技术材料的任务,也是国家常规战略物资的重要提供者;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利润和回报率较高的行业,也是国家出口创汇的大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化学工业已提前四年完成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工业体系。

1998年我国县以上化工企业从业人数400多万人,资产净值达2440亿元,全行业实现产值2965亿元,增加值745亿元,实现利税159亿元,其中利润11.5亿元,出口创汇141亿美元。

目前,我国有十余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

合成氨、化肥、电石、

染料居世界第一位;硫酸、农药、纯碱居世界第二位;硫铁矿、磷矿、磷肥、烧碱、醋酸、涂料、轮胎、等也在较前位次。

近年来,化学工业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四大系列产品,使化工产品的

结构调整出现明显成效。

如在氮肥中高效尿素的比例由48%上升到54%;在磷肥中高浓度磷富肥的比例由15%增加到23%;农药生产品种从170种增加到200种,产量从27万吨

增加到40万吨左右;在烧碱中离子膜烧碱的比例由11%增加到20%;在轮胎中子午线轮胎产量的比例由12%增加到20%。

1999年主要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

万吨

产品名称

1999年能力

1999年产量

合成氨

4066.8

3162.7

化肥

3807.6

2871.9

其中:

氮肥

2909.9

2175.2

磷肥

854.1

662.9

钾肥

43.7

33.8

硫铁矿

1169.5

1485

磷矿

2026

2709.1

硫酸

2471.3

2049.2

纯碱

777.0

736.8

烧碱

685.8

518.4

甲醇

317.5

158.1

醋酸

94.5

58.8

苯酐

41.8

25.7

聚氯乙烯

207.6

159.9

农药

76.2

40.7

染料

30.1

26.4

涂料

196.7

80

轮胎(万条)

12488

7977

感光材料(万平方米)

4900

3245

1999年纯碱、烧碱、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产量对比

3、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⑴市场战略上的差距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化工产品的供应能力大大提高,主要化工产品已摆脱了供应短缺的状况。

大部分化工产品的供求状况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但是国内很多化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停留在过去经营方式,没有建立起市场化机制,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及营销策略,而且相当多的企业仅局限在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还没有进入国际大市场。

⑵结构上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化工系统内,中小型企业占90%,许多装置达不到经济规模。

如烧碱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年,而美国平均规模为58万吨/年,八大烧碱公司的生产能力约占总能力的86%,集中度很高。

国内PVC树脂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25万条,而国外平均规模高达300-400万条。

由于装置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差。

二是产品结构落后。

产品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很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比例高,如新品种农药仅占农药总量2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新品种染料仅占染料35%(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业需求的50%),离子膜烧碱仅占烧碱25%,重质碱占仅占纯碱16%(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子午线轮胎仅占轮胎18%(世界平均已达80%),节能低污染涂料仅占涂料15-20(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精细化工率仅在化工产量35%左右(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还是空白。

三是很多产品原料技术路线落后。

目前我国乙烯法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仅占PVC总量40%左右,而高耗能、高成本的电石法比重高达60%,电石乙炔法醋酸乙烯约占总能力的50%,氯丁橡胶全部采用电石乙炔路线,而上述产品在国外已基本被石油化工路线取代。

在国际上早已被淘汰的磺化法苯酚、萘法笨酐、酒精法醋酸、发酵法丙酮、丁醇等在我国化工中仍占相当比例。

四是各地区化工产品结构趋同。

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化工生产布局上都力求大而全、小而全,产品结构趋同,不能按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由于上述因素,使得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企业效益差、竞争能力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难以为继。

⑶生产装备落后

我国化工装备技术更新缓慢,大多处于国际七十年代水平,60%以上的生产设备处于国内一般以下水平,这导致了生产中能耗、物耗高。

如我国烧碱与发达国家相比吨碱电耗高250度以上,蒸汽消耗高近2倍,综合能耗高0.5-0.7吨标煤;我国纯碱生产中,大型纯碱厂的盐耗与国外接近,但氨耗和能耗差距较大,其中氨碱法的氨耗大约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倍左右,综合能耗平均比先进水平高50%左右。

⑷科研基础薄弱,科研体制亟待转轨

我国化工科研和国际化工科技进展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缺乏创制机制以及引进技术消化能力低,如主要精细化工产品靠仿制国外产品而发展,化肥、烧碱、环氧丙烷、子午线轮胎等成套引进十几套甚至几十套,但全套国产化的不多。

⑸环保问题成为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化工生产历来是工业污染大户。

化工环保治理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染料行业废水治理率不到50%,其中治理合格率不到60%。

此外发达国际正在不断地将其污染严重的产品转向发展中国家,也会进一步加重我国的环保负担。

三、预计今后化学工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根据世界化学工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化学工业现状,未来化学工业仍会有较大发展。

1、预计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促进化学工业结构调整。

通过实行控制总量、提高集约度、增强竞争力和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结构调整,使主要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基本与世界总体水平接近,彻底摆脱现由产品高档次产品不足、低档次产品过剩和企业小而分散、竞争乏力的被动局面。

二是全面提高化工科研水平。

以创立与完善新型的科研开发体系为先导,建立科研评判和制约制度,强化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三是实行对外开发。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是必然趋势,化工发展也必然是面临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同一。

通过在这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切实把握住自己的优劣与利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和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力度,以全面、合理地吸纳整个世界的资源(包括: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

四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化工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要把节能、节材、节水、资源再利用及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和治理“三废”为目的技术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上,使我国化工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国际接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预计未来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

一是继续农用化学品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确保农业生产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