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预防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docx
《河北大学预防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大学预防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大学预防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1.儿童少年卫生学:
简称儿少卫生学,以保护,促进,增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长:
包括形态生长和化学生长,前者主要指细胞组织器官在数量大小重量上的增加,后者主要指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成分变化。
通常使用较多的是涉及形态变化的生长,如身高生长,体重生长等。
3.发育:
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的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包括“身”“心”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发育”在心理学教育学上也称发展。
4.成熟:
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5.生长发育可塑性:
指人体结构,功能为适应环境(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外环境)变化和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6.体能:
是健康概念的重要延伸,用以全面准确评价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7.赶上生长:
又称追赶性生长,出现在那些生长发育过程中曾因疾病,营养,心理应激等因素而出现的生长迟缓的婴儿;一旦这些不良因素去除,机体立即就会出现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的倾向。
这种倾向很强烈,年龄越小越明显,生长的加速幅度越大。
8.生长长期趋势:
指19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全面出现的儿童少年群体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性发育提前,成年身高逐步增长的趋势,是近150年来人类生物学领域最突出的现象。
9.健康相关体能:
是体能的基础部分,泛指人的体质,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生活效率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10.家族聚集性:
父母-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素越接近成熟表现得越充分。
11.遗传:
指子代和亲代间在形态结构,身心发育,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
12.遗传度:
是衡量遗传,环境因素各自对表现性状总变异相对作用大小的指标。
遗传度越接近1,提示遗传作用越大,越接近0,说明环境作用越大。
13.发育年龄评价法:
指用某些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指标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评价个体发育状况。
14.近视:
指眼睛辨认远方(5m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按近视的屈光度可分为低度近视(-0.25D~-3.0D)中度近视(-3.25D~-6.0D)高度近视(-6.25D~-9.0D),按有无调节因素参与,可分为假性,真性,半真性近视三类。
按屈光要素的改变,分为轴性和屈光性近视两类。
15.龋齿:
是牙齿在身体外因素作用下,硬组织脱矿,有机质溶解,牙组织进行性破坏,导致牙齿缺损的儿童少年常见病。
16.肥胖:
是在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危害健康的一类慢性代性疾病。
17.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18.伤害:
是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时间和心理行为因素等导致个体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残疾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19.动力定型:
当身体各外条件刺激按一定顺序重复多次后,皮质上的兴奋,抑制过程的时空关系将相对固定。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按一定先后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
20.疲劳:
是在过强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度不大但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下,脑皮质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所产生的保护性抑制。
21.学校健康教育:
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关键预防策略,是依据社会要求,在学校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全面促进健康为核心的系统教育活动。
22.健康促进学校:
学校所有成员为保护,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宜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健康。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带有鲜明的公共卫生特征,主要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4.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在学校,对师生员工身体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流行,集体食物中毒,群体心因性事件等。
25.去脂体重:
指体重减去乙醚提取脂肪后的重量,包括全身水含量,蛋白质,无机物和糖原等,属代活跃组织。
活体则用瘦体重,包括去脂体重和组织中的各类基质。
26.终末激发:
大脑皮层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前驱行兴奋,脑力工作能力回升。
卫生意义:
教学中适当应用此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1.儿少研究对象:
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围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
主要研究容:
①生长发育②疾病防治③心理卫生④学校健康教育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
2.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1体格发育指标(①纵向测量②横向测量③重量测量④体格发育派生指标又称体质指数)2体能发育指标(1生理功能指标①心血管功能②肺功能③肌力发育2运动能力指标①力量指标②耐力指标③速度指标④灵敏度指标⑤柔韧性指标3体能发育派生指标)3心理行为发育指标(1认知能力指标①感知能力②记忆能力③注意能力④思维能力⑤执行能力2情绪状态指标3个性发育指标4社会适应能力指标)
3.体能分为:
健康相关体能和运动相关体能,分别以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指标反映。
4.生长发育规律:
连续性,阶段性,程序性,时间性。
5.2~3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6岁前是社会化行为的关键期
6.五类生长模式1一般型:
各种体格发育指标,呼吸消化,排泄骨骼肌肉等系统,主动脉肺动脉脾血量等的发育特征,都表现为婴幼儿期增长快,学龄前,学龄期增长平稳,青春期增长又加快,青春后期生长逐步停止2淋巴系统型:
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儿童期生长很快,青春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衰退,成年时仅相当于高峰时的一半3神经系统型:
中枢神经系统,视听觉器官,颅骨等仅一个生长突增期:
从出生前直至学龄前期增长迅速,6岁左右成熟度达90%左右4生殖系统型:
除子宫外的生殖器官,青春期前几乎呈停滞状态,青春期一开始迅速加快5子宫型:
子宫,肾上腺发育在出生时较大,其后迅速变小,青春期开始前才恢复到出生时的大小,其后迅速增大。
7.体格发育的阶段变化:
1第一生长突增期(孕中期持续至1岁末)2相对稳定期3第二生长突增期(青春期)4生长停止期
8.“体育运动”是以提高健康相关体能为目标
9.体成分的两成分模型是BehnkeAR等首先提出,由体脂重和去脂体重构成。
体脂重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体脂率(BF),与去脂体重率相加为百分百。
BF的%越大,FFM越小,越胖。
10.青春期发育特点:
1体格生长加速,以身高为代表的体格指标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2各脏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日臻成熟3分泌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4生殖系统功能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到青春晚期已具备繁殖后代的能力5男女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外部形态特征差别更明显6在体格功能发育的同时,青春期心理发育加快,产生相应的心理行为变化,出现很多青春期所特有的心理-行为问题。
11.青春期发育各期特点:
一般将青春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青春早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出现身高的徒增高峰,性发育开始,一般持续2年;青春中期以性器官,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出现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持续2~3年;青春后期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但仍有增长,直至骨骺完全融合,性器官和第二性征持续发育至成人水平,社会心理发展加速,通常持续2年左右。
12.男性第二性征:
阴毛一般11~12岁左右出现,1~2年后出现腋毛,再隔一年后胡须萌出,13岁变声,18岁前完成。
女性第二性征:
乳房发育11岁(8~13岁之间)历时约4年,乳房发育后6个月至1年出现阴毛;再其后半至一年出现腋毛。
13.影响青春期发育飞激素:
1下丘脑(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促黑激素释放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2腺垂体(生长素,催乳素,促激素)3性腺(雄激素,雌激素,黄体酮)4甲状腺(甲状腺素)5肾上腺6胰岛7松果体(褪黑素)
14.促激素:
主要功能的调节各靶腺分泌器官分泌相应的分泌激素。
尿促卵泡激素对女性主要促进卵泡的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对男性促进形成精子;黄体生成素促使女性排卵及生成黄体,同时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促使男性睾丸间质细胞的增值并合成睾酮。
15.种族对个体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比等的影响最明显。
16.正确解释遗传度:
只是一个描述性统计量,不同群体有不同遗传度,同一群体在不同生长阶段遗传度不同。
遗传度只适用于群体,若某性状的坐高h2为74%,指提示坐高的总变异74%由遗传因素引起,21%由环境引起,而不是指坐高的74%是由遗传决定,21%由环境决定。
17.生长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
1营养因素2体育锻炼因素3疾病因素和赶上生长4地理气候季节因素5化学性环境污染因素6物理性环境污染因素
18.热能需要量由个体的基础代率,生长速度和活动状况共同决定。
19.赶上生长的现实意义:
1使人们认识到,儿童即使因疾病而生长受阻,也不应消极承受该后果,而应通过积极治疗,消除不良因素,最大限度发挥其生长潜力,最终实现正常发育2促进赶上生长的措施须有针对性,通过对生长监测,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最有效的途径3赶上生长并非速度越快幅度越大越好,采取措施应有正确目标,依循科学原理,尽量避免消极不良的健康后果。
20.季节对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春季身高增长最快,3~5月的身高增长值约为9~11月的2倍左右,在身高增长快的季节,新的骨化中心出现也较多。
体重增长的季节:
9~11月增长最快,从9月至次年2月的增幅约占全年总增幅的2/3。
0~2岁婴幼儿期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季节差异。
月经初潮多发生在2~3月和7~8月。
21.生长发育调查方法:
1现况调查(1横断面调查2生长监测)2前瞻性调查(1追踪调查2队列研究3序列研究)3回顾性调查(1回顾性的调查2病例-对照研究)4人群干预研究5非连续性发育资料调查
22.横断面调查的优缺点:
优:
可在短期获得大量资料,对了解不同地区,民族,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和变化趋势,建立生长发育标准有重要作用。
缺:
规模大,时间短,需集中较多测试人员,按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在规定时间段完成。
调查指标宜少而精,样本应根据调查目的,按分层框架随机整群抽样。
23.生长监测为保证监测的科学性:
要做到六个明确:
1监测目的2监测人群3监测体系4质量控制措施
24.非连续性发育资料调查:
1独立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事件,如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等2某些连续出现而无法定量的指标,如乳房,阴毛,腋毛发育,需先人为分度,再将其转化成等级指标,每一级即一次非连续性发育事件3对生长发育健康有影响的暴露因素,如家族史喂养史疾病史,锻炼,生活制度,学习状况等。
25.正常值标准有时段性,受长期趋势影响,应每5~10年修订一次。
26.生长发育评价容:
生长发育评价既针对个体也针对群体,由生长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发育匀称度,体质综合评价等四类容组成。
27.生长评价方法:
1等级评价法2离差曲线法3指数法4百分位数法5Z分法6LMS法
28.等级评价法:
优:
反映出的群体差异不受群体部成员的性别年龄差异限制。
缺:
1其正常值建立在指标的群体分布呈“正态”的假设基础上,对一些偏态分布指标的评价不够精确2结果只能针对单项指标,无法全面反映个体差异的匀称程度3不能直观反映动态变化
29.离差曲线法:
优:
使用简便,结果直观,既可针对个体也可比较群体。
缺:
需要分男女,事先准备好针对不用指标的分年龄图。
30.反映体型的指数:
1身高体重指数(Quetelet)2劳累尔(Rohrer体重/身高cm3*107)3身高胸围指数4身高坐高指数5肩盆宽指数6腰臀围比7腰围身高比WHTR≥0.5腹型肥胖
31.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数:
体质量指数BMI
32.反映生理功能的指数:
1体重握力指数和体重背肌力指数2身高肺活量指数和体重肺活量指数
33.指数法缺点:
比较机械,应结合专业知识合理解释评价结果,应用时应注意1充分考虑反映体型的指数的种族差异2多数指数是偏态分布,建立评价正常值钱,应先对其群体分布做正态化处理。
34.常用的四种发育年龄:
形态年龄,第二性征年龄,齿龄,骨龄
35.就近视而言,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晶状体屈光力是三个重要的决定一个眼球是否近视及其严重程度的屈光参数。
36.近视的发生,受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的影响很大。
年龄越小,晶状体及其囊膜弹性越大,近点距离越近。
37.预防近视的措施1将预防近视作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①每年2次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确诊近视后及早治疗②加强近视健康教育③将中央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落到实处,减少近距离读写时间和强度,提高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④严格保障体育课,课间操,课外锻炼时间和质量⑤改善教学设施⑥课本的纸要求和印刷应规,字体清晰,大小适当2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衣①读写姿势正确②读写1小时左右休息10分钟,眼睛充分休息③不在光线过强过弱时读写④不躺床上看书,不在开动的车上看书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①帮助孩子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督促他们到户外活动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②不给孩子增加课外读写负担③改善照明条件④注意饮食营养,充足睡眠⑤正确放置电视机,距离应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5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产生6手术治疗①放射状角膜切开术②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38.乳牙易致龋原因:
①釉质钙化程度低,牙本质厚度只有恒牙的1/3~1/2②乳牙自身抗酸性比恒牙弱,易脱钙③牙外形特点是牙冠在近牙颈部明显突出,乳磨牙咬合面上有许多隙窝沟,相邻牙齿间空隙大,易造成食物残渣滞留,牙菌斑生长④自洁作用差⑤小儿喜欢吃甜食,易发酵产酸,破坏乳牙⑥使用奶瓶不当,牛奶中加糖,牛奶的橡皮头长时间吸附在牙面上,易使上颌乳前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发生龋。
39.龋齿四联致病因素:
①细菌和菌斑②宿主③食物因素④时间因素
40.龋齿防治:
1定期检查早期诊断2控制牙斑菌3讲究饮食卫生,增强宿主抗龋力4健全学校口腔疾病防治网
41.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1WHO儿童生长标准2我国GB/T学校卫生标准
42.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2血红蛋白测定
43.缺铁贫病程经过1储铁减少期,血清铁蛋白为主要指标,该值下降2红细胞生成减少期:
血清铁浓度下降血红蛋白未下降3缺铁贫血期:
血红蛋白下降
44.儿少体铁代特征1代活跃2自然损耗3生长期铁需求量大4外源铁的吸收率有限
45.缺铁贫因素1旺盛的生长发育需求2铁的额外丢失①月经不调性失血②外伤③疾病④环境污染
46.缺铁贫筛查标准:
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47.肥胖易感期:
1孕后期2婴儿期3青春早期4青春后期
48.肥胖筛查标准:
1目测法2身高标准体重法
49.肥胖的综合防治:
1普遍性预防2针对性预防3治疗性干预
50.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特征1明显偏离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期望2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各异3有个体聚集性和群体聚集性特征4有明显的后天习得性5青少年行为有良好的可塑性
51.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分类:
参照美国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体系分类:
1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2致故意伤害的行为3物质滥用行为4精神成瘾行为5危险性行为6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
52.伤害预防4E策略:
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教育干预
53.脑工作者能力变化规律:
开始因始动调节,周一工作能力一般,周二开始逐渐升高,周三周四达到并维持于高峰,周五略下降或出现终末激发,周末经休息工作能力恢复。
54.脑力工作能力四种类型:
Ⅰ型:
学习日开始后工作能力逐步升高,约2小时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午间休息后回升,随后又下降,学习日末时降至略低于学习日开始水平。
Ⅱ型:
与Ⅰ型相似,但在学习日末时,因对即将到来的休息性活动引起兴奋,使工作能力回升,称终末激发。
Ⅲ型:
工作能力一开始就持续升高。
Ⅳ型:
兴奋性很早就下降。
特点:
Ⅰ,Ⅱ型符合皮质功能活动特点,学习日末工作能力无严重下降,休息后恢复。
Ⅲ和Ⅳ是不理想的变化类型,前者提示皮质功能处于过度紧状态,持续下去势必导致皮质抑制和能量耗竭,Ⅳ型兴奋性迅速下降,提示皮质功能已处于抑制状态。
55.学习负荷通过学习过程产生疲劳,途径:
早期疲劳→慢性疲劳→过度疲劳
56.体育教学遵循的卫生原则:
1循序渐进2全面锻炼3准备和整理活动4运动与休息交替
57.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取决于课程强度,密度和时间三大因素的综合
58.符合生理要求的脉搏曲线:
1曲线逐渐上升,基本部分中间最高,结束部分逐渐降低2曲线坡度平缓,不出现骤起骤落波形3运动量达一定水平,准备部分脉搏80-130次/分,基本部分130-180次/分,结束部分120-90次/分,课后10分钟恢复到安静水平。
体育课中学生平均脉搏应维持在130-170次/分,脉搏指数维持在1.6-1.8左右。
59.判断运动负荷常用靶心率为指标(达到最大运动强度60-70%时的心率)
60.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校有数量巨大的受教育群体2学生正值行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有通过教育改变其自身行为的潜能,并可由他们扩展到学校教职工,家庭和社区3学校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容易取得理想教育效果,而且便于和其他学科教育结合,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61.健康教育的五个领域: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2疾病预防3安全应激与避难4心里健康5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62.小学生健康教育容:
1小学1~2年级基本容: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②疾病预防③心理健康④生命的孕育和成长的基本知识⑤安全应急与避险2小学3~4年级基本容: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②疾病预防③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④安全应急与避险3小学5~6年级基本容: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②疾病预防③心理健康④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⑤安全应急与避险
63.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容:
1制定学校健康政策的基本步骤:
①深入了解本校师生的实际健康状况,他们对健康促进的需求②通过客观分析,明确重点工作容和预期结果,确定工作目标,并在校外各方人员中达成共识③从教育,健康和资源角度,论证制定新政策的必要性和策略④边制定边征询各方面意见,增强大家对政策的认同感,强烈的支持意向。
2学校物质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有以下着力点:
①清洁宜人的校园环境②提供安全环境③提供卫生设施④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3学校社会环境①维护心理健康②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4社区关系①学校经常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提供必要支持,家长尽量参与学校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各项活动②建立良好的社区网络,争取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支持③支持社区出面,倡导维护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④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及辅助教具,通过正式,非正式的,以参与为主的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健康专项宣教活动,使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更具社会责任感。
6学校健康服务①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伤害提供防治服务,开展预防接种②医疗费用管理③环境危险因素监控④定期健康筛查,进行因病缺课统计,保护学生,教职工健康资料和档案⑤为健康缺陷者提供健康服务⑥对存在心理,情绪困扰者提供咨询和心理支持。
64.学校生活技能五个能力:
1交流能力2价值阐明能力3做决定能力4断言能力5目标设定能力。
具体10种:
1自我认知能力2同理能力3有效交流能力4人际关系能力5调节情绪能力6缓解压力能力7创造性思维能力8批判性思维能力9决策能力10解决问题能力
65.学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66.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合理布局,学校建筑物主体为教学用房,建教学楼时遵循的原则:
①保证教学顺利进行②光线好,通风好③方便师生课间休息和户外活动④保证师生安全
67.教室部设计应符合的卫生要求:
①足够的室面积②良好的采光照明和室微小气候③防止噪声干扰④便于学生就坐和通行,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