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1425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幸福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

都江堰市幸福镇小学异地新建工程项目

1.2项目业主

都江堰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幸福小学为异地新建工程,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本次建设为一期工程。

本项目一期为1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含食堂)规划用地2.3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三层,建筑面积8699平方米,其中功能区3953平方米,教学区4746平方米。

容积率0.37,绿化覆盖率35%。

教学综合楼内设教室、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食堂及图书馆等。

1.4项目建设背景

1.4.1“5.12”汶川特大地震概况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权威地震专家钱洪认为:

本次地震是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

本次地震显著特点是震源浅,大概是十公里左右;震级高,达八级;烈度最高达到十一度。

这一次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而破裂带长度达到300公里,一直到迭广元青川县,对阿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

此次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都江堰市距震中只有30公里,遭受到了最为严重的破坏,为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在2008年6月16日举行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都江堰市公布了都江堰市遭受震灾情况。

截至6月15日,地震已造成都江堰市3089人遇难,10560人受伤,249人下落不明;倒塌房屋面积达461万平方米、受损4126万平方米,特别是中心城区受到重创,山区、沿山区损失惨重。

都江堰市交通、电力、通讯瞬间全部中断,部分乡镇一度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

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景区景点遭受严重损失,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毁于一瞬,都江堰市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800亿元。

此外,道路等基础设施撕毁严重,整个城市的道路体系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产业发展也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

1.4.2幸福镇概况

幸福镇位于市区东南部,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其最北端顶点。

东西最大横距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2公里,幅员面积24.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33亩。

东与胥家乡接壤,南与聚源镇相连,西南隔金马河与玉堂镇相望,北与灌口镇隔岷江内江、柏条河毗邻,是成都到都江堰市的门户。

幸福镇原为城市郊区。

1952年夏,将城关区辖境原志城、新民两镇的农村部分,分别设为志城乡、新民乡。

1955年秋,区划调整后,两乡合并置为新城乡。

1958年9月与聚源、胥家合并,建立幸福人民公社总社。

1961年10月体制下放,分别建立聚源、胥家、新城人民公社。

1969年7月,改新城人民公社为幸福人民公社(因195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视察该乡莲花村,故此更名)。

1983年12月,改幸福人民公社为幸福乡。

1989年7月,撤销幸福乡,设立为幸福镇。

新设置的幸福镇与灌口镇在仰天窝闸以上以岷江内江,以下以柏条河为界,将市区一分为二,与灌口镇各占其半。

1999年,辖太平街、公园路、奎光路街道管理委员会及13个居民委员会和永丰、莲花、联盟、永桂、万寿、石马、民主、观凤、幸福、塔子10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77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441人;农业人口26685人。

镇政府原驻迎宾大道观凤楼三角岛李冰父子雕塑北侧,2000年4月迁都江堰大道下段左侧。

镇区属纯平原地貌,最高海拔734米(都江堰鱼嘴),最低海拔7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

走马河、江安河、柏条河穿越镇境,首受都江堰灌溉之利,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籽、蔬菜、水果等。

1998年以后,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永桂、万寿、石马、民主4个村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建立起新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巩固莲花村花卉种植基地的同时,新建立了永桂村花卉种植基地。

幸福镇境历为城市附近农村,既无街道,也无集镇。

历史上仅有榨油、碾米、磨面、挂面等作坊式粮油加工业。

1985年以后,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1989年,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市第一个亿元镇乡。

1992年以后,企业质量逐步提高。

1999年末统计,全镇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102个,其中个体私营86个。

实现企业总产值31500万元。

主要产品有碳酸钙系列、金属电解锰、磁性材料、木材制品、预制构建、日用化工产品等。

1.5项目建设必要性概述

1.5.1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都江堰市幸福镇民主村五组,东侧为城市道路,南侧为城市道路,北侧为农田,西侧为城市道路(详见总平面图)

1.5.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概述

地震使教学楼及部分教学辅助用房成为危房,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全校600多名学生无处上课,50多名教师无处办公。

学生教学无法开展,体育及课外活动无法进行。

学校需尽快异地新建,完善学校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才能基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都江堰市幸福镇小学所在地幸福镇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快速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本小学的建成能为当地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1.6编制依据

1、《都江堰幸福镇总体规划》(地震灾后重建)

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3、《研究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4、市委、发改局、规划局、建设局有关文件及指导意见

5、《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6、《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建设方案评审意见通知》都规办收(案)(2010)096号

7、《关于蒲阳中学等42所学校用地手续办理的情况说明》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2008]231号

8、《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校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成教计【2008】41号)

9、《成都市中小学校灾后重建建设标准》

10、《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项目设计要求》

11、《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网络中心及功能用房基本要求》

12、《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实验室水电设备设施布置规范》

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6)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1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

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2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7、《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2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30、《常用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3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1-2007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32、《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

33、《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

34、《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川价字费(2000)35号

35、《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

36、《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37、《都江堰市幸福小学方案设计》四川山川建筑设计所

38、《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

39、《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

1.7研究范围及内容

我公司受都江堰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的委托,对都江堰市幸福镇小学异地重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环境评价、社会评价、风险与应对措施、结论与建议等。

1.8工程建设条件

本项目是灾后重建项目,政策环境方面有都江堰市政府、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等部门的支持和批复文件,从资金方面有灾后重建资金注入,该项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稳定,建筑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气候适宜,故本项目的建设条件成熟。

1.9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总计为1634.6831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为275.8182万元,预备费为177.2592万元,估算总金额为2087.7605万元。

资金来源为:

中央灾后重建资金948.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39.04万元。

1.10项目综合评价

经过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建设将改善都江堰市幸福小学的办学条件,为幸福镇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优良人才,该项目的建成也是四川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推动灾后重建的顺利完成,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且必要的。

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2.1区域概况

幸福镇位于市区东南部,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其最北端顶点。

东西最大横距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2公里,幅员面积24.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33亩。

东与胥家乡接壤,南与聚源镇相连,西南隔金马河与玉堂镇相望,北与灌口镇隔岷江内江、柏条河毗邻,是成都到都江堰市的门户。

都江堰市辖镇。

1953年前属志城、新民两乡,后合并为新城乡,1958年建幸福公社,1961年更名新城公社,1969年复幸福公社,1983年置幸福乡,1989年建镇。

位于市境中部,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7万。

213国道、都(江堰)温(江)公路过境。

辖塔子、观凤、幸福、安顺、勤俭、永丰、莲花、联盟、永桂、万寿、石马、民主12个村委会和以序数命名的13个居委会。

乡镇企业有建材、机床、造纸、机械、皮革、化工等厂。

农业主产稻谷、小麦、油菜子。

地处国家级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有离堆公园、伏龙观和奎光古塔等文物景观。

境内有都江堰管理局。

2.2建设条件

2.2.1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建筑场地属岷江水系I级阶地,拟建场地地形整体平坦,场地及地基整体稳定,宜于建筑。

地面绝对高程784.51~777.97米,相对高差96.54米。

基地现状地形地势浅丘地形,除居住林盘外,全是林地和农田。

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西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

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

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

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成都市及周边都江堰的影响,浦江—新津断裂带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带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

2.2.2气候条件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宜人。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度。

平均年降雨量为1177.5mm。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

区内主导风向:

NW.C,风向频率(%):

12.41,最大风速20.7米/秒,平均风速1.2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

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

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2.2.3基础建设条件

都江堰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辐射半径立足成都,覆盖西部九省一市,项目所在区域完善的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1、水源:

供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

项目所需要的用水,由都江堰市城市自来水管网提供,享受都江堰市市政管网的配套,水源品质达到GB57-84。

2、供电

项目用电由城市电网供电,用电线路拟将从附近变电站供给。

3、天燃气

项目由城市天燃气管网供气,满足用气需求。

4、雨污水排放

项目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不对环境排放。

5、交通

项目建设场地交通十分方便。

区内运输方便,有利于建设施工。

6、通讯

区内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设立的专用通讯模块局,并可提供IDD、ADSL、DDN服务。

2.2.4历史沿革

1952年夏,将城关区辖境原志城、新民两镇的农村部分,分别设为志城乡、新民乡。

1955年秋,区划调整后,两乡合并置为新城乡。

1958年9月与聚源、胥家合并,建立幸福人民公社总社。

1961年10月体制下放,分别建立聚源、胥家、新城人民公社。

1969年7月,改新城人民公社为幸福人民公社(因195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视察该乡莲花村,故此更名)。

1983年12月,改幸福人民公社为幸福乡。

1989年7月,撤销幸福乡,设立为幸福镇。

新设置的幸福镇与灌口镇在仰天窝闸以上以岷江内江,以下以柏条河为界,将市区一分为二,与灌口镇各占其半。

1999年,辖太平街、公园路、奎光路街道管理委员会及13个居民委员会和永丰、莲花、联盟、永桂、万寿、石马、民主、观凤、幸福、塔子10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77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441人;农业人口26685人。

镇政府原驻迎宾大道观凤楼三角岛李冰父子雕塑北侧,2000年4月迁都江堰大道下段左侧。

第三章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本学校的建设有利于恢复灾后教育工作

地震使教学楼及部分教学辅助用房成为危房,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全校600多名学生无处上课,50多名教师无处办公。

学生教学无法开展,体育及课外活动无法进行。

学校需尽快异地新建,完善学校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才能基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1.2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全面提升学校建筑质量安全标准的重要部署,是我市灾后重建教育重建项目“决战九一”后的又一项攻坚工程。

本项目的建成将着力营造更加安全、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不断提高城乡教育硬件水平。

3.1.3改善幸福小学办学条件的需要

都江堰市幸福小学成立于2007年7月。

学校位于都江堰市凤邻路99号。

占地面积30亩,现有教学班23个,学生1100人。

学校系成都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2005年立项建设,2007年底竣工,2008年春季投入使用。

5.12地震中学校校舍受到不同程度破坏,2008年7月加固维修后继续使用。

2009年,学校被列为地震重灾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在都江堰市幸福镇民主村五组地界(翔凤路延伸段侧)征地50亩,一期用地34.6亩异地重建。

学校规划建设规模30个教学班,可容纳1350名小学生就读,配套配足教学技术装备。

这将大大提高幸福小学的办学条件。

3.2项目建设对该地区的影响

适龄儿童就学难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问题,此学校的建成将扩大招生数量,能有效解决当地儿童就学难等问题。

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建设人才提供基础保证,有利于当地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得予实现。

第四章工程方案设计

4.1方案设计原则

为适应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的需要,改善灾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本方案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符合学生的要求。

2、建设方案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使用方便。

3、满足都江堰市幸福镇小学教学的需求。

4、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和标志性;

5、安全,经济,科学,具有改、扩建性。

4.2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4.2.1设计依据

1)《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校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成教计【2008】41号)

2)《成都市中小学校灾后重建建设标准》

3)《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项目设计要求》

4)《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网络中心及功能用房基本要求》

5)《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实验室水电设备设施布置规范》

4.2.2执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4)《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4.3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基地位于都江堰市幸福镇,原为农田,地形平整,但形状比较不规则。

地块东侧为城市道路,南侧为城市道路,北侧为农田,西侧为城市道路。

4.3.1总平面分区

根据用地自然条件,将总平面布局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四部分,功能分工明确,交通简捷流畅,管理使用方便,互不干扰。

完整的校前广场,围合的教学区的有机结合,形成书院的总体布局。

4.3.2交通组织

校门位于校园北侧道路旁,为学校主入口。

校内道路围绕建筑四周形成交通环道,并与校前广场、活动场连通。

校内交通流线清晰。

4.3.3竖向设计

基于原有地形,设计标高略高于周边道路,利于场地排水组织。

4.3.4室外管线

本工程的室外管线有:

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弱电管线,电力电缆管线,各专业管线依据城市市政管线提供的规划预留口位置与其相接,在平面综合时,尽量满足一般技术要求和间距规定。

4.4建筑设计

4.4.1建筑设计

多功能教室、阅览室建筑呈一字形,食堂位于南北向,功能分区明确,阅览室采光通风良好。

项目名称

工程等级

防火类别

耐火等级

结构形式

使用年限

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层数

屋面防水等级

一期教学综合楼

II级

小于24米的多层公共建筑

二级

现浇钢筋混

凝土框架

50

8度

三层

II级

4.4.2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多功能教学:

一到二层设多功能教室。

4.4.3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通过楼梯间解决,教学综合楼设计6部楼梯间。

4.4.4立面设计

通过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筑虚实的对比、色彩的搭配。

建筑传统符号和现代手法的结合,四坡屋顶和披檐屋顶的应用,体现了浅欧风格建筑的特色。

4.4.5建筑装饰标准:

(1)屋面:

均为非上人平屋面,按西南00J202-1(2003年局部修改版)执行。

(2)楼面:

防滑地砖地面。

(3)内墙面:

厕所做瓷砖墙面。

其余房间为乳胶漆墙面。

(4)外墙面:

墙面外墙涂料面或小面砖。

(5)门窗:

塑钢门、窗。

(6)外廊、楼梯栏杆:

外廊为不锈钢栏杆,楼梯为钢栏。

(7)天棚:

抹灰面上刷乳胶漆。

(8)其余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由业主定位定要求。

4.4.6细节设置

校门入口:

设置门卫室。

指示牌:

设置校区内分布图和指示牌等。

走廊、楼梯灯、路灯:

保证学校夜间行人和公共次序安全、具有安全保护功能。

宣传栏:

设在人流集中必经之地。

大小高度适宜,便以观看。

垃圾桶:

在公共区域等人流较多的地方设置。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5.1编制依据

1、《常用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2、《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1-2007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3、《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

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计价格[1999]1283号

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川价字费(2000)35号

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

7、《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8、《都江堰市幸福小学方案设计》四川山川建筑设计所

9、《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

10、《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

5.2费用标准

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计取各项改用,详细如下: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2%计算;

2、建设工程监理费按690000元计算;

3、前期工作咨询费按182500元计算;

4、勘察设计费:

勘察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中建安费的1.0%计算,工程设计费按713000元计算;

5、施工图审查费按工程费的0.2%计算;

6、竣工图编制费按设计费用10%计算;

7、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15000元计算;

8、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0%计算;

9、工程保险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4%计算;

10、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5%计算

11、招标代理费按100000元计算;

12、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的5%计算;

13、涨价预备费按第一部分费用的5%计算

详见下表:

 

5.3估算结果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总计为1634.6831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为275.8182万元,预备费为177.2592万元,估算总金额为2087.7605万元。

资金来源为:

中央灾后重建资金948.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39.04万元。

第六章工程建设进度与组织管理安排

6.1建设进度

本项目区域地处都江堰市幸福镇新镇民主村五组,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4℃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为了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过程造价,因此必须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1、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切合实际,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明确各级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按时、按质完成阶段工程任务。

2、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