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031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docx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项目建议书)

 

附表:

经济分析表

投资估算书

**灌区机井现状平面位置图

**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平面位置图

**(**二牧场)灌区机井现状平面位置图

**(**二牧场)灌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平面位置图

项目区钻孔柱状图

1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地区尤其如此,水资源相对匮乏成为制约**地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落实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加强项目单位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保障措施,着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效益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机制创新,围绕**党委提出的“四大工程”和65万吨优质商品棉出口基地建设,突出发展节水、生态、优势农业,着力培育新的区域和产业增长点,推进项目单位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项目团场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的同时,开源节流,发掘潜力,增加有效灌溉水源,改良盐碱地,积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场党委结合本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计划实施农场灌区机电井更新改造工程,挖掘潜力,为优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并于2008年9月委托我院做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1.2编制依据

(1)技术规

1).《机井技术规》SL256-2000;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GBJ27-88);

3).《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规》(CK313-87);

4).《##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

(2)相关资料

a.**场关于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b.*X“十一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

c.《某现代化灌溉工程规划报告》;

e.某勘测设计院地质勘察分院编制的**场1:

2.5万《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f.某勘测设计院地质勘察分院1994年编制某(**二牧场)水文地质详查及机井规划报告;

g.某大地工程勘察院编制《**场更新井建设规划方案》。

1.3建设容汇总表

建设容汇总表

表1-1

项目名称

**场机井更新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

某市**场**灌区、**灌区

项目法人单位

**场

法人代表:

董俊海

0

项目规划

设计单位

单位名称:

*X勘测设计院

资质:

咨询乙级

院长:

昝军军

0

项目主要建设容

更新井

改造井

井房

变压器

配套井泵

架设低压线

40眼

10眼

20间

50台

50台

4.0km

总工期

一年

项目总投资616.25万元,全额申请预算以工代赈资金。

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FIRR):

9.58%〉8%;财务净现值(FNPV):

68.2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

9.63年。

1.4主要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是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通过节水农业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向精准农业、高效农业方向发展,项目建成后可恢复年提取地下水能力616.4万m3.年,解决1.76万亩地灌溉缺水问题,年经济损失减少154.88万元以上。

财务评价:

全投资财务部收益率(FIRR):

9.58%〉8%;财务净现值(FNPV):

68.2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

9.63年,本项目可行,建议尽早实施。

1.5项目建设必要性

**场灌区地处某盆地,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大风频繁,区域又无大的河流,水资源极为有限,时空分布不均,**沟春秋来水量仅占全年的30%左右,无调解水库,春秋灌溉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占全场可供水资源的31.48%,是灌区丰产、增收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由于机井及配套设施老化等原因,近几年提水量逐年减少,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每年约有2.8万亩地缺水灌溉。

对纯井灌区**灌区机井的提水能力,更是关系到该灌区的生存和发展。

项目团场近几年通过上级支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基础设施配套,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渗漏损失,至2007年底,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63.12%,渠道防渗244.99km,占总长度的64.58%,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矛盾,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将更加突出,这不仅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且对农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场是**的主要植棉团场,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为积极推进优势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上作全面考虑,消除各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使灌溉农业符合荒漠绿洲生态要求,促进生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做好水源保证,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可有效的增加农业灌溉水量,提高灌溉保证率,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打好基础,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优势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灌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的统一,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概况

2.1地理位置

**场共分为**灌区、**纯井灌区两片,其中**灌区位于在**市境东部,地跨东经93°43′30″-93°50′,北纬42°27′36″-41°48′,农场场部西距**市50km,南距兰新铁路红旗村车站22km,北距312国道4km,交通十分便利。

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

**纯井灌区位于**市以东65公里处,地理坐标是东径94º03´27〞—94º09´52〞,北纬42º31´38〞—42º35´29〞,海拔780—820米,312国道沿场北缘通过,距兰新铁路红光车站5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2.2地形地貌

**场灌区座落在**市境东部边缘农区之间的狭长地带,位于**盆地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上,地形北高南底,坡度南北4-7‰,东西2-5‰;海拔高程710-820m。

2.3**灌区地质概况

2.3.1**灌区构造

**场**灌区地质构造上属**坳陷的南部向斜带。

**凹陷整个基底由数个凹凸面构成,总趋势是基底向东逐渐抬起。

据前人物探资料,**盆地三迭纪末期开始下降,盆地部侏罗系、白垩系成生广泛,山前地带侏罗系已出露地表,燕山运动使其隆起,形成褶皱。

白垩系沉积围较小。

早期隆起后,有一个较长时期的侵蚀时期,新生代继续下陷,老第三系广布,新第三系继承了老第三系的沉积围,二者之间有一个侵蚀面存在,后期由于喜山运动的影响,盆地回返,天山山系强烈上升,在共轭地带,产生阶梯断层,部分地段发生褶皱。

2.3.2第三系地层

(1)古新—开始新统鄯善群,该套地层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由土黄色块状—薄层状粗粒砂岩、复矿砂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砂岩及砾岩透镜体组成,埋藏深度一般大于210m。

(2)中新统桃树园组(N1t),为第三系分布最广的一组,不整合覆盖于鄯善群上。

岩性下部为暗褐色、砖红色砂岩、砾岩互层夹线状薄层灰岩,上部为砖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砂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埋藏深度约80m,厚度一般130m,第三系主要含水层。

(3)上新统葡萄沟组(N2P),该套地层不整合接触于下伏桃园组之上,岩性下部为淡红色砂砾岩,砾径2-4mm,次磨园状,上部为黄色、灰黄色砂岩、粗砂岩,致密,不含水,埋藏深度多在50m左右,厚度约40m。

2.3.3第四系地层

(1)中更新统冲积——洪积层(Q2apl),该套地层不整合覆盖于上新统葡萄沟组(N2p)之上,厚度不大,约10-20m,岩性由北至南、自东向西由砂砾石沉积向含砾中粗砂,含砾细砂、粉土演化,质松多孔,具微薄层理,富水性较强。

(2)上更新统洪积层(Q3p1),主要发育在山麓边缘,厚度一般大于100m,多为灰色砾石层,砾石成分为安山玢岩、凝灰岩、花岗岩、花岗闪和岩等破碎产物,砾石分选性差,略具滚园,直径一般1-2cm,大者15-20cm,小者0.5-1.0cm,未经胶结或半胶结,被泥质充填,层理不清,偶有黄争粉砂质粘土、细砂透镜体。

(3)上更新统——全新统(Q3-4)

洪积沉积(Q3-4P1):

分布在**沟洪积平原上,测区东北角也有分布,其厚度约40-50m,由灰色砾石、砂砾石、粗砂组成,砾石直径一般0.5-5cm,最大50cm,最小0.1cm。

一般具有分选性和水平层理,未经胶结。

冲积——洪积沉积(Q3-4ap1):

区广泛分布,从北到南厚度逐渐变薄,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含土砂砾石、含砾中粗砂、细砂夹粉土、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向南砾石磨园度、分选性变好。

该套地层富水性较强,为本区第四系主要含水层。

(4)全新统(Q4)

风成堆积(Q4ap1):

多数砂地经人为改造成了良田,岩性为中细粒石英碎屑,未胶结,表面具风成波纹。

2.3.4**灌区水文地质条件

**灌区北部天段的喀尔里克山,海拔1300-4900m,平均降水约500mm/a,山势陡峻,气候寒湿,海拔4000m以上终年积雪,现代冰川发育。

产于山区的水流向南径流并不断汇集,形成数条大小不等的溪流,各水流在流出山口后,进入山前戈壁砾石带强烈入渗补给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河沟是**沟,其次是苗尔沟、芨芨台子沟等,而平原区年降水极为稀少,一般小于40mm,山前倾斜平原区,地表水通过河道、渠系及灌溉等途径入渗补给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地下水,而下伏于第四系之下的第三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则直接接受山前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

山区水资源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该区的侧向径流补给。

而倾斜平原区地下水的形成则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及水利工程现状等,从而形成上部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及下部第三系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的分布特征。

2.4**纯井灌区地质概况

2.4.1构造

**纯井灌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喀尔里克复背斜与觉罗塔格复背斜之间的吐鲁番-**山间拗陷东部,据区域资料及航片分析,北部山区为伊吾山字形构造,测区东北方向20km的南庙尔沟一带为一南凸出的弧形断层构造,测区南界为一条走向近东西向的断层构造,分别为:

南庙尔沟隐伏断层和**隐伏断层,南庙尔沟隐伏断层向南至测区外的干洞-1060高点一线北侧的隐伏断层之间为**-梧桐窝子泉断陷,二断裂间的短陷谷地属**盆地的一部分。

2.4.2地层

2.4.2.1古生界

区域主要为石炭系地层,广泛分布于北部山区及南庙尔沟一带,岩性以灰黑、灰绿色安山玢岩、辉绿玢岩、泥质页岩等为主,未见中生界地层。

2.4.2.2新生界

第三系主要为中新统及上新统地层:

(1)中新统桃树园组(N1t):

在北部零星分布,岩层产状近水平,常呈蘑菇形残丘,地表可见厚度25m,岩性较单一,皆为橙红色泥岩至互层,下部夹灰白色、橙红色细砾岩,透镜体及白色具钙质结核的泥岩,岩石胶结不甚紧密,据地质揭露此组地层厚达113.7m,岩性与地表所见相同,唯夹杂较多的粉砂岩、砂砾岩,厚度达16.6-29.7m,与上覆葡萄沟组(N2P)有一侵蚀面。

(2)上新统-葡萄沟组(N2P):

主要分布于测区南界至烟墩一带,于测区南界石家园子一带所见,岩层呈水平产出,岩性为淡黄色,谈红色砂岩,鲜艳的深红色粉砂岩、泥岩,底部为灰白色砾岩,厚度在17m左右,砾岩为泥钙质胶结,与上覆砾岩组有一侵蚀面。

第四系于调查区广泛分布:

(1)下更新统-砾岩组测区南北都有出露,据钻孔资料在测区该组地层厚达22m,主要为灰色砾岩组成,砾岩分选差,滚圆度不高,砾径一般0.5-1cm,少数达5-6cm,胶结尚好,与上覆冲积—洪积(Q2n1+p1)是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中更新统冲积—分布于规划区及疙瘩井一带,据本次两眼探采及区域钻孔揭露岩性为:

顶部2-6m为亚砂土,亚粘土夹粉细纱薄层,5-3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