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004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河北省满城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版无答案

满城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9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

3.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850米、499米B.799米、501米C.950米、201米D.990米、301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900米

B.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下图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4-14-5

5.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敦煌石窟、④苏州园林

B.①桂林山水、②云岗石窟、③长城嘉裕关、④苏州园林

C.①桂林山水、②龙门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

D.①黎族风情、②苏州园林、③秦兵马俑、④无锡太湖

6.从北京到上面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

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

B.从北京到②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

C.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

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8.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理环境独特。

据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

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

10.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均属季风气候区

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均属非季风区

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固定沙丘,地势相当崎岖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读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西藏地区()

A.河湖稀少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A.沿长江干流分布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D.沿公路线分布

14.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回答15-16题。

15.丙城市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

①发展地铁、轻轨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③多建方格状道路④以天然气替代汽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最具开发价值的是()

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天然气

读表1,回答17-18题。

表1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

万元)

年份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2002年

9430.29

85.24

2238.96

62.75

2003年

10750.08

376.40

2506.16

54.75

17.2003年产值增长最快的是

A.农业B.林业C.牧业D.渔业

18.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B.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C.保护了生态环境D.加剧了环境污染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0.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1.目前尽管在城市的垃圾收集点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居民仍将垃圾混杂投放。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监督机制B.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C.居民废物利用意识不强D.垃圾难以分类

22.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B.构建和谐社会

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

23.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抑制臭氧消耗③节约自然资源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

A.300米B.200米

C.100米D.50米

25.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A.19时—22时B.4时—7时

C.7时—10时D.13时—16时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第26-28题。

26.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27.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28.根据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出现的时间,推测北极上空臭氧层最薄的时间段是:

A.12-2月B.3-5月C.6-8月D.9-11月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据此回答以下2题。

29.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内陆少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⑥夏秋季多,冬季少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

30.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其他洪水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资料表。

据此回答以下3题

 

31.该区域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①风沙②干旱③洪涝④盐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32.结合上表分析,该区域最可能的是

A.塔里木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3.针对该地区的自然状况,下列趋利避害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B.改进耕作方式和作物品种

C.修建水库,疏浚河道D.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扩大灌溉面积

据了解,2011年7月3日,四川的映秀、耿达地区连降暴雨,多处地段出现泥石流。

位于该段的耿达电站附近发生泥石流,约两万方泥石流冲入渔子溪河,阻塞河道三分之二,造成耿达电站水位上涨。

电厂有职工、施工单位人员共计221人被困。

据此完成第34-35题。

34.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35.下图为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居民点,最安全的选址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我圈东部地区雨带图。

据此回答以下3题。

36.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3、4月份B.5、6月份C.7、8月份D.9、10月份

37.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台风C.纬度D.副高

38.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农作物生长受到威胁的原因是

A.洪涝B.春旱C.伏旱D.寒潮

干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气象灾害。

图1是我国某省区轮廓图,图2是楚雄常年逐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图。

读图,完成第39--40题。

39.楚雄最严重的旱情多发生在()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

40.导致图2中蒸发量最大季节出现在该时段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少,海拔高,地表植被差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多,风力较强

C.北方冷空气势力强,辐射弱,降水少,日较差大

D.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易漏水,径流少,地表干燥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第41~42题。

4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防护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防护林的作用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防护林的作用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4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①霜冻②干旱③土地荒漠化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

43、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1:

“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2:

“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3:

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2011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工业

969.33

34.0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________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分)

(2)目前,攀枝花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