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8718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火灾危险性分类……………………………………………………………………………5

4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6

  4.1  区域规划……………………………………………………………………………………6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8

  4.3  厂内道路…………………………………………………………………………………11

  4.4  厂内铁路…………………………………………………………………………………11

5  工艺装置和系统单元………………………………………………………………………13

  5.1  一般规定…………………………………………………………………………………13

  5.2  装置内布置………………………………………………………………………………13

  5.3  泵和压缩机………………………………………………………………………………17

  5.4  污水处理场和循环水场……………………………………………………………………17

  5.5  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18

  5.6  钢结构耐火保护…………………………………………………………………………20

  5.7  其他要求…………………………………………………………………………………20

6  储运设施……………………………………………………………………………………22

  6.1  一般规定…………………………………………………………………………………22

  6.2  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22

  6.3  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24

  6.4  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设施……………………………………………………………26

  6.5  灌装站……………………………………………………………………………………27

  6.6  厂内仓库…………………………………………………………………………………27

7  管道布置……………………………………………………………………………………28

  7.1  厂内管线综合……………………………………………………………………………28

  7.2  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28

  7.3  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29

8  消  防………………………………………………………………………………………30

  8.1  一般规定…………………………………………………………………………………30

  8.2  消防站……………………………………………………………………………………30

  8.3  消防水源及泵房…………………………………………………………………………30

  8.4  消防用水量………………………………………………………………………………31

  8.5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32

  8.6  消防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33

  8.7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4

  8.8  蒸汽灭火系统……………………………………………………………………………34

  8.9  灭火器设置………………………………………………………………………………35

  8.10液化烃罐区消防…………………………………………………………………………35

  8.11建筑物内消防……………………………………………………………………………36

  8.12火灾报警系统……………………………………………………………………………37

9  电  气………………………………………………………………………………………39

  9.1  消防电源、配电及一般要求………………………………………………………………39

  9.2  防雷………………………………………………………………………………………39

  9.3  静电接地………………………………………………………………………………39

附录A  防火间距起止点………………………………………………………………………41

本规范用词说明………………………………………………………………………………42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1.0.3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石油化工企业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生产、储运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

2.0.2  厂区  plant  area

工厂围墙或边界内由生产区、公用和辅助生产设施区及生产管理区组成的区域。

2.0.3生产区  production  area

由使用、产生可燃物质和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或设施组成的区域。

2.0.4  公用和辅助生产设施  utility&auxiliary  facility

不直接参加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起辅助作用的必要设施。

2.0.5  全厂性重要设施  overall  major  facility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

全厂性重要设施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全厂性重要设施:

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的设施。

第二类全厂性重要设施: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厂生产的设施。

2.0.6  区域性重要设施  regional  major  facility

发生火灾时影响部分装置生产或可能造成局部区域人身伤亡的设施。

2.0.7  明火地点  fired  site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

2.0.8  明火设备  fired  equipment  

燃烧室与大气连通,非正常情况下有火焰外露的加热设备和废气焚烧设备。

2.0.9  散发火花地点  sparking  site

有飞火的烟囱、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室外非防爆的电气开关等固定地点。

2.0.10  装置区  process  plant  area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独立石油化工装置或联合装置组成的区域。

2.0.11  联合装置  multiple  process  plants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装置集中紧凑布置,且装置间直接进料,无供大修设置的中间原料储罐,其开工或停工检修等均同步进行,视为一套装置。

2.0.12  装置  process  plant

  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工艺单元的组合。

2.0.13  装置内单元  process  unit

按生产流程完成一个工艺操作过程的设备、管道及仪表等的组合体。

2.0.14  工艺设备  process  equipment

为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反应器、塔、换热器、容器、加热炉、机泵等。

2.0.15  封闭式厂房(仓库)  enclosed  industrial  building(warehouse)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封闭式墙体(含门、窗)构造的生产性(储存性)建筑物。

2.0.16  半敞开式厂房  semi-enclosed  industrial  building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局部采用封闭式墙体,所占面积不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表面面积的二分之一(不含屋顶的面积)的生产性建筑物。

2.0.17  敞开式厂房  opened  industrial  building

设有屋顶,不设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生产性建筑物。

2.0.18  装置储罐(组)  process  storage  tanks  within  process  plant

在装置正常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加工艺过程,但工艺要求,为了平衡生产、产品质量检测或一次投入等又需要在装置内布置的储罐(组)。

2.0.19  液化烃  liquefied  hydrocarbon

在15℃时,蒸气压大于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

2.0.20  液化石油气  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经压缩或冷却后为液态的C3、C4及其混合物。

2.0.21  沸溢性液体  boil-over  liquid

当罐内储存介质温度升高时,由于热传递作用,使罐底水层急速汽化,而会发生沸溢现象的粘性烃类混合物。

2.0.22  防火堤  dike

  可燃液态物料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液体外流和火灾蔓延的构筑物。

2.0.23  隔堤  intermediate  dike

  用于减少防火堤内储罐发生少量泄漏事故时的影响范围,而将一个储罐组分隔成多个分区的构筑物。

2.0.24  罐组  a  group  of  storage  tanks

布置在一个防火堤内的一个或多个储罐。

2.0.25  罐区  tank  farm

一个或多个罐组构成的区域。

2.0.26浮顶罐floating  roof  tank(external  floating  roof  tank)

在敞开的储罐内安装浮舱顶的储罐,又称为外浮顶罐。

2.0.27  常压储罐  atmospheric  storage  tank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6.9kPa(罐顶表压)的储罐。

2.0.28  低压储罐  low-pressure  storage  tank

  设计压力大于6.9kPa且小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

2.0.29  压力储罐  pressurized  storage  tank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

2.0.30  单防罐  single  containment  storage  tank

  带隔热层的单壁储罐或由内罐和外罐组成的储罐。

其内罐能适应储存低温冷冻液体的要求,外罐主要是支撑和保护隔热层,并能承受气体吹扫的压力,但不能储存内罐泄漏出的低温冷冻液体。

2.0.31  双防罐  double  containment  storage  tank

由内罐和外罐组成的储罐。

其内罐和外罐都能适应储存低温冷冻液体,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内罐储存低温冷冻液体,外罐能够储存内罐泄漏出来的冷冻液体,但不能限制内罐泄漏的冷冻液体所产生的气体排放。

2.0.32  全防罐  full  containment  storage  tank

由内罐和外罐组成的储罐。

其内罐和外罐都能适应储存低温冷冻液体,内外罐之间的距离为1~2m,罐顶由外罐支撑,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内罐储存低温冷冻液体,外罐既能储存冷冻液体,又能限制内罐泄漏液体所产生的气体排放。

2.0.33  火炬系统  flare  systems

通过燃烧方式处理排放可燃气体的一种设施,分高架火炬、地面火炬等。

由排放管道、分液设备、阻火设备、火炬燃烧器、点火系统、火炬筒及其他部件等组成。

2.0.34  稳高压消防水系统  stabilized  high  pressure  fire  water  systems

采用稳压泵维持管网的消防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7MPa的消防水系统。

3  火灾危险性分类

3.0.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表3.0.1分类。

表3.0.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甲    <10%(体积)

乙    ≥10%(体积)

3.0.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表3.0.2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2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3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表3.0.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名称    类别    特征

液化烃    甲    A    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体        B    甲A类以外,闪点<28℃

    乙    A    闪点≥28℃至≤45℃

        B    闪点>45℃至<60℃

    丙    A    闪点≥60℃至≤120℃

        B    闪点>120℃

3.0.3  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执行。

3.0.4  设备的火灾危险类别应按其处理、储存或输送介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

3.0.5  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房间内设备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

当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

但当火灾危险类别最高的设备所占面积比例小于5%,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类别较低的设备确定。

4  区域规划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4.1  区域规划

4.1.1  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

4.1.2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1.3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4.1.4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沿江河岸布置时,宜位于邻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下游。

4.1.5  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的措施。

4.1.6  公路和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

4.1.7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2  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

4.1.8  地区输油(输气)管道不应穿越厂区。

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9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9的规定。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相邻工厂或设施    防火间距(m)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甲、乙类液体罐组

(罐外壁)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    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    150    100    120    100    25

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    120    70    120    50    70

路    国家铁路线

(中心线)    55    45    80    35    —

    厂外企业铁路线

(中心线)    45    35    80    30    —

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    55    45    80    35    25

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    35    30    80    30    —

    其他公路

(路边)    25    20    60    20    —

变配电站(围墙)    80    50    120    40    25

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    1.5倍塔杆高度    1.5倍塔杆高度    80    1.5倍塔杆高度    —

Ι、Ⅱ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    50    40    80    40    —

通航江、河、海岸边    25    25    80    20    —

地区

埋地

输油

管道    原油及成品油(管道中心)    30    30    60    30    30

    液化烃

(管道中心)    60    60    80    60    60

地区埋地输气管道

(管道中心)    30    30    60    30    30

装卸油品码头(码头前沿)    70    60    120    60    60

注:

1  本表中相邻工厂指除石油化工企业和油库以外的工厂;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

项  目    防火间距(m)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可燃液体罐组(罐外壁)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筒中心)    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60    60    90    70    90

可燃液体罐组

(罐外壁)    60    1.5D(见注2)    90    50    60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筒中心)    90    90    (见注4)    90    90

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70    50    90    40    40

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90    60    90    40    20

明火地点    70    40    60    40    20

注:

1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

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

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

4.2  工厂总平面布置

4.2.1  工厂总平面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

4.2.2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3  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

但受条件限制或有工艺要求时,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但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措施。

4.2.4  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

4.2.5  空分站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宜位于散发乙炔及其他可燃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2.6  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7  汽车装卸设施、液化烃灌装站及各类物品仓库等机动车辆频繁进出的设施应布置在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并宜设围墙独立成区。

4.2.8  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可燃液体罐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

4.2.9  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

4.2.10消防站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应按行车路程计,行车路程不宜大于2.5km,并且接火警后消防车到达火场的时间不宜超过5min。

对丁、戊类的局部场所,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可加大到4km;

2    应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

3    宜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道路;

4    宜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