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8664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docx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宋体四号字居中

论文题目: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

姓名:

宋体四号字居中

学号:

专业:

年级:

2012级

班级:

任课教师:

20年月

 

内容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就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在建设现代新农村的时候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整个农村金融的发展,将决定着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而,农村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严重的社会排斥,以及农民金融知识和信息的缺乏是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原因。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和影响农村发展原因,提出应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转,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问题的措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关键字:

农村金融排斥;原因分析;解决机制

 

目录

一金融排斥理论简介1

二金融排斥影响金融发展1

三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原因分析2

(一)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较大2

(二)农户资信状况不透明造2

(三)政策失灵3

(四)农民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和信息3

四发达国家处理金融排斥问题的方法借鉴3

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4

(一)促进农村经济区域协调发展4

(二)加大政府支持4

(三)构建且完善金融体系4

(四)建立农村金融信贷风险分担机制5

参考文献6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解决机制

一金融排斥理论简介

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地理指向性,它主要包括以下维度:

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

地理排斥是指被排斥对象由于无法就近获取金融服务,不得不依赖公共交通系统到达相距较远的金融中介;评估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手段对经济主体施加的准入限制;条件排斥是指对经济主体获取金融产品的附加条件不尽合理;价格排斥是指金融产品价格过高并超出了某些主体的偿付能力,将这些经济主体排斥在外;营销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的目标营销策略,往往会将某类人群有效排除;自我排斥则与被排斥主体的自身经历和心理因素相关,是被排斥主体主动将自身排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

以上共同构成金融排斥的复杂集合。

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金融发展看好。

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城乡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经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中,“三农”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农村金融排斥也日益突出,深入的了解农村经济,了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探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这是目前迫切的问题。

二金融排斥影响金融发展

自古以来,穷人和低收入者如何获得金融服务始终是个难题。

低收入者和穷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者,总是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他们处于正规金融服务的边缘,或被完全排除在正规金融系统之外,这便是“金融排斥”。

金融排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主要表现为:

一是条件排斥,指附加在金融产品上的条件不适应农户需要,繁复的信贷审批要求和抵押担保条件将农民排斥在外。

二是产品和营销排斥,即产品设计单一,市场营销的目标定位于高端客户,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

比如,我国农信社贷款普遍延续传统的春放秋收的短期操作模式,将具有长期资金需求的农户排斥在外。

三是自我排斥,即部分低收入的农村客户认为申请获得金融产品的可能性很小,被拒绝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放弃申请的尝试,把自己排除在获得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

金融排斥排除了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导致农民不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使贫者愈贫,拉大了贫富差距。

缺乏金融支持的农户,没有改善自身境况最基本的启动资金,只能日复一日的徘徊在低收入水平上,即使出现增加收入的有利机会,也难以真正抓住。

金融排斥影响了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唯有打开金融排斥的大门,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才能不断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断改善社会公平状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排斥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较大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机器设备,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产量和质量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控制。

而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制约,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地域分布广。

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损失就有可能造成贷款无法按时足额偿还,风险就自然而然的传递给农村金融机构。

(二)农户资信状况不透明造

农村地区以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货币化程度较低,交易信息记录不完全,农民大多缺乏能够证明自身还款能力的书面材料。

农村经济又是熟人经济,发生在亲戚邻里之间的非正规借贷行为,主要靠的是对借款人的了解和信任,而银行的职员大多不是村子里的人,缺乏了解借款人资信状况的渠道。

为了控制风险,银行严格限制贷款条件,要求农民提供资信证明或者抵押担保物,然而这是农民难以做到的。

因此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大量农户虽然事实上符合贷款条件,但却因资信状况的不透明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

(三)政策失灵

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低息贷款是对农民的补贴和福利政策,但是事实上,这种补贴却将低收入农民隔离在正规金融门外。

因为,当政府对利率没有规定上限时,银行按照能够补偿成本和风险的利率水平进行放贷,针对不同的农民会收取不同的利率。

在有利率上限的情况下,那些以上限利率放贷仍无法覆盖风险的贷款申请就得不到满足,低收入农民就会因为风险高于上限利率要求而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

此外,虽然农业信贷的名义利率被定的很低,但是这种低息很难使农民得到廉价的好处。

因为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获得贷款的成本不仅包括贷款的利率,还包括为了获得贷款所花费的贷款申请、贿赂、拜见贷款者所需的交通费用和消耗掉的时间成本。

(四)农民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和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也在不断实现创新,各类新技术是的金融更加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促进新型金融产品如ATM、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创造。

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缺乏金融知识的人很容易被主流金融排斥在外。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技术落后而无法支持先进的金融系统的运作,使部分银行撤销该地区的分支机构。

另外,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金融信息,很难接受被科学技术强化的金融产品,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其金融排斥的状况。

四发达国家处理金融排斥问题的方法借鉴

英国政府针对国内存在的金融排斥,认为是金融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实施政府出资推动解决金融排斥问题。

政府实施了一些创新性计划帮助贫穷人群积累资产,使其能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如实施“储蓄门户”计划,建立社会基金等,采取一些措施鼓励银行与邮局、银行与信用社等非盈利性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拓展金融服务通道,并且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作为减轻金融排斥的一种手段。

在美国,政府制定社会再投资法案(CRA),规定银行业的评级考量指标之一就是其在低收入社区及农村提供的存贷款服务,从而防止金融机构或部门在低收入地区撤并机构。

同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和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来解决金融排斥。

可以看出,金融排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的统计,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账户占所有农户的比重为16%,中东和北非等国家和地区仅为4%。

另据统计显示,在中国和印度,只有大约1/3的人使用了常规银行服务;在拉美地区,平均来说只有10%的人口能够获得信贷,而能够获得保险和资本市场等其他金融服务的人口所占比例更低;即使在美国,也有4000多万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

(一)促进农村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金融排斥的根本性措施。

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经济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结构,改善产业结构,通过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利用效率。

(二)加大政府支持

农村金融排斥有可能是因为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应该干预,在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

在政府干预的同时也应该利用财政预算支农资金引导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是引导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回流农村。

为支农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等。

通过政府介入,帮助农民走出金融排斥的恶性循环,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且完善金融体系

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一些农村就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所以应该除了这些金融机构之外,更加多的在农村引进其他金融机构,更加广泛的设立网点,更广范围内郭建农村金融体系,尽快建立一个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完整、高效运转、使用安全放心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四)建立农村金融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要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基金,从而使商业担保机构能够积极开展农业担保业务。

在农村建立一系列的企业、农户的信用等级的评定机构,形成农村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等级,针对动产和不动产两个方面来建立这个评定,用这个方式代替农村一直习惯运用的抵押贷款形式,使农村贷款困难、贷款无法保障这一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兴端、杨少垒: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9期。

[2]王曙光:

《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蒋润祥,谢欣。

金融排斥与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消除[J].银行家.2010(06)

[4]王修华,马柯,王翔.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J].理论探索.2009(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