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785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docx

高考生物细胞质知识点复习

细胞质

自主梳理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线粒体:

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所需能量的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复杂的双层膜结构,广泛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2.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复杂的双层膜结构,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

3.内质网:

是由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为各种反应提供条件。

4.高尔基体: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组成。

5.核糖体: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表面,有些游离在细胞质中。

6.溶酶体:

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人体的病毒或病菌。

7.液泡: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细胞保持坚挺。

8.中心体:

常见于动物细胞和

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互动探究] 各种细胞器的比较说明不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

,如何获得相应的细胞器?

[提

示] 采用差速离心法,即依据各种细胞器的密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转速分离出相应的细胞器。

二、细胞质基质

1.形态:

胶质状态。

2.成分:

无机盐、水、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3.功能:

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分泌蛋白,如消化酶。

2.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运输途径是先到内质网再到高尔基体,对其进行修饰加工后,形成囊泡,移动到靠近细胞膜内侧,与细胞膜结合,释放到细胞外。

此过程消耗的能量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互动探究1] 细胞质基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2.细胞器也是有寿命也会凋亡的吗?

21世纪教育网

[提示] 细胞器也会凋亡,每天身体都会有旧的细胞器死亡,也会有新的细胞器再生,死亡的细胞器会被溶酶体消化,废物排出细胞外。

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分布、形状

(1)叶绿体分布于叶肉细胞中,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呈短棒状、圆球状等。

21世纪教育网

2.染色、观察

(1)叶绿体呈现绿色,容易观察,不需染色。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于无色。

(3)叶绿体的分布是围绕液泡而散乱分布。

[互动探究] 为什么选用藓类的叶进行观察?

[提示] 选用藓类的叶的优点是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叶绿体呈现绿色,容易观察。

21世纪教育网

要点归纳

一、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归纳比较

种类项目

存在位置

膜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与能量代谢有关,有少量遗传物质21世纪教育网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来源:

21世纪教育网][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叶绿体[来源: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植物细胞[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单层膜

调节细胞环境,与渗透作用有关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与物质合成、运输有关

高尔基体

 

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

核糖体

无膜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

含多种水解酶,分解多种物质

二、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比较

1.共性

(1)均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叶绿体将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线粒体则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3)均含有少量的DNA,具有自主遗传特性。

(4)均参与碳循环过程。

(5)均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2.差异性

项目名称

叶绿体

线粒体

增大内膜面积的方式

囊状结构堆叠形成基粒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完成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形成的ATP用途

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用于除光合作用暗反应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作用时间

有光条件下

时时刻刻

作用性质

趋向于同化作用

趋向于异化作用

感悟拓展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其中一定具有的是细胞壁。

2.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

复制、转录时)。

3.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囊泡和细胞膜。

4.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5.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6.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解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气体的来源和去路问题,是高考识图分析的

依据。

典例导悟

例一线粒体是生物细胞中的“供能工厂”,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能自我复制,它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B.线粒体能为生命活动提供ATP,故一切细胞都有线粒体

C.线粒体内的部分酶是由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合成的

D.线粒体内具有参与有氧呼吸的所有酶

解析 线粒体含有少量DNA,可以自我复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线粒体能为生命活动提供ATP,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线粒体基本可在线粒体

内完成表达过程。

线粒体内只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反应,也就无第一阶段的酶。

答案 C

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膜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

A.溶酶体      B.核糖体C.液泡D.中心体

答案 A

解析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目的

(1)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增强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感性认识。

(2)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并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2.实验原理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

绿色。

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实验材料的选取:

观察

叶绿体时,常选用藓类叶片,这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

若选用菠菜叶作材料,撕取少许叶肉的下表皮,因为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分散,易撕取,便于观察。

4.染色剂:

观察叶绿体时,由于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呈绿色,所以不需要染色。

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5.实验过程

①观察

叶绿体

 制作临时装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取藓类小叶(或菠菜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后再用高倍观察

②观察线粒体

制作临时装片载玻片:

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 用牙签刮口腔内侧壁后涂于染液中, 盖上盖玻片)

观察:

高倍镜下可见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

(2)实

验拓展应用

根据本实验原理,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①观察光

照对叶绿体分布的影响。

②线粒体数量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

(1)相似性:

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种类上基本相同,都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2)差异性:

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

这与不同生物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膜中多糖含量较多。

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布其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结构上的联系

(3)功能上的联系: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等过程中,各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

感悟拓展

1.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①临时装片应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④换上高倍镜后,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2.生物膜系统

应用该要点可以解决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等一系列问题,解决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与分泌蛋白质合成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四种:

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分泌)。

(2)分泌蛋白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为外排,需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3)运输的方向: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研究手段为同位素示踪技术。

(5)空间结构在内质网中形成,成熟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形成。

典例导悟

例二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使

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细胞内的DNA复制是在生物膜表面上进行的

C.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室D.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解析 细胞膜使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细胞内的生物膜可使细胞分成许多小室,同时扩大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但DNA复制主要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答案 B

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含叶绿体少而小的细胞来观察B.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

C.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D.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答案 C

解析 选材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如菠菜叶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叶绿体在叶的上表皮分布多,下表皮分布少。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保持有水状态,以使叶片保持正常生活状态。

活细胞中,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并且叶绿体可根据光的强弱调整其椭球体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