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高级中学高三抽考试题语文.docx
《辽宁阜新高级中学高三抽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阜新高级中学高三抽考试题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阜新高级中学高三抽考试题语文
辽宁阜新高级中学2019高三9月抽考试题-语文
本卷须知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
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
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
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
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
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
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
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
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
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
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理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2017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
1、以下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
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2、以下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表达。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
年十七,举于乡。
御史欲即鹿呜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
授编修。
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真日进,无及史官者。
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
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阻之,不得上。
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日:
“子吾所厚,亦为此耶?
”慎行从容对日:
“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
慎行寻以疾归。
居正卒,起故宫。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
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榭④,祧⑤仁宗。
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
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
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
又言:
“南昌、
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
”亦寝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旱建东宫,出阁讲读。
及冬,又请。
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
明日复言:
“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
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
慎行引罪乞休。
章累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
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
疏辞,复留不下。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诏加太子少保兼
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再辞不允,乃就道。
时慎行已得疾。
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
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数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
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
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
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隋”。
③帷盖:
受恩乞恩之典。
④升拊:
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
⑤祧〔TIāO〕:
迁庙。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年十七,举于乡举:
举荐
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属:
委托
C、偕同官具疏谏疏:
给皇帝的奏章
D、亦寝不行寝:
废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于慎行“厚道”和“耿直”的·组是〔〕
A、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
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
B、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官,出阁讲读
C、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D、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再辞不允,乃就道
6、以下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那么。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来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
〔5分〕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8、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不宜异同。
〔《出师表》〕
〔2〕,靡有朝矣。
〔《氓》〕
〔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4〕吾师道也,?
〔《师说》〕
〔5〕,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6〕,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页、四页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那么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题。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
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
有请朱丹先生。
”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
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
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
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
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
“为什么?
”
朱丹答:
“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
大师问:
“为什么?
”
朱丹说:
“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
“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
朱丹答:
“没有忘记。
”
大师说: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
朱丹说:
“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
“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
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
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
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
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
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
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
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
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
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
“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
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
“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
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以下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
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
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
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小说反映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
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
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
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
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
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假设听到,一定不赞成。
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惟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
季先生说:
“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
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
这又是一顶高帽。
组织者的心思,咱不去猜测,高占祥、李国彝二位的成就,咱也不去评估,且说季先生。
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
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
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
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
季先生讲:
“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
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
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
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
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
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
“桂冠
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
“中国牌”的荣誉有它本
土特色的游戏规律:
往往,在你需要的时候,它总是千推万阻,避而不见;在你不需要的时候,它却是不邀自来,蜂拥而至。
——算了,撇开这些背后的玄机不谈,话题还是回到季先生。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
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17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其他几处亦有修改。
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
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
嘻嘻,胡为乎来哉!
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
证以笔者的目睹:
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
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还很得意。
”这一句就说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
“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
”季先生说:
“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节选自《文汇报》作者卞毓方〕【学科
网】
〔1〕以下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但他一生发表的诗,不超过十首;因此,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
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
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一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说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恰恰说明了“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文革”后,有人建议季先生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
季先生么,婉拒了。
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
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
这种笔法在传记中颇有说服力。
〔2〕文中说:
“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那么,他的“人格魅力”表达在哪些方面?
〔6分〕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说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说说说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
〔6分〕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
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
〔8分〕
第二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吴冠中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
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
顿时歌坛泥沙俱下,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D、从贪官的人生轨迹中可以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种类似的堕落“模式”:
最初的私欲膨胀,中途利令智昏而贪赃枉法,最后“回归”难求。
1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
B、防治甲流感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去空气欠佳的地方。
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
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那么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
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
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D、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揣摩并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不超过25字〕〔5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
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
“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
”大师说:
“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了很多熟人。
”
答:
17、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