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839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docx

三八节优秀征文8篇

【篇一】

在中国地图上,屏边滴水苗城或许只是一个圆点,但是在我心里,滴水苗城是高大上的,因为生活在苗城,心是热的,感觉是亲切柔软的。

有人于浓烈惊艳处产生幸福感,有人于富丽堂皇中产生幸福感,而我在滴水苗城的温情安宁中幸福着,在十几个民族团结和谐的氛围里幸福着。

春风十里,不如醉在苗城里。

独具特色的苗城牛角芦笙大门,气派而充满神秘感,站在门前,有种肃穆让人顶礼膜拜。

沿两侧阶梯走上城门的天桥,俯看门前的日月广场,心里会默默揣想苗族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场面。

苗城里有座背靠青山、面朝小河的苗王府,整幢建筑上下数层,显得壮观气派,苗王府里展示着传说中的苗王蚩尤像、苗族图腾、苗族五次大迁徙的历史,展示着苗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苗医药文化、民风民俗模拟场景。

曾几何时,苗族先民从黄河中下游游离到左洞庭、右彭蠡的长江中下游,经历尧、舜、禹三代的“征伐”,经历与封建朝庭的抗争,经历反“改土归流”的失败,在民族歧视与压迫下,多少先祖背井离乡,日月刻录了苗民五千年的兴衰起落,天地见证了苗民几个世纪的成败跌宕。

登临苗王府,昂首苍穹浩瀚无边,远眺群山绵延不断,顿时有种力冲天宇之势于胸中。

建这苗王府,除了为奔波劳碌的蚩尤苗王准备歇脚的殿堂,更多的是纪念是追忆,是苗族子民表达对灾难深重的先民们的一个敬仰,对团结和谐、安宁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

“一府八寨”、“一河五景”诠释了滴水苗城功能配套齐全、景观独特迷人的真正涵义。

一条牧羊河穿城而过,河水清雅透亮,河上有几道栏河坝,水流从坝上石磨形状的石墩中间滑过,情趣横生。

漫步在牧羊河边,在牧羊河的盈盈一水间,感受大围山原始森林的清凉润泽,让心灵喜悦的漾起一朵朵潋滟,一醉便是千年的绮梦。

风雨廊桥是牧羊河上最有故事情节一段景,拱形的桥身顶上盖着青瓦,黑褐色的大圆柱立于桥身两侧,桥的横梁上雕刻着蝴蝶、飞鸟等图案,表达了苗族同胞各个支系对和谐共生、自由平等的愿望。

桥两端的地面上用反光彩石分别布置了牛郞星系图和织女星系图,想必这桥是为七夕时天上地下的有情人相会而建造的。

人世间,有多少故事是语言无法说出的,有多少聚散离合是风雨洗不掉的,有多少缘份是廊桥不无法连接的。

苗城的八个苗寨建于牧羊河或远或近的两岸,河的下游不远处是百余米高的滴水飞瀑,因此寨名就依水而生,玉水寨、滴水寨、悦水寨、临水寨、郦水寨、云水寨、汇水寨和融水寨,每个寨子只看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有对水的崇拜、敬畏和美的体味,有对寨子天赋禀贵的赞叹,有对寨里人家临水而居、择水而憩的幸福感的羡慕。

从苗城前往旧城片区的道路两边,错落的种着樱花、玉兰、刺桐等花木,还有当地特有的攀枝花、荔枝树等,让人有春赏繁花夏赏叶、秋品甘果冬摘枝的丰硕感。

夜晚霓虹亮起,水光粼粼,树木摇曳花影重,这种迷离醉游让心也了然。

当然,空气清新洁净、环境生态宜居、各民族间和谐共处是客人来苗城最大的感受,这里宁静闲适、悠然肆意的生活总让人有小住几日的念想,继而是确实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的纠结和留恋。

走一趟屏边滴水苗城,能读出五千年前苗族先民的历史印记,读出原始社会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的悲欢离合,读出先祖扶老携幼几度迁徙的春秋轮回。

走一趟屏边滴水苗城,能领略大自然赋予人们的静美,领略苗城建造者用辛勤换来的人文景致,领略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自由和谐情素。

人生千百次的遇见和擦肩,都在聚散轮回里穿尘而过,如果你在寻找幸福,那么不要走远不要再错过,幸福就在滴水苗城里,在你与苗城相遇的尘缘里。

【篇二】

向日葵花有着天生的向阳性,它朝着太阳,盛开着自己灿烂的笑脸。

我喜欢看书,像极了这向阳的植物。

读一本,看一本,再顺着这本书找寻下一本,有时候是看了书中的介绍,有时是寻着作者的名字去搜。

在我家的床头、书架、茶几上,最不缺的就是书了。

女儿有她专门的书架,老公也有自己的借书卡,家里整面墙的书架被堆得满满当当,看着心里都踏实。

唯一的电视机长年是关着的,因为大家看书根本就不开它。

看书真好,通晓知识,明白真理,博古通今,答疑解惑……书里全都有了。

难怪有人说书是最忠实的朋友,随时都可以与它进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能与先贤圣人对话最直接简单的方式。

看书最大的好处是明智,而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使人静下来。

都是在慢慢地想、细细地悟,对来去匆忙灵魂不停地在赶路的现代人尤为重要。

因为看书,我萌生了写作的冲动,从初习的千字文一路写来,上过期刊报纸,也得过些许奖项。

因为写作,我结交了许多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文友们,在他们的引领下我参加过全省、全国的有奖征文颁奖会,站在同济大学的礼堂里,在现场直播中接过由共青团中央书记颁发的征文特等奖证书;我还参加了全省的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现场聆听大师们的讲课,受益匪浅;还有一些是铁路报社组织的集中采访和与全国的作家文友们进行的采风交流活动……

经历就是财富。

在福州的马尾船厂参观有一百五十年历史、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艘战船的老船厂时,置身于这历经沧桑的博物馆,我真正触摸到中国历史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我们对老船厂进行从上至下的人物专访,在“马尾人”身上,我深深感受到爱厂如爱家,有国才有家的朴实情怀。

南京158雷锋服务台是全国文明示范窗口单位,这里有一群可爱可敬的“158雷锋人”。

我从女人细腻善良的天性入手,收集的小故事中每一件、每一桩都透着浓浓的深情让人感动,她们正是用工作中最平常的点滴在书写着一个铁路人的大爱。

今年的三月我还有幸参加了汶川地震灾后十年的采访,与二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作家们一起走进十年前属地震灾区的小金县城。

我们中的女作家有来自青海、江西、陕西、北京的,也有操着湖南腔的,大家为着中一目标聚在一起。

晚上十点多还有人走在采访的路上;夜里十一点多了,宾馆的房间里还在进行激烈的小组讨论;已经深夜十二点了,微信群里正在筹划着明天的采访计划……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大家认真专注地收集素材,撰写成书,为灾后十年献礼。

写文的人细腻善良,写文的女人更是亦然。

女作家们在采访时会购买当地村民的特产,举手之劳帮助当地百姓;陕西的王姐所采访藏民家庭窘迫,她在朋友圈打广告,帮他们卖虫草;江西的作家一叶知秋在采访时结识一名留守儿童刘怡林,女孩从小跟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艰难,一叶知秋把她的事带回了江西,牵线搭桥找到爱心人士资助女孩至十八岁;离别的时候,湖南的女作家趁人少,悄悄拉过前来送行的乡村女教师,小声地问她要地址,说回去要寄些书给孩子们……

善良从来都是文字最好的伙伴,这群女作家们捧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行走在世间,怀着一颗悲悯感恩之心极尽所力。

记得有书上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面镜子,心里是什么,在世间遇到的就是什么。

这群有情有爱的女作家们,用自己的心在温暖世间,也照暖自己。

每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对我这个井底之蛙而言是又打开了一道门,又结识一群善良的人,又一次对生命有了觉醒和反悟。

这些都是书给我打开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精彩是可以读来,可以写下的。

有了书中真善美的引领,给了我目标,给了我自信,努力克服着人性的胆怯和畏惧,不断地反思,以宽大的心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写作是件自我事,也是自身调动全部能量的一次次觉悟。

文如其人,它所涵盖各方面的常识,多方面的知识,有历史,政治,文化,地理,还有生活小常识,都是不可缺的。

因为写作,我更爱生活,更加要深入生活。

原本最不喜欢下厨的我,从书中找到了做菜的乐趣,会在菜市场中汲取写作灵感,洞察人生百态,社会万象;从小就不喜欢运动的我从村上春村《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找到了跑步中的智慧,也有意识让自己加强起锻炼来……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可生活不能有死角。

我在教导女儿不要偏科不要怯懦时,自己也在不停地修正和调整。

不害怕,不逃避,迎着光往前。

写作给了我自信,也让我有能量去帮助别人。

我写的《卖米的制砚师傅》发在多家报纸大刊上,有人专门寻上门来找这位辛劳的卖米师傅制砚;我将一位只知道种盆景生活陷入窘迫洪老汉的事迹写成了文章发在《新民周刊》上,样刊出来的时候,专门给他送去,一条街都围了过来,洪老汉笑得像老菊花般舒心……

家里养了盆兰花,是过年时从山中挖来,把它放在阳台上精心地养着,兰花抽花枝的时候,总是向着阳光长,长一节,把它转个边,它再长一节,再转个边……植物天生的喜阳性让兰花有了灵性,弯曲的有了线条弧度,如婀娜多姿的少女般妩媚。

我就这样被美而熏陶,被爱所感染,被善所包围着,幸福满满地感恩这些小确幸们。

宇宙浩瀚,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引着我不停地往前走,那个力量是书,它给了我方向,而这一切又是必然,因为喜欢读书有了我人生中所有的遇见。

因为有书,我学会了一步步往前走,学会得失之间的取舍,学会以宽容之心待人更是对已的宽容。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光明的另一面必然有些许阴影和黑暗,世间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何必纠结又何必在意呢?

因为我们要向书而生,为美而奔!

【篇三】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在左邻右舍家里乱窜,邻居们有什么好吃的,大家都会一起分享,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大家都会前来帮忙,处得像一家人似的。

自从我离开农村结婚搬进楼房居住后,发现同住一栋楼的邻居碰面也不打招呼,甚至是对门住着的两家人也是相看两无语。

我很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邻里和谐从我做起。

我们对门住着的是两位五十来岁的中年夫妇,典型的上海人——优雅且有点清高。

有几次我对着他俩微笑,他们却对我视而不见,把我的心浇得拔凉拔凉的。

一天夜里,我下晚班回家,发现二楼浓烟滚滚,以为是自己家着火了,回家发现自家好好的,烟味却很大,肯定是隔壁邻居家。

咚咚敲开隔壁的门,男主人一脸不耐烦,我对他说快到厨房看看,他这才想起自己在煲汤,忘了关火。

水已烧干,把锅烧糊了,火苗已经窜到窗上了,幸亏我发现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可想象。

这件事之后,邻居两口子终于在我们面前露出了笑脸,双方碰面也会互相问好。

大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下早班回家发现隔壁家的钥匙还插在门上,这还得了,我们小区前两天才发生了小偷进屋事件。

我连敲了几下门,无人答应。

没办法,只好搬了张凳子在门口摘菜等着邻居回来。

当邻居家女主人提着满满的菜篮子出现在家门口时,我用手指指她家的门,她这才恍然大悟,连声说,谢谢!

谢谢!

人老了,忘性太大了。

于是在这个温暖春天的午后,我和邻居家女主人坐在楼道里边摘菜边聊天。

邻居家男主人姓刘,我们叫他刘大哥,女主人姓田,我们叫她田大姐,他们有个儿子在国外,已成家立业。

此刻轻风微拂、鸟语花香,人更欢畅。

投桃报李。

一个人的心被捂热后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

经过这两件事后,刘大哥和田大姐对我们小区每个人都笑脸相迎,渐渐地刘大哥两口子成了我们小区的热心人,他们两口子退休较早,身体也还不错,又不用带孙,两口子又很喜欢小孩,于是我们楼上楼下的小孩就成了他们两口子的孙子、孙女,哪家的小孩无人接送也会请他们帮忙,小孩放学后大人没在家的,也把小孩放在他们家帮着辅导作业,还要管吃管喝……有一年的冬天,六楼的小张两口子都上夜班,把小孩暂时交刘大哥两口子照看,小孩半夜下床不小心跌倒了,把脑袋磕了个大包,刘大哥两口子连夜把小孩背到医院检查,两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背着八十来斤的小胖墩儿步行赶到一公里外的医院,累得他们浑身是汗。

小孩没什么事,田大姐却感冒了,在家躺了近一个星期。

小张两口子很是过意不去,要出田大姐的医药费,大姐两口子却说他们有医保,不用他们出,对没照看好小孩还自责呢。

我们整栋楼的人都被田大姐两口子感动了,都不由自主地向他们学习,长堰塘二十九号楼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刘大哥两口子成了我们小区的“名人”,大家有什么需求都会找他们,他们也乐意为大家效劳。

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区成立了“余热贡献”小组,专门帮着没有老人照看小孩的上班族接送小孩、照顾年龄偏大的孤寡老人……时光荏苒,刘大哥两口岁数越来越大了,刘大哥因糖尿病病发症出现了双腿浮肿,不能正常行走了,田大姐双眼因白内障看东西已很模糊了。

他们是上海知青,在本地没有什么亲戚,两人又不愿意进养老院。

儿子在十五年间,只回来看过他们一次,要他们到美国养老,他们却故土难离。

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牵动着大家的心:

楼上楼下的每次买菜都会敲开他们家的门,问他们需要买什么,一并带回来;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们家送一碗去;刘大哥一手带大的小胖墩儿张锋已长成大小伙子了,他承包了刘爷爷家买米买油的任务。

2019年的腊月十二晚上,我照例在睡觉前去看看刘大哥两口子,发现刘大哥躺在床上已经昏迷,田大姐大约是去扶刘大哥,可能力气不够,眼睛又看不见,额头被撞伤了,血正在往外冒。

我们这栋楼的大人、小孩都来了,大家齐心协力把刘大哥两口子送到了医院急救。

大家在医院门口开了个紧急会议,进行分工负责:

刚刚退休的李大姐和王大哥白天在医院照顾,晚上则由三班倒的下一辈儿张锋那群小伙子、姑娘们轮流伺候。

半个月后,当刘大哥的儿子从国外回来时,他们两口子已经能下地走动,准备出院了……刘大哥两口子最终还是随儿子去了国外,临走时,田大姐泪眼蒙蒙,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愿离去!

是啊,我们邻里二十年,早已和谐一家亲了!

2019年的春天,因旧城改造我也要搬离长堰塘二十九号了,新家各方面条件都比现在住的地方好,我就是舍不得这些老邻居们。

搬完家,我们正在整理衣物,门铃响了,一对青年夫妇站在我们面前:

阿姨,以后大家都是邻居了,加个微信哈,以后有什么事大家可以互相照应。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是啊!

在国富民强的当代,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正在日益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篇四】

父亲的书房,有一个破旧不堪的木头箱子,箱子外面色迹斑斑,常年挂着一把很古老的锁头,与家中现代化的家具相比,格格不入。

从我记事起,跟随父亲辗转迂回,搬过很多次家,所有该丢弃的、该置换的家具都已更新,几十年过去了,唯独这个箱子一直跟随父亲左右,珍藏至今。

出于好奇,我一直想知道箱子里到底藏有什么秘密,里面有很多金银财宝吗?

父亲为什么如此钟爱它,几十年如一日的珍惜它?

这个秘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父亲是一名铁道兵,他博学多才,有理想、有抱负、敢想敢做、勇于担当。

在他70年的征程岁月中,酸甜苦辣都有,学习、成长、进步、失败、成功,伴随着他的人生历程。

一直想用笨拙的笔来写一写我的父亲,讲述他70年的征程岁月。

但每每要提笔时,却不知从何写起。

父亲一直认为自己还是一名军人,尽管历史的舞台已不再需要他去演绎,但这磨灭不了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的光荣。

在他70年的征程岁月中,历经了两次大的人生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有一段特殊的记忆。

父亲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兄弟姐妹七八个,还有一个年迈的祖父,生活十分艰苦。

小学一年级时,是奶奶给交的学费,从二年级开始,就靠自己每日上山打柴、挑煤,再到集市上进行变卖,一点点积攒下来,便攒够了第二年的学费。

再后来,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为了改变命运,不得不放弃学业,当了一名光荣的铁道兵,完成了一个从农村青年到一名解放军战士的转型。

父亲当兵后,他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第二年就入了党,第三年就从一个普通战士被提拔为副排长。

1970年,他还被部队评为标兵,出席了铁道兵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先进代表大会,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接见,这成为父亲一生的骄傲。

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父亲常说:

“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

”这种铁军精神,一直伴随父亲的一生。

父亲是个工作狂,爱军营胜过爱家人。

年少的我,不仅对有一个当军官的爸爸引以为荣,还对爸爸穿着那身英姿飒爽的军装感到光彩,每到万家团圆的时候,我多么希望爸爸穿着绿军装回来,也好在小伙伴面前说:

“我爸爸回来了。

”可是一年年望穿秋水,等来的都是工作忙走不开的信笺。

当我闹着要爸爸时,妈妈也像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的妈妈那样哄着我说:

“映山红开了的时候,你爸爸就会回来的。

”每年岁末时节,我们如同朝圣一般打扫院落、装点房屋、打扮自己。

不为别的,只为盼望过年能探家的父亲。

小时候,我以为藏起父亲随身携带的黄跨包,就可以留住父亲在家多住几日。

在那聚少离多的岁月里,跨包还是毅然带着父亲回到了他战斗的大桥下、路基上。

父亲用他的肩膀,背起了沉重的行囊,履行着一个军人的职责,也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

父亲那个退色的黄跨包记录着他每一段行程,也留给我儿时对父亲最重要的记忆。

随着兵改工的浪潮袭来,像山神一样的父亲没有倒在高山丘陵和戈壁沙漠。

可就在他告别军旗,脱下军装的那一刻,悲伤、留恋、失落、茫然,心情如大河决堤……向军旗敬最后的军礼,成为他今生最苦涩的记忆。

父亲脱下了珍爱的军装,将它叠得整整齐齐,还有那破旧不堪,退了色的黄挎包,随同他点点滴滴的军营记忆,一并放入箱子里,成为他今生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父亲成为了一名铁建职工,完成了他人生第二次大的转型。

兵改工后,父亲服从组织的安排,从技术领域改行做党群工作。

从事党群工作以来,他热爱本职,深入实际,为写好每一份材料,经常下基层,奔波于崇山峻岭、大桥、隧道之间,捕捉新闻素材。

父亲虽脱下了军装,可铁人、铁骨、铁脊梁的铁道兵精神却始终伴随他的一生。

记忆中,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从睡梦中醒来,总能看到父亲的书房还亮着灯,昏暗的橘黄色灯光下,刻下了父亲伏案写作的身影,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身影。

在那个在物质匮乏、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父亲为了写作,吃了不少苦,当写完一篇新闻稿,父亲便在第二天清晨,骑着家里仅有的28加重自行车,历经一个多小时到达天津东站,然后赶最早的一班列车到北京的报社投稿。

中午,为了省一顿饭钱,常常就买一个西瓜充饥,还调侃道:

西瓜既解渴又管饱,经济又实惠,是最好的营养午餐。

夜晚,父亲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乘坐最后一班列车回到天津东站,然后再继续骑行一个多小时,直到深夜才能到家。

父亲就是这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父亲的不懈努力,父亲的稿件先后刊登在《人民铁道报》、《铁道工程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七家省部级报刊上,并有幸成为了《人民铁道报》的特约记者。

父亲将自己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小心翼翼地裁剪下来,整整齐齐地粘贴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下年份和稿件刊号,随同他铁骨铮铮的铁军精神,一并珍藏在箱子里,成为父亲一生中又一件最宝贵的财富……

而今,经历了七十年的征程岁月,在父亲即将到来的70寿辰之日,他老人家终于打开封尘已久的箱子,将这笔最珍贵的财富传给后辈的我们,将“铁”的精神薪火相传。

【篇五】

又到了家乡玉米成熟的季节,金灿灿的玉米粒吃进嘴里,软糯香甜,唇齿留香。

每一口的味道,都是童年的记忆,是家乡的情怀,是化不开的浓浓父爱。

(一)

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是不让她去地里干活的。

父亲平日在供电所上班,家里的农活几乎都是他每天下班后和周末才能做,所以每到农忙季节,父亲总是起早贪黑。

当夏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父亲下班回到家,便匆匆赶往玉米地了。

有时我早早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后,也会跟着父亲一起去地里收玉米。

成熟后的玉米秆有两米多高,宽大肥厚的玉米叶在地里错综排列,密密麻麻的一片。

父亲担心我被叶子划伤,在地里他负责掰玉米,我负责将一颗颗玉米装进箩筐和背篓里。

收回家的玉米,父亲总会先挑出十几个不太成熟的嫩玉米,然后煮上一大锅。

那时父亲坐在灶门前添着柴火,我和母亲将收回的玉米剥掉几层外衣后,整齐地放进箩筐里装好。

厨房里弥漫着一缕缕蒸汽,锅里的玉米“咕嘟、咕嘟……”地响,玉米的清香味飘出来,让人垂涎欲滴。

我总是不断地问父亲:

“熟了没有?

”父亲笑着回答:

“快了快了。

”近一个小时后,父亲把煮熟的玉米装进碗盆里,先用筷子串起两个发烫的玉米,一个给母亲,一个给我,那时的玉米是香甜中夹杂着温馨的味道。

(二)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离家400多公里外的大学,刚开始离开家乡的日子,总是莫名地想家,想念父亲做的菜,想念家中玉米飘香的味道。

2019年的端午节前夕,我和父亲说好端午要回家一趟。

但就在放假的前一天,我的右脚因不小心划破后被真菌感染,肿得严重,住进了校医院治疗。

我不想让父母担心,便打电话告诉父亲,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活动,放假不能回家了。

然而第二天上午,父亲却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我的病房里。

他说,傻孩子,昨天你打电话我就觉得语气不太对,你从小就不会撒谎,我便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后来问你们寝室的同学,才知道你住院了。

说完父亲便从包里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4颗煮熟的玉米。

他说,你之前在电话里说想吃家里的玉米了,来之前我刚煮了些,便给你带了几个来。

我望着父亲手中的那袋玉米,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父亲第一次到我的大学来,入学报到的那天,父亲原本是要送我到学校的,但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我坚持没让他来。

那天父亲送我到车站,把我交给一个同城念大学的同学父母后,一再歉意地拜托他们顺路照顾我,看我们上了车后才一步三回头地返回家。

而这次听说我伤了脚,父亲便匆匆赶来了。

后来回家后我听母亲说,那天父亲知道我住院后,便急匆匆地赶到县城,准备买火车票来看我,但节假日火车票早卖完了,父亲最终买到了一张绿皮车的站票,在火车站等到凌晨,然后站了7个多小时才到我所在的城市。

那天,我拿着父亲带来的玉米,玉米皮上已有淡淡的被袋子捂后的味道,但那时的玉米是香甜中带着深深感动的味道。

(三)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离家乡200公里的城市找了份稳定的工作,前两年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母亲的病好转了很多,父亲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为了让父母更好地生活,我便叫他们搬到城里来住。

最开始父亲是不同意的,他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离不开那一亩三分地。

后来我和丈夫给他做思想工作,说他和母亲年纪大了,城里的医疗条件好,也有利于母亲养病,他才同意搬到老家的县城里。

父母住进城里后,我担心他们不能适应城里的生活,便教他们使用微信,学会视频通话,开导他们要和别的老年人一起去跳广场舞,出门旅游,做些感兴趣的事。

今年年初,父亲说闲得有些无聊,便去郊区租了一块地,平日种点蔬菜。

端午假期,我和丈夫带着女儿回家探望父母。

到家时,父亲正好去他租的菜地里收菜了,平时微信里常常听父亲说他的菜地收成好,我也想去实地看看。

通过母亲的引路,我们开了将近2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郊区,父亲租的菜地正好在一条通往乡镇的公路旁。

我站在路边,眼前又呈现出了一大片玉米林,父亲依旧穿着他以前的工作服,茂密的玉米叶没过了他的头顶,他背着背篓穿梭在玉米地里,将玉米一个个慢慢掰下来,再扔进背篓里。

我站在路上喊父亲,准备过去帮他,父亲却一个劲地阻止。

他说,你别过来,会把衣服弄脏,不小心玉米叶子还会划伤你。

我想起了和小时候一样的场景,父亲还是一样的装备,一样的话语,而他的身材却从挺拔变得佝偻,动作从麻利变得吃力。

父亲看我朝他走过去,赶忙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把背篓放下来递给我,笑呵呵地说:

“你这孩子,叫你别过来你还不听,我一会就收完了,你负责把这些玉米装进车里去,带回家里去吃,你总说最爱吃以前老家种的玉米,我便寻思着种了些,保证还是原来的味道……”

我点点头,默默地接过父亲手中的背篓,转过身后悄悄擦干了眼中的泪,那些有关父亲的记忆此刻全都涌上了心头。

我想起小时候,父亲上班去巡线或收电费都是一整天,但他从来舍不得花钱在外面吃一顿午饭,常常在包里装两个馒头或玉米就是一餐,但下班后都会从市场里买好吃的带回家。

他说,好东西当然要和家人一起分享。

我想起父亲很少为自己添置新衣,常年都穿着上班时的工作服,从来都不愿出门旅游,他说穷日子过惯了,舍不得花钱。

然而,在我参加工作后准备买房时,父亲却把他的存折全部都交给了我。

他说,爸妈的所有都是你的。

我想起每次给父亲打电话,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和你妈都好,别惦记,你们上班也忙,周末就多陪陪孩子,想我们了就开个视频,不用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