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318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docx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第一章绪论

1.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

(1)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新闻界的早期新闻采访实践步入了实质性的实践与改进的时代。

其主要标志是:

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从采访内容来看,注意经济新闻的采制,社会新闻的采访也从幼稚而发展。

驻外采访的勃兴

我国新闻界对驻外采访的重视始于十九世纪末。

以《国闻报》、《民立报》为代表的若干报纸,延请驻外记者。

但是,早期的驻外记者多是由一些留学生兼任的,并非专职记者。

驻外记者采访活动的真正勃兴始于五四。

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各大报派遣驻外记者与日俱增。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大公报》主编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

但这种境外采访仍是临时性的,而非长期驻外。

直到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才开始开启。

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合筹经费,选派专员,,两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外派俄国采访的三人瞿秋白、俞颂华、李崇武,是我国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的首批新闻记者,瞿秋白还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通讯集。

由于一战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国际形势大变,中国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日衰,而与世界的联系日强。

国际局势的变动可能影响国内民生,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采用以国人自己的眼光直接采访到的报道更符合国人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世纪20年代驻外采访蓬勃发展。

一方面,这一采访方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拓宽了报道范围,延伸了读者的感官,在采访方式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驻外采访使得我国报纸对国外的一些重大事件及时自行报道,不是照登外国通讯社电讯,从而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成为可能。

作为一个直接结果,当时报纸上的国外通讯与旅行通讯也日益增多。

但这一时期所派出的特派员或者延请的特约通讯员,大多不具有新闻业务知识与背景,他们的活动大都以个人名义采访新闻,影响了采访报道的水平,表现在报道形式上为电讯过少,通讯过多。

独家新闻与通讯的采访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界的一大通病是,外来新闻多,自行采集的新闻少。

过分依赖通讯社造成各报新闻源单一与彼此雷同。

在克服这一弊病方面,北方的《大公报》与南方的《申报》卓有成效。

他们在重视驻外采访的同时,同样重视国内新闻的直接采访,并追求独家新闻的采访报道。

为打破依赖通讯社办报的成规,《大公报》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广、机动性强、反应灵敏的记者、特派员与通讯员采访网络。

独家新闻更是《大公报》孜孜以求的,同时也是其后来居上的一大原因。

其独家新闻依靠三条途径:

关系网、信誉、记者的新闻敏感。

在对新闻采访理论的探求、总结方面,企业化进程中的私营报业做出了喜人的贡献。

《申报》老板史量才从与国内外新闻界人士的接触中了解到,现代报业的趋势是重视报纸的新闻传播,意识到报纸作为新闻纸乃第一要义。

《申报》遂将在新闻采访报道方面的开拓,作为迈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申报》向全国各大城市、重要商埠派驻记者或特约通讯员,直接在第一时间采写报道。

另一方面,史量才在新闻业务上的帮手总主笔陈景韩,归纳出新闻采写三字经:

确、速、博。

在此基础上,《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周瘦鹃还补充了:

新。

史量才本人在办报中形成的“报纸是现代之史记”的新闻观点,对这一新闻采访理念事件的结果是,记者采写的电讯和新闻通讯大大增多。

山东临城劫车案使《申报》意识到现场采访重大事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而开始了对现场采访的高度重视。

在采访技巧、方法的探索、运用方面,一代名记者邵飘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邵飘萍具有高超的采访技巧,常常能够采访到别人所不能采访到的独家新闻。

社会新闻由幼稚到发展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新闻界,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财经新闻相比,其地位是卑微的,采写是幼稚的,尚登不得大雅之堂。

各报社在机构设置上,也没有与政治、财经等并列的社会新闻部。

从事社会新闻采访的多是些素质相对较差,被称为探访的人。

低下的采访水平决定了当时社会新闻的质量不高,又反过来导致各报社对其的不重视。

面对社会新闻的这种恶性循环,邵飘萍大声疾呼。

他认为记者应该多接触广阔的社会,从而提高社会新闻的质量。

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得以逐渐提升,社会新闻的采访也得以重视。

这首先表现在社会新闻采访的主体新闻记者的身份演变上,1920年,上海《时事新报》第一次派人采访公开法庭,开启了上海报界派专任外勤记者采访社会新闻的先河,打破了老枪访员垄断社会新闻采访活动的局面。

其次,就新闻的数量而言,报刊版面上的社会新闻不断充实。

再次,就思想性而言,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新闻的社会意义也随着其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新闻的真实矛头指向黑暗的政治现实,触及了深层的社会问题。

经济新闻与体育新闻的采访

在私营大报企业化时期,报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新闻报道面上的竞争既是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又是报纸自身实力的体现。

对经济新闻、体育新闻采访的重视与投入,成了社会新闻之外的又一热点。

以商业报自诩的《新闻报》在与《申报》竞争中的经营战略定位即是以工商为主,兼及其他。

其于1922年最早开辟经济新闻专栏,然后又增辟了经济新闻版。

为确保经济新闻来源充足,除派专门记者采访外,还在各行业及一些大的工商企业聘请兼职通讯员,随时向报社提供信息。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新闻采访的出现,则较经济新闻采访为晚,我国的现代体育采访报道,大致开始于五四运动前后,据说最早的新闻刊物是《体育杂志》。

在当时的报界,最重视体育新闻报道,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时报》,特辟体育新闻专栏,凡是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必派记者前往或约请特派员采访。

(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30到40年代的动荡岁月,给中国新闻事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战争与患难成了这一时代影响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也是新闻事业聚焦的主题与服务的对象

党报理论的形成于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实践

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萌芽时期,而党报理论的真正产生并逐步形成,则是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产生是时代使然,更是阶级斗争使然。

一方面,随着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新闻学;另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也有了一定时间的新闻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思想界出现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

在此形势下,如何运用马列主义考察新闻现象,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理论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列宁关于党报工作的论著和共产国际关于宣传工作的文件,不断被翻译到中国。

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人也更重视对党报宣传理论的研究。

在此情况下,无产阶级新闻学应运而生。

首先,关于党报的性质。

无产阶级毫不隐晦自身的阶级性质,坦陈是无产阶级的武器,明确提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工农群众的报纸。

其次,关于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无产阶级认为报纸不只是进行宣传鼓动,还要指导工作、组织斗争。

再次,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

全党办报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核心。

这个时期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还不完备、不全全面,但对党的新闻事业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表现在对采访的影响上,首先,从宏观上框定了这一时期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的指向:

一切为革命。

其次,它间接规定了该时期新闻采访报道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

新闻采访的目的受报道思想的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

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深入探讨党的新闻事业理论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1942年,延安开展整风运动。

整风期间,在《解放日报》改版的过程中,我党系统地总结了党报的工作经验,形成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

第一,深化对党报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

第二,正式提出全党办报的思想

第三,主张办报的群众路线,批判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观点

第四,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必须真实。

第五,强调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

这一理论虽然仍有待发展,但毕竟为中国特色的党报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7到1948,《晋绥日报》发起并在整个解放区新闻界展开的反客里空运动,从深层次上改造了记者的立场与采访作风。

报纸、记者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到新闻采访必须深入实际、调查求证的必要性。

著名媒体的采访实践

抗战时期新闻采访报道的题材与范围是抗战、民生、民主

《申报》的采访报道

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的政治思想和办报方针开始趋向进步。

自1932年实施革新以后,《申报》的进步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以实际做的精神,逐步实现其采编方针:

国外通讯的采写,多刊载有系统之通讯;国内通讯的采写,于各地方的民生疾苦、政治经济情况,务求有系统的记载。

对于商业新闻的采写,也逐步加以改善。

抗战爆发后,《申报》于1937年8月21日曾出夕刊,加强军事新闻的采访报道,同时呼吁团结、抗战、民主。

《申报》一直坚持抗日采访报道,直到12月15日因拒不接受日寇的新闻检查而被迫停刊。

1938年,《申报》在沪复刊,将及时采写报道全国各地的抗战消息作为其中心任务。

《大公报》的采访报道

《大公报》的特色是其切中时局的采访,在关键时、关键处总有《大公报》的采访。

在新闻采访方面,《大公报》的采访活动体现出了一个纯粹的媒体奉新闻为圭臬的职业操守。

早在1936年,《大公报》就派范长江赴内蒙古与绥远战地采访。

抗战爆发后,《大公报》的国内战事报道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重视国外新闻的采写也是《大公报》的一大传统。

萧乾在授课期间担任《大公报》驻伦敦特派员,为《大公报》采写新闻。

萧乾领到盟军的随军记者证,成为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

黎秀石在1944年被派往国外,担任《大公报》东南亚战地记者,并随美国太平洋舰队到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报道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

旅行采访的出现

战争年代的实际生活,为通讯报道的大发展提供了需求与供给的客观有利条件。

频仍战事,使得人们不仅需要反映最迅速变动的电讯,更需要知晓形势发展的各方面详细情况。

所谓旅行采访,是指记者选择特定的路线,沿途边走边进行的收集新闻素材的游历、考察活动,将采访、考察的结果写成的通讯就是旅行通讯。

在30年代,反应国际情况影响最大的旅行通讯是邹韬奋的欧美之行,撰写成《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两部旅途通讯。

反映国内情况影响最大的旅行通讯是范长江的西北之行,写成了《中国的西北角》。

邹韬奋旅行通讯采访成功的原因:

第一,采访的主题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一切采访活动都围绕着探求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民族的出路何在这一时代主题来展开。

第二,多层次、多侧面地深入采访,以获得展现主题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将精心观察与审慎思辨贯穿于采访活动的始终,从而能揭示问题的实质。

第三,从技术手段上来讲,娴熟的英语表达为其自如地交流、成功地访问提供了基础。

范长江旅行通讯的成功的原因:

从宏观上来讲

第一,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对时局的判断力

第二,韧性的战斗精神与献身精神是他能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西北采访的重要支撑。

从微观上讲

第一,厚积薄发,在访前做了大量的知识与资料的积累

第二,高超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第三,充分运用眼睛明察细访

第四,深入现场,融入情境,亲身体验。

第五,深思熟虑,在采访中将观察、探问与思辨结合起来。

战争采访形成高潮

陆诒的战地采访

第一,陆诒的战地采访时间长、地域广、影响大

第二,团结抗战的主题是贯穿其采访活动始终的一条主线

第三,高度的政治敏感,进步的政治取向。

第四,亲临前线,亲眼观察,亲身体验。

阎吾的军事报道:

其战地采访最大的特点是情景采访,即用眼睛捕捉,用身心感受。

中外记者对延安与抗日根据地的采访

斯诺对延安的采访:

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位到达陕甘宁根据地采访的外国记者。

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首先发表他采写的长篇报道《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以及他拍摄的照片。

1他又撰写成30多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

斯诺的陕北采访,突破了国民党对红区长达十年的封锁,最早向世界报道了中共和红军的真相。

斯诺成功的原因:

对错问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除技艺层面的手法外,还在于他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当机立断的勇气。

外国记者群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

在斯诺西北采访的感召之下,不少外国进步记者纷纷前往红区抗日根据地采访,形成了一股中国红区热。

其中较著名的有史沫特莱、斯特朗与汉斯-希伯。

(3)建国初期

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在建国之初,从以农村为中心到以城市为中心,从对战争报道的优先性到向重视政治、经济报道的转型,从全盘学习苏联经验到反躬自省,新中国的新闻业务建设在1950年到1956年间,呈现出引人瞩目的发展与变化。

采访的制度性安排:

1950年,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改进报纸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成为本次会议的首要议题,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被认为是改进报纸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新闻总署颁布《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在新闻体制方面要求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同时对新闻采访做出新的制度性安排,即调整过去的编辑、采访、通联三分格局,实行采编合一制。

1950年,新华社的性质由党的宣传机构改成国家通讯社。

调整了编辑部门,加强了采访力量。

新华社提出成为消息总汇的总任务。

盛典的协同式激情采访

开国盛典的报道是全国通讯社、报刊、电台等媒体第一次大规模协同采访,在协作的基础上分工,真正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采访,首开新中国大型政治新闻采访之先河,为我国新闻界进行大型的国事活动的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抗美援朝的军事报道

朝鲜战争爆发后,关于抗美援朝的宣传是我国新闻机构的主题。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记者采写的关于抗美援朝这一头等大事的新闻,始终占据了《人民日报》头版和国际版得大量篇幅。

朝鲜战争的采访丰富了我国新闻界军事采访的经验。

首先,军事记者尽量往前伸的求实作风和牺牲精神在朝鲜战事采访中得到了空前的弘扬。

其次,朝鲜战争的采访在深入程度和思想性的开掘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这表现在采写深入,能够注意运用科学的观点说明战争的基本形势,从各种现象中抓取本质的问题。

国际会议报道

195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印度支那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参加重大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新闻界第一次采访报道的重大国际活动。

对本次会议的采访,是不同媒体间的又一次战役性协同作战。

1955年,对于万隆会议的采访报道,是继日内瓦会议之后宣传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次出色的国际活动报道。

进行了及时、真实、全面的报道,反映了我国求同存异的方针。

财经报道: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财经采访报道在整个新闻采访报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新闻媒体在经济建设方面,着重采访工程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面貌。

就经济报道的特点而言,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头两年里,报道比较零碎,多是就事论事,罗列现象有余,剖析问题不足,没有明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而一五计划的采访报道则克服了这一缺陷,指导采访的报道路线明确,即采访报道的目的在于通过报道,向读者宣传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轻工业的重大意义,以吸引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投身重点工程建设。

新闻改革背景下的新闻采访

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一直是中国新闻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一方面,我国新闻界大批译介、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另一方面,1954年各媒体纷纷率团前往苏联取经,掀起对口学习热潮。

如此大规模、全方位地学习苏联新闻采访、写作、评论以及经营管理等,有益的一方面是普遍提高了中国新闻业者的实务水平,采访水平受当其要。

但暴露的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与盲从迷信的心理指引下,对苏联经验的借鉴沦为了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民日报》改版为起点的一场短暂的新闻改革应运而生。

但是随着反右运动的来临,这次改革很快流产了。

大跃进与浮夸

在大跃进运动的洪流中,全国新闻机构被席卷其间,推波助澜,宣传报道了许多左倾错误,大跃进这个口号就是最早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

浮夸风的突出表现便是新闻媒体对农业卫星的宣传。

在工业战线上,新闻机构宣传的重点是大炼钢铁运动。

这段时期,各个新闻媒体对大跃进运动的宣传报道,虚假掩盖真实,高调排斥真话。

新闻媒体一手高指标,一手右倾帽。

谁若表达对卫星的异议,报刊就给其扣上帽子,当时报纸发表了许多批判观潮派的文章。

直到196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大跃进不得不停下来。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媒体对放卫星的宣传,使得其自身也陷入被动。

在纠左的情况下,中央重新提倡调查研究。

在此背景下,各媒体在采访中努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记者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法:

第一,解剖麻雀法,即通过蹲点,掌握基本情况,解剖局部来发现一般规律

第二,建立采访根据地法,记者在了解一个点外,还要了解其他的点,乃至一个地区的情况,以便分析比较,发现问题

第三,专题调查法,即记者带着一个具体的问题深入基层采访,目的明确。

第四,参加党组工作,或随同领导同志一起下基层,进行各种调查研究

第五,回访检查法,即配合检查大跃进以后三年来的新闻工作,派工作组到过去报道较多的地方和单位去,调查群众对媒体的意见,以改进新闻工作。

总的说来,调查研究对于新闻采写的积极作用还是明显的。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六十年代前半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作品。

若干典型宣传

六十年代前期的典型宣传,比以往任何时候声势更大、更为集中,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于我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采访报道,关于大庆、大寨的报道和对雷锋和焦裕禄先进事迹的报道。

(4)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新闻界首当其冲,被推入批判之列,成了被革命的重要对象。

建国17年来的新闻工作经验被认为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疯狂推行反革命资产阶级新闻路线,反革命修正主义新闻路线的毒果,从而统统被加以否定。

1966年5月31,以陈伯达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不仅把持了该报的编辑部门,还指使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外报道。

新闻界被纷纷夺权。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界是这场浩劫中实质的受害者,但同时,由于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十年文革中,新闻界虽抗争过,但从鼓动造反,宣传个人崇拜,媒体对于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助纣为虐的作用。

表现如下:

摆布与造假

十年文革中,新闻媒体沦为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舆论工具,新闻报道从其政治目的出发,推行极左路线,在罗织罪名进行大批判、炮制影射文章攻击谩骂外,根据形势需要,指示记者摆布甚至编造假典型加以报道。

对媒介灾难的采访学检讨

原因:

历史地看,既有记者主观的内因,也有新闻体制缺陷的客观外因。

新闻工作者在激情岁月的革命情节和从众心理是导致采访失实的主观原因。

一方面,革命的热忱冲淡了独立思考力,屏蔽了科学求实的精神。

另一方面,在革命的洪流横扫一切的年代,一切非主流的认识,均会受到革命名义的冲击。

同时,当时的制度缺陷是造成报到失实、媒介灾难的根本原因。

盲目崇拜、神话领袖的结果是导致党内外民主的丧失,政策被等同于领导意图。

教训

三个矛盾:

第一,政治潮流一体化与思想独立的矛盾

第二,原则与纪律的矛盾

第三,新闻采访与媒体报道的矛盾非常突出

三点启示

第一,政治思想领域既要反右也要反左

第二,新闻工作的原则,尤其是真实性原则,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动摇

第三,加强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前提是切实改善党的领导,重分培育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对于新闻、文化事业应尽可能给予更大的自为空间,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

三个结合

第一,新闻从业人员要将革命干劲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

第二,独立人格与健康心智结合

第三,新闻体制与法制结合

(5)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此际的新闻事业既积极报道改革开放,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改革。

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传统观念被摒弃,媒体的政治属性与商品属性、宣传功能、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日渐得到承认。

开始重视信息量,强调采访,注重新闻价值与时效,批评报道积极、有效地开展和深度报道的崛起是这一时期新闻改革的重要成果。

采访正名与采访方法论

80年代,南振中从语义学角度分析采访中的采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摘取,二是搜集。

访字也有两种含义:

一是访问、咨询;二是寻觅。

基于这样的过程分析,得到几点新认识:

第一,采访不仅含有访问之义,而且含有搜集之义。

把采访单纯理解为访问,只说对了一半

第二,无论是摘取、搜集还是访问、寻求,都含有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因而采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第三,孤立地看,采访是个微观的活动。

但若联系的看,作为一种执业行为,其贯穿于记者生涯的全部过程。

采访活动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日常的知识、生活、思想积累

第二,广泛了解情况,去得新闻线索

第三,调动、运动各种手段,详尽地搜集新闻材料

第四,综合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五,明确主题思想,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

艾丰在八十年代初,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采访。

艾丰认为,所谓新闻采访方法论是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科学。

批评性报道的重大突破

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指出,在此情势下,新闻界积极恢复与加强批评报道,在针砭时弊中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

整个八十年代的批评报道成绩显著,不仅在主流上推动了改革阵痛中的行政、经济等工作的改进,而且,也为九十年代直至今天的舆论监督力量的不断壮大,在社会承受力方面、在经验教训等方面,打下了基础。

深度报道的勃兴

中国的深度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发展而发展。

深度报道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媒体的崛起,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便会发现,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改革的需要。

在新旧体制交替转换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撞击,不同群体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些使得人们对改革既充满了希望,又产生了许多困惑。

变革社会中的动态时局为深度报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现象的解读之需求,为深度报道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深度报道的采访要领

深度报道采访的核心是必须在深字上有所突破。

深度报道解决深的问题后,还必须做到准。

准确再现事实,准确分析判断。

记者需要在贴近庙堂、贴近广场、贴近泥土这三贴近的交叉点上做文章。

(6)网络发展时期

网络对传统采访方式的影响:

第一,技术支持带来的实践演进:

在技术的支撑下,网络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的优势,使1信息容量极大化2信息组和多样化3信息交流自由化4信息传播快捷化称为可能

第二,冲击与应对:

1传统媒体触网2记者地位再认识3新闻教学面临挑战

新闻教学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第一,应注重对学生的网络针对性使用能力的培养

第二,应注重对学生网络采访能力的养成

第三,应注重对学生辨别、求证信息真伪的水平与过滤信息能力的培养

第四,应注重对学生深度挖掘新闻能力的养成

如何搞好网络采访:

第一,从方法论角度看,记者必须完成采访方式的调适,学会数字化生存

第二,记者必须完成观念上的转型:

必须完成向学习型记者、法制型记者的转型,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掌握外语,提高外语阅读能力;还必须了解并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律。

从微观技术上来讲

第一,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以了解最新信息

第二,利用网络收集背景资料

第三,利用网上讨论组,发掘专题新闻,拓展消息来源

第四,用电子邮件采访

第五,运用网络进行调查

近百年来中国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