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292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docx

并购重组某某某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

您可自由编辑

呈扌艮:

总裁

BEIGANGGnoUP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

北钢集团信息委员会

政策调研组

二0—0年三月十日

一、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历程3

二、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模式分析7

三、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8

1.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障碍因素8

2.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促进因素10

四、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态势分析11

1.未来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趋势11

2.尚未重组钢铁企业情况分析12

五、结论13

附表1--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汇总表15

附件:

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

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迅猛,粗钢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钢铁总产量5.68亿吨,其中国内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45%以上”的目标还有

很大差距。

因此,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解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先后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

其中近期即将出台《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

2011年,国内排名前5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45%以

上;到2015年,排名前10家钢铁企业的产量比例达到60%左右。

并且强调要重点发挥优势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这些企业的跨区域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市场具备行业影响力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发挥宝钢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重组;推动鞍钢、本钢、攀钢的实质性重组;支持武钢通过联合重组落实其中西南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其它千万吨级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

鼓励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等钢铁产能大、企业数量多的省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并积极参与跨区域联合重组。

本文通过对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历程、模式和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今后国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趋势进行了分析预判。

一、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历程目前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大多数都参与联合重组,其相

关情况见附表1。

中国主要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历程如下: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1998年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钢铁公司,组建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宝钢集团公司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公司。

2008年宝钢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共同出资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了广钢公司和韶钢公司。

2009年宝钢集团公司从浙江杭钢公司手中收购了浙江宁波钢铁公司。

另外,钢铁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宝钢和包钢的重组,2007年宝钢已与包钢签定战略协议。

宝钢集团公司上海本埠加上八一钢铁公司、宁波钢铁公司、广钢公司和韶钢公司,总产能达到5500万吨。

如果包括包钢公司、湛江钢铁项目及重组的其它钢铁公司,总产能将达到8500万吨。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在石家庄正式挂牌,组建了国内当时产能最大的钢铁集团,主要包括唐钢公司、承钢公司、宣钢公司、邯钢公司(含新区邯宝公司)以及河南舞钢公司。

另外,唐钢公司还入股唐山其它几家钢铁公司。

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正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公司洽谈重组其下属石

家庄特钢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到已形成5300万吨规模

鞍本钢铁集团:

2005年鞍本钢铁集团挂牌,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走到资本层面上的联合,但已是大势所趋,按照产业政策,鞍钢一步将重组攀钢、东北特钢。

目前鞍钢和攀钢重组已进入资本整合阶段。

2006年鞍钢和福建三钢签订战略联系协议,欲借重组三钢之余,在东南沿海新建钢铁基地。

鞍钢集团公司和凌钢公司合建的朝阳钢铁项目投产在即,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一期也已经投产。

鞍钢本埠加上本钢、鞍凌钢铁、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一期)总产能可达4000万吨,如果将攀钢、东北特钢、三明钢铁以及营口二期计算在内,则产能可达6500万吨。

山东钢铁集团公司:

山东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3月挂牌成立,包含济钢、莱钢和张店钢铁。

2009年山东钢铁重组民营企业日照钢铁。

山东省规划通过淘汰济钢、莱钢和日钢落后产能,在日照港建立钢铁基地,同时逐步将其它中小钢铁企业如青岛钢铁纳入山钢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目前约有3800万吨,如果日照钢铁项目能够实施,加之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并再重组其它钢铁企业,则总产能可达4000万吨。

湖北武钢集团公司:

2005年武钢集团公司重组鄂钢公司。

2007年武钢集团公司与昆钢公司签署战略重组的框架协议。

2008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武钢集团公司重组柳钢公司,组建广西钢铁集团公司,并在防城港新建钢铁基地。

武钢集团目前有3600万吨规模,

如果含防城港新建钢铁基地,则总产能可达5600万吨

江苏沙钢集团公司:

沙钢集团公司2006年重组了江苏淮钢公司。

2007年先后重组了河南永兴钢铁和江苏永钢公司。

2008年重

组了江苏鑫瑞特钢公司和锡兴钢铁公司。

2010年2月份,宝钢与沙钢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书。

沙钢已形成3500万吨的规模。

北京首钢集团公司:

2006年兼并重组了贵州水钢,兴建首钢秦皇岛中厚板公司和迁安钢铁公司,同年首钢与唐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合建曹妃甸京唐钢铁项目。

2009年首钢分别重组了山西长治钢铁和贵阳特钢。

目前首钢正在洽谈重组吉林通钢公司。

首钢集团目前约有3000万吨总产能,如果北京地区产能今年全部淘汰,成功重组通钢,总产能约3200万吨。

安徽马钢集团公司:

2005年马钢集团重组了合肥钢铁,并准备搬迁新建钢铁项目。

2006年,宝钢和马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但安徽省规划做大马钢,总产能最终形成2000万吨模。

目前产能1800万吨。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

1997年由湖南湘钢公司、涟钢公司和衡阳钢管公司联合组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

2005年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36.67%的股权。

2007年华菱集团增资控股江苏锡钢。

总产能1800万吨。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公司: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是在整合河北省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基础上于2006年成立。

集团包括东山冶金、文丰钢铁公司、文安钢铁公司和新金钢铁公司等多家企业。

总产

能达1700万吨。

四川攀钢集团公司:

攀钢集团先后重组成都钢铁、成都无缝钢管、长城特钢、西昌新钢业。

按照国家产业规划,攀钢将并入鞍钢。

攀钢目前总产能1200万吨。

山西太钢集团公司:

1998年太钢集团对临钢整体兼并。

山西省规划都要求太钢与山西省内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目前山西地区已有部分民营钢铁企业要求并入太钢。

总产能1100万吨。

甘肃酒钢集团公司:

2008年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工业财团所属的国际矿产资源公司(IMR)成立中外合资公司。

总产能在1000-1200万吨之间。

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

2007年宝钢与包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在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品互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合作。

目前产能1000万吨,宝钢规划将其扩到1500万吨规模。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公司:

民营企业建龙重工集团先后通过重组方式组建了唐山建龙、吉林建龙公司、承德建龙、黑龙江建龙、抚顺新钢铁5家钢铁公司。

总规模1000万吨。

陕西钢铁公司:

2009年9月陕西钢铁公司挂牌成立,逐步并入龙门钢铁、汉中钢铁和略阳钢铁,总产能最终形成1000万吨。

河北唐山国丰钢铁公司:

2003年10月唐山国丰、银丰及新丰公司合并后,成为港中旅占51%的股份、丰南镇占49%股份的外商投资企业。

目前总规模900-1000万吨

河北津西钢铁公司:

河北津西钢铁原是一家民营企业。

2002年至2003年香港嘉鑫集团以投资购股的方式持有东方集团下属公司津西钢铁38%的股份。

2007年阿赛洛米塔尔公司购入中国东方集团28%的股权,后又增持实现控股。

目前总产能800-1000万吨。

江苏南京钢铁联合公司:

2003年南钢集团公司与上海复星集团等公司共同成立南京钢铁联合公司。

目前产能近800万吨。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属港资企业。

该公司先后收购了江苏兴澄特钢、河北石家庄特钢和湖北大冶特钢。

总产能750万吨。

福建三明钢铁集团公司:

2006年鞍钢与福建省国资委、三钢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福建沿海宁德分二期建设1200万吨钢铁项目,后因国家宏观调控及鞍钢建设鲅鱼圈项目无暇顾及三钢项目而搁置。

2010年1月鞍钢与福州与福建省政府再次签订了合作协议。

目前产能600万吨。

二、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模式分析根据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目的、产权结构和操作方式,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

控股兼并型。

这种整合模式是实质性重组,控股公司对被兼并公司实现“人财物”的掌控,目前钢铁企业的重组以这种方式居多。

例如武钢重组鄂钢、首钢重组水钢、湖南三家企业涟钢、衡钢、湘钢联合重组成华菱钢铁集团等。

第二类:

资本运作型。

这种整合模式以资本运营为主要目的,有的是引入外资和管理机制以盘活企业。

例如香港嘉鑫集团重组河北津西钢铁等。

有的是上市公司互相持股模式,例如宝钢曾收购了邯钢大量流通股,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了华菱管线36.7%的股份等。

第三类:

合作建厂型。

这种整合模式在国家控制钢铁总量的大背景下,通过合作建厂的方式实施扩建工程,比独自建厂在操作上相对会容易些。

例如首钢和唐钢合建的京唐钢铁公司、宝钢和邯钢合建的邯宝公司、鞍钢和凌钢合建鞍凌钢铁公司。

拟建的还有宝钢和广东钢铁集团公司合建的湛江钢铁项目;武钢和广西钢铁集团公司合建的防城港钢铁项目等。

第四类:

战略联盟型。

这种模式通过签订战略协议,在技术、管理和品种等方面进行互补,实行松散性结合。

例如由鞍钢和本钢组建的鞍本集团在2005年挂牌;宝钢分别与包钢、沙钢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等。

三、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推行,以及提高中国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的指标要求,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在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地方壁垒。

由于我国中央地方实行分税制,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中,企业重组对地方政策的税收影响较大,因此地方钢铁企业被重组时往往最大的阻碍是地方政府。

目前国家正在制订相关政策,平衡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矛盾。

例如2006年宝钢与马钢签订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企图重组马钢,而安徽省政府支持马钢独立做大。

二是机制矛盾。

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按管辖权限分为中央直属、省属、市属企业,因所有权归属的不同,给钢铁企业联合重组造成产权与经营者任免归属困难。

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按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民营、合资等性质,这也给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带来产权、股权等操作困难。

例如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时,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同,重组过程非常曲折。

三是利益冲突。

首先是管理层利益问题,参与重组的钢铁企业都是国有大企业,各有自己的一套的领导班子,合并后,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权力失去或减弱。

其次是涉及企业具体利益,干部职工有顾虑,如企业赢利能力不一样,导致同一个集团内同样的岗位上出现差别悬殊的待遇。

例如建龙钢铁集团重组吉林通钢时,遭遇到通钢领导与职工的强烈反对而未果。

再如山东钢铁集团组建时因济钢与莱钢的工人人均收入不一致导致山东省政府难于平衡。

四是职工安置。

企业一旦联合重组,很有可能会精简机构,下岗分流,出现社会稳定问题。

例如鞍钢和本钢组建鞍本集团,由于鞍钢和本钢都是传统的钢铁企业,历史原因形成诸多附属企业,在重组时必然选择优良资产剥离附属企业,这就会导致职工

的下岗分流问题的出现。

五是文化磨合。

由于联合重组后的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必然与原有的管理体制存在矛盾,如果两企业属于同一性质,例如都是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相对比较接近,并购重组后管理相对容易。

但更多的是跨地区不同性质的企业合并,因企业文化不同,最终要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需要很长时间进行磨合。

例如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存在文化差异,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融合,所以日照钢铁以承包经营的方式逐渐过渡。

2.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促进因素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最终使重组后的企业走向发展道路。

在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已使被重组企业从中受益,其促进因素分析如下:

一是能解决项目合法性问题。

例如宁波钢铁公司没有得到国家批复,宝钢重组后使其合法化。

据官方指出,中国目前有4亿吨钢铁产能不合法,而即将出台的重组政策支持以联合重组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二是解决钢铁企业银行融资问题。

大型国有钢铁集团以其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经营能力,能够得到银行更大的信贷支持。

例如河北承钢公司和宣钢公司在进入河北钢铁公司之前,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再上浮10%,而唐钢和邯钢都是下浮10%,整合成河北钢铁集团后,承钢和宣钢都按照同等待遇享受了贷款授信,河北

三是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大型钢铁集团拥有先进的工艺流程

和技术人才,可对被重组钢铁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宝钢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公司,大大提高了八一钢铁公司的工艺装备和技术力量。

再如国际性钢铁集团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湖南华菱钢铁公司后,提供“诺浩”技术支持,解决了湖南华菱钢铁公司的产品升级问题

四、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态势分析

1.未来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趋势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联合重组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因有章可循而逐渐变得有序和平稳。

未来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方向将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以省为单位地区内联合重组。

这种形势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各省以某一个或几个大型钢铁企业为中心,联合重组其它中小型钢铁企业,形成区域性钢铁龙头企业。

例如已经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和陕西钢铁公司,今后还会形成安徽马钢集团、山西太钢集团、辽宁钢铁集团等区域性大型钢铁集团等。

二是中央直属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重组。

例如东北鞍钢集团重组本钢和四川攀钢;华东宝钢集团对华东、华南、西北、中原及全国其它地区进行联合重组,例如宝钢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公司、河南安阳钢铁及江西新余钢铁等;武钢集团对中西南地区进行联合重组,例如武钢重组云南昆明钢铁公司、广西柳州钢铁等。

三是以资源占有为目的的联合重组。

大型钢铁企业对拥有铁矿石、煤炭及铁合金等钢铁行业需用原材料地区的中小型钢铁企业进行联合重组。

例如宝钢重组包钢主要目的之一是看中其丰富的铁矿石和稀土矿资源。

四是以新建钢铁项目扩充产能为目的的联合重组。

例如武钢重组广西钢铁集团目的是新建防城港钢铁项目;宝钢重组广东钢铁集团目的是新建湛江钢铁项目等。

五是以产品资源占有为目的的联合重组。

例如首钢重组贵州特钢;中信富泰集团重组江苏兴澄特钢、石家庄特钢及湖北大冶特钢。

六是地方民营钢铁企业联合组建新的钢铁集团。

例如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由东山冶金、文丰钢铁、文安钢铁、新金钢铁等多家民营钢铁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等。

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以及福建省等地区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较多,为规避《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文件中规定年产100万吨规模的限制,这种联合重组模式将逐渐增多。

2.尚未重组钢铁企业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钢企联合重组历程可以发现,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企业绝大多数已经走上重组之路。

目前尚未进行重组的大型钢企有天津天铁公司(800万吨)、江西萍钢公司(800万吨)、江西新余钢铁公司(1000万吨)、苏常州中天钢铁公司(600万吨)、吉林通化钢铁公司(600万吨)、河南安阳钢铁公司(1000万吨)和北钢集团北营钢铁公司(850万吨)7家。

这7家中有4家已将企业联合重组提上日程。

(1)天津市规划由天钢公司、天铁公司、天津钢管公司和天津冶金集团共同组成天津渤海钢铁集团,天铁重组在即。

(2)首钢已经对通钢进行尽职调查,重组之期也不远。

(3)工信部下发的《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案》也明确提出:

“推动安钢、新钢等与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跨区域重组”。

宝钢目前正在与安阳钢铁公司、新余钢铁公司洽谈重组事宜。

(4)由于江西萍钢和苏常州中天钢铁属于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较小,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具有独自经营优势。

(5)北钢集团北营钢铁公司目前尚未被重组。

根据以上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分析可知,规模是大型钢铁企业重组其它钢铁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

因此,北钢集团北营钢铁公司850万吨的产能,无论进入哪一家钢铁集团,都将在规模上起到重要的砝码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未来中国钢铁企业格局将会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首钢集团等若干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区域特大型钢铁企业。

2.将形成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安徽马钢集团、山西太钢集团、甘肃酒钢集团、陕西钢铁集团、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辽宁钢铁集团等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以省为区域的大型钢铁企业。

3.根据附表1统计结果,以2009年产量进行计算,国内排名前5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可达中国国内钢铁问题的38%,产业集中

度较今年的26%将大幅度提高,但与产业政策要求的45%仍有距离。

因此为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并提高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目标,中国政府将将采取更多的政策鼓励并积极推动钢铁企业进行联合重组。

附表1

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汇总表

序号

主体企业

企业性质

参与企业

产量(万吨)

所在地区

联合模式

规划项目

1

河北钢铁集团

国有省属

唐钢

4024

河北

控股兼并型

承钢

河北

控股兼并型

宣钢

河北

控股兼并型

邯钢

河北

控股兼并型

邯宝钢铁

河北

控股兼并型

舞钢

河南

控股兼并型

2

宝钢集团

中央直属

宝钢

3887

上海

八一钢铁

新疆

控股兼并型

宁波钢铁

浙江

控股兼并型

韶钢

广东

战略联盟型

广钢

广东

战略联盟型

广东钢铁集团

广东

合作建厂型

湛江钢铁项目

马钢

安徽

战略联盟型

沙钢

江苏

战略联盟型

太钢

山西

战略联盟型

邯钢

河北

合作建厂型

邯钢新区(已投)

济钢

山东

战略联盟型

包钢

1007

内蒙

战略联盟型

3

武钢集团

中央直属

武钢

3034

鄂钢

湖北

控股兼并型

昆钢

云南

控股兼并型

柳钢

广西

战略联盟型

广西钢铁集团

广西

合作建厂型

防城港钢铁项目

4

鞍本集团

中央直属

鞍钢

2918

辽宁

本钢

辽宁

战略联盟型

凌钢

辽宁

合作建厂型

朝阳钢铁项目

东北特钢

辽宁

战略联盟型

攀钢

四川

资本运作型

三明钢铁

福建

战略联盟型

拟建新钢铁项目

5

沙钢集团

民营

沙钢

2639

淮钢特钢

江苏

控股兼并型

永兴钢铁

河南

控股兼并型

永钢联峰

江苏

控股兼并型

锡兴钢铁

江苏

控股兼并型

鑫瑞特钢

江苏

控股兼并型

6

山东钢铁

国有

济南钢铁

2131

山东

控股兼并型

集团

省属

莱芜钢铁

山东

控股兼并型

张店钢铁

山东

控股兼并型

日照钢铁

991

山东

战略联盟型

日照钢铁基地

7

首钢集团

国有省属

唐钢

河北

合作建厂型

京唐钢铁(已投)

长治钢铁

1729

山西

控股兼并型

水城钢铁

贵州

控股兼并型

贵阳特钢

贵州

控股兼并型

首秦板材

河北

合作建厂型

8

新武安

集团

民营

东山冶金

1671

河北

战略联盟型

文丰钢铁

河北

战略联盟型

文安钢铁

河北

战略联盟型

新金钢铁

河北

战略联盟型

9

马钢集团

国有省属

合肥钢铁

1483

安徽

控股兼并型

10

华菱钢铁集团

国有省属

湘潭钢铁

1181

湖南

控股兼并型

涟源钢铁

湖南

控股兼并型

衡阳钢管

湖南

控股兼并型

锡钢

江苏

控股兼并型

11

太钢

国有省属

新临钢

946

山西

控股兼并型

12

建龙重工集团

民营

唐山建龙

838

河北

控股兼并型

吉林建龙

吉林

控股兼并型

承德建龙

河北

控股兼并型

黑龙江建龙

黑龙江

控股兼并型

抚顺新钢铁

辽宁

控股兼并型

13

攀钢

国有省属

成都钢铁

818

成都

控股兼并型

长城特殊钢

四川

控股兼并型

西昌新钢业

四川

控股兼并型

14

IMR

外资

酒钢

759

甘肃

资本运作型

15

港中旅

港资

唐山国丰

758

河北

控股兼并型

16

阿赛洛米塔尔

外资

津西钢铁

683

河北

资本运作型

17

中信泰富特钢

港资

新冶钢

674

湖北

控股兼并型

石钢

河北

控股兼并型

兴澄特钢

江苏

控股兼并型

18

复星集团

民营

南京钢铁

650

江苏

控股兼并型

注:

时间截至2010年3月份,产量为2009年全年累计产量

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