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762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docx

初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含答题卡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初三化学试题

说明:

本卷共8页,满分:

100分,时间:

80分钟,请把题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2.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

“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

”例如:

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

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活性炭可用于防具面具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清新的空气C.冰水混合物D.水泥砂浆

5.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氮分子B.氮原子C.氮离子D.氮气

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中的一种气体。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导管口刚有包泡冒出口,为了不浪费氧气,立即收集

B.加热时,先预热,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固定试管时,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8.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9.2013年10月6日空气质量报告:

天河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93,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臭氧8小时;PM2.5为73。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

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0.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

1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2.下列物质,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的是()

A.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

B.食盐水C.新制的澄清石灰水D.肥皂水

1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除④外B.全部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

1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5.据报导,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质子数111个,中子数161个,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  )

A.111B.272C.50D.161

16.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们都是在不停地运动

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但不可以构成物质

D.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发生了变化

18.关于钠离子(Na+)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  )

A.它们质子数相同

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19.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B.②易与③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C.①②③都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

D.①②表示的粒子的性质一定相同

20.右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

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

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012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初三化学试题(第二卷)

二、填空题(共60分)

21.(6分)用化学用语完成填空

(1)3个钠原子;  

(2)4个水分子;(3)硝酸根;

(4)氧气;(5)双氧水;(6)高锰酸钾。

22.(4分)氧气中点燃:

①细铁丝;②木炭;③硫;④磷;(用序号填写)

(1)能发出白光且生成物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的是的是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的是_______________;

(3)有很浓的白烟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23.(9分)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24.(6分)硫磺是一种黄色的粉末状固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入纯氧中燃烧,火焰变为明亮的蓝紫色.生成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其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根据以上叙述按要求填空

(1)文中描述的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2)写出文中叙述的两个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25.(8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请从下列仪器中选用适当仪器用H2O2与MnO2制取并收集O2。

(1)仪器c的名称是,仪器e的名称是,

仪器f的名称是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产生并收集气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26.(4分)微观模拟通过如下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27.(8分)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

小方的实验如图

(1)所示,图

(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

(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

28.(7分)同学设计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操作顺序为

(1)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把余下部分划分为五等分;

(2)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位,再在燃烧匙里放少许红磷,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里塞紧橡皮塞;(3)等燃着的红磷自行媳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至室温;(4)打开止水夹A,可见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问:

(1)实验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气瓶为什么要先装入少量水?

(3)红磷燃烧时,止水夹为什么要先夹住橡皮管?

(4)如果集气瓶中吸进的水达不到1/5,试分析可能由哪种原因引起的?

(写两种)

;。

29.(8分)小花同学在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地面的红砖上,随后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聪明的她立即想到:

红砖粉能不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呢?

于是,她立即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请你完成有关空白:

[提出问题]红砖粉能不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

(1)红砖粉能够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2)红砖粉不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证明猜想](l)小花直接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装有过氧化氧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木条不复燃,说明

(2)她将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微微加热,发现有产生,再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_。

(3)她在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红砖粉,再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说明

于是,她得出红砖粉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后能否得出以上结论?

;若不能,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十月月考初三化学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共60分)

21.(6分)

(1);

(2);(3);(4);(5);(6);

22.(4分)

(1);

(2);(3);(4);

23.(9分)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

(1)文中描述的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2)写出文中叙述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25.(8分)

(1)仪器c的名称是,仪器e的名称是,

仪器f的名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