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7547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docx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分析

13级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一、综合题

1、试证明MSK的调制指数为0.5

证明:

二进制MSK信号的表示式可写为:

时,信号s(t)的频率为:

时,信号s(t)的频率为:

由此可得频率间隔为:

所以,调制指数为:

2、假设采用PSK信号在微波线路上传送二进制数字信息,已知码元速率

接收机输入端的高斯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

,今要求系统的误码率不大于

,试求采用差分相干解调时,接收机输入端所需的信号功率?

解:

接收端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B=

接收端带通滤波器输出的噪声功率为:

对于差分相干解调PSK系统,误码率为:

解得

故接收机输入端所需的信号功率为:

3、某移动通信系统共有8个信道,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C=10次/天,每次占用信道的平均时间为T=80秒,呼损率B要求10%,忙时集中系数k=0.125,流入话务量A=5.597爱尔兰。

试求:

(1)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

(2)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

(3)系统所容纳的用户数?

(4)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求信道的利用率?

解:

(1)每用户忙时话务量:

爱尔兰/用户

(2)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

(3)系统所容纳的用户数:

(4)多信道共用时,信道利用率为:

4、某移动通信系统共有8个信道,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C=5次/天,每次占用信道的平均时间为T=180秒,呼损率B要求5%,忙时集中系数k=0.10,流入话务量A=4.534爱尔兰。

试求:

(1)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

(2)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

(3)系统所容纳的用户数?

(4)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求信道的利用率?

5、已知n=7,ci=(217)8的m序列

试求:

(1)该m序列的周期、自相关系数及该m序列发生器的反馈系数的特征多项式;

(2)画出该m序列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6、已知n=7,ci=(235)8的m序列

试求:

(1)该m序列的周期、自相关系数及该m序列发生器的反馈系数的特征多项式;

(2)画出该m序列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二、问答题

1、关于越区切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越区切换?

(2)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判定何时需要越区切换的准则有哪些?

(3)越区切换时有哪些控制策略?

(4)如何进行信道分配?

答:

(1)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并保证通话不中断,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2)判定何时需要越区切换的准则如下:

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1);具有门限规定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2);具有滞后余量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3);具有滞后余量和门限规定的相对信号强度准则(准则4)。

(3)越区切换时可采用如下三种控制策略:

移动台控制的越区切换;网络控制的越区切换;

移动台辅助的越区切换。

(4)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是解决当呼叫要转换到新小区时,新小区如何分配信道的,使得越区失败的概率尽量小。

常用的做法是在每个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门用于越区切换。

这种做法的特点是:

因新呼叫使可用的信道数减少,要增加呼损率,但减少了通话被中断的概率。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GSM系统中的哪种突发脉冲序列?

在什么信道上传送?

其作用是什么?

(2)尾比特和训练序列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始端的尾比特和训练序列较常规突发脉冲序列要长?

(3)同GSM系统其它突发脉冲序列相比,保护期为什么比较长?

答:

(1)这是GSM系统中的接入突发脉冲序列。

用于上行传输方向,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传送,用于移动台向基站提出入网申请。

(2)尾比特用于设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称为功率上升时间和拖尾时间,允许载波功率在有效的传输时间内上升和下降到规定的数值。

保护期是为了防止不同移动台按时隙突发的信号因传播时延不同而在基站中发生前后交叠现象。

当移动台首次在随机接入信道上接入时,基站接收机开始接收的状况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为了提高解调的成功率,接入突发脉冲序列的训练序列和始端的尾比特都选择的比较长。

(3)由于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传播时间是未知的,尤其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传播时延较大,为了弥补这一不利影响,保证基站接收机准确接收信息,接入突发脉冲序列的保护期选的较长,这样,即使移动台在小区边缘,也不会发生有用信息落到下一个时隙的情况。

3、已知GSM系统的工作频段为:

上行频段:

890——915MHz;下行频段:

935——960MHz

据此回答如下问题:

(1)GSM系统的载频共有多少对?

其频道间隔为多少?

该系统收、发频率间隔为多少?

(2)写出载频为n的上下行频段计算公式?

并计算第121号频道上下行工作频率。

(3)GSM系统采用何种调制方式?

采用何种多址接入方式?

共有多少个物理信道?

(4)从题干可知,移动台采用较低的频段发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答:

(1)GSM系统的载频共有124对,其频道间隔为200KHz,该系统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

(2)载频为n的上下行频段计算公式为:

上行频段fl(n)=(890+0.2n)MHz

下行频段fh(n)=(935+0.2n)MHz

式中,n=1——124.

当n=121时,

上行频段fl(121)=890+121*0.2=914.2MHz;

下行频段fh(121)=f1+45=914.5+45=959.2MHz

(或fh(121)=935+121*0.2=959.2MHz)

(3)GSM采用GMSK调制方式,采用TDMA/FDMA多址接入方式,共有124*8=992个物理信道。

(4)移动台采用较低的频段发射,传播损耗较低,有利于补偿上、下行功率不平衡的问题。

4、TD-SCDMS采用了接力切换方式,关于接力切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接力切换?

(2)比较接力切换与软切换和硬切换的异同?

(3)接力切换的实现条件和步骤是什么?

答:

(1)接力切换:

当用户终端从一个小区或扇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或扇区时,利用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等技术对UE的距离和方位进行定位,根据UE方位和距离信息作为切换的辅助信息,如果UE进入切换区,则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从而达到快速、可靠和高效切换的目的。

(2)接力切换与软切换相比,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掉话率、较小的上行干扰等优点。

但接力切换不需要同时多个基站为一个移动台提供服务,克服了软切换占用信道资源较多,信令复杂导致系统负荷加重,以及增加下行链路干扰等缺点。

接力切换与硬切换相比,两者都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较为简单的算法、系统相对较轻的信令负荷等优点。

但接力切换断开原基站和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链路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克服了传统硬切换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的缺点。

(3)实现接力切换的必要条件是:

网络要准确获得UE的位置信息,包括UE的信号到达方向(DOA)和UE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在TD-SCDMA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系统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UE的位置信息。

接力切换分三个过程,即测量过程、判决过程和执行过程。

5、什么是远近效应?

在CDMA系统中如何克服远近效应?

答:

由于在基站覆盖区内,移动台是随机分布的,如果所有移动台都以相同的功率发射,则由于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不同,在基站接收到的各用户的信号电平会相差甚远,即使各用户到基站的距离相等,深衰落的存在也会使到达基站的信号各不相同,导致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接收,这就是远近效应。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功率控制的方法,调整各用户的发送功率,使得所有用户信号到达基站的电平都相等,电平大小刚好达到满足信号干扰要求的门限电平即可。

CDMA蜂窝系统不但在反向链路上要进行功率控制,在正向链路上也要进行功率控制。

6、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SC、HLR、VLR、AUC、BTS、BSC、MS、PSTN的中文含义;

(2)列出GSM系统的三个主要接口,并说明其分别连接那几个功能实体?

(3)HLR被称为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其内部存储有哪些信息?

答:

(1)MSC:

移动交换中心;HLR:

原籍位置寄存器;VLR:

访问位置寄存器;

AUC:

鉴权中心;BTS:

基站收发信机;BSC:

基站控制器;

MS:

移动台;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

(2)GSM系统的三个主要接口是指A接口、Abis接口和Um接口。

A接口定义为网络子系统(NSS)与基站子系统(BSS)之间的通信接口。

Abis接口定义为基站子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与基站收发信机两个功能实体之间的通信接口。

Um接口(空中接口)定义为移动台(MS)与基站收发信机(BTS)之间的无线通信接口,它是GSM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接口。

(3)HLR内存储该HLR管辖区的所有移动用户的有关数据。

其中,静态数据有移动用户号码、访问能力、用户类别和补充业务等。

此外,HLR还暂存移动用户漫游时的有关动态信息数据,如用户位置更新信息或漫游用户所在的MSC/VLR地址及分配给用户的补充业务等。

7、LTE下行多址技术采用了OFDMA技术,请回答OFDMA技术相对于CDMA有哪些技术优势?

答:

(1)频谱效率高,用户间的正交性可有效避免用户间干扰,实现小区内很高端小区容量;

(2)带宽扩展性强;

(3)抗多径衰落;

(4)可通过频域调度实现多用户分集增益,不同子频带可采用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更好的适应信道的频率选择性;

(5)实现MIMO技术更加简单。

8、简答TD-SCDMA的特点?

答:

(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

(2)大容量和广覆盖;

(3)高的频谱利用率;

(4)适合上下行不对称业务的开展;

(5)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设备成本低。

9、数字信令的基本格式是怎样的?

答:

数字信令的格式多种多样,不同通信系统的信令格式也各不相同。

常用的信令格式如下:

P

SW

A或D

SP

前置码(P):

前置码提供位同步信息,以确定每一码位的起始和终止时刻,以便接收端进行积分和判决。

字同步码(SW):

也称为帧同步,用于确定信息(报文)的开始位。

地址或数据码(A或D):

通常包括控制、选呼、拨号等信令。

纠错码(SP):

有时称为监督码。

移动通信中常用的纠错编码是奇偶检验码、汉明码、BCH码、卷积码等。

三、填空及选择题

缩略词:

1、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

2、时分多址(TDMA);

3、时分双工(TDD);

4、频分双工(FDD);

5、频分多址(FDMA);

6、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7、全球定位系统(GPS);

8、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9、国际电信联盟(ITU);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2、无线高保真(Wi—Fi);

13、长期演进(LTE)

四、填空题:

1、N-CDMA系统的一个信道宽是(1.25)MHz。

2、TD-SCDMA的一个信道带宽为(1.6)MHz。

3、在IS-95系统中,为了使正向传输的各个信道之间具有正交性,在正向传输信道中传输的所有信号都要用(64)进制的沃尔什函数进行扩展,沃尔什函数的子码速率为(1.2288)M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