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7491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2021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卷01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i28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Ba137

第I部分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焰色反应B.百炼成钢C.碘的升华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A.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百炼成钢发生化学变化,B正确;C.碘的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物理变化,C错误;D.滴水成冰属于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选B。

2.根据气象台天气预报,出现大雾天气将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悬浊液B.胶体C.乳浊液D.溶液

【答案】B

【解析】雾属于胶体,选B。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车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因此装运浓硫酸的车应贴的图标是腐蚀品,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B.甲醛可用作浸制标本

C.碳酸氢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明矾可用作消毒剂

【答案】D

【解析】

A.常温下,浓硝酸和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故A正确;B.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防腐剂,浸制生物标本,故B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从而降低盐酸浓度,则碳酸氢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D.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而具有吸附性,所以明矾能净水,但明矾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故D错误。

5.用于制备下列物质的材料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有机玻璃

B.橡胶

C.聚丙烯

D.铜

【答案】D

【解析】

A.有机玻璃全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轮胎主要成分橡胶,为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

D。

6.关于酸雨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温室效应有关B.和燃烧大量化石燃料有关

C.和汽车尾气排放有关D.会生成多种酸

【答案】A

【解析】

A.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与酸雨形成过程无关,故A错误;

B.燃烧大量化石燃料,主要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形成硫酸酸雨,故B正确;

C.汽车尾气主要排放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酸,与酸雨形成有关,故C正确;

D.酸雨主要生成多种亚硫酸、硫酸和硝酸,分硫酸酸雨型和硝酸酸雨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都是强电解质,酸都是弱电解质

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

D.C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故CaCO3是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A、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完全电离,与化合物类型没有必然关系,如NaOH属于强电解质而NH3·H2O属于弱电解质,H2SO4是强电解质而CH3COOH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虽然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NH3不是电解质,因为不是氨气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B错误;

C、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多少,与强弱电解质没有必然关系,故C错误;

D、虽然碳酸钙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碳酸钙能全部电离,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8gH2O的体积约为22.4L

B.30gNO含有原子总数为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1.2LO2物质的量为1mol

D.100mL1mo/LNaCl溶液中含有0.1molCl-

【答案】D

【解析】

A.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A错误;

B.30gNO的物质的量为30g÷30g/mol=1mol,则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6.02×1023,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Vm不为22.4L/mol,不能计算出11.2LO2的物质的量,C错误;

D.100mL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0.1L×1mol./L=0.1mol,则含有0.1molCl-,D正确;

答案选D。

9.下列反应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H4HCO3

NH3↑+CO2↑+H2OB.3Fe+2O2

Fe3O4

C.2C+SiO2

2CO↑+SiD.NH4NO3

N2O↑+2H2O

【答案】D

【解析】

A.NH4HCO3

NH3↑+CO2↑+H2O是分解反应,但没有价态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3Fe+2O2

Fe3O4是化合反应,有价态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2C+SiO2

2CO↑+Si是置换反应,有价态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NH4NO3

N2O↑+2H2O是分解反应,同时有价态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0.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B.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反应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不能用氢氧根表示,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还有硫酸根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为难溶物,不能用氢氧根表示,故C不符合题意;

D.KOH和HCl为强电解质,产物中H2O为弱电解质,KCl为强电解质,该反应可以用H++OH-=H2O来表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转移溶液

C.过滤

D.移开蒸发皿

【答案】B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

B.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加热中的蒸发皿很烫,不能用手接触,故D错误;

故选B。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

B.Na+Cu2+SO

OH-

C.K+Na+OH-Cl-D.Cu2+Ba2+Cl-SO

【答案】C

【解析】

A.Ca2+和CO

会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u2+和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K+、Na+、OH-、Cl-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Ba2+和SO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H4Cl固体和NaCl固体

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固体和KOH固体

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盐酸和硫酸溶液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答案】A

【解析】A.NaCl固体加热后无现象;NH4Cl固体加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会在较冷的试管口处化合再次生成NH4Cl固体,因此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Cl和NH4Cl固体,A项正确;

B.KCl和KOH固体中能产生焰色的均为钾元素,因此无法通过焰色反应鉴别二者,B项错误;

C.盐酸和硫酸溶液均属于溶液,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不能由此鉴别二者,C项错误;

D.SO2和CO2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项错误;

答案选A。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乙烯与乙炔B.甲酸与乙酸C.氧气和臭氧D.金刚石和石墨

【答案】B

【解析】A.乙烯是烯烃,乙炔是炔烃,两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甲酸是CH3COOH,乙酸是CH3CH2COOH,都属于一元羧酸,结构相似,属于同系物,故B符合题意;

C.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乙烷分子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A.(CH3)2CHCH3代表异丁烷,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A错误;

B.丙烷的该模型

,原子与原子之间用一根棍子表示共用电子对,为球棍模型,B错误;

C.甲烷的该模型

,原子紧密连起的,反映原子相对大小,为比例模型,C错误;

D.乙烷中C原子和C原子间,C原子和H原子之间均为单键,共用一对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D正确。

答案选D。

1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A.CaOB.KClC.NaOHD.H2SO4

【答案】C

【解析】

A.CaO是由钙离子与氧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仅含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

B.KCl是由钾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仅含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其中氢氧根离子内部含氢氧共价键,则NaOH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故C符合题意;

D.H2SO4是由共价键组成的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17.如图为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片为负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答案】B

【解析】

A.锌比铜活泼,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Zn-2e-=Zn2+,锌片逐渐溶解,故A不选;

B.锌为负极,失电子,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B选;

C.此原电池中,锌失电子,铜不会失电子,被保护,故C不选;

D.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选。

故选B。

1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②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③CH3CH2OH

CH2=CH2+H2O

④C6H6+HNO3

C6H5NO2+H2O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①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属于取代反应,

②CH3CH=CH2+Br2

CH3CH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

③CH3CH2OH

CH2=CH2+H2O,属于消去反应,

④C6H6+HNO3

C6H5NO2+H2O,属于取代反应,

故①④属于取代反应,答案为C。

19.化学实验时,必须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下列操作方法符合要求的是()

A.为了不污染实验室,实验剩余的药品可直接倒入水池

B.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稀的NaHCO3溶液

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为防止氢气损耗应该先加热后通氢气

D.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答案】B

【解析】

A.为了不污染实验室,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直接倒入水池,故A错误;

B.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操作合理,故B正确;

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然后再加热,故C错误;

D.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应密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置于冷暗处,故D错误;

故选B。

20.已知反应: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下列各组反应是在相同温度下发生的,则最快产生浑浊的是()

选项

反应物

硫代硫酸钠溶液

硫酸溶液

A

0.2mol•L-1,20mL

0.2mol•L-1,20mL

B

0.5mol•L-1,20mL

0.5mol•L-1,20mL

C

1.0mol•L-1,20mL

1.0mol•L-1,20mL

D

1.0mol•L-1,20mL

1.2mol•L-1,20mL

【答案】D

【解析】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越快产生浑浊。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溶液的体积均是20mL+20mL,其中D选项中两种物质的浓度最大,所以D的反应速率最快,则产生浑浊最快;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12分)下表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回答下列问题:

(1)A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非金属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6)NH3和H2O相比,热稳定性较弱的是。

(7)N与P相比,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8)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9)Na与水反应后的水溶液显性,Cl2与水反应后的水溶液显性。

(10)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IIIA

(2)C(3)HClO4>H2CO3(4)Ne(5)F(6)NH3

(7)N(8)Al2O3(9)碱、酸(10)Al(OH)3+OH-=[Al(OH)4]-

【解析】

(1)A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IA族;

(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元素是C,其能形成大量的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

C;

(3)②和⑨两种元素分别为Cl和C,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Cl>C,则酸性:

HClO4>H2CO3,故答案为:

HClO4>H2CO3;

(4)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Ne;

(5)非金属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

(6)NH3和H2O相比,热稳定性较弱的是NH3;

(7)N与P相比,原子半径较小的是N原子;

(8)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l2O3。

(9)Na与水反应后的水溶液含氢氧化钠显碱性,Cl2与水反应后的水溶液含氯化氢和次氯酸显酸性。

(10)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两者反应产生四羟基合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H)4]-。

22.(6分)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甲烷B.乙烯C.乙醇D.乙酸E.蛋白质F.淀粉

(1)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石油水平的标志是的产量;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3)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是;

(4)遇碘水能变蓝色的是;

(5)能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是;

(6)乙酸和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乙酸乙酯。

【答案】

(1)B

(2)A(3)E(4)F(5)D(6)C

【解析】

(1)乙烯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故选B;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选A;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故选E;

(4)淀粉遇碘水变蓝,故选F;

(5)乙酸有酸性,强于碳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选D;

(6)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并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选C。

23.(6分)

(1)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炒菜时,经常加入少量的料酒(含乙醇)和醋,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主要是因为上述两种物质发生了某种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醋还可用于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设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OH)3+3HCl=AlCl3+3H2O

(2)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解析】

(1)氢氧化铝可以和胃酸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消耗盐酸,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2)乙醇和醋中的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酯有特殊香味,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化学方程式: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3)水垢中含有碳酸钙,醋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可以用食醋清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24.(6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拟定用以下流程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Cu。

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为了将CuSO4完全转化,步骤①加入的铁粉应_______(选填“过量”或“少量”),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的成分是铁和__________(填名称)。

(4)步骤②加入试剂B的稀溶液,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过量、Fe+CuSO4=FeSO4+Cu(3)铜(4)H2SO4

【解析】

(1)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即过滤;

(2)为了保证CuSO4反应彻底,就需要加入过量的Fe粉;Fe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3)固体A中除了未反应完的Fe,还有就是加入铁粉后置换出的Cu单质;

(4)分析步骤②可知,加入试剂B后Fe单质变成了FeSO4,而Cu单质不反应,所以B为稀硫酸。

25.(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实验探究)

(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下图中________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

(3)用5.35g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________L。

(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C”或“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_______。

(拓展应用)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质(填序号)。

a.还原性b.极易溶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8)氨气的用途很广。

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

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氨气体现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请你列举出氨气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

【答案】

(1)a

(2)碱石灰(3)2.24(4)D(5)产生白烟(6)防止倒吸(7)bc(8)还原性;致冷剂、氮肥(或化肥)的原料、硝酸的原料、化工原料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氨气为固固加热型装置,应选用a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氨气是碱性气体,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碱石灰。

(3)用5.35gNH4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Ca(OH)2反应,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

(4)氨气遇水生成氨水显碱性,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E装置充满了氨气,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结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

(6)氨气极易溶于水,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防止倒吸。

(7)某同学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烧杯水倒吸,酚酞遇碱变红,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bc性质。

(8)氨气处理二氧化氮:

8NH3+6NO2=7N2+12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体现了氨气还原性。

氨气的其余用途:

致冷剂;氮肥(或化肥)的原料;硝酸的原料;化工原料。

26.(15分)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

CO2(g)+3H2(g)⇌CH3OH(l)+H2O(l)H=-130kJmol-1

2H2(g)+O2(g)=2H2O(l)H=-572kJmol-1

CH3OH

(1)的燃烧热H=________kJmol-1。

(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CH4可直接转化为乙酸:

CO2(g)+CH4(g)=CH3COOH(g)H>0,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①当温度在250°C-300°C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