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165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1

二、危险源辨识1

三、龙门吊安装(拆除)现场安全控制措施3

四、龙门吊安装(拆除)工序安全控制措施4

1、技术审核安全控制措施4

2、施工准备安全控制措施4

3、结构矫正、拼装安全控制措施4

4、中间验收安全控制措施5

5、吊装安全控制措施5

6、定位及连接安全控制措施6

7、结构总装(结构拆除)安全控制措施6

8、机电设备的拆、装安全控制措施6

9、转运7

10、试运行7

11、清点入库7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预防措施8

(一)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8

(二)应急组织结构8

(三)应急处置程序9

(四)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0

(五)吊装应急预案11

(6)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1

(七)疫情、食物中毒、中暑应急预案12

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位于瑞丽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南京里隧道出口端附近,起点里程K11+808(左幅K11+805),沿南兰河布线,经棒畹村、安抚村、广炳村,于K16+160设置陇川收费站,止点里程K19+020.45(左幅K12+995.06)位于陇川县城章凤街,接市政大道同心路路口,路线全长7.21007(左幅1.19006)公里。

云南省陇瑞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有K11+843右幅3×20米中桥,K11+846左幅3×20米中桥,K17+403桥4×20米中桥,K14+085(18+30+18)跨线桥,K14+670(22+40+22)跨线桥,全线20米T梁共70片。

二、危险源辨识

龙门吊安装(拆除)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作业内容

伤害类别

产生的原因

1

技术审核

触电

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配电方式等未作详细交底或操作人员失误。

物体打击

未按设计图纸、说明书施工。

起重伤害

未按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施工。

车辆伤害

设备存在不良状况,施工人员未作检查、带“病”运行。

机械伤害

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未按正确方法操作。

2

施工准备

触电

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现场积水、潮湿、接线方式或电器灯具使用不当。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定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等。

物体打击

工器具未按正确方法使用,构件放置不符规范要求。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

车辆伤害

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

机械伤害

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等。

3

结构矫正拼装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火灾

氧气、乙炔未按规定放置,采用火焰矫正未清理周边环境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起重伤害

构件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物体打击

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矫正机等设备老化,操作人员失误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等原因。

4

中间验收

触电

照明灯具,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物体打击

杂物清理不彻底,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

高处醉落

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范要求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5

吊装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物体打击

吊装构件清理不仔细致使杂物高处坠落,附件绑扎不牢固,工具使用不正确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照明不足、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

机械伤害

使用空压机、角磨机等机械设备存在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触电

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6

定位及连接

物体打击

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正确,高空坠物等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7

结构总装(结构拆除)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物体打击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

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

构件放置不规范,高空坠物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车辆伤害

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火灾

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8

节电设备拆装

触电

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等产生的危害,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物体打击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

工具使用不当、高空坠物等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车辆伤害

运输电气设备车辆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

火灾

线路断路等引起的火花引燃易燃物等。

灼烫

电弧光灼伤等。

9

运转

车辆伤害

车辆未定期检修或保养,构件捆绑固定不牢,施工现场狭小,操作失误,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10

试运行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物体打击

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当等。

触电

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三、龙门吊安装(拆除)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包括民技工必须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劳保着装,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4、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施工,技术安全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5、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6、施工中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7、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

8、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并尽量高挂低用。

9、扶梯、平台等必须牢固可靠,临空面、悬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

10、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

11、起重、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2、转运及起重作业前应对起重或捆绑用具及设施进行检查,正确选择和使用,并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确保其安全性符合要求。

13、吊装必须严格执行吊装方案,统一指挥,协同配合。

14、构件对接时禁止用手探孔找正。

15、电气系统通电调试时,必须有两人同时作业,其中一人监护。

16、起重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并佩带袖标,并且指挥明确,信号清楚统一,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服从管理,统一行动。

17、安装(拆除)部位应设置安全作业警戒线,并派设安全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18、施工现场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识牌。

19、安全人员应坚持现场巡视,发现违规必须及时制止和处理。

20、安装(拆除)作业中,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雪、大雾时应停止作业。

四、龙门吊安装(拆除)工序安全控制措施

1、技术审核安全控制措施

①、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进行技术审核,使参与安装(拆除)项目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了解本起重设备的特点、结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计划要求,并对起吊手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因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工艺而造成各类伤害。

②、在安装(拆除)过程中可以组织多次技术活动,但无论何种形式的技术交底都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并在生产过程中检查落实,避免施工人员技术上工艺上的失误造成人为伤害。

③、工程技术人员应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督促落实,确保措施到位。

④、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深入现场检查,对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及时组织处理,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2、施工准备安全控制措施

①、现场施工通道严禁堆放材料,防止因道路狭窄不平引起碰撞,倾翻,意外伤人等事故。

②、工作场地清理时,各种钢结构件应摆放整齐、垫稳、垫实,防止倒塌,滑落伤人。

③、转运构件车辆的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驾驶员操作规程,在倒车时应有专人指挥,防止车辆碰撞。

④、准备搭设作业平台材料,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器材。

⑤、构件在装车运输时应摆放整齐,运输前应仔细检查构件是否绑扎牢固,并对运输线路进行认真勘查,超长、超宽、超高件运输进还需作好明显标识,必要时还需要专车引导。

3、结构矫正、拼装安全控制措施

①、参与此项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伤害。

②、人工转运小构件时须选用合理的抬放方式,防止人为伤害。

③、使用机械矫正须由专人操作,统一指挥,其设备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

④、采用火焰矫正,必须清理周边环境,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火花引燃引爆其它物品。

⑤、热矫正后的构件应妥善放置,做出标识或指派专人看管,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方可撤离,防止其余热引起火灾或烫伤相关人员。

⑥、使用的氧气和乙炔气必须按规定分开放置,气瓶附近10米内不得有明火。

⑦、拼装前应检查各种机具、电动工具及照明的线路,确认其绝缘等其他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⑧、拼装使用的工器具必须放置牢固,高处作业时工器具应可靠拴挂或采用其它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其坠落伤人。

⑨、使用角磨机打磨时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打磨方向不得对准其他人员。

⑩、已拼装好的部件必须摆放整齐且支垫牢固可靠,防止滑落伤人。

、高处作业场地清理的杂物不得随意抛投,防止意外伤人。

4、中间验收安全控制措施

①、验收拼装件,其工作平台和通道须满足验收工作要求。

②、所验收的拼装件必须满足验收条件,且做好中间验收记录。

③、验收场所的照明度应满足要求,电气绝缘良好。

5、吊装安全控制措施

①、参与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人为伤害。

②、作业前必须检查起重工器具技术性能,确保完好可靠并正确选用吊具。

③、合理捆绑被吊件,棱角锋利边角与吊绳接触处要加衬垫,不规则构件必须找出重心再起吊。

④、被吊物下方严禁人员作业、停留,其起吊速度应严格控制,防止坠物伤人,禁止施工人员随吊物起落。

⑤、构件吊装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

⑥、高处作业,应搭设好必备的人行爬梯和通道作业平台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佩戴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

⑦、吊装过程中应专人指挥,信号统一。

6、定位及连接安全控制措施

①、作业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模连接孔和结合面。

②、使用的焊接设备、机具及照明灯具等带电设备应配备漏电保护器,且绝缘良好,电源线路需随时检查。

③、构件定位连接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与施工无关的工器具和构件远离吊装区。

④、定位连接时严格控制起吊设备的操作,其操作必须按照指定组装人员的要求进行动作。

⑤、作业过程中还需防止电弧灼伤,气割烫伤和火灾。

7、结构总装(结构拆除)安全控制措施

①、构件总装(拆除)作业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坠物伤人伤设备。

②、大构件翻身、抬吊时应指派专人监视、预防意外发生。

③、拆装长件、重件须系好缆风绳,并由专人指挥缆风绳的控制。

④、拆装过程中应专人指挥,信号统一,且应捆绑牢固。

⑤、当高空多层次上下作业时,应尽量避开垂直上下作业,同时注意拆装时工机具下落伤人。

⑥、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起吊设备的操作(吊车、卷扬机、葫芦),其操作必须按照指定拆装人员的要求进行动作。

⑦、起吊设备(吊车、卷扬机、葫芦),其操作人员应经常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⑧、在总装(拆除)过程中作转运构件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后应注意观察周边环境,狭小地方须指派专人指挥。

⑨、工作场地必须设安全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⑩、作业区域严禁烟火,并设置安全防护线和安全醒目标识,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

、总装(拆除)中使用气割、电焊等热源作业后应注意防护,防止烫伤;作业产生火花应注意隔离。

、高处作业,应搭设必备的人行爬梯和通道、作业平台、脚手架搭设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8、机电设备的拆、装安全控制措施

①、机电设备拆装必须按设计图纸,说明书施工,未经有关设计制造部门同意,不得任意修改。

②、起重、变幅、回转、行走机电设备的安装,机座必须稳固,安全装置(如制动机构,限位器、安全阀、负荷指示器等)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③、施工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布线应整齐。

④、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均应采取防水措施、防止设备受潮,漏电、损坏等。

⑤、在有易燃易爆气体场所,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⑥、热元件和熔断器的容量应满足被保护设备的要求,熔丝应有保护罩,熔丝不得削小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⑦、一切电气装置设备拆除后均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导线,如必须保留,应将裸露端部包好绝缘,并做出标记妥善放置。

⑧、所有拆除电气设备外壳上,电气设备的引线电缆均应按图纸进行编号,编号标记应清晰,固定牢靠,以防遗失。

⑨、电气设备拆除后要及时装箱,并附有装箱清册,以防备被水淋湿、丢失等。

⑩、电气设备的吊装和转运要小心轻放,以避碰伤,碰坏、砸坏。

、凡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绝缘安全用具,登高作业安全工具、携带式电压和电流指示器、以及检修中心临时接地线等均不得使用,防止触电、坠落、灼伤等工伤事故。

、操作人员根据工作条件,选用适当的安全用具,每次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安全用具不准任意移作它用,也不得用其他工具代替安全用具,以确保使用安全。

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电气拆装工作,防止人为伤害。

9、转运

①、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后应注意观察周边环境,狭窄路段须指派专人指挥。

②、运输前应仔细检查构件是否摆放好,是否绑扎牢固,并对运输线路作好现场勘查;

“三超”件运输还需要作好明显标识,必要时应指派专人、专车引导。

③、运输车辆的使用必须执行交通规则,不准带病或超载运行,司机严禁无证驾驶或酒后开车。

10、试运行

①、试运行要求风速在规定的范围内。

②、完成一般技术检查如检查调试好各部位限位器,检查调正各机构同心度,检查四个行走电机方向的一致性,检查调试变幅指示器,检查各部照明等。

③、完成空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做出试验结果评定。

11、清点入库

①、所拆除的构件,机电设备,必须按图纸编号进行清点验收入库,以防遗漏、丢失。

②、电气设备均应小心轻放,切勿碰伤,砸坏,并做好防潮、防晒,确

保设备使用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③、构件应摆放整齐,平稳、支垫牢固,其叠放的高度不宜超过二层,以防滑倒伤人。

12、竣工验收

①、所设置的人行爬梯和通道,作业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等必须满足验收工作要求。

②、若验收需照明,则照明的照明度应满足要求,电源线路绝缘良好。

③、完成各类技术检查,做出检查评定结果。

④、根据空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评定结果,做出是否可以投入生产施工的指令,确保整机的安全性。

⑤、收集整理竣工资料,并归档,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数据资料有备可查。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预防措施

(一)、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1、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2、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安装(拆除)工程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难度和困难、不利条件等,确定本项目的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

①、倒塌事件:

门腿支立失稳而倾倒,主梁与门腿结合后连接不牢固引起局部或整体倒塌。

②、坠落事件:

人员登高作业未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或防护失效造成人员坠落;物件在高处放置失稳、未固定或固定失效造成物件坠落。

③、自然灾害:

暴风雨的侵袭,使安装过程中的设备部件脱落、移位、损毁,材料、库房、工棚被破坏。

④、意外事件:

火灾、意外的工伤事故等;人员受到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

(二)、应急组织机构

瑞陇第四合同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组员:

工程:

兰立刚试验:

杨雪

机械:

张云东材料:

保荣贵

后勤:

安云波财务:

詹莉

1、小组成员职责

①、项目经理赵有红对本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发生吊装安全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公司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要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育等。

②、项目书记罗国柱对本项目的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及管理责任,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③、项目部总工郭清对本项目的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现场监督管理责任。

④、项目部安全科科长陈光凯对本项目的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现场检查督促管理责任。

⑤、龙门吊安装单位对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全面管理责任。

⑥、其他组员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负责协助抢险机械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紧急联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领导小组的抢险指令,做好与“110”“120”等单位的联系龙门吊安装、拆卸事故应急救援日常工作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科负责。

(三)、应急处置程序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四)、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

?

1、控制措施

①、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保证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正常。

②、严禁撤除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

③、机械设备按时进行保养,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④、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⑤、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⑥、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安装(拆除)

作业区和操作室。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⑦、操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⑧、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必须要的条件。

?

2、应急措施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受害人员首先呼喊,通知现场其他人员救援,通信联络组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向医院打事故抢救电话,同时通知应急抢救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医疗救护等(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做到有程序的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五)、吊装事故的应急预案

1、控制措施

①、把好吊装资质关。

承担门机安装过程中吊装作业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吊装资质,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②、门机组装前,应进行安全交底,明确指挥联络信号、吊装作业程序和安全控制事项。

③、吊车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吊机不得使用。

④、吊装作业前,应对吊机进行全面检查,严禁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索具,严禁吊机带“病”作业。

⑤、吊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严格按照规范和安全交底的有关事项集中精力、精心操作。

⑥、组件架设过程中,各工种应协调一致,服从现场总指挥的调度和指挥,不得各行其是,各组件连接、固定稳妥后,吊机方可撤钩。

⑦、做好吊装作业现场安全警戒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吊装作业区;

⑧、所有人员,严禁酒后进行吊装、架设作业。

2、应急措施

①、发生起重伤害、高处坠落事件时,现场人员立即实施救援并向施工队和项目部报告。

②、项目部视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六)、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控制措施

①、按照规范设置门机安装(拆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照用电器功率匹配安全控件。

②、建立专业电工检查维修制度,加强门机安装(拆除)期间的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

③、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④、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门机安装(拆除)前,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培训教育,专业电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严禁无证上岗。

2、应急措施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

如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拨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

方法有:

用绝缘电工工具、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使触电者隔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拉触电者,对触电后产生休克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救援并送医院抢救。

(七)、疫情、食物中毒、中暑应急响应

1、控制措施

①、购买食品应到大型市场,并有检疫合格证,生冷食品不得食用。

厨师做饭必须干净卫生,过夜食品不得食用。

②、工地厨师必须出示健康证后放能上岗,并定期进行检查,所有员工必须进行体检。

③、夏天,在员工宿舍和办公室装设降温设施,员工发放降温防暑药品。

④、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

2、应急措施

①、当发现有疫情发生时,应立即将病人与其他人员隔断,并与医院联系实施医治,

疫情期间,各施工施工队人员住宿区实行封闭,隔断与外界通道,与防疫机构取得联系,请求支援。

?

②、夏季施工中如有多人发生食物中毒,医疗救护组应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并马上将中毒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消防保卫组对现场封闭,等待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

③、施工中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应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平卧休息,用冷水毛巾熬头部,或用30%酒精搽身降温,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用人丹、绿豆汤等。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指穴或立即送医院。

云南阳光道桥股份有限公司

瑞陇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4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