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3158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docx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概要

目录

摘要:

2

1实验原理4

1.1调制4

1.2调幅电路分析4

2MATLAB仿真5

2.1载波信号5

2.1.1仿真程序5

2.1.2仿真波形6

2.2调制信号6

2.2.1仿真程序6

2.2.2仿真波形7

2.3AM调制8

2.3.1仿真程序8

2.3.2仿真波形9

2.4AM波解调(包络检波法)9

2.4.1仿真程序9

2.4.2仿真波形10

2.5AM波解调(同步乘积型检波法)11

2.5.1仿真程序11

2.5.2仿真波形12

2.6AM波的功率14

2.6.1仿真程序14

2.6.2仿真波形15

2.7调制度m对AM调制的影响15

2.7.1仿真程序15

2.7.2仿真波形17

3结果分析:

18

4总结:

19

基于Matlab的AM振幅调制及解调仿真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理解AM调制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能通过matlab软件来实现对AM调制系统的仿真,且通过对各个元件的参数进行不同的设置,来观察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输出波形。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用到matlab仿真平台,学习AM调制原理,AM调制就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在波形上,幅度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呈正比地变化。

解调方法利用相干解调。

解调就是实现频谱搬移,通过相乘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

通过相干解调,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解调信号。

相干解调时,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受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的本地载波,它与接受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

利用Matlab仿真建立AM调制的系统模型,用Matlab仿真程序画出调制信号、载波、已调信号、相干解调之后信号的波形以及功率频谱密度,分析所设计系统性能。

关键字:

AM调制,解调,Matlab仿真,滤波

 

Abstract:

ThiscourseisdesignedprimarilytofurtherunderstandingofthecompositionandworkingprincipleofAMmodulationsystem,andthroughmatlabsoftwaretoachievetheAMmodulationsystemsimulation,andtheparametersofthevariouscomponentsthroughdifferentsettings,toobservethesystemoutputwaveformsofrespectivemodules.Curriculumdesign,wewillusematlabsimulationplatform,learningAMmodulationprinciple,AMmodulationiscontrolledbythemodulationsignaltotheamplitudeofthehighfrequencycarrier,makingtheprocesswiththemodulatedsignalasalinearchange.Onthewaveform,theamplitudeoftheamplitudemodulatedsignalisabasebandsignalwiththelawandisproportionaltothechange.Demodulationmethodusingcoherentdemodulation.Demodulationistomovethespectrum,multipliedbymultiplicationwiththecarriertoachieve.Bycoherentdemodulation,ademodulatedsignalobtainedthroughthelow-passfilter.Thecoherentdemodulation,thereceivermustbeprovidedwithalocalcarrierwavemodulatedcarrierreceivedstrictsynchronization,afteritismultipliedwiththereceivedmodulatedsignal,thelowpassfiltertoremovelowfrequencycomponentstogettheoriginalmodulatingbasebandsignal.CreateasystemmodelsimulationusingMatlabAMmodulation,usingMatlabsimulationprogramtodrawmodulatedsignalcarriermodulatedsignalwaveformsignalaftercoherentdemodulationandthepowerspectraldensityanalysisofthedesignofthesystemperformance.

Keywords:

AMmodulation,demodulation,Matlabsimulation,filter

 

1实验原理

1.1调制

所谓调制,就是在传送信号的一方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再由天线发射出去。

这里高频振荡波就是携带信号的运载工具,也叫载波。

振幅调制,就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直至随调制信号做线性变化。

在线性调制系列中,最先应用的一种幅度调制是全调幅或常规调幅,简称为调幅(AM)。

在频域中已调波频谱是基带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位移;在时域中,已调波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呈线性关系。

设正弦载波为:

式中,A为载波幅度,

为载波频率,

为载波初始相位(通常假设

=0),调制信号(基带信号)为

根据调制的定义,振幅调制信号(已调)一般可表示为:

设调制信号

的频谱为

,则已调信号的频谱为:

1.2调幅电路分析

标准调幅波(AM)产生原理调制信号是只来来自信源的调制信号(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亦可以是数字的。

为首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可称为载波,它可以是正弦波,亦可以是非正弦波(如周期性脉冲序列)。

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

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

2MATLAB仿真

2.1载波信号

2.1.1仿真程序

function[]=Zaiboxinhao()

U1=5;%载波幅值为5

f1=3000;%载波频率为3000

t=-1:

0.00001:

1;%t扫描范围为-1到1

w1=2*pi*f1;%载波信号角频率

u1=U1*cos(w1*t);%载波信号表达式

figure

(1);%新建一个图形窗口1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

前图形窗口

plot(t,u1);%绘制载波信号波形

xlabel('t');ylabel('u1');%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1

title('载波信号波形');%标题为‘载波信号波形’

axis([0,0.01,-10,10]);%设置显示范围

Y1=fft(u1);%对u1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1));%绘制Y1的图形

xlabel('w');ylabel('Y1');%横坐标为w,纵坐标显示为Y1

title('载波信号频谱');%标题为‘载波信号频谱’

axis([5800,6200,0,600000]);%设置显示范围

2.1.2仿真波形

2.2调制信号

2.2.1仿真程序

function[]=Tiaozhixinhao()

U2=3;

f2=3;

t=-1:

0.00001:

1;%t扫描范围为-1到1

w2=2*pi*f2;

u2=1.2*U2*cos(w2*t)+U2*cos(2*w2*t)+1.8*U2*cos(3*w2*t);

%调制信号表达式

figure

(2);%新建一个图形窗口2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2);%绘制载波信号波形

xlabel('t');ylabel('u2');%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2

title('调制信号波形');%标题为‘调制信号波形’

axis([0,1,-15,15]);%设置显示范围

Y2=fft(u2);%对u2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2));%绘制Y2的图形

xlabel('w');ylabel('Y2');%横坐标为w,纵坐标显示为u1

title('调制信号频谱');%标题为‘载波信号频谱’

axis([0,250,0,2000000]);%设置显示范围

2.2.2仿真波形

 

2.3AM调制

2.3.1仿真程序

function[]=Tiaozhi()

t=-1:

0.00001:

1;%t扫描范围-1到1

U1=5;%载波信号幅度

U2=3;

f1=3000;%载波信号频率

f2=3;

m=0.1;%调制度为0.1

w1=2*pi*f1;%载波信号角频率

w2=2*pi*f2;

u2=1.2*U2*cos(w2*t)+U2*cos(2*w2*t)+1.8*U2*cos(3*w2*t);

%调制信号

u3=U1*(1+m*u2).*cos((w1)*t);%AM已调信号

figure(3);%新建一个图形窗口3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

前图形窗口

plot(t,u3);%绘制已调信号波形

xlabel('t');ylabel('u3');%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3

title('已调信号波形');%标题为‘已调信号波形’

axis([0,1,-15,15]);%设置显示范围

Y3=fft(u3);%对u3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3));%绘制Y3的图形

xlabel('w');ylabel('Y3');%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3

title('已调信号频谱');%标题为‘已调信号频谱’

axis([5900,6100,0,600000]);%设置显示范围

2.3.2仿真波形

2.4AM波解调(包络检波法)

2.4.1仿真程序

function[]=Jietiao1()

%经过AM调制产生已调信号u3

env=abs(hilbert(u3));%找出已调信号的包络

u4=18*(env-U1)*m;%去掉直流分量并重新缩放

figure(4);%新建一个图形窗口4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4);%绘制解调波形

xlabel('t');ylabel('u4');%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4

title('AM已调信号的包络检波波形')%标题为‘AM已调信号的包络检波波形’

axis([0,1,-15,15]);%设置显示范围

Y4=fft(u4);%对u4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4));

xlabel('w');ylabel('Y4');

title('AM已调信号的包络检波频谱');%标题为‘AM已调信号的包络检波频谱’

axis([0,250,0,2000000]);%设置显示范围

2.4.2仿真波形

2.5AM波解调(同步乘积型检波法)

2.5.1仿真程序

function[]=Jietiao2()

%经过AM调制产生已调信号u3

u5=u3.*cos(w1*t);%滤波前的解调信号

figure(5);%新建图形窗口5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5);%绘制滤波前的解调信号波形

xlabel('t');ylabel('u5');%横坐标为t,纵坐标显示为u5

title('滤波前的解调信号波形');%设置标题

Y5=fft(u5);%对u5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5));%绘制Y5的波形

xlabel('w');ylabel('Y5');

title('滤波前的解调信号频谱');

axis([187900,188100,0,600000]);

%低通滤波器

f1=100;f2=200;%待滤波信号频率

fs=2000;%采样频率

m=(0.3*f1)/(fs/2);%定义过度带宽

M=round(8/m);%定义窗函数的长度

N=M-1;%定义滤波器的阶数

b=fir1(N,0.5*f2/(fs/2));%使用fir1函数设计滤波器

%输入的参数分别是滤波器的阶数和截止频率

figure(6)%新建图形窗口6

[h,f]=freqz(b,1,512);%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图

%[H,W]=freqz(B,A,N)当N是一个整数时函数返回N点的频率向量和幅频响应向量

plot(f*fs/(2*pi),20*log10(abs(h)))%参数分别是频率与幅值

xlabel('频率/赫兹');ylabel('增益/分贝');

title('滤波器的增益响应');

grid

u6=filter(b,1,u5);%滤波后的解调信号

figure(7);%新建图形窗口7

subplot(2,1,1);%将图形窗口一分为二,并把第一个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6);%绘制滤波后的解调信号波形

xlabel('t');ylabel('u6');

title('滤波后的解调信号波形');

Y6=fft(u6);%对u6进行傅里叶变换

subplot(2,1,2);%将第二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abs(Y6));%绘制Y6的波形

xlabel('w');ylabel('Y6');

title('滤波后的解调信号频谱');

axis([0,250,0,600000]);

2.5.2仿真波形

2.6AM波的功率

2.6.1仿真程序

function[]=Gonglv()

m=0:

0.01:

1;%调制度扫描范围

Ucm=5;%载波信号幅值

RL=1000;%负载电阻

Pc=1/2*Ucm*Ucm/RL;%负载上消耗的载波功率

Pu=(1/2*m*Ucm).*(1/2*m*Ucm)/(2*RL);%上边频分量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Pl=Pu;%下边频分量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PAM=Pc+Pu+Pl;%在调制信号的一个周期内,调幅信号的平均总功率

e=(Pu+Pl)./PAM;%双边带总功率与平均总功率之比

figure(8);%新建一个图形窗口8

plot(m,e);%做出m与e的关系曲线

xalbel(‘调制度m’);%设定横纵坐标显示

yxabel(‘双边带总功率与平均总功率之比’);

gridon

2.6.2仿真波形

2.7调制度m对AM调制的影响

2.7.1仿真程序

function[]=m_yingxiang()

t=-1:

0.00001:

1;%t扫描范围-1到1

U1=4;%载波信号幅度

U2=2;%调制信号幅度

f1=3000;%载波信号频率

f2=3;%调制信号频率

m1=0;%调制度为0

m2=0.4;%调制度为0.3

m3=0.7;%调制度为0.6

m4=1;%调制度为1

m5=1.3;%调制度为1.3

m6=3;%调制度为3

u1=U1*(1+m1.*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0的调制信号

u2=U1*(1+m2.*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0.4的调制信号

u3=U1*(1+m3.*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0.7的调制信号

u4=U1*(1+m4.*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1的调制信号

u5=U1*(1+m5.*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1.3的调制信号

u6=U1*(1+m6.*cos(2*pi*f2*t)).*cos(2*pi*f1*t);%调制度为3的调制信号

figure;%新建一个图形窗口

subplot(3,2,1)%将图形窗口1分为6,并把第一个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1);%绘制调制度为0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1');

title('m=0时AM调制信号');

axis([0,1,-10,10]);

gridon;

subplot(3,2,2)%将第2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2);%绘制调制度为0.4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2');

title('m=0.4时AM调制信号');

gridon;

subplot(3,2,3)%将第3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3);%绘制调制度为0.7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3');

title('m=0.7时AM调制信号');

gridon;

subplot(3,2,4)%将第4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4);%绘制调制度为1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4');

title('m=1时AM调制信号');

gridon;

subplot(3,2,5)%将第5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5);%绘制调制度为1.3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5');

title('m=1.3时AM调制信号');

gridon;

subplot(3,2,6)%将第6个子图形窗口作为当前图形窗口

plot(t,u6);%绘制调制度为3时的波形

xlabel('t');ylabel('u6');

title('m=3时AM调制信号');

gridon;

2.7.2仿真波形

3结果分析:

本设计圆满的完成了对AM信号实现调制与解调,与课题的要求十分相符;也较好的完成了对AM信号的时域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出了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频谱图;在这次大作业里,我们首先将载波的幅值设为5,其频率设为3000,再将调制度设为0.1,对有用信号进行调制,得出相应波形,然后采用了两种检波的方法对已经调制的波形进行解调,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包络检波法以及同步乘积型检波法,都实现了对已调波的解调。

再然后研究了一下调制度对功率的影响,发现随着调制度的增大,双边带总功率与平均总功率之比逐渐变大。

实验的最后研究了调制度对波形的影响,我们发现当调制度为零时,调制信号无波形,随着调制度的不断增大,波形越来越明显,但是当调制度超过1时,信号出现失真,得到了我们不需要的波形,这说明了调制度的取值范围为0到1,不可取0,最大为1,与书本上的理论一致,载波频率f可以选的高一些,在设计的时候时间采样的间隔就要大一些。

4总结:

调制与解调技术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通信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也是通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课题在这里是把要处理的信号当做一种特殊的信号,即一种“复杂向量”来看待。

也就是说,课题更多的还是体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从课题的中心来看,课题“基于Matlab的AM调制系统仿真”是希望将AM调制与解调技术应用于某一实际领域,这里就是指对信号进行调制。

作为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调制信号,其本身就是离散化了的向量,我们只需将这些离散的量提取出来,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理了。

这一过程的实现,用到了处理数字信号的强有力工具MATLAB。

通过MATLAB里几个命令函数的调用,很轻易的在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的理论之间搭了一座桥。

课题的特色在于它将调制信号看作一个向量,于是就把调制信号数字化了。

那么,就可以完全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电子线路的知识来解决AM调制问题。

我们可以像给一般信号做频谱分析一样,来对调制信号做频谱分析,也可以较容易的用数字滤波器来对解调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通过比较AM调制与解调前后,调制信号的频谱和时域,能明显的感觉调制后AM解调与原始的调制信号有明显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滤波器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调制信号主要分布在低频段,而载波信号主要分布在高频段。

对于此次的大作业我们收获很多,在一起做仿真的时候,有艰难和挫折,也有快乐和喜悦,我想这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将来也是一大笔财富。

5参考文献:

[1]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

[2]王卫东《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3]刘泉江雪梅《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