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2120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docx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点

关于连云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是中央作出的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在客观上赋予处在东中西部的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起点上的连云港市的龙头区位。

这不仅凸显了连云港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也为连云港市的大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一、理论和实践证明:

国际化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区域经济学表明,区域与城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区域发展产生城市,城市发展影响带动区域发展。

      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结构体系。

国家或地区的各类城市及其与各自相对应的经济区域之间,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网络。

在这个经济网络中,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心城市一般发挥着“龙头”的作用。

中心城市或龙头城市对区域的发展,既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结和辐射中心,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勒斯就提出发展极理论,后来得到弗里德曼等学者的修正和发展。

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内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不一致,而在某一点或几点经济发展得特别快,这些快速发展的点自然是城市,即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早期的工业有吸引新兴的、更大工业的区位动力,城市对区域起着吸引和支配的作用。

在发展快的点上,它有规模大、位置重要并且与其它经济行业有联系的工业,称主导工业。

主导工业的发展引起该区域内其它工业和经济行业的发展,进而吸引其它行业到该点上来,这些受影响的工业称被导工业。

主导工业和被导工业又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使经济活动在发展极点上聚集,形成经济中心的大城市。

在大城市中,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必然抑制落后区域的工业,效益低的工业将逐渐被吞食、被排挤。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出现的城市对落后地区这个层面的影响的现象称极化过程。

在极化过程中,还会伴随出现城市经济利益逐渐扩散的过程,即大城市对落后地区另一层面的影响过程,如大城市吸引落后地区剩余劳动力,在落后地区投资等。

这种扩散是在满足大城市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将利益部分地“流溢”于落后地区,而且愈远离大城市,这种利益就愈溢愈少。

当大城市主导工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在规模经济的制约下,会衍生出第二等主导工业,由此又伴生出二等被导工业,使大城市进一步扩大,这种现象称为大城市自身的地域性衍生。

在大城市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阶段,又会产生出衍生的第二过程——离开大城市的二等主导工业地,继而发展成二等发展点(中等城市),这称为发展的“蛙跳”。

从整个区域讲,经济扩散是以等级形式发展的,称为等级扩散。

这种扩散,从城市体系讲,经济以蛙跳的形式由中心大城市向落后地区城市扩散;从城市内部结构讲,可以把城市的各经济活动分为基础行业和非基础行业。

基础行业是城市的经济空间核心,它所从事的生产是在城市内空间进行,而其商品或服务是在城市以外出售和贸易,所以能给城市带来资金收入;非基础行业是为城市本身(包括为基础行业)提供商品或服务,货币仅在城市内流通,从城市贸易总收入角度看,没有给城市带来收入。

基础行业与非基础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循环与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

在对外扩散的同时,大城市新建的工业或行业有基础行业的机能,它们能吸引其它行业(非基础行业),主要使零售服务业扩大,产生一种繁衍效果,促使更多的辅助人员来到城市,进一步扩大各行业的市场,随后就可以产生新的行业“门槛”,为吸引新行业创造条件。

它是一个循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积累过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也愈来愈多,使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机会增大,吸收高科技力量的能力提高,城市聚集信息的容量扩大,制定决策的基础更坚实,因而又产生良性循环与积累,产生新工业,产生新效益,形成更大的规模。

      一般城市向中心城市的转化,其生产性职能逐渐转化为“经营型城市”职能。

经营型城市已由“聚集经济”功能转入“信息经济”的功能,因而又称为“后工业化城市”。

它的经营活动包括管理、商务、研究和高新技术性服务活动等,这类经济活动成为主导基础行业后,使城市由生产型转入经营型。

这种功能成为城市经济运转的原动力。

大城市的这种“间接性的”经济活动在西方被称为第四产业,特别是中心大城市便成为多国公司、多边公司和金融商务活动的总部集中中心。

城市的主要产品是无形的而且是非程式化的信息、技术、控制、决策等。

这些产品不但操纵区域性经济活动,而且操纵和影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

经营性城市的经济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吸收高科技的工业,置换传统制造业。

这种工业往往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发展成“科学园区”之类的工业出口区,因为经营性大城市能为这些工业提供信息、资金和技术。

应该看到,这种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现今西方的大城市,虽然处于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但生产型的大城市还是大量的,经营型中心城市的生产型功能还存在而且是强大的。

然而,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经济在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分布,经营型城市势必成为发展趋势。

中心大城市与一般大城市在空间结构上的区别是,有以港口与国内外双层运转关联的网络,有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现代高速快捷联系系统向外辐射,土地利用多样化且经营、商务用地区位优越,功能最强。

中心大城市所拥有的管理和决策、技术和信息、经济转化优势,不断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物质、文化产品,不断向外传送,使其它大城市或地区依附于它。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必然有一个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

按地区经济总量来排列的世界主要城市群有如下六个:

一是以纽约为中心的北美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3万亿美元;二是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3万亿美元;三是以洛杉矶为中心的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四是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2.0万亿美元;五是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六是以伦敦为中心的大不列颠岛城市群,年度经济总规模约为1万亿美元。

      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的腾飞,有赖于一些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的带动。

20世纪80年代,国家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形成了以深圳(加上香港)为龙头的城市群,大力引进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使得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地区。

进入90年代,国家启动上海浦东开发战略,加快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建设,使得长三角成为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进入21世纪,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带动环渤海湾区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

随着南北协调发展,东中西良性互动新格局的出现,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处南北过渡与东西演进的交点和纽带的连云港市,必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引起中国与世界更多的关注。

      二、连云港是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龙头城市

      20世纪90年代,连云港被国家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

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陈传康等认为连云港可能成为东亚国际性商业金融中心的自由贸易港,可能成为东方的“鹿特丹”。

《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亚欧大陆桥地区可持续发展计划列入首批优先项目,明确把连云港市规划建设为“连接太平洋沿岸国家与中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口城市、环境优美的旅游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与交通枢纽”。

与此同时,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也都认识到连云港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西部各地在连云港设立的办事处达400多个,河南、甘肃等省曾经探讨与连云港合作建港。

      世纪之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曾给连云港带来新的机遇。

2005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则给连云港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中部崛起”一经提出,六省省会群雄并起,龙头之争愈演愈烈。

然而,从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从中西部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关键不在中部而在沿海,而沿海的龙头应该是连云港。

      1.从世界地理来看,连云港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中国东中西部区域与中西亚及欧洲诸国和中国南北沿海地区与环太平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枢纽。

连云港地处中国万里海疆的脐部(意为中部),是连接陆与海的海滨港口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东西南北过渡交汇的一个枢纽。

向西去,是一条由无限延展的大铁路连结成的新亚欧大陆桥,从东桥头堡——连云港到西桥头堡——鹿特丹港,是一个连结亚欧大陆的客货运输大通道,因此,连云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孙悟空陪同唐憎去西天取经的出发地;向东去,是世界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再越过太平洋就是经济更发达的美国、加拿大,因此,连云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秦代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处;向北去,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环渤海湾经济区(包涵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两个次经济区),可直达东北亚地区各国;向南去,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可直达东南亚各国及澳大利亚。

所以,连云港是中国万里海岸线及沿海铁路与横贯东中西部陇兰铁路的惟一交点,是中国东西最长的高速公路——连霍高速与中国南北最长的高速公路——同三高速的惟一交点;是连接太平洋沿岸与大西洋沿岸,以及亚欧大陆各国家、地区的一个纽带,又是连接中国沿海城市,以及东北亚、东南亚以及澳洲各国家、地区的一个中间枢纽。

连云港还有国家重要空港——白塔埠机场,是中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主枢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连云港在世界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连云港必将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港口贸易城市,必将成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龙头城市。

      2.从世界交通经济来看,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为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亚欧大陆间国际货运服务的铁水中转站。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以中国、独联体、欧洲铁路为桥梁,连结辐射亚欧两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通大西洋和亚太两大经济圈,是国际资本与国际贸易的必经之路。

新亚欧大陆桥使中国内陆腹地与中亚、欧洲国家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东西双向开放的同时,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与东欧、西欧、西亚、中亚、南亚各国的经贸发展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这条通道是亚欧间最密集、最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走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走廊和贸易市场,还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极大的国际利用价值和极强的经济能量释放潜力。

1990年9月12日,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将连云港推到国际贸易通道东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上。

一是大陆桥运输的跨国性决定作为桥头堡的港口性质是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枢纽港。

为了适应大陆桥运输,国家确定陇海兰新铁路东端起点连云港的性质为国际集装箱过境运输枢纽港。

交通部在连云港港总体布局规划论证中确定“连云港是全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逐步发挥亚欧大陆桥水陆联运衔接点的作用。

”在连云港相邻的港口中,日照港曾主要是以煤炭输出为特点的能源输出港,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集散港,但并不是以过境运输为主的枢纽港。

二是大陆桥运输的经济性决定作为桥头堡的港口必然是大陆桥运输线路中最便捷、最顺直的港口,是运输时间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

任何一条大陆桥,能够接上桥的港口绝不会只是一个,但最便捷、最顺直、最经济的港口只会是一个。

按照这个条件选择,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只能是连云港。

新亚欧大陆桥使洲际间货物中转取道连云港的机率上升,提高了连云港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

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5000公里,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

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500公里,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公里。

三是陆桥运输技术的多重性与跨国协调的复杂性,以及陆上铁路运输的特殊性,决定作为桥头堡的港口应是经过国家行政主管机关确定的港口。

1992年12月1日,国务院生产办和铁道部等在连云港组织了新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集装箱运输直达专列首次试运。

1995年11月23日,连云港又组织了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运输整列过境。

同时,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已经得到我国国家领导人及国际社会的确认。

199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专程到连云港视察大陆桥工作,并亲笔题了一首《新丝绸之路》的诗:

“巍巍天山皑皑雪,漫漫古道滚滚沙,一桥如虹贯欧亚,丝绸之路绽新花”。

他站在连云港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的建筑标志前说:

亚欧大陆桥就从这里开始!

国际社会不仅公认连云港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而且韩国、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已利用陆桥开展过境运输。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还确定将连云港作为他们的出海口,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出席了在北京的签字仪式。

作为东桥头堡,连云港承担了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后的几乎全部过境集装箱运输。

      3.从中国经济地理来看,连云港是中国中西部陇兰沿线区域最便捷的最经济的出海口,是中国陇兰经济带融入环黄海经济圈的最顺直的门户。

如果以郑州西端为起点,中西部省区从连云港进出口货物分别比天津、青岛、日照、上海等港口缩短309-537公里。

在海运费、码头作业综合费用相等条件下,中西部地区从连云港出海和上岸的一般货物铁路运费比上述港口节约30-53元/吨。

由此可见,连云港是中西部地区运输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出海口岸,是我国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结合部。

因此,有效落实沿海率先发展和东中西协调发展战略,连云港有条件承担转移功能,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作为地处中国沿海特别是沿黄海的中心位置的城市,连云港必将成为环黄海经济圈的关键节点。

环黄海经济圈是指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江苏北部地区,日本的九州及山口地区,韩国的西海岸地区在内的环黄海经济区域。

这一区域是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也是中国对外合作的主要国际空间。

      在中国地理的架构中,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线是东西两条主轴线,它与东部沿海南北主轴线相交,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π”型战略格局。

在“π”型开放战略格局中,连云港和上海分别处于沿海与沿桥、沿海与沿江的节点上,因此,连云港和上海的战略地位一样,上海是沿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龙头,连云港就是沿陇兰线地区开发开放的龙头。

      4.从连云港市经济地理来看,连云港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开发空间,是建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城市的理想选地。

连云港市山、海、河、岛、滩涂、湿地奇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在7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70万常住人口;在165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有浅水海域400万亩,滩涂160万亩,盐田45万亩,荒地近千平方公里。

在境内,有磷矿石、蛇纹石、花岗岩等40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东海县水晶质量、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硅资源储量达3亿吨,被誉为中国的水晶之都;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的《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有国家4A景区连岛、孔望山等;有中国“四大海盐产地”的金桥盐业,有中国“八大渔场”之一海洲湾渔场,有中国对虾之乡赣榆县,有江苏惟一的海水浴场等等。

连云港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化工、医药、机电、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特别是新型能源基地,有全国装机容量最大、单机超百万千瓦的田湾核电站,全部四期建成,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600-700亿千瓦时,接近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另有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容量。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有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等功能优势;全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和沿海开发战略,将连云港市提在突出位置。

因此,连云港有资源、有条件,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区域中的发展极城市,在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中,承担起龙头带动作用。

      三、连云港的龙头作用不强影响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

      我国的中西部是欠发达地区,这种欠发达是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的。

所谓欠发达还含有正在发展,或将要发展之义。

欠发达是指发展不充分或发育不足的一种特定状态。

其反映在经济领域中具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人均产值和收入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二是相对经济资源的人口压力多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三是劳动生产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四是现代工业的比重则小于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经济结构差异;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原料工业品),又从发达地区输入制成品,造成分富差距。

中西部地区形成目前这种欠发达格局是由人文历史的、自然地理的、社会经济的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缺乏国际性的发展极城市的经济拉动和市场驱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中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沿陇兰线经济带的发展,急需一个经济技术实力强大的龙头城市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连云港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速度缓慢。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来过连云港(时称海州)考察,并在其《建国方略》中将连云港列为全国沿海计划建设的31个港口中的第5位东方大港。

他认为建设陇海铁路及其终端海港,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世界贸易。

1933年连云港建成后,作为陇海铁路终端海港,开始名扬天下。

20世纪70年代,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下,连云港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港口,连云港港号称为中国八大港口之一。

1984年,连云港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为连云港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了港口扩建、连云港碱厂、淮海大学、白塔埠民用机场等重点工程,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建设的质量不高,速度缓慢。

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如火如荼的搞大开发大建设,连云港却在按部就班地自然发展。

同时,作为地处苏北、鲁南欠发达地区的省际交界的欠发达城市,既无象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开发的强大政府领导推动,也无象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国家战略的政策驱动,机遇在不知不觉中无情地流失了,连云港不仅未能借改革开放之先机在东部率先发展,而且,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连云港人均GDP由1984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02.6%,退步到2005年的71.8%。

连云港变成东部率先发展区域中的“经济洼地”。

综观中国万里海疆,从东北辽宁半岛到环渤海经济圈,再到山东半岛,越过江苏往南到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城市群,都是产业高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惟有江苏1000公里海岸线仍然是“经济洼地”。

据统计,江苏沿海滩涂面积占到全国的1/4以上,但沿海经济密度只有广东、福建的1/6,浙江的1/4,山东的1/5。

      连云港作为龙头城市,应有为苏北地区、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亚欧两大国际市场服务的多重功能与作用,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港口自身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了对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带动作用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转换作用不强。

转换就是以港口、铁路为载体,使东西南北的资源区位发生重要转移,将区位条件差、缺乏比较优势的区位资源不同程度地转换为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区位。

连云港港口与沿海港口相比,发展明显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向大型化、深水化、集装箱化发展不够,至今无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港口吞吐能力增长缓慢。

中西部地区甚至连云港市当地不少进口货物不得不舍近求远,绕道到山东日照、青岛等港口。

连云港从1995年以前的全国八大海港之一,倒退到吞吐能力居全国海港第十三位。

再加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工建设穿过连云港的沿海铁路,原来江苏省内惟一一条南北(新长)铁路的设计走向却避开了江苏省惟一的海港城市,使连云港至今未形成铁路枢纽地位。

因此,制约了陇兰沿线地区丰富的资源要素的转换,阻碍和延缓了中西部开发的进程。

二是要素集聚作用不强。

要素集聚即以交通、网络、环境等为手段,以企业、高校等为载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卫星城镇为结点,聚集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信息等,壮大增长极,培育增长带,形成经济高地。

连云港工业比重不高,缺乏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不快,至今没有建成高校园区和科研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进驻承载能力不强,所以,造成吸收中西部地区进城的剩余劳动力,接纳中西部地区的子女来连上大学及工作创业,转化中西部地区技术成果,对中西部地区资源到连云港进行深加工等等,受到很大制约和限制。

三是要素扩散的作用不强。

要素扩散,就是以交通媒体为渠道,以利益为驱动,实现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向一般城市或农村的转移和扩散,发挥辐射作用。

多年来,连云港市经济纵向比发展较快,横向比与周边城市的差距在拉大,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财政实力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我市2005年GDP455.97亿元,增长14.2%,位居全省省辖市中第12位;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4.59亿元,同口经增长36.0%,位居全省省辖市中第12位;人均GDP是1240美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三次产业结构为20.5:

44.2:

35.2,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这说明我市工业化正处于中期起步阶段。

因此,连云港市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远还没有基本完成,自身没有能力和实力对中西部地区进行要素的扩散,这也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开发的进程。

      四、连云港作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龙头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

      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赋予连云港市发挥带动作用的龙头地位,但是,连云港市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现实制约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必须昂起连云港这个龙头,才能加快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

因此,要按照龙头城市性质的内在要求,科学地确定连云港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根据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规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趋势,以及连云港市市情,从中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从振兴苏北、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考虑,从连云港市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长远目标考虑,笔者将连云港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四个城市四个中心”,即:

国际性的海滨城市和金融商贸中心;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和物流中心;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和科技研发中心;国内外向往的旅游城市和休闲娱乐中心。

      1、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和金融商贸中心

      综观全球,当今世界上的国际性城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位于海陆、水陆交通枢纽,扼守国际贸易通道的咽喉。

同时,国际性的海滨城市都是国际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汉堡、鹿特丹、悉尼、安特普卫、里斯本等。

综观国内的沿海大城市,都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如上海、香港、天津、青岛、大连等,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著名的海滨城市。

      目前,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迫切需要在东部沿海港口开辟直接沟通海外的开放度更大的贸易门户,通过繁荣和活跃运输业及国际贸易,逐步增强该地带的经济开放力度,提高开放层次和开放深度,带动采矿业、加工业和农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该地区的经济腾飞。

连云港是位于海州湾内、陇海铁路起点的海港城市,是中国综合交通枢纽,具备建设金融商贸中心的良好条件。

因此连云港必须明确国际性海滨、金融、商贸中心的建设目标,因为,这不仅是连云港市跨越发展和推进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连云港城市发展重心内移,围绕新海城区的主城建设渐渐背离了大海的方向,不但海滨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而且造成了港与市分离脱节,没有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