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2014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docx

全七年级初一下语文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

七年级(初一)下语文:

现代文阅读精练与深度解析全5套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1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

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

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2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

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3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

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4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5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

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

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

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

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

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

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

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

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6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7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

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8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

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

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9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

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

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10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

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

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11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

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

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

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

体检结果:

一切正常。

12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

桑果嘀咕着:

爸这阵子太累了。

13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

水妹低声说。

桑果连忙摇头:

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14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

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

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15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

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

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16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

他的头发白了很多。

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

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4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答:

①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②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4分)

答:

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答:

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3.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

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下面答案供参考。

示例:

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另个版本:

有双引号的

1 这会儿,在陈西村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60多岁的木匠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

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

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2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

"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3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

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同辈人陶子树递过红红的烟头。

4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他叼着烟,继续他的活计。

一双紧握刨子40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5 要说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

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了。

儿子大了,娘死得早,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

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

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的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

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

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本段是插叙)

6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7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

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8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

现在上八府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

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9 桑伯不言语,只当听友。

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10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此刻就要雕那朵院内的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

在雕完那朵梅花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桑伯的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一段

11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桑家湾,桑果嘀咕着父亲的病因:

"爸这阵子干得太累了。

"

12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

"水妹再次提出建议。

桑果连忙摇头:

"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

13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干的缺德事让爸知道了,给气的。

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

"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低声说。

二段

14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白了很多。

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

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三段

主题 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4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①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②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4分)2.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下面答案供参考。

示例:

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生第一课

1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2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的童话。

(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

3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

4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

"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5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出版:

印成图书报刊,以供出售或散布,)

6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

"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

7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灌输:

灌注输送。

将思想观念灌注给他人。

尝试练习

1、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带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答:

说明老师十分尊重孩子,很用心地在教育他们,工作很有方法。

2、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请在原文中找一找,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答:

学到了自信、理想。

一位小朋友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又一位小朋友站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3、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答:

这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

(答案不唯一)孩子们的心像一张白纸,呵护好纯洁无邪的童心,交给他们自信的理想,会让他们有更美好的明天。

能力提升

4、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孩子们被"灌输"了些什么吗?

答:

自信的心态,要富有理想。

姐妹俩

1 去年春天,我去一个贫困山区采访。

2 那天,我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眼前的一切:

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废品分门别类地码整齐(码:

堆叠),墙壁上贴满了奖状。

那些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

每一张奖状上,无一例外都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两个人同时获得(表扬、奖励。

)。

但仔细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

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3 小女孩发现我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

"我叫程思睛,姐姐叫程思爱。

"

4 我问:

"你姐姐呢?

"

5 思晴:

"我姐姐去学校读书了。

"

6 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问:

"你干嘛不去上学?

"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

"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该姐姐上学。

"

7 我惊奇地问:

"你们姐妹俩轮流去读书?

""嗯。

"思晴的声音比蚊子哼得还低。

8 我很吃惊,一边帮思晴整理废品,一边和她攀谈起来。

( pāntán拉扯,闲谈)

9 我很快知道,她家的生活很艰难:

毫无收入的妈妈只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再供两个孩子读书就很困难了。

这样一来,思爱和思睛这对10岁的双胞胎姐妹,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真是一条奇特的"妙计"。

10 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个去学校读书,另一个要么随妈妈去拾荒捡破烂,要么待在家里清理废品并进行分类。

到了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把当天学来的知识全部"教"给另一个。

11 至于考试,赶上哪个去学校,哪个就当考生……

12 思晴越说兴致越高(兴致:

情趣),她指着满墙的奖状骄傲地说:

"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都是班干部,学习委员轮着当,同学们常把我俩当小老师,有不懂的就问我们……"

13 我望着思晴那张沾着黑色泥渍却无比明媚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

(欣慰xīnwèi:

内心满意并感到宽慰)(明媚míngmèi:

明丽妩媚。

尝试练习

1、文中的姐妹分别叫程思爱和程思晴,请用""画出表现她们家生活艰难的句子。

2、文中"奇特的'妙计'"具体指的是姐妹俩轮流去学校读书。

"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这是因为:

每次得奖的只是姐妹中的一个人,但因为是姐妹俩轮流在一个班级,又可以看成是两个人共同得奖,所以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补上去。

能力提升

3、"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此时思晴心里可能在想:

身处逆境也要自强不息。

(答案不唯一)或者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家里很穷,没有钱,读书不能一起去.。

所以她才脸红了。

4、读了这篇文章,请你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例: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鲜花,可思晴、思爱姐妹却要轮流上学,还能学得那么好,让我们中的一些不珍爱学习机会的人很羞愧。

或者:

加油!

思晴、思爱。

你们姐妹姐妹那么优秀相信你们一定靠自己的力量使家里一切好起来的!

引路人

1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2 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

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

"我连声道歉。

"噢,噢,不要紧。

"这时,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

"大伯,我扶你回去吧!

"说着,就伸出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了,小姑娘!

"他感动地说。

3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

"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

"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

"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

"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

"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

"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4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

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5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的引路人。

尝试练习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不满)地嚷(洁白)的手绢(慢慢)地站起来

2、照样子,写词语。

淅淅沥沥高高兴兴安安静静整整齐齐

小心翼翼得意扬扬流水潺潺生机勃勃

3、在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能力提升

4、用"‖"把短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

第一段:

雨天,只顾低头赶路的"我"撞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我决定扶他回家"。

5、解题。

"引路人"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

带领别人往前走的人。

第二层:

在人生道路上引领我们的人。

6、结合上文,对短文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C)

A.下雨天,我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向前走,是他的向导。

B、下雨天,双目失明的老人教会我怎样做人。

C、下雨天,我是盲人的向导,而盲人教会我怎样做人。

7、阅读短文思考:

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答:

因为"我"没想到一个盲人也会时时想到别人,为他人着想,这令"我"感动。

 

杨柳

①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è wù):

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上面,绝不理睬它呢?

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砍,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

②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

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rǎo rào)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依偎)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基础练习

1、划掉文中括号内的错误读音,并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能力提升

2、画线部分把杨柳当成 活泼的孩子 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句子具体生动,突出杨柳可爱、不忘根本的特点。

3、文章把杨柳与其他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 下垂、不忘根本 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杨柳?

杨柳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