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docx
《《老子五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五章》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学习要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三、作者生平
1.生平: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2.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
“李就是我的姓”。
3.仕途之路:
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年后,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
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
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
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于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
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无人知晓,因其留下的《道德经》太过玄妙,后世众人景仰之余,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遂将老子捧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以神话的方式描述。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
四、作者作品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1.年代:
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称,老子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则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亦略有差异。
2.版本:
《老子》历来有多种版本,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两种,道教以河上本为准。
3.主要思想:
《老子》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整个哲学思想由“道”展开,“道”是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道”字在书中出现了七十余次。
他认为:
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
《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的关系。
他认为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他体察到事物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的规律。
在认识论上,老子则主张“涤除玄览”,静观万物的循环演变。
他不重视经验知识,认为“不出户,知天下”。
在社会政治观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并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图画。
他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绝仁弃义”。
4.注疏
《老子》成书后,从战国末的韩非起,历代注家蜂起。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称,诠疏笺注《道德经》者,六十余家,并对各家特点作了论述。
历代注家因时代之不同,注释思想即各具特点,有的视之为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视之为兵书,有的视之为养生书,致使《老子》注释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理解。
道士以《道德经》为祖经,历代注疏者甚众,在诸家注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同样因为时尚不同和个人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的特点。
总的特点是将《老子》宗教化,从中升华出与宗教相通的内容,以之作为道教教理、方术的根据。
西汉初,黄老学大兴,《老子》成为其主要经典。
汉武帝以后黄老学逐渐向黄老道演化,老子逐步被神化,《老子》亦开始宗教化。
东汉时,河上公《老子章句》首先从宗教角度理解和阐发《老子》,以之作为治国治身和修养成仙的理论依据,这给予当时的神仙方士以启发和影响。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即有与河上公《老子章句》十分相似的思想,并汲取《老子》中的许多思想作为理论根据。
到东汉后期,《老子》便成为道教所奉的经典,写出注释书《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以道教的观点解释《老子》,并将其作为教科书训育徒众。
汉代道教老学的主要特征是黄老神仙长生思想,借用老子的“道”作为其神仙学说的理论依据,理论思维的水平不太高。
魏晋玄学的产生,给道教老学以新的启迪。
曹魏时道士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老子》,为道教老学重玄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及发展到唐代,经成玄英、李荣等重玄派学者的发挥,遂成为道教老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成为当时道教解老转代表,连唐玄宗注疏《道德经》时也深受其影响。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对重玄派深为推许,重玄派解老有两大特征:
一是援《庄》入老,一是援佛入老。
运用这种方法解老使道教的教理教义得到了发展,进一步深化了道教理论思维水平。
自魏晋迄唐的发展过程中,道教老学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有的明理身之道,有的明事理因果之道,有的明重玄之道,各有学术特色和侧重点,色彩纷呈。
这就给唐代中后期道教老学的集注化创造了条件,这种集注化倾向在蜀中尤为突出。
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更是引用和评论诸家,总结了汉魏以来的道教老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唐代是道教老学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有较高的思辨性。
宋代道教解老之作仍深受重玄派的影响,但又较多地把易学思想引入到《老子》注解之中,使易、老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同时,宋代道教老学还继承发展了重玄派对“理”、“心”、“性”等的阐释,给予宋明理学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
元明以来,道教解老之作仍续有问世。
较具代表性的是元道士李道纯的《道德会元》
和杜道坚的《道德玄经原旨》。
这些著作中多以理学术语解老,反映其受宋明理学的影响较大,反映了鲜明的时代
特征。
总之,《道德经》在历代道士的不断注疏中,逐渐注进了新的内容,这是一个《老子》被逐渐神学化的过程,也是道教思想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较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研究道教教理、哲学的一大基本来源。
五、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道可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得的道,所得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取名于寻常可得的名,所得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宇宙的初始;取名于有名,是万物得以化生的根本。
所以,通常要不作欲望趋求,以便观察那无以名状的微妙;通常又要持有欲望趋求,以便观察那成名化物的极致。
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
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名可名:
均为动宾结构。
前一“道”、“名”用如动词作“取道”、“取名”解。
“取道”即踏上某一道路或循行于某一道路,喻指选取某一行为方式或某一方法与渠道,“取名”是指行为体自我调整以使自己的存在状态与某谓词表述或某通名相对应。
所谓的“可道”、“可名”即“寻常可得的道”、“寻常可得的名”,是指我们可以能动地予以选择取舍的行为方式、行为情状。
所谓的“常道”、“常名”则是指人经历一切事件都值得永恒奉行的行为方式。
老子以此表明他的道论将要提出并探讨一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方式、行为情状。
这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方式即他所说的“大道”、“常道”或“天道”,这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情状即他所说的“无名”、“混沌”。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没有名称的混沌状态是天、地、神、人具体分化之前的宇宙初始态;获得了名称就从混沌演化为具体事物,是万物的开始。
本句紧承上句,显示在"取名"问题上,名于无名与名于有名所代表的不同生存境地,它说明:
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宇宙的初始;取名于有名,是万物得以化生的根本。
老子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他拒绝物化,所以他贬斥"名可名"而崇尚"无名"。
3)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欲”即无求于"可道"、"可名","有欲"即有求于"可道"、"可名"。
"妙"即无以名状的、超越于机巧所可模拟的、活脱脱的柔弱灵动性,"徼"即运行之边际,是成名化物的极致。
"无名"有无以名状的"妙","有名"有成名化物的"徼"。
"妙"是难以模拟把捉的不确定性的极点,"徼"是可加穷究的确定性的边际。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说法说明了欲望趋求对"名状"的主导作用,显示了行为取态的某种能动境界。
一般的行为体总是处于一定的"妙"、"徼"之间(即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并随行为取向(欲)的不同而因应调整。
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即所观的"妙"与"徼"。
混成的、无以名状的"妙"与展开的、成名化物的"徼"是同一行为体在无为、有为两方面的不同显现。
"妙"作为不确定性的极点代表着行为体灵动取态的活力,"徼"作为确定性的边际界定了行为体取态与活动的范围,它们共同体现了行为体最为根本的生存特征,代表着深及于系统幽深内殿的整体"德能"。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妙"为"玄","徼"也为"玄",即上文"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即在"妙"、"徼"两极之间的往返周行,也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动态循环,以及这一循环的深化提高。
无欲时观"妙"有助于行为体获得广泛的行进能动性,有欲时观"徼"有助于行为体知道某一行动展开是否已足以够取目标或是否已走到极限,这使他懂得知止而返。
"玄之又玄"是两者的完满统一,它既有助于行为体在从容犹豫中因"观妙"而寻路出击,又有助于行为体在出击的行动展开中"观徼"知返,或另辟蹊径。
所以,"玄之又玄"不愧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是行为与决策的基本程式,事件丛林之旅的在途规范。
老子道论所确立的理想范式就是这"玄之又玄"的推衍展开,所希求的进道历程就是这"玄之又玄"的深化提高。
【评析】
本章指出了行为方式(道)、生存状况(名)、行为动机(欲)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作为事物丛林之旅的基本在途规范的"玄之又玄"之道,并把它推为"众妙之门"而作为道论的总纲、总道。
不难理解,道论的基本问题就是要考察道、名、欲的关联,就是要解答道何道、名何名、欲何欲的问题。
我们常常是为了要致所欲之"徼"而契道、名之"妙"。
有关如何转换行为方式,以及转换成怎样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取道"问题。
有关如何调整自身的"名状",以及如何对待所取的名的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取名"问题。
有关如何确定行动目标的问题则构成了道论的"取欲"问题。
老子道论就是对那些希望在取道、取名、取欲问题上获得能动自如的调协能力的行为者而说的,他要向这些潜在的听者显示不同的取道、取名、取欲对应于不同的生存结果而劝导他们应该怎样取道、取名、取欲。
这些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基本内容。
作为道论的首章,本章基本上奠定了那种要道非同寻常之大道,并为一切事件丛林之旅的行为运作探得"众妙之门"的宏伟气势。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上善若水:
上,最的意思。
上善即最善。
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2)处众人之所恶:
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3)几于道:
几,接近。
即接近于道。
4)渊:
沉静、深沉。
5)与,善仁:
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6)政,善治:
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7)动,善时:
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8)尤:
怨咎、过失、罪过。
【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
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
王夫之解释说:
"五行之体,水为最微。
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最后的结论是:
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
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子贡问于孔子曰:
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孔子曰:
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
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
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
它无音无形,廓然无依地自在,没有根本性的迁改;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败坏。
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本。
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
这个整体存在绵延运行,运行之中它远化展开,远化展开之后又循环反复。
所以,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
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以不确知的组分、不确定的结构序列浑融而成。
道涵合了一切存在,不随组分的代谢而迁改,无所谓可以引发突变的确定结构序列,所以,它是"混成"的整体。
2)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天下母"即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体,也就是宇宙整体。
老子的作为"谷神"的道与整体宇宙就是一个"营魄抱一无离"的统一体。
道之独立指的就是宇宙作为绝对整体的绝对孤立性,虽"周行"却"不改"、"不殆"则喻指神魂对体魄"抱一"基础上的超越性,是指系统的"神魂"是因为系统的运营而营造的,所以不会因为运营而迁改败坏。
3)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在此显然赋予"名"与"字"以不同的涵义,老子对"名"显得慎重,而对"字"则显得随意。
大致看来,老子所说的"名"是通名,所说的"字"则是专名。
专名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标记,它与所标记的对象通常并没有实证的关联。
而通名则是一种关于事物属类的描述,它与所冠名的对象具有一种实证的关联,不得随意赋加。
老子的作为理想典范的"道"与"天下母"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假托的关系,就像母亲常常把"好孩子"的典范借用给邻居的小孩一样,不是一种认真的描述,所以称之为"字"。
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曰"字用如"取名"之义,文义即取名于"大"的行为体又取名于"逝"(绵延运行),取名于"逝"的行为体又取名于"远"(出离混沌而远化展开),取名于"远"的行为体又取名于"反"(循环反复)。
这说明被老子称之为道的行为典范在绵延运行中具有远反自如的双向可逆性。
5)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古人说"至大无外",这说明"外小"或"外少"也是"大"的一种体现。
效法道而"成其大"并不是空间中的简单扩张;系统充分地形成自相闭合的因果网络,并因此而具有某种"相对孤立性",或减少对外在条件的过多依赖而使外界干扰的影响力相对降低等都是对"大"的一种达成。
这种意义的"大"是指一定程度的独立自足性(不附庸﹑不对待)以及一定程度的整体性,说明行为体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在一定程度上自成一体的整体性系统。
文句可解为"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
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之外为地、为天,人能超越对特定的天时、地利的依赖而走向广阔的天地即人成其人之大;道生天生地,为无外之至大,是大与常的统一,而大与常都是时空标度的量,不管道多大,多常,它仍没有超出时空的框架,所以说道是"域中"之道。
把道说成是可与天、地、人相提并论的"域中"的存在物,是老子道论把道拟实化的极端表现。
在此基础上,道将被赋予更多的拟人化的品性。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这说明人、地、天、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逆相效法﹑递相依归的关系。
老子心目中的一大理想就是要通过这种递相效法来完成人、地、天、道之间和谐的递归相依,也就是要求得人与天地宇宙的和谐共存。
7)道法自然
在一些情况下,执着于混沌无名反而是不自然的,也不是对无为的真正贯彻。
道无僵无滞,虽常无名无为,却随遇赋形﹑随缘幻化,因其势而然其然;虽变现历经各种名状,却了无趋求,了无喻意,了无牵挂,只不过是对自身的随遇展布,所以,"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说明道是递归序列的终结,说明道的"自本自根"性,说明整体性存在的终极原因在于存在本身,也说明宇宙的运行状况已别无其外在的动因。
【评析】
本章确立了道的存在地位,及其运动的基本特征,描画了道、天、地、人递归相依的宇宙图像,并提出了"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可以看成是对前面一些章节有关道的论述的概括总结。
由于道与整体宇宙是一个"营魄抱一"的同一体,道为"天下母"是因为整体乃部分之母而言,所以,老子对道的描画也可以看成是对宇宙的运行形态以及宇宙整体与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或者说是某种宇宙论观点的提出。
这是人们谈论"老子的宇宙论"时的主要依据。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一般行为体的普遍行为规范论,老子道论关于道或天道的表述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典范的虚拟,而不是某种科学式的实证论述。
老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出一个起比兴﹑旁证作用的范例,而不是为了某一因应决断而求证事实的根基。
这种典范虚拟常常因为注重于模型塑造的合理性、完备性等要求而忽略了模型拟托的客观符合性。
这种理论旨趣中的关于宇宙的描述是否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宇宙论",颇成问题。
大成若缺(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运营施展的作用不会衰败;大道的充实好像很空虚,但运营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灵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辩好像很不善言辞。
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热浊。
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
1)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
“大”与“常”一样都是道的属性。
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是指道或大得于道(即大德)所表现的完美、充实、直捷、灵巧、善辩等“德誉”。
道是绝对整体,它包容着它所有的分化极,它对任何“名状”都能保有若然若不然的柔弱灵动,所以它虽成却若缺,虽盈却若冲,虽直却若屈,虽巧却若拙,虽辩却若讷。
2)躁胜寒,静胜热
躁即剧烈的运动,喻指行为体在成、缺、盈、冲、直、屈、巧、拙、辩、讷等“名状”之间的动荡摇摆;寒喻指行为体的寒凝僵结;静即无为而顺任自然,指行为体在若成若缺、若盈若冲、若直若屈、若巧若拙、若辩若讷的柔弱灵动中保持随缘任运的随遇稳态;热即热浊,喻指行为体因剧烈运动而进入的高温混乱状态。
文句即“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热浊”之义,这说明系统的状态演变具有某种递相胜克的关系。
3)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无浑浊为清,浑浊喻指系统内部因不相熔融而混乱,清则喻指系统的谐和,清静即谐和稳态。
“清静为天下正”即“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之义。
老子说“孰能浊以澄?
静之余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他认为在柔弱灵动中保有的谐和稳态是行为体最应护持的理想态。
【评析】
本章指出合于道的行为体会在各种“名状”之间作及“徼”而“反”的柔弱周行,在递相胜克的状态演变中,清静是动荡摇摆所围绕的稳态中心。
老子借此以喻示清静是一般系统的理想状态,也是行为者自身所要归休、护持的常态。
天之道(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