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0741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docx

经济调研报告4篇精选

  本文目录2020年经济调研报告统计局关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经济开发区企业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区经济发展环境的调研报告

  敦煌市肃州镇是城郊农业大镇,多年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做了积极贡献,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成为我镇亟需思考的问题。

根据要求,通过对我镇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肃州镇基本情况

  肃州镇位于敦煌市西郊,东连市区沙州镇,西连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敦七公路开发区,北与黄渠乡接壤,敦煌城区主干道阳关路横穿东西,新城区古城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全镇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现辖祁家桥、高台堡、魏家桥、肃州庙、板桥、武威庙、河州堡、孟家桥、杨家堡、姚家沟10个行政村,5783户,2.1万人,年全镇社会总产值预计达到4.2亿元,农业总产值3.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126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核心就是以负责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举措,积极化解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综合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在发展城郊经济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

一是在跳出农业抓农业方面,虽然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但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方面研究的还不全面,还存在协调性不强、统筹性不够的问题。

由于受发展空间、思想观念、投入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规模化、优质化发展还停留在追求单位产出、单位效益这一层面上,综合运用生产、经营、销售、流通手段提高产出效益的实际招法还不多。

由于受基地、规模、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化发展还不够平衡,农产品多属于初级加工,在跳出肃州、整合力量、集全市为我所用方面步子迈得还不大。

二是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虽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对如何组织农民、如何发挥合作组织作用等问题研究的还不到位,还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大的问题。

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的广大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如何有效克服小家小户、单打独斗生产模式,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合作意识,不断提高面向市场、进入市场、驾驭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走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在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方面,虽然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对此进行了有力推进,但实际工作中对基层组织如何强化管理、如何调动积极性研究的还不深入,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就是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干部大多还停留在已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之中,在组织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繁荣农村文化、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方面,一些农村干部还存在等靠思想、处于茫然状态,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在建立健全农村新型管理体制方面,虽然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但实际工作中对新型管理体制的配套性、长效性、激励性研究的还不全面,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三、加速发展城郊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发展目标,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优势和产业优势。

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农业。

  2、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郊农村经济体系。

  3、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面对耕地逐年减少的现实,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二)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

  1、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创特色。

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花卉农业、农业度假村成为发展城郊经济的捷径,每个地方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农业。

  2、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

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

用工业化手段推进城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用工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农业当工业抓、把农业当项目搞,实现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

  (三)我镇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

  近年来,我镇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在发展城郊经济上形成了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

按照"科学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彰显魅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郊的祁家桥、魏家桥、板桥等村发展以住宅、商贸、娱乐、餐饮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助推城郊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在祁家桥村一组开发建设高标准出租公寓和配套设施,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规划建设外来人口生活服务区和劳务市场。

二是依托沿党河风情线和湿地公园优势,在祁家桥村、高台堡村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餐饮、田园采摘为主的农家旅游观光区。

三是依托北外环线和敦格铁路过境及铁路货站建设,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矿产流通、物流中心为主的仓储物流集散区。

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通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络,打造"四纵四横"的产业框架。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市农业科学整合利用力度。

通过优化全市农业生产力布局,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和完备的农业信息络交流平台,全面整合全市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业与产业联动机制,构建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在全市形成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市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制定全市新农村人才建设规划,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战略和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战略,加快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涉农专业人才队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品牌打造力度。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要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和力量,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

  在领导创建赣南等原苏区和艰苦卓绝的苏维埃斗争运动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先后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重要理论,找到了符合中国现实的中国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等原苏区人民依然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真情、热情,无私地支援着国家建设。

江西赣南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赣南钨砂大量出口创汇,为国家偿还外债、度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以来的60年赣南累计开采钨精矿130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累计开采稀土25万吨,占全国中重稀土总量的七成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

赣南等原苏区森林丰富,建国初期被列为全国调运木材的重点地区,并修建了森林铁路专门外调木材。

仅赣南苏区就累计为国家提供统配木材2450万立方米、毛竹8718万根。

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975年至1982年7年间,赣南林地面积减少257万亩,荒山面积增加18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8%。

在大量输出的同时,历经战争深重创伤的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苏区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仅年,赣南等原苏区跨省输出劳务185.1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7%,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但是,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等原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依旧十分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仍未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

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比,赣南等原苏区主要人均指标水平较低,差距较大。

年,赣南等原苏区人均生产总值(d)为1621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2.7%、46.2%;人均财政总收入172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6.9%、22.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相当于为全省、全国的48.0%、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0706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54.7%、47.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6.2%、37.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71.8%、70.9%。

赣南等原苏区主要指标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赣南等原苏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2.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赣南等原苏区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缺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慢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全国其他革命老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年,赣南等原苏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1.5%下降到62.7%;人均财政总收入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48.4%下降到46.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2.5%下降到66.2%;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由83.5%下降到71.8%。

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赣南等原苏区发展速度同样较慢,如,-年,市生产总值增长9.5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3.5倍;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5.7倍;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1.7倍。

  3.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比重偏高,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年,赣南等原苏区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高6.3和8.2个百分点,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

大部分工业企业属初加工型企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安全性和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

赣南等原苏区纳税上千万的工业企业仅87家,部分县除供电、烟草等垄断企业外,没有一家纳税超千万企业。

与工业化水平低相伴的是城镇化水平低。

年,赣南等原苏区县城镇化水平为39.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6.4和12个百分点。

由于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能协调发展,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赣南等原苏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年的94.19亿元提高到年的1350.46亿元,年增长13.3倍,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赣南等原苏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1个赣南等原苏区县中无铁路的县15个,无高速公路的县9个。

农村路、水、电和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更多,赣南等原苏区有52.9%的自然村不通客运班车,60%的农田灌溉设施不全,43.7%的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16.9%个村收看不到电视,8.2%的村组还未通电。

  5.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江西省31个苏区县中有1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个数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县区财政自给能力弱,完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长期的财政困难造成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由此造成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有限,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据调查,赣南等原苏区人均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2.9%和80.2%。

由于社会投入偏低,大部分苏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很低,条件也较差。

据调查,31个赣南等原苏区县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达22.4%,上学困难的人口比例30.6%,看病困难的人口占21.1%,不安全饮用水人口比例达43.7%,土坯房住户比例达40.6%。

仅有22.7%的自然村有卫生室,且医疗设备普遍简陋。

  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流失,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赣南等原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批革命精英,演出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话剧,奉献了全部的优质人力,就连一批"红小鬼"、"儿童团"都上了战场。

与此同时,赣南等原苏区也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烧杀,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无人村"、"无人区",多数县出现人口负增长。

幸存者大都是老、弱、病、残,加上生活环境恶劣以及各种地方病困扰,致使当时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建国后,赣南等原苏区在疗养战争创伤和化解沉重的战争包袱中艰辛缓慢前行,发展压力和治理贫困落后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由于老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既留不住分配来的科技人员,也难以兴办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即使偶尔出了几个"金凤凰",也常常是远走高飞。

同时,为支援新中国建设,赣南等原苏区还无私的大量输入了各种矿产和森林。

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矿产和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人才和自然的大量流失使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不足。

  2.交通条件闭塞,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赣南等原苏区县大部分处于边远山村,交通非常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特色很浓。

这种情况,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苏区发展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优势,但在和平年代则成了脱贫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商品生产成本高、损耗大、效益低。

即使有廉价的劳动力和比较丰富的自然,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

信息闭塞就把握不了市场行情,难以实现商品生产中"惊险的一跳"。

加之苏区旱涝灾害频繁,地方财力微薄,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1996年,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赣南吉安苏区有史以来首次通火车,铁路贯穿赣州、吉安的11个苏区县,沿线苏区人民第一次见到火车,交通状况首次有所改善,但在近两年京广线和武广高铁通车、周边地区交通设施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大大削弱了我省赣南苏区的交通优势,缺乏高铁、大吨位水运等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和辐射范围有限,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整体上没有形成络效应,人流、物流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有利有效的发展条件。

建国以来,国家对老区的财政扶持资金并不少,对解决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起了积极作用。

对于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敝体,住不挡风雨"的特困户,确实需要采取"输血"的方式,拿出一定的资金、衣物、粮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有一个安于生活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起码条件。

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苏区产业振兴的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已经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除了"一五"时期在赣南建设统调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以及作为配套动力设施的装机5万千瓦的上犹江水电厂外,没有针对赣南等原苏区投资建设过其它的大型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

钨矿建设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枯竭、环境破坏和转制职工安置等问题。

由于赣南等原苏区基础薄弱,地处偏僻,一直以来难以获得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投资和规模大的国有大型企业。

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中,苏区已明显属于"中部塌陷",受到极大的地域壁垒制约,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地,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加快赣南等原苏区振兴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是对我们党光辉历史最好的回顾,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对苏区人民最好的回报,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把赣南等原苏区打造为江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目标,综合运用政治、财税、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培育区域的聚集发展,不断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实施财税优惠。

根据各地区域经济中心培育发展的经验,财税政策是促进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要改变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专题研究财税扶持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发挥财税在促进赣南等原苏区区域中心形成中的作用。

二是加快金融创新。

新一轮的金融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江西应借此次振兴规划出台的契机,争取赣南等原苏区的金融改革跟进,通过加大对区域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完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等措施,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吸引外围资金进入赣南等原苏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产业。

随着稀土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突出,赣南等原苏区的稀土优势愈发明显。

科学合理、环保地开发利用稀土,成为了赣南等原苏区发展壮大稀土产业的一个契机。

一方面通过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来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将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开采技术,保护环境,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将稀土产业打造成赣南等原苏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打造高新技术的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

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仍是赣南等原苏区的主要产业,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传统产业良性发展是为赣南等原苏区吸引资本、引进技术、促进苏区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络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的管理运营理念,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模式。

企业通过现代化络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壁垒,突破信息闭塞瓶颈,使生产经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如上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开拓广阔的市场。

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利用,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赣南等原苏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同时也是江西粮食、蔬菜、水果的主产地,大力发展赣南等原苏区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从优化品种、提高单产、稳定播种面积着手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鼓励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水果、茶叶、花卉等大宗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农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农林废弃物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使之在带动农户生产、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容置疑,包括江西中南部以及粤北闽西广大地区范围几乎没有大型城市,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既是不足,也是契机。

一是打造两大中心城市区域。

江西除南昌外尚无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其他城市都没有成为中心城市的规模,但是我们看到,在吉泰以及赣州南康区域都已经有了集聚融合的趋势,首先市、县、县以及市、县、市这两个区域本身具有地理位置靠近的先天基础,其次这两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正在互相靠拢,有一体化的趋势,为打造江西中部、南部大型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此次支持原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打造两个区域经济中心甚至合并上述地区为两个大型城市,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向北连接呼应昌九,形成纵贯江西的经济发展通道,为江西的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紧投入和建设。

力促鹰梅、赣韶、赣州至井冈山、衡茶吉等铁路的建设完工,与原有的京九、赣龙铁路形成纵横交错的通道。

同时着力解决能源短缺的瓶颈,加大区外电力输入,适当加快区域内新电源点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交通运输中心。

吉安、赣州不仅是江西的中、南部中心,同时也是整个赣南等原苏区面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出口,要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打造这两个中心城市的基础动力。

顺应当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大力发展物贸流通业,使之成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以此为基础进而推动城市的生产、服务、金融乃至成为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带动整个地区发展。

  (四)继承苏区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是赣南等原苏区地区的一大特色,除红色文化外,庐陵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更是赣南等原苏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文化,推动该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加速文化产业的兴起大有可为。

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扶持力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文化单位的社会效益。

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创建苏区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

三是优化布局,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科技、金融等优势要素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高地。

深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体育、信息、物流、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监测系统,及时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状况

  一是要尽快建立苏区统计制度。

实施赣南等原苏区振兴战略规划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为使这一战略规划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科学的统计制度,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苏区发展进程,帮助各级政府部门有效把握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督促、引导完成各项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二是要建立苏区统计指标体系。

应针对赣南等原苏区的发展状况、规划目标、发展进程进行认真分析,建立起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环境等各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监测指标的选择,实现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导向意图,同时补充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补充当前估计指标的不足,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赣南等原苏区基础数据库。

三是要加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

在建立赣南等原苏区数据库的基础上,可针对苏区振兴规划的具体重大政策措施,提取出相应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政策措施的执行、进程、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分析,以直观量化的形式,清晰的反映出这些政策措施的运行状况,使决策者真正能够明确地把握全局、运筹帷幄。

  为贯彻党的大精神,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工业企业的战略部署,实现区委区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促进和提高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开发区办公室开展了对辖区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工作。

开发区从设立到现在经过13年建设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渐显影响,并呈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