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试题4.docx
《传染病学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试题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试题4
1传染病学
【名词解释】
1、感染谱:
亦称感染梯度,是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2、重复感染:
是指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
3、重叠感染:
又称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或菌群失调症。
是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占绝对优势的状态。
往往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4、传染病:
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5、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6、感染:
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7、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8、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9、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10、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1、传染源:
传染源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
12、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13、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3周后,
15、再燃:
是指部分患者在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再次升高,持续5-7天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常为阳性。
16、复发:
患者进入恢复期,在体温正常
发热等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17、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18、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9、狂犬病:
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
20、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艾滋病川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21、肺孢子菌肺炎(PCP):
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是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为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22、卡波西肉瘤:
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内皮细胞肿瘤,典型病变表现为皮肤多发性斑点状、斑块状或结节状病损,也可累及黏膜、淋巴结和内脏器官。
此病和人类第型疱疹病毒(HHV-8)感染有关。
23、麻疹黏膜斑:
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
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为直径约0.5~1.0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常在
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24、帕氏线:
在猩红热发作期,在患者的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为“线状疹”,又称帕氏线。
25、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并发症。
26、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起病一至两天后,全身出现粟粒样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皮疹。
患者皮肤潮红,红晕以两颊明显,与口唇对照,唇的四周皮肤明显苍白,通常叫做口周苍白圈。
27、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28、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常发生在4-7月,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29、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限为特征。
30、干性霍乱:
即暴发型霍乱。
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
31、中毒型菌痢:
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
本型多见于2—7岁儿童,病死率高。
32、布鲁菌
病:
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消化道传播B、输血或血制品C、注射途径D、母婴传播
2、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HBsAgB、抗-HBcC、抗-HBsD、抗-HBe
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0B核心抗体(抗HBOCe抗原(HBeA®D、e抗体(抗-HBe)
4、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不包括下列哪项()A、抗HBs阳性者B、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
C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D、多个性伙伴,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
5、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措施是()
A、接种乙肝疫苗B、隔离治疗病人C、接种丙种球蛋白D、加强医院内消毒和献血员筛检
6、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用()
A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B、注射丙种球蛋白C、应用干扰素D、碘酒消毒
7、对HBeAg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8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A、谷丙转氨酶升高B、谷草转氨酶升高C、丫-GT升高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9、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凝血酶原活动度B、谷草转氨酶C、白蛋白D、球蛋白
10、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A、病程的长短B、临床症状的轻重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D、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11、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B、粪-口传播C、性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
12、水痘是由哪种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A单纯疱疹B、水痘-疱疹C水痘-带状疱疹D、水痘-单纯疱疹
13、有关水痘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呈向心性分布B、成人患者症状轻,儿童重
C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D、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14、下述哪项不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A、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有瘙痒等感觉异常B、局部淋巴结可肿痛C带状疱疹皮损常超过躯干中线D皮疹先为红斑,
数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
15、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是()
A、秋冬季B、冬春季C春夏季D、夏冬季
16、对于稽留高热的患儿,下列哪项对于麻疹早期最有诊断价值()
17、患者高热,咳嗽、精神萎糜、眼分泌物多,咽痛。
于第
A、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红肿C、咳嗽和声音嘶哑D、口腔颊部黏膜可见针尖样大小的白色点状黏膜斑
4病日出现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
常皮肤。
最可能的诊断是()A、麻疹B、猩红热C、水痘D、风疹
18、预防麻疹,减低人群中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是()A、肌注成人血浆B、肌注胎盘血丙种球蛋白C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D皮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19、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B、甲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C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D、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A、黑线姬鼠B、褐家鼠C、狗或猫D、鸡
2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输血传播D、母婴传播
2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A、主要在7、&9三个月发病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D、林区
2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24、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慢性肾衰
25、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
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A、全身小血管损伤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C全身毛细血管病变D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B、发热、感染、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C发热、腹泻、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D
)A临床上有“三痛”、“三红”B、血像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下降C特异性IgM抗体阳性D、临床上有三大主征:
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
26、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
A、发热早期B、休克期C、少尿期D、发热后期
27、登革热是由下列哪一蚊种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A、中华按蚊B、伊蚊C、微小按蚊D、雷氏按蚊
28、现阶段预防登革热流行的重点措施是()A、防止和消灭伊蚊B、捕杀野生动物C、防鼠灭鼠D、粪便无害化处理
29、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飞沫传播B、消化道传播C、间接接触传播D血液传播
30、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B、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C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D、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
又累及对侧
31、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做下列哪项检查有柱于胰腺炎的诊断()
A、血淀粉酶B、尿淀粉酶C、血脂肪酶D、转氨酶
44、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卡波济肉瘤B、霍奇金病C、淋巴肉瘤D、非霍奇金淋巴瘤
45、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HIV抗体确诊试验B、血常规C、尿常规C、HIV抗体筛查试验
46、PCP首选治疗是()
A、复方新诺明B、氟糠唑C、戊烷脒D、乙胺嘧啶
47、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染源是()A、牛、羊、猪B、病人和带菌者C、黑线姬鼠D、褐家鼠
48、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的传播途径()A、水、食物、苍蝇、日常接触等B、空气传播C、血液传播D、垂直传播和性传播
49、下面哪一项最符合伤寒的临床表现()A、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减少B、发冷、发热、肝脾不肿大C发热寒战、腓肠肌痛、结膜充
血、黄疸、出血D持续高热、脉搏快、剧烈头痛、出血性皮疹
50、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可分为()
A、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B、泻吐期、脱水期、恢复期
C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D、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51、确诊早期伤寒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大便细菌培养B、血细菌培养C、肥达反应D尿细菌培养
52、伤寒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检查,以下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
A.粪便培养B•胆汁培养C•血培养D•骨髓培养
53、确诊的伤寒患者,其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喹诺酮类B、氯霉素C、青霉素D、氨基糖苷类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是()
A、提高人群免疫力B、切断传播途径
引起霍乱大流行的最主要途径是(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
A、霍乱肠毒素霍乱的常见表现(
A、泻吐同时发生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霍乱的确诊依据是(
A、典型的临床表现男,22岁。
腹痛、腹泻黏液便
脓细胞10〜15个,红细胞3〜6个。
该患者病原治疗在以下抗生素中应首选(
54、
55、
56、
57、
58、
59、
60、
C控制传染源D、注射疫苗
)A、经食物传播B、经水传播C、经呼吸道传播D、经接触传播
)
B、神经氨酶C
)
、先泻后吐
)A、高渗性
)
B、
血凝素D
、霍乱内毒素
、先吐后泻
B、等渗性
C、
D、只泻不吐低渗性D脓血便
D大便常规仅见少数白细胞
39C,血压100/65mmHg脐周及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大便常规每高倍视野A、喹诺酮类B、磺胺类C、氯霉素D、四环素
、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史
粪便、呕吐物培养阳性
2天,每日10余次,伴恶心及里急后重。
体检:
体温
)
6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为()
A、密切接触传播B、消化道传播C、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
62、男,4岁,以高热抽搐4小时于8月15日急诊来院。
查体:
T40C,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凉冷,脉细速。
白细胞总数一日曾进食未洗的葡萄,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乙型脑炎B、暴发型流脑C
63、下列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
疑为中毒性痢疾的患儿及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下列哪项临床类型是结核病的第▼型(下列哪种症状不是肺结核病人的典型症状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69、肺结核患者大咯血时应采取哪种体
18X109/L,中性90%追问病史其母述前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A、
()
、中毒性菌痢D、脑型疟疾
)
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C、疼痛多位于左下腹D、结肠可见较多孤立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烧瓶样溃疡)A、急起病,高热,惊厥B、大便常规化验C、不洁饮食史D、急性腹痛伴休克皮肤接触B、消化道C、呼吸道D、泌尿道
)A、原发型肺结核B、结核性脑膜炎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
)A、倦怠、乏力B、低热C、打喷嚏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胸CTD、血沉
、俯卧位
)A、查痰抗酸杆菌B、胸x线检查CA、患侧卧位B、健侧卧位
男性,60岁,咯血200ml后突然窒息,立即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吸氧B、输血C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A、小学生B、新生儿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飞沫传播B
、去除呼吸道梗阻
D、静点呼吸兴奋剂
C、坐位)
C、青年人D
)
、接触污染的食物与工具
结核病高发人群
、产妇的产道
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
74、下列体征中,不见于猩红热的有(
75、患儿,6岁。
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
73、
C、皮肤伤口D
A、皮疹粗糙,砂纸样,疹间皮肤正常
、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
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可见帕氏线
D、
)
1日,
A、
粟粒疹
查体:
体温38.7C,
B、草莓舌C、口周苍白圈
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D、Koplikspot
A、
灭滴灵B、氟哌酸C、氯霉素D青霉素
76、对布鲁菌病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A、
性,由睾丸炎和附睾炎所致,多为单侧D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77、布鲁菌病典型热型()
A、波状热B、弛张热C、不规则热D、稽留热
78、治疗布鲁菌病应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A、红霉素B
79、炭疽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侵袭力
发热,多为不规则热,不伴出汗
、多西环素C、青霉素
C、外毒素和荚膜D
B关节痛较剧烈,呈游走性,主要累及大关节
C、睾丸肿痛最具特征
D、头孢唑啉
、吸附力
80、炭疽的预后以下哪型最差()
A、皮肤炭疽B、肺炭疽C、肠炭疽D、口咽部炭疽
81、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灶多发生于暴露的皮肤B、皮损的发生发展为丘疹t水疱t溃疡t焦痂t瘢痕C、皮损部位感觉瘙痒、疼痛
及触痛明显D、全身症状有发热、肌痛、头痛
82、炭疽的对症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A、皮肤恶性水肿和重症可用氢化考地松B、皮肤炭疽局部可用高锰酸钾湿敷C、局部脓肿可考虑切开引流D、中
毒颈部肿胀致呼吸困难可考虑气管插管
83、下列梅毒预防措施哪项不正确()A、杜绝不正当性行为,提倡洁身自爱。
B确诊病人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C、对病
人的性伴侣进行预防检查,治疗期间可以进行性生活。
D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84、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A、青霉素B、灭滴灵C、氯喹D、喹诺酮
85、引起临床上凶险发作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间日疟原虫B三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
86、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仅在肝细胞B、仅在红细胞C、有核细胞D、红细胞和肝细胞
87、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B、贫血脾肿大C、三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D恶性疟贫血较其他疟疾明显
88、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氯喹+乙胺嘧啶B、氯喹+伯氨喹啉C、奎宁+乙胺嘧啶D、奎宁+伯氨喹啉
89、肠阿米巴病病变主要部位在()
A、近端结肠和盲肠B、回肠C降结肠D、横结肠
90、典型急性肠阿米巴病的粪便呈()A、果酱样的粘液血便B、黄色水样便C、鲜红的脓血便D、白陶土样便
91、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A、青霉素B、灭滴灵C、氯喹D、喹诺酮
92、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人B、虾C、蟹D、钉螺
93、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中的()
A、门静脉系统B、肝静脉系统C、肝动脉系统D、肝淋巴系统
94、治疗血吸虫病首选()
A、氯喹B、吡喹酮C、甲硝唑D、氟哌酸
95、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A、灭螺B、普治C、灭螺和普治D、粪便和水源管理
14、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鉴别要点
乙脑流脑
病源乙脑病毒脑膜炎双球菌
传染源人、动物人
传播途径乙脑蚊虫叮咬
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
流行季节乙脑夏季7、8、9多见
冬春季3-4月高峰
表现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
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
脑膜刺激症感染中毒表现,
10%〜
有出血性皮疹,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后遗症包括痴呆、失语、瘫痪等。
病死率可高达40%.
实验室检查乙脑白细胞增高1——2万脑脊液:
压力升高,外观清亮
白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略升高,糖、蛋白质、氯化物基本正常
脑脊液:
压力升高,外观混浊,
治疗乙脑无特异性方法,对症治疗为主大剂量敏感抗菌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