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某些字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和写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
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三个部分。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节):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
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合作探究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交流点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交流点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交流点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交流点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花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交流点拨】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交流点拨】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交流点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四、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作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
理清了文章结构,希望同学们课下熟读课文,加深印象。
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共同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处理了字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作技巧。
二、合作探究
1.文本探究
(1)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记叙的。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交流点拨】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2.品味语言
(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交流点拨】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交流点拨】“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交流点拨】“叹惋”是感叹惋惜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说明:
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3.写作借鉴
(1)构思巧妙,剪裁得当。
作者发挥了作为一个诗人的丰富想象力,虚构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故事的发展中不断设下悬念,如“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洞口“初极狭,才通人”到“豁然开朗”,“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一步步地把读者引入胜境,读后令人感觉自己也游历了一番世外桃源。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无论是写桃花源的优美环境,还是桃花源人的言谈举止,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写得较详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而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色彩有关,所以写得简洁。
(2)语言简洁,清新自然。
本文仅用300余字就异常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理想中的社会,描绘桃花源的景象不过100多字,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着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层层深入,井然有序,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陶渊明的文章不作雕饰,努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读后令人感到清新如画,诗意盎然,这实在是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语言来表现丰富深厚的意蕴的结果。
三、迁移拓展
1.学生朗读《桃花源诗》。
2.分析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交流点拨】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②所写的重点不同;③表现手法不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掌握本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了解语言特色,希望同学们课下进一步巩固。
五、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K
22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学习《陋室铭》)
一、激情导入
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
(学生自由发言)唐朝的刘禹锡和他的部分同学一样喜欢简陋的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他的陋室是怎样的?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
(2)本文可分几个层次?
【交流点拨】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第二层:
“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
“南阳诸葛庐——孔子云:
何陋之有?
”
三、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本开头为什么要写山水呢?
【交流点拨】运用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
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大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
2.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交流点拨】对偶。
(板书:
对偶 似人)
3.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出示古人弹琴图片)
【交流点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
鸿儒,大学问家。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
理由?
【交流点拨】人品高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人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交流点拨】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再一次证明了“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显得意蕴含蓄,令人深思。
四、迁移拓展
孔子以“君子”自居,作者以“品德好”自居。
诸葛亮、扬子云也都是品行高尚的人。
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陋的亭子里写出《太玄经》,在作者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
五、课堂小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
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六、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课后练案”的作业。
附:
板书设计
陋室铭
第2课时(学习《爱莲说》)
一、激情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归纳。
【交流点拨】本文描写了莲花的形象、品质和爱莲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
1.作者赋予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交流点拨】生长环境(出……不妖)——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通……益清)——正直、芳香
风度(亭……亵玩焉)——清高
2.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作者用菊花正衬莲花,也是用陶渊明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来衬托自己。
用世人盛爱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作者把菊花比作什么?
作者对这种生活赞赏吗?
【交流点拨】把菊花比作花之隐逸者也,作者不赞赏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更多流露出惋惜。
5.作者把牡丹比作什么?
作者对世人甚爱牡丹是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把牡丹比作花之富贵者也。
对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很鄙视。
6.作者把莲比作什么?
对莲的态度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把莲比作君子,流露对莲的赞美之情。
7.请同学们注意体会,带着情感再朗读一遍。
四、迁移拓展
学习本文后,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人像莲花的性格?
哪些人具有莲花的品格?
请说出一二个人来。
示例:
科学工作人员、教师、警察、边防战士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六、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爱莲说
七、教学反思
K
23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
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术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展示。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本文中的核舟是什么?
在上面刻了多少人和物?
【交流点拨】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核桃。
在上面刻上五个人、八扇窗、船篷、木桨、火炉、茶壶、画卷、念珠等。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一段
(1):
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二段(2~5):
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三段(6):
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这两段都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特点?
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交流点拨】紧紧围绕中心雕刻工艺奇巧、灵怪来写的。
从开头一段的首句、结尾一段末三句可以看出来。
2.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这一段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这段说明了船舱口的结构形态,重点说明了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3.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
为什么?
【交流点拨】是“东坡”。
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
“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
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
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4.你从哪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交流点拨】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等。
四、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的作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王叔远刻核舟的高超技艺。
每个人物的神情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附:
板书设计
核舟记
第2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分析了前三段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文体探究
朗读课文第四段思考:
(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说明效果?
【交流点拨】拟人:
舟尾横卧一楫;比喻:
居右者椎髻仰面;顶真: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茶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
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
这一段,“舟尾”“楫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缜密。
(2)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交流点拨】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
总说是概要,使读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3)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为什么要这样写?
【交流点拨】两“舟子”虽神情有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
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相呼应。
朗读第五段思考:
(1)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交流点拨】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
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2)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以省略呢?
【交流点拨】不可省。
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
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2.品味语言
(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3)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交流点拨】
(1)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景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2)(3)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3.写作借鉴
(1)总分结合,前后照应
本文说明核舟,采取了总分结合,依次介绍,逐一描述的写法,有条不紊,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
(2)善于观察、细致入微。
总长不到一寸的核舟,竟雕刻了众多的人和物,可见雕刻者之匠心独运。
作者在介绍时细致入微,摹形绘神。
观人,不仅看到外形,而且看到神态。
如写苏东坡,“抚鲁直背”,这就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姿势,还写出了二人的友情;又如写佛印,“袒胸露乳”写其外形,“矫首昂视”写其神态,仅八个字就把人物的外形与神态勾勒出来。
观物,不仅看到物象,还看到它们的作用。
如写箬篷,一个“覆”字写出了其作用。
三、迁移拓展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赋》,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
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两文被后世传诵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
四、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
这要靠什么?
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五、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K
24 *大道之行也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背诵并默写全文。
3.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美好的生活谁都期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像孙中山、谭嗣同、康有为等人。
毛泽东更是提出了与之类似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儒家经典著作,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交流点拨】分三层:
第一层(大道……修睦):
概括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不必为己):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大同):
总结全文。
三、合作探究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交流点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满足生存需求,从得到社会的关爱。
②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交流点拨】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如“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独、疾、废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社会关爱。
四、迁移拓展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六、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K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学习《望岳》)
一、激情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朗读《望岳》给这首诗分层:
【交流点拨】第一层(首联、颔联):
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
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
1.首句“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泰山到底怎样呢?
【交流点拨】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2.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怎样形象?
【交流点拨】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3.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4.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什么愿望?
【交流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