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944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docx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科普类阅读教师版

1.掌握科普类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2.掌握科普类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3.

通过练习科普类说明文,巩固本次课所学内容。

 

(1)雪糕为什么会“冒冷汗”?

 

(2)

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

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

 

一、科普类说明文的特征

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

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

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

《新型玻璃》、《鲸》、《假如没有灰尘》……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

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说明文一般是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普文的特点:

科普文和其他文章不同,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

(1)知识性、科学性

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空想象、虚构;引用概念、数据、事实和使用语言都要准确无误,即使是拟人化的语言,也要注意准确。

(2)形象性、趣味性

科普文常常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语言也比较通俗生动,目的是把枯燥的科学道理讲得津津有味,让人易于理解、接受、产生兴趣。

(3)思想性、时代性

作者往往紧追时代信息,站在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最前沿,不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我们,而且寓思想与知识之中,重在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人、感染人。

2.文章的基本内容:

把握科普文的特点,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文章给我们讲了哪些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弄清文章的条理,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是否严密。

弄清楚文章叙述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3.辨析说明的方式:

科普文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来表达要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了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有些科普文还采用了童话、拟人等形象生动的手法。

阅读时体会这种表达方式,对我们全面了解事物、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帮助。

二、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1.注意标题

科普说明文的标题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总体特点是:

(1)以文章介绍的知识对象为标题的中心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是介绍什么科学知识的。

如果含混朦胧,不知所云,很有可能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

(2)语言简要。

标题只点明所介绍的知识对象,有时也可兼及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但不详细展开知识介绍。

标题通常只有几个字,一般没有副标题。

2.结构

跟所有的文章一样,科普说明文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开头、主体、结尾。

(1)开头是总体介绍,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概括介绍它的特征、作用、意义、价值。

(2)主体篇幅最长,是科普说明文的核心部分,有关说明对象的各种知识就是在这一部分充分展开表达的。

这部分在结构上有这样的原则:

分为若干层次依次表达,层次与层次之间或并列,或递进,或分总,要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秩序。

(3)结尾或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如贾祖璋介绍丹顶鹤的文章在结尾处就提出了丹顶鹤保护的严重问题;或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某篇介绍基因工程的文章就预测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或提醒人们注意吸收新的知识,如在结尾处告诉读者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可注意阅读。

3.表达方式

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

科普说明文当然要大量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兼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就“说明”表达方式内部来说,还有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等多种技巧。

三、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等。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

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例句:

(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例句: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火球。

(2)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列数字:

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例句:

(1)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2)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横比和纵比)

例句:

(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兵马俑规模宏大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分类别:

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例句:

(1)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

(2)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下定义:

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例句:

(1)正方形就是各边长相等的矩形。

(2)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画图表:

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打统计表格,一种是画插图。

如果要说明的数字很多,且相互有一定关联,就可以把这些内容集中起来,列成表格,可使文章眉目清晰,让读者看了一

(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对石拱桥的外形,古人所用的“长虹卧波”这几个字,就十分精妙。

 

中都可以应用。

”就是诠释的说明方法。

四、科普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

序来说明的。

 

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

(1)“总(概说)—分(具体)”式

(2)“总—分—总”式

(3)“分—总”式

(4)并列式、递进式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

总之不拘一格。

七、科普类说明文的解题指导和出题类型

1.解题指导

(1)整体感知材料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为的是对阅读材料内容作基本把握。

力求能初步的概括主旨、辨识行文思路,并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

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所要求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科技类阅读材料应试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

高考科技文阅读材料历来十分重视整体内容设计,突出考查整体理解水平的命题特点,更要求我们在应试阅读中首先应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入手。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内容要点;

②抓住关键词语、重要语句,贯通全文内容;

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

②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

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

归纳、整合应从该确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进而发掘其隐含信息。

③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信息一一辨别。

辨别时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去认真辨析。

2.出题类型

说明文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题干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思路:

(1)偷换概念。

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

(3)从发展规律看,有意混淆或然、必然的情况。

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4)就时态而言,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情况。

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5)以偏概全。

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

即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

例1: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

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

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

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

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

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

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

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

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

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

并在新居落成之日,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

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和

等几类。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4.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例2:

指纹的奥秘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

A.人的遗传特性,B.指纹人人皆有,C.各不相同。

②伸出你的

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

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

型纹。

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③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

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

近年来,指纹又和电

A.B.C.

2.请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①;②;③。

3.第二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

“这一特性”指代:

“它”指代:

4.请分别指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句。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5.根据文中的介绍,请用简略的语言谈一谈指纹有哪些用途。

 

例3:

登陆火星

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旦耶夫日前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

687个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是两年零50天。

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

多万公里以上,最近时在5000万到6000万公里。

从地球飞往火星,单程需近一年的时间,较好的发射时机每隔一年才有一次,到火星后,要想返回,也要隔一年半才有合适的时机。

因此,登陆火星飞行来回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目前,要进行这样长时间的载人太空飞行除了技术难题外,如何让宇航员在这样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保持心理稳定和身体健康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

正是因为如此,太空探索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至今还没有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其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过是

格里戈旦耶夫认为,人类登陆火星最大的困难是宇航员如何长时间在太空中生存的问题,目前,俄罗斯已经具备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

(转摘自2001年4月24日〈深圳商报〉)1.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2.俄罗斯宣布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美国的目标是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

联系本文思考,俄美哪一个国家的空间科学技术更加发达,为什么?

 

3.“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中的“一般”二字是否多余,为什么?

 

4.什么登陆火星飞行来回需要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例4:

书籍面临的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

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

美国

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

1850

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

已经

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

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

美国国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

(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

用简明的话回答。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

”一句应补回在何处?

 

(一)

中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

1999年10月7日上午,第8届中国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

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华飞豹”FBC—1飞机在展会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中国飞豹”飞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试飞成功的新一代作战飞机。

②这一融现代航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战鹰,有着全新的外型设计、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优良的火控设备,能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攻击。

③“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炮外,全机身

2.第2段文字共5句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中华飞豹”飞机作了概括或具体的介绍?

 

3.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相应的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

()

()

4.写出上文中与“‘中华飞豹’飞机”含义相同但表述不同的词语。

 

(二)

“生命之伞”——臭氧层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

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

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

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

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

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

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为什么称臭氧层为“生命之伞”?

 

2.臭氧层“空洞”在文中指什么?

 

3.为什么说CFC类物质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请简要回答。

 

4.臭氧层被破坏,对人类生存有哪些危害?

请简要回答。

 

5.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三)

什么是智力?

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

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2.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3.

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四)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

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

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

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

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

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简要概括上文第一段的内容。

 

2.从文中介绍看,癌细胞为什么能够“永生”?

 

3.上文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4.第二段未尾一句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

 

 

参考答案

精讲精练

【例1】

1.太阳能住宅生态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住宅摩天城市(摩天大楼)

2.答案要点:

①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②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

3.白天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定时间进行节算。

4.不能删去。

因为“—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利用的空间之广。

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例2】

1.由于,虽然,但。

2.①作诠释,②分类别,③打比方。

3.“这一特性”:

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它”:

指纹。

4.第一段:

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第二段;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5.当图章;借助指纹破案;研制出“指纹锁”。

【例3】

1.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2.俄罗斯更加发达。

因为俄罗斯涉及到了人的登陆,而美国尚未涉及。

3.不多余。

“一般”是大多数情况的意思,并不是全部,因为这样表达才是准确的符合说明文的语言使用要求的。

4.飞往火星的单程需要时间将近一年,而较好的发射时机要隔一年才有一次。

所以飞往火黑的时间至少需要2—3年。

【例4】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