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界的美学.docx
《面向新世界的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新世界的美学.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向新世界的美学
美学的历史与现状
美与人类同在。
美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各个历史阶段,并伴随着人类奔向美好未来。
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当人们将“美”上升到理论进行把握时,便追寻往古探讨美的起源和发展,就会自然地联系到东、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等—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就从什么是美学,开始我们的探讨。
一、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自然界、社会中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学科,探讨美的本质、美感的特征、美的欣赏、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等问题。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既十分古老、又十分年轻。
但美学思想却渊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广邈的远古时代。
人类的审美活动在远古的时候就与劳动结合在一起,当原始人通过劳动脱离了低级动物状态以后,懂得了装饰和娱乐,也就诞生了人类朦胧的审美意识。
那时没有语言,但人类已开始唱歌跳舞,没有文字但人类可以绘图,由于劳动促使人类各方面器官灵活发达,他们用石块、木棒、骨头磨制削、砍、凿的工具,这些有用的东西也具有形式美的因素,这就是人类审美意识最初的表现。
社会实践为审美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人类语言文字产生以后,审美的领域更加扩大了,并从审美意识逐渐地凝聚为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
这样,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便开始形成。
据考察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文艺理论著作和史诗、易经、诗经等艺术作品可以推及到公元前9一8世纪左右,对具有美学思想的理论著作大致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
既往开来的美学思想不间断地反映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哲人著作里和他们的文艺理论著作中。
但是,尽管古代美学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见解,由于这些思想比较零散,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对美的探讨都没能独立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直到18世纪中叶,伴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兴起,在当时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得以出现。
《美学》这个学科术语,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哈列大学教授鲍姆嘉通(1714一1762)首次推出的,这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诞生。
I735年鲍姆嘉通发表了《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的博士论文,并提出建立“美学”这一学科的建议,l750年他正式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一本专著(《Aesthetica》即:
埃斯特惕克),按原意直译为《审美学》或《感性认识的科学》。
可见,这门学科是作为一门认识论科学提出来的,属于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这一学科的思想动机,是基于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分知、意、情三个方面,研究“知”怎样认识“真”的学科已有逻辑学;研究“意”怎样认识“善”的学科已有伦理学,唯独研究“情”怎样认识“美”的学科还没有创立,这是理
性主义哲学的一个缺陷,“美学”的命名和鲍姆嘉通的建议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从此填补了这门学科上的空白。
他在这部著作中说“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审美活动可以反映客观世界的和谐和秩序”等等。
其后,康德(1724一1804)、黑格尔(1770一l831)在他们的著作中沿用了这一术语,更进一步地赋予美以系统的理论形态,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还创立了论述充分的美学体系和学派,使美学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推动美学领域的巨大发展。
如果说从l750年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算起,不过才二百多年的历史,所以美学又是较为年轻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化以及人类知识的进步,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它所研究探讨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扩大。
二、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美学思想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翻开中外哲学,文艺理论及艺术思想史,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对美和艺术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大致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甚至更遥远一些。
中国美学思想发生于先秦时期,它为以后各种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美学思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基本思想脉络与先秦时期相继相续。
唐宋时期前后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峰。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并且开拓了中国近现代的美学思想。
但是,中国与西方的美学思想大有不同,中国古代各时期尽管出现了如:
《乐记》、《文心雕龙》、《诗品》、《艺概》
等等一系列文艺理论著作,却没有像西方国家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鲍姆嘉通、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所撰写的“美学”专论或专著,也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的论述各门类艺术美学特征的艺术概论。
不过中国美学思想有其本民族的独特性,也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先秦美学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问世的《易经》就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一系列与美有关的问题,已经试图从理论上进行把握了。
据史书《国语·楚语上》记载:
(楚)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
“台美夫!
”对曰:
(伍举回答道)“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
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
”①之后,伍举又说了一些对美的看法: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②这是我国较早的对美的本质的一种看法。
照伍举看来美与不美,不能仅仅决定于“目观”而必须同国计民生联系起来,同社会的功利一同考察。
可以看出,在当时伍举明显地强调了美与善的功利联系。
但他忽略了美与善是有区别的。
在我国古代,首先注意到美与善有所不同的是孔子。
他在对《韶》乐的评价时说:
“尽美矣,又尽善也。
”而对《武》乐的评价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
”③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派别。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儒家学派还有孟子、荀子、史伯、郤缺、师旷、医和、子产、晏婴等一些人。
孔子(名,孔丘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的美学思想载于《论语》一书之中,他的美学思想核心是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他说:
“里仁为美”即有仁义的事物是美的。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④
他认为象先王那样调和恰当的礼制,就是美的制度。
孔子认为“礼”还是文艺的内容,是重要的。
他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就是说:
“如果没有礼这个内容,玉帛、音乐有何意义?
”他还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内容胜过形式,内容既使好,但缺乏文采,就会粗野;如果形式胜于内容,形式美而则内容不好,就会虚浮,华而不实。
只有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孔子还对文艺的作用及自然美有许多论述。
主张用礼、乐、诗对社会的人进行教育、熏陶、去规范人的品行等等。
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个体的感性心理欲求和社会的理性道德规范的和谐统一,他以此为出发点去观察美和艺术现象,许多观点是很深刻的,对后世美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孟轲(前372一前289)的美学思想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提出: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这是孟子针对美善不分,为区别美与善这两个概念而提出的。
他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的内涵作了规定.而且还就共同的美感做了相当精辟的表述,他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目美焉。
”这对后人研究美感的共同性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
孟子还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格美是先天固有的。
”人由于外界事物的影响,性格可能变坏,因此,要修心养性以保持固有的善性,他提出:
“养浩然之气。
”还提出:
“与民同乐”的主张,又谈到,“统治阶级想若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与民同乐”,肯定了人民也有审美的权利。
荀况(前313—前238)的美学观载于《荀子》中。
荀子提出: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①意思是有道德和知识修养人、既全面又精粹的人、才是美的人。
关于人的内美与外美的问题,荀子认为:
“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也。
”②但必须合于“礼”,符合社会等级身份。
他认为内在的美是决定的因素并说:
“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③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形体不能决定内心的思想品质,形体虽丑但品质好,仍不失为君子;形体虽美,但思想品质坏,则仍然是小人。
荀子还认为自然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并倡导将自然美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联系(即“以物比德”)的思想。
而在他的著作《荀子·正名》中还论述了感官与思维的关系,分析了主体的情绪、情感的内在形式对于审美感受的制约性和审美感知的触动性等问题。
墨子(名,墨翟前475—前395)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最突出的观点是“非乐”。
他的美学思想见于《墨子》中。
墨子承认“乐”是一种美的存在,但对音乐艺术活动持反面态度。
他的出发点是“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即对人民有利的即为,对人民有害的即止。
在墨子看来,大钟、鸣鼓、琴瑟、笙芋等,并不是不乐的,刻镂华文章之色等,并非不美。
虽“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但墨子认为“为乐非也”。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所以对“为乐”持否定态度。
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对当时剥削者的娇奢淫逸的一种指责和抗议,但从这种观点的侧面告诉人们“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
墨子还说: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这也再一次地说明美与功利、与善有联系。
总的看来,墨子的“非乐”理论与儒家“礼乐”学说的观点显然不同。
荀子一度批驳过墨子的非乐论。
可以说他们所持的观点大相径庭,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道家”是指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儒家与道家的美学思想在我国美学史上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道家的美学思想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是历史上重要的美学派别。
老子(名,耳、﹤即老聃﹥约前560年左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早于孔子的一位哲学家、美学家。
其美学思想载于《老子》一书。
老子提出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
他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天下的人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丑恶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不善的了。
意思是美丑、善恶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他还说:
“唯之与阿,相去儿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他认为美与丑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非天渊之别。
“大音希声”又是老子提出的。
大音是指最大的声音,希声即听不到的声音。
即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及文艺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庄子(名,庄周前369一前286)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美学思想载于《庄子》一书。
庄子认为:
“天地有大美”,即天地具有孕育和包容万物之美。
他还认为:
“美与真具有一致性,美离不开真,没有真就没有美,美是规律与自由的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丑”的问题,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也为庄子美学思想所特有。
因此,在庄子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具有精神的美。
他指出:
“就象彼与此,是与非,是相对而言的一样,美与丑也是相对而言的。
人的好恶各异,因而对美丑的感受也就不同,美是变化的”等等。
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具有独创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
继先秦朴素哲学观点、承诸子百家美学思想,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汉代美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司马迁、王充等人。
司马迁(前145—前93)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的美学思想结合了儒、道、屈先秦三大思想的精华,并有很大的发展,但儒家思想是司马迁思想的主体。
尽管司马迁直接谈到美学和文艺问题的言论并不多,但在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发展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记》就体现了他美学观上面的艺术成就。
王充(前27一后97)东汉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
其美学思想载于《论衡》。
东汉时,王充批判虚妄、模拟复古的文风,强调文章的真与善。
他认为:
文章著作必须求实、求真,反对华伪、失实、失真。
他指出:
“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
”①王充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②认为判明真美的标准是“唯世用”、“尚用”,即有益的社会生活。
在谈“美感”问题时他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③在中国美学史上《论衡》为艺术真实地,而不是虚假地反映生活美这一观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汉代主要的美学著作还有淮南王刘安的一些门客编著的《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
《淮南子》主张在无限多样丰富的外部世界去寻找美,发现美,而且充分肯定美的多样性。
并把“美”看作是变化发展的。
(淮南子)中谈到对审美主体情感的作用,关于形声的有无之间的关系,在绘画、音乐中提出“君形″的观点等等。
并指出,艺术创作不应只追求外形的近
似,而要把对象的内在精神和形象的整体突现出来等等。
《淮南子》的美学观点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的发展,给予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化、动荡非常激烈,社会的倾向是儒家思想动摇,道家思想盛行。
人们在玄学思想的支配下,从理性主义转向感伤主义,反映在文化方面和美学思想上,是由“比德”转向“畅神”,这也是划时代的美学思想的一大飞跃。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阮藉、嵇康、陆机、葛洪、顾恺之、宗炳、谢赫、刘勰、钟嵘等。
阮藉(210一263)魏晋之际文学家。
《乐记》是他的—篇音乐美学论文。
阮籍音乐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和”。
但他把音乐的社会作用夸大到神奇莫测的地步,代表了汉以来的官方音乐思想,与同时代人嵇康的“乐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嵇康(224一263)三国时魏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其主要美学论文是《声无哀乐论》。
他认为音乐本身无哀乐而言,把声与情对立起来。
但他否定和批判夸大音乐的作用,与阮藉《乐记》中的思想相悖。
嵇康的观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陆机(261一303)西晋文学家。
他的《文赋》是我国古代研究文学创造的专论。
他研究了关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前的准备,艺术构思的特点,实际写作的问题。
他还研究了美感的问题等等。
他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应该完整统一起来,重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等等。
对后世探讨艺术创作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不足的是由于环境与创作经验有限,他有时表现出一些偏重形式的倾向。
顾恺之(346一407)东晋著名画家。
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
“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顾恺之绘画思想的中心内容。
他还有一些发前人之未发的观点如,注意人物环境,强调“置阵布势”、“密于精思”、“临见妙裁”等等。
这些看法表现出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绘画创作中的思维特点的认识,他的绘画思想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谢赫(479—502)南齐画家。
著有(古画品录》一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说,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中国画的准则。
他说:
“六法者何?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气韵生动”列六法说之首,为六法说的核心。
这六法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后来引申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和技法的总称。
谢赫还提出另外一些理论观点,强凋
画家的独创性,反对照袭他人。
曰:
“师心独现,鄙于综采”。
刘勰(465一532)南朝粱文学理论家。
他所著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
这部著作含着异常丰富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勰对自然美、人格美、艺术美都有精辟的论述,在我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风骨”说。
“风骨”就是艺术家的气质格调,又寓“情与理”相统一。
刘勰继承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美学思想,并做了重大发展,为我国古代美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钟嵘(468一518)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诗品》是他的代表作。
他评诗兼重风骨与词采,反对形式主义,评击声病说,善于概括诗家不同艺术风格及流派的继承关系,主张诗歌要有滋味,给人以浓厚与深长的美感。
还对诗歌的形象思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诗品》开创了以品论诗的先例,对后代诗歌以及书画的欣赏和批评有很深的影响。
3.唐宋时期美学
唐代直到明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几个重大的转折阶段,唐代又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通人和经济富足,也给文化带来了繁荣的景象。
这个时期,美学思想及文艺理论着重围绕着“心物关系”蓬勃发展。
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司空图、荆浩、张彦远、欧阳修、郭熙、邵雍、郭若虚、苏轼、谢榛、朱熹、姜夔、严羽、元好问、
李贽等人。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他与柳宗元一起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
提出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古文理论。
有力地打击了骈文末流的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认为“不平则鸣”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学创作所共有的现象,是物与物,物与我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现象。
韩愈的观点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司空图(837—908)唐末诗人、诗论家。
美学代表作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论诗的作品为《二十四品》。
他提出: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这一提法强调诗歌要强调意境。
司空图还论述了诗歌的风格问题,承认艺术多样化,主张风格千姿百态,在这方面他开了我国古代美学重“意”而不重“道”的理论先河。
郭熙(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画家、画论家。
他的画论《林泉高致》是中国画论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提出透视学上的“三远论”。
还对画家进行创作活动的主观条件作了四条要求,接触到了艺术创造活动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即“所养欲扩充,所览欲淳熟、所经欲众多、所取欲精粹。
”这四条要求已经接触到艺术创作活动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包含了合理的内容。
郭熙是我国历史上较有名气的画论家。
严羽(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文学评论家。
代表著作《沧浪诗话》。
严羽以禅喻诗,他从禅宗借来“妙语”一词,用来概括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他称赞: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严羽的美学思想对后代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明清时期美学
李贽(1527—1602)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反对封建礼教的著名人物。
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初潭集》。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他提倡的“童心”便是所谓的“真心”,或“赤子之心”。
他的去假存真,表达现实生活中人的真情实感。
在文学创作上强调艺术的自然美,反对人为娇饰。
他的《忠义(水浒传)序》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专论长篇小说的评论,为文学批评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清代美学思想十分丰富,主要代表人物有金圣叹、黄宗羲、李渔、王夫之、袁枚、叶燮、石涛、郑板桥、姚鼐、章学诚、刘熙载等人。
李渔(1611—1680)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理论家、作家。
著有《一家言全集》及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等。
《闲情偶寄》是《一家言全集》中的一个部分,里面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
在戏剧理论创作问题上,李渔很有见地的把“结构”摆在第一位。
这个见解无疑是对几百年传统思想的一个巨大的突破。
在论“结构”部分里,李渔又将“立主脑”,即确定和突出主题思想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他的戏曲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戏曲创作,都发生了较大的的影响。
王夫之(1619—1692)我国清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著有《船山遗书》288卷。
他的《姜斋诗话》三卷是清代诗话中一部较为重要的著作。
王夫之认为:
“客观现实存在着美,这种美是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即“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琦丽。
”王夫之把情与景从主观与客观、反映与被反映的角度上加以认识,并与“意境”相结合。
他说: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情生景,景生情。
”他认为: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
以意为主。
他主张作家要写“身之所历、日之所见。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王夫之强调创作必须“以意为之”,即必须有十分明确的主题思想成为整个作品的统帅。
他还说:
“凡是优秀的作品都是内极才情、外周物理”,也就是说,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王夫之从唯物主义美学出发,坚持唯物反映论的观点,标志着我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叶燮(1627—1703)清代文学家、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艺理论家。
著有《已畦文集》。
其中包括《诗集》、《文集》、《原诗》等。
叶燮认为美的事物是一种客观存在:
“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
还指出,客观存在的美并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人的发现。
他所说的“泌待人之神明才慧可见”,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对艺术作为审美认识的特殊性作了深刻的分析,强调创作需要忠实于自然,同时又认
为艺术家通过形象思维,可以达到更高一级的真实。
他还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关系,艺术的发现、艺术的独创性、艺术的形式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以及诗品与人品的统一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叶燮的美学思想标志着我国古典的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石涛(1642—1718)清代画家,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绘画理论的核心是“一画”,其具有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意义。
他在绘画创作实践中产生了“法”的理念。
他指出: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根据客观对象这一见解出发,必须面向自然。
石涛重视客观对象对艺
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还认为艺术不应等同于客观生活,他明确地用“不似之似”这个道理,指出了二者的区别这一理论,为后人所赞赏、重视,称之为“山水画”大师。
5.近现代美学
晚清,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美学思想传入我国,使我国美学思想发生了转变。
晚清我国美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梁启超(1873—1929)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宣传家、政治家和启蒙主义者。
他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写了大量美学方面的文章,著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重视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他提倡“小说界革命”与“诗界革命”。
他说: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①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要素之“最要者”,认为人离不开美,审美是人的能力。
梁启超把“趣味”看做生活的原动力,认为审美艺术和情感教育是培养趣味的最好途径。
他的观点对当时的文化审美教育有一些推动作用(尤其是小说创作方面),但他又夸大了小说的社会功能。
总的说来,梁启超的审美观念有些唯心主义,但是在批判封建传统观念方面,其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国维(1887—1927)对我国美学、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其生平著作共有62种。
收入《宁海王静安先生遗书)的有42种,还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著作。
王国维的美学观点是以德国的叔来华、尼采等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最早把西方文学介绍到我国,他还对美的范畴、性质、人的审美心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他提出:
“境界”说,深刻阐述了诗词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写境”与“造境”,以及“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等问题。
他的境界说在理论上超过了我国美学历史上的诸多学说,证明了他的观点是对我国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蔡元培(1868—1940)我国近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
著有《蔡元培选集》。
美学思想上的贡献是,他认为:
“美和美感具有普遍性,美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