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817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 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

1.(2017·咸阳二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B.植物激素中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植物激素都具有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D.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答案 B

解析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内分泌细胞,A项错误;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项正确;生长素两重性,即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C项错误;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植物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起调节作用,D项错误,故选B项。

2.(2017·宜宾模拟)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是极性运输

B.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的伸长

C.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D.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不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项错误;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使乙烯的含量提高,而乙烯对茎段的细胞的伸长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B项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中,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C项错误;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D项正确,故选D项。

3.(2017·云南一模)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

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答案 D

解析 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协助,A项正确;生长素含量少,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项正确;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项正确;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一定抑制根的生长,D项错误,故选D项。

4.(2017·昆明二模)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

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答案 C

解析 温特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项错误;植物茎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项错误;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项正确;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遗传物质不变,还是二倍体番茄,D项错误,故选C项。

5.(2017·江西调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现出两重性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量的影响可以相同

B.牵牛花幼茎缠绕物体生长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C.某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某植物茎的生长,也一定抑制该植物芽的生长

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答案 C

解析 根据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关系曲线可知,若根在不同的浓度下生长量相同,则这两个浓度应该都是促进作用,A项错误;牵牛花幼茎缠绕物体生长时,远离物体一侧生长素浓度高,靠近物体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两浓度对茎的生长均为促进,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项错误;同种植物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茎,所以对茎的生长表现为抑制的浓度,对芽来说也一定是抑制的,C项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D项错误。

6.(2017·银川二模)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B.乙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2.4-D均为植物激素

C.在植物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表达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A项正确;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吲哚丁酸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

2,4-D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不是由植物自身所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

故B项错误;在植物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项正确;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

7.(2017·吉林三调)关于植物激素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合成原料是丙氨酸

B.植物的恶苗病与赤霉素的含量过少有关

C.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均表现为促进作用

D.植物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是受各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色氨酸,A项错误;植物的恶苗病是由于感染了赤霉菌,导致体内赤霉素的含量过多,B项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以促进果实发育,C项正确;植物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是受基因控制的,D项错误。

8.(2017·濮阳三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C.不同激素分别独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A项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B项错误;不同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C项错误;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D项正确。

9.(2017·张家口一模)棉花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三组处理中,B组幼果的脱落率最低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放射性物质在果实中的含量的差异

C.若本实验中所用激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促进植株增高的作用,则该激素可能是赤霉素

D.由实验可推知幼果正常发育的植株中该激素含量比幼果脱落的植株中该激素含量高

答案 D

解析 实验的三组处理中,获得光合产物最高的幼果的脱落率最低,应该为B组,A项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放射性物质在果实中的百分比的差异,B项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实验用激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促进植株增高的效果,则可能是赤霉素,C项正确;由实验A、C组可推知植株该激素的含量偏高幼果的有机物含量却偏少,果实容易脱落;由实验B、C组可推知幼果中该激素的含量偏高使幼果的有机物含量偏多不易脱落,而非植株中的激素高,D项错误。

10.油菜素内脂(BR)是一种植物激素,表中所示是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编号

1

2

3

4

5

6

BR的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表中数据显示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B.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mg·L-1之间

C.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幼苗的初始高度、BR的浓度

D.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答案 D

解析 表中数据显示:

用不同浓度的BR处理的实验组,其幼苗平均株高均大于BR浓度为0的对照组,均体现了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即没有体现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A项错误;当BR的浓度为0.3mg·L-1时,幼苗平均株高最大,说明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1之间,B项错误;该实验的BR的浓度属于自变量,C项错误;实验中设置BR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项正确。

11.(2017·郴州市四模)原花青素(PC)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朵和树皮中的一种天然抗癌化合物,某研究小组就原花青素对离体的人胆囊癌细胞抑制作用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h)

细胞抑制率(%)   

PC(mg/mL)      

0

20

40

80

160

320

24

18

24

27

28

30

33

48

25

30

32

34

38

41

72

29

33

40

45

49

53

A.实验设计中遵循的自变量不止一个

B.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瓶要先后测定3次

C.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

D.随着原花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增强

答案 A

解析 实验设计中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项错误;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瓶要先后测定3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B项正确;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抑制效果增强,C项正确;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原花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抑制率增加,抑制效果增强,D项正确,故选A项。

12.(2017·衡中六调)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下图是某学校高二学生根据西瓜受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绘出的变化曲线(注:

横坐标表示实际天数,纵坐标表示子房直径大小),其中A曲线表示正常受粉情况下的记录。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受粉后与子房能发育成果实有关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

曲线B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雌蕊未________或者子房发育早期种子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生长素而停止发育。

②对比曲线A和曲线B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

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将等量根尖放在________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做能源。

答案 

(1)需要

(2)生长素 受粉 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并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3)乙烯浓度 不含生长素

解析 据图分析,A曲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的体积越来越大,说明果实在不断的发育,B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的体积由有变无,即慢慢的凋落。

实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

(1)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ATP。

(2)①据图示可知,曲线A表示子房直径逐渐增大,说明授粉后子房能发育成果实,原因是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其发育成果实;曲线B表示子房直径逐渐减小,说明子房没有发育成果实,原因可能是雌蕊未受精,或者子房发育早期,人为除去了种子或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生长素而停止发育。

②对比曲线A和曲线B得出的结论是子房发育成果实需种子产生的生长素的促进。

(3)①根据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