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经验交流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构建务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河滨小学 屈 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
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
”,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
”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什么是务实高效?
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
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一、潜心钻研,备好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
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
“教师自己首先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亲近课文,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就不要进课堂。
”正所谓:
先打动自己,再去打动孩子。
1、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
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
然后再“跳出来”,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2、备学生。
在掌握教材的同时,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哪些内容孩子不容易理解掌握、怎样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孩子的兴趣。
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
对于学生各种各样的质疑,教师提前备课时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将问题精心梳理,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两个问题。
在备课中,我总是先把自己当做学生一样,教授新课前不看教参,自己阅读文本,进行批画。
理清文章主要脉络、明确重难点,初步设计教学方案。
然后仔细阅读教参,对照教参看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吃透教材,还存在哪些漏洞,然后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优化课堂结构
几年前,教研室就曾倡导小学语文的教学应是:
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而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就是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
1、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尤为重要。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
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更好的促进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要抓住文章核心问题,来组织孩子交流、探讨,而不应以老师的思考代替了孩子的思考。
应把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课堂中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来引导、组织教学,而不是按着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
3、以趣结尾,升华主题。
结束语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
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
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
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
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如:
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
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
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
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
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
可以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紧扣中心设置问题;课外拓展设置问题;引导质疑设置问题,总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
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学会思考,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思考反思层出不穷。
在反思中充实课堂,在积累中沉积思想,我们一定会倾听到自己幸福成长的声音。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从习作教学纵观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河滨小学 屈靖
谈起语文教学,真的是千头万绪,可以聊的内容与话题数不胜数。
语文课程标准中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各阶段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孩子的一篇习作,就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他的思想、知识、语言等多方面的积累。
可以说,看一个孩子的语文学得怎么样,只需要看他的一篇作文就可以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
今天,我就以习作教学为切入点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学习小学语文各阶段的一些教学策略。
首先一起来听一个习作片段:
下面是一篇学生的习作——
一个快乐的下午
放学了,我背上书包回到家。
吃过饭,爸妈去干活了,让我在家里做作业。
于是,我端来凳子坐在桌子边开始写作业。
刚做完,小刚叫我捏泥人,于是我们就挖来泥巴捏开了,我们先捏了一个头,在上面捏了眼睛、耳朵、鼻子。
然后,我们又捏了一个身子,两条胳膊,两条腿和两只脚。
最后我们将头、身子、胳膊、腿和脚捏在一起,一个泥人终于捏好了,我们非常高兴……
请不同学段的语文老师对这个习作片段进行点评。
大家谈的非常好,如果放在低段,这无疑是一篇不错的日记,写得真实、完整。
但是站在中高段去评价,显然不尽如人意,语言干巴,内容单调,就像在记流水账,如此这般的习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
那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 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缺少基本的表达方法;
一种:
阅读量少,缺少语言积累,可谓是“无米之炊”。
另一种:
孩子积累的好词佳句变成了没有情感的堆砌,缺少在语境中生动地运用和内化。
不会或者不能运用所积累的语言素材。
2、读写结合不够充分、小练笔少。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和小练笔不够充分,读写两张皮。
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孩子缺少量的练习,没有厚积就不会薄发。
3、习作指导要么不到位、要么越位。
孩子习作中不是写不出,就是写不具体;这和老师的指导有直接原因。
如果启发指导不到位,那么学生写作的欲望就不强烈、兴趣不浓厚;反之,如果启发指导过多过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自主作文积极性的发挥。
4、习作定位不当,教学要求偏高。
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段明确要求: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对中年级段的要求: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对高年级段要求: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但是许多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拔高要求,从而使孩子感到作文太难了,似乎高不可攀,以至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对作文望而生畏,何谈兴趣?
下面我们就从各个学段去共同交流探讨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习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低段习作重在激发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识字写字,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记忆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下面我想请一个老师谈谈你的识字教学流程。
我们都会发现在低年级课堂的识字教学过程中会穿插组词、说句子等练习,孩子这时是很喜欢表达的,回答问题积极活跃。
其实这样的练习不仅在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无意识地在教孩子习作。
只是这时孩子说的话比较零碎,有的孩子说的话不够完整,有的孩子说的话语序不当,也有的孩子还不会说句子。
当我们在不断地指导孩子用完整的话说句子时,当我们在纠正孩子句子的语序时,当我们在引导那些不会说句子的孩子发挥想象时,其实就是在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低段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孩子能把一个字变成一个词,再把词变成一句话,最后让孩子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写出句子,或者看图写话,刚开始由于孩子识字量小,不会写的字可以让他们用拼音,这样扫除孩子由说到写的障碍,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写话很难。
诚然,在低段教学时还是要以说来导写,那就必须先让孩子多练习说话,抓住课堂40分钟,利用好我们小班化的优势。
在低年级时,我的识字教学流程基本是这样的:
孩子预习课文用不同符号圈画出各类生字并自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后集体交流学习难字(请小老师来代替老师教学生字,为生字组词、说话,然后书空)。
在交流生字时,孩子们会说出很多词语,有很多是同音不同字的,我总是顺手写在黑板上,教给孩子认识区分。
在备课过程中,就把本课所有生字的同音字、形近字罗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课堂上孩子不论是采用猜字谜、换偏旁、加一加、减一减等哪种方法来认识学习,老师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并不时引导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可以说,对于优等生来说,一节课的学习远远大于课本上的知识。
这样坚持下来,我发现了有一举多得的好处:
既可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使孩子为中高年级的阅读、习作打基础,减少错别字,消除阅读障碍。
在孩子自主学习生字、自己做老师讲课、大量的语言交流氛围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自然而然得到了发展。
我们都知道阅读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低年级时,就必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日积月累,孩子的语言沉淀绝不会少。
另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选,散发着语言文字的魅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低年级的课文又都短小,语言朗朗上口,因此对于优等生,完全可以做到熟练背诵每一篇课文,这就是最好的语言储备。
从一年级后半期开始,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学习写话。
这阶段,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千万别用各种形式要求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