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678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docx

9A文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

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

(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

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

(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

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

第一讲: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

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

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

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

(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

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

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

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

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

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

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

“政者,正也”。

2、说明儒家政治观念与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差异。

(1)产生背景:

儒家政治思想出现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旧的奴隶制分封政治秩序受到破坏,社会政治出现大变动,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情况下产生的。

自由主义政治观出现于欧洲工业化过程中,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正在上升的工业化中产阶级的愿望。

(2)代表阶级:

儒家政治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代表和反映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由主义政治观代表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

(3)核心原则:

儒家政治观念的核心是研究君主治国之道,即“仁政”,君主治国应修己治人,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

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核心原则是个人主义思想,即社会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样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

3、如何理解政治研究与规制“公共权力的关系”?

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从“公共权力”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分别为:

(1)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合法性基础:

关于“公共权力的起源”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神权说、强权说、社会契约说、功利说、进化说等;关于“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即“为何服从”,有如下几种说法:

服从它是出于神意,服从是出于功利的计算,服从是出于无奈,服从是出于社会契约,服从是出于风俗等。

(2)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

即如何安排和处理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力的关系。

进一步而言,涉及国家的权力范围、社会的自治范围、个人的自由范围三个层面的问题。

“有限政府”“公民社会”“个人自由”代表较为温和的方案;“集权主义”“无政府主义”代表较为极端的方案。

(3)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

国际层面:

双边、多边跨国权力模式;国家层面:

分权—联邦制,集权—单一制;政府层面:

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关系模式——总统制、内阁制;政府分支机构层面:

科层制;非政府集体组织层面:

独立和自治性会员制,等。

(4)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

两种对立的模式:

“人治”与“法治”;“民主”与“独裁”。

具体表现为不同层面上不同机制:

党派竞争机制、选举机制、限选机制、官僚负责机制、文官中立原则,等。

(5)公共政策的制定:

对不同制度比较,区分不同事物性质,采用不同手段,针对不同事物采用不同决策机制:

专家决策、民主投票,等;个人意志如何转变为公共政策:

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

针对以上关于公共权力不同方面的研究,在对现实政治生活提供不同解释和评价标准的同时,也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思路,最具对比性的为: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方案。

4、如何理解政治设计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思路的不同?

(1)理想主义者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本善,如果人变坏,是因为环境不善,或跟人学坏。

所以要通过改善环境,或加强教育,使人“弃暗投明”。

对公共权力多持肯定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偶尔出现恶政,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基于以上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好人政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

通常被认为是“人治”“德治”的政治设计思路。

(2)现实主义者对任性持悲观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

人不相互伤害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多持否定态度,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会雪上加霜。

因此,政治设计和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无法“作恶”。

通常被认为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第三讲:

政治研究的概念与范畴

1、概念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概念的意义:

(1)政治分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政治学家需要关注一个普遍的现象,而界定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他进行政治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2)政治学家所使用的语言就像政治从业者使用的语言一样广泛。

政治从业者主要出于政治鼓动而非政治理解,他们要使自己的语言主导舆论或扰乱视听;

政治学家必须谨慎使用自己的语言,必须清楚而精确地界定或重新界定这些概念,一边是自己与日常政治争论中误传的说法区别看来。

(3)政治概念通常与意识形态信念盘根错节。

自从出现意识形态语言以来,这些概念对最初的含义构成了特别的挑战:

它们往往寓意不明,经常成为敌对和政论的话题;它们可能负载着不明的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含义。

概念的作用:

(1)认识事物:

概念是我们进行思考、批判、争论、解释和分析的工具。

凭借概念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思考、批判、争论、解释和分析,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

(2)区别事物:

概念也帮助我们根据事物性质概括同类事物,区分不同事物,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不同范畴。

2、概述政治概念的性质和分类。

概念的性质:

抽象性与概括性。

概念并不是单个事物的名称,而是对同类事物的抽象性概括,它属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讨论的“理念论”的范畴。

概念的分类:

(1)规范性概念:

也被称为价值型概念,所指一些道德原则或理想,用来标书被认为“应该”或“必须”的事情。

此类概念包括“自由”“权利”“正义”“平等”等,都有价值负载。

规范性概念用来预设和规定行为的方式,并对行为作出评价。

(2)描述性概念:

也被称为实证性概念。

所谓“实证”,就是指事物具有肯定或确定的性质。

这类概念所指的是客观的、可以显示其存在的事实,用来描述一个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

此类概念包括“权力”“权威”“秩序”“法律”等。

描述性概念不是用来规范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一个事实。

3、比较规范性概念和描述性概念的差异。

(1)规范性概念被认为是“价值负载的”,用于阐明价值,规范行为,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通常被用于哲学研究中。

(2)描述性概念被认为是“中性的”或“价值中立的”,用于说明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通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中。

第四讲:

政治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1、什么是行为主义?

它对于政治学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行为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政治学研究方法。

它借用心理学的方法,从选举、民意调查、议会投票以及其它可以获得数字的方面积累数据,通过采用量化数据的方式,对以上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用:

(1)行为主义为政治科学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它提供了客观和量化的数据,使各种假说得到验证吗,动摇了一些长期坚持而未经检验的假设,赋予政治理论一个经验性的基础。

(2)20世纪5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人们政治科学的热情达到顶点,推动了政治科学的发展,以证明在某些研究方面,政治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3)行为主义的研究在检验政治的“社会基础”时特别有用,这个基础就是每个公民的态度和价值观,它有助于政治系统按其自身方式进行运转。

2、如何认识政治哲学研究方法和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1)政治哲学研究方法属于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范畴,其主要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对政治展开研究,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权利等概念和观念为研究对象,采用哲学推理的方式,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哲学研究方法回答了什么是应该和必需的,为政治批评提供了根据,也为政治理想提供了参照。

(2)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属于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其主要借鉴了其它社会科学,如: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它以现实的政治现象如选举、投票等政治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的,如:

量化数据的方式。

科学的研究方法回答了政治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对于研究政治主体的行为方式、政治系统的运转等现实问题提供了参照。

(3)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冲突,现在它们也不怎么被当成是两种对立的研究方式,而是被视为获取政治知识的两种相互对照的途径。

3、如何评价政治科学化趋势?

(1)政治科学化是具有吸引力的,它清楚地界定了“事实”和“价值”的界限,提供了区分真假命题公正而可信的手段,也为获取关于政治世界的客观知识提供了路径。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大量其它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解释政治现象的方式。

(2)但政治科学化只拘泥于可以量化的研究方面,只关注于很小的细节问题,而大量的政治领域是不能量化的。

这些不能量化的领域需要我们“回归传统”,采用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如:

哲学、历史、制度的方法进行研究。

(3)对于不能量化的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积累非量化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当归纳进一步得到证实时,就可以成为“理论”。

按照这种方式,政治学研究就是积累知识,而知识则是科学的本意。

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学研究的趋向也可以被看做“科学化”趋向。

第五讲:

政治生活的价值取向

1、政治价值体系如何构成?

其作用是什么?

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

(1)根据政治结构分析,如果把政治体系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该系统的“硬件”系统,政治价值体系构成该系统的“软件”系统。

(2)正义、权利、自由、自治、民主、平等、宽容是现代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构成政治价值体系的最基本要素。

(3)以上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

每个概念或要素各有其自己的应用防卫,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层面和角度。

“正义”意味对“权利”的“平等”分配,这体现与个人与集体的互动关系:

A、个人与公共权力关系,追求“自由”

B、社会组织与公用权利关系:

追求“自治”

C、个人——社会组织——公共权力方面:

追求“民主”和“平等”

D、个人与个人关系:

追求“宽容”

(4)如果“正义”意味着合理或平等地分配权利,那么,这种合理或平等的分配体现于规划政府、社会、个人三者关系的各个方面。

即:

A、个人生活领域:

强调自由与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