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走出职业倦怠.docx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走出职业倦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走出职业倦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走出职业倦怠
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走出职业倦怠
读《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有感
2009-10-1114:
50:
17分类:
读书笔记
这个月,我在图书室里借了一本关于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的书,因为我曾经有过这种职业倦怠感,特别是当压力大的时候。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其中有一篇《谁偷走了你的激情》写得蛮好的,现在与大家来分享。
书中讲了教师工作是育人的职业,面对的是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学生,而人是最独特、最具魅力的,尤其中是小学生,他们又是富于变化、最具有可塑性的。
面对“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学生,有些教师因为主客观原因,往往采取“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抱着陈旧的教案,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除非教材改了,迫于无奈,才不得不重新备课,重新写教案。
至于平时注意去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储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老师,按比例而言显然不多。
有些老师总是将自己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原因归咎于太忙,没有时间。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是将责任外化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有些老师能做到教学和科研两头抓,提升自己,主动将自己塑造成为名师,而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是教书匠?
为什么有些教师不仅教学科研成果优秀,而且通过努力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有些教师则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为什么有些教师成为学校领导的赏识和重点培养的对象,而有些教师则处于默默无闻、被边缘化的境地,有被学校的“末位淘汰制”淘汰的危险呢?
先秦时期老子强调,人们凡事首先要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一味的怨天尤人是消极的人生观。
我针对作者所与的文章,反思了自己。
我觉得前几年的我也是有以上的现象的,经常不动脑筋地抄教案,理由为太忙,没时间多想,结果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没有什么进步,也没有成为什么“名师”。
不过,现在的我不再像十年前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我会积极面对各种新的挑战,面对领导的信任,我有责任将每一件事情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放心。
所以,我现在工作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也没像以前一样有职业倦怠感了
学期结束前,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寒假读书活动我借阅了一本《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一直以来教师这份职业,由于工作量大、琐碎事务繁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以致于精力透支,身心疲惫。
想想自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有14年了,每天都是在忙碌、紧张的状态下度过,曾经的激情也已渐渐平淡,正在走进职业倦怠期。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有何灵丹妙药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把《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带回了家。
我曾经想,我是不是已经缺乏了上进心。
看了这本书后,给我迷惘的心以安慰。
职业倦怠是职业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弗洛姆说:
“职业倦怠是现代人的通病,聪明的人肯定是善于及时抽身倦怠,重鼓职业激情的人。
”这一段话不仅对教师,对任何职业的人都有警世作用。
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应采取积极行动,有效防范这种病症的侵袭。
作为个体而言,可从具体的行动和心理两方面作好调适。
一、克服倦怠的心理调适
1、学习“水”的智慧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物体了,但是“攻强克坚”时,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厉害。
最厉害的智慧当如水的那种柔中有刚,刚柔一体的境界。
水的智慧很值得教师思考、领悟和内化,教师若能领会水的智慧,那就不可能出现厌烦、失落和倦怠等消极情绪,总会怀揣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
教师工作压力不可避免,那么只能改造主观世界来达到物我和谐,从而调适内心状态,以应对和排遣压力。
3、学会情绪疏导
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处极限时,总会出现一些精神上的困扰,而且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打开自己的“情绪控制阀门”,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
4、心里要有“时间表”
在现实里,时间是个不变的常数。
教师若能在常量的时间里管理好自己,提高办事效率,就会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能够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5、善待自己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教师很少为自己留出娱乐和放松的时间。
再加上教师责任心很强,习惯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
不均衡的生活会使教师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之中。
要改变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善待自己。
二、克服倦怠的具体行动
1、体育锻炼——让生理“机器”协调运转
生理机能与人的内心情绪休戚相关。
当身体强健,身体中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皮肤和毛发等组织运转顺畅时,人的精神上的承受能力必定较强。
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就会远离倦怠。
2、合理饮食——为身体健康提供“燃料”
饮食是人生的享受,合理健康的饮食能缓解身心压力,给身体提供燃料和动力。
3、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
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
教师通过建立自己交际圈中的良好人际关系,不仅会满足各种生物学性质的需要,而且能够不断掌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知识、技能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在交际中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可以肯定地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是很少出现职业倦怠情况的。
4、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中国社会向来给教师职业带上很美丽的“光环”,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确有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其本身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要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过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学生学业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一人之力。
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师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或喜或悲。
确立了这种合理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期望的教师,才不会轻易被一时的挫折和逆境年扰,最终产生对本职工作的厌倦情绪。
5积极投身教育变革实践
一个人很难改变另一个人,因此,任何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适应自己周围的环境。
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不能有效投入课程改革实践,就很容易因为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被各种变革折腾提厌倦不堪。
看了本书以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还要学会爱惜自己,适时地进行自我调适。
这样职业倦怠就不会光顾,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
《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读后感
寒冷冬日,我却时时感受着一股股的暖流。
因为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
想想自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有十个年头了,职业倦怠是职业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弗洛姆说:
“职业倦怠是现代人的通病,聪明的人肯定是善于及时抽身倦怠,重鼓职业激情的人。
”这一段话不仅对教师,对任何职业的人都有警示作用。
面对职业倦怠,教师应客观公正的分析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在认清楚原因之后,采取积极行动,有效防范这种病症的侵袭。
作为个体而言,可从具体的行为和心理两方面做好调适。
《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这本书的作者归纳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十大原因:
赞誉鱼显示背离;劳动价值鱼劳动报酬的反差;理念先进鱼评价体系落后的矛盾;新课程对教师的高要求鱼教师个人价值观的矛盾;圣人标志与常人心态的矛盾;角色价值观鱼个人价值观的矛盾;自我抱负高于工作准备不足的矛盾;工作负担过重与教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高精力投入于低成就感的矛盾。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十大原因基本上囊括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在这十大矛盾中,有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造就的;有的是教学改革新旧思想的冲突;有的是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是基本的国情决定的;有的是教师自身的原因。
对于这些原因我们一定要客观的认识和李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猛士必须是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可见正视是首要的条件。
我想,只有在客观分析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何高喊口号的改革都是形式主义,最终只会落得镜中花、水中月的结局。
对于教师自身的原因,比如自身的业务水平;自我心理调节;教师个人的素质等原因造成的倦怠,作为个体,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的。
置身于目前这样一个各行业充满竞争,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大潮中,教师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可能不遇到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倦怠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如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陷入倦怠。
生活的价值来之不易,已经有职业倦怠的教师,想要恢复失去的热情和活力,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没有上帝或者救世主能够让你的梦想一夜之间成真,而且这一切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帮助你,这一点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讲更是如此,即使我们的社会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做出了比较大的改善,谁哟能够保证所有的教师不会再产生新型的职业倦怠呢?
所以就目前来讲,改变自己才是摆脱职业倦怠的最实际可行的方法。
“错过了太阳不要哭泣,否则你将错过月亮和星星”。
从这个意义上讲,《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这本书是治疗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灵鸡汤”它提出的一些建议,从切实可行的角度给予广大教师人性关怀。
《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非常巨大的,我想,接下来我要做的是避免走入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回首过去的工作,虽然会遇到一些小的挫折,但是在前辈们的鼓励下,我始终一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我坚信“我思,故我在!
”
漫漫长路,好书相伴,是一件幸事!
每天都是在忙碌、紧张的状态下度过,经常在深夜的休息时间来备课,能达到理想中的如坐春风式的教学体验也不多,有时候不免感到身心疲惫,有些茫然,就在这时,读了《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这本书,非常庆幸,她让我转变了观念,重新认识自我,避免了走入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一. 克服倦怠的具体行为。
1. 体育锻炼——让生理“机器”协调运转。
生理机能于人的内心情绪休戚相关。
当身体强健,身体中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皮肤和毛发等组织运转顺畅时,人的精神上的承受能力必定较强。
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就会远离倦怠。
2. 合理饮食——为身体健康提供“燃料”。
饮食是人生的享受,合理健康的饮食能缓解身心压力,给身体提供燃料和动力。
3. 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
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
教师通过监理自己交际圈中的良好人际关系,不仅会满足各种生物学性质的需要,而且能够不断掌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知识、技能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在交际中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可以肯定地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是很少出现职业倦怠情况的。
4. 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中国社会向来给教师职业带上很美丽的“光环”,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却有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其本身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要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不够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学生学业的好坏、发展的快慢,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一人之力。
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师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学生堪称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或喜或悲。
确立了这种合理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期望的教师,才不会轻易被一时的挫折和逆境干扰,最终产生对本职工作的厌倦情绪。
5. 积极投身教育变革实践。
一个人很难改变另一个人,因此,任何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适应自己周围的环境。
作为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不能有效投入课程改革实践,就很容易因为跟部上“时代潮流”而被各种变革折腾而厌倦不堪。
二. 克服倦怠的心理调适。
1. 学习“水”的智慧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物体了,但是“攻强克坚”时,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厉害。
最厉害的智慧当如水的那种柔中有刚,刚柔一体的境界。
水的智慧很值得教师思考、领悟和内化,教师若能领会水的智慧,那就不可能出现厌烦、失落和倦怠等消极情绪,总会怀揣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 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
教师工作压力不可避免,那么只能改造世界来达到物我和谐,从而调适内心状态,以应对和派遣压力。
3. 学会情绪疏导
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处极限时,总会出现一些精神上的困扰,而且身体健康也会收到威胁。
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打开自己的“情绪控制砸门”,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
4. 心里要有“时间表”
在现实里,时间是个不变的常数。
教师若能在常量的时间里管理好自己,提高办事效率,就会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能够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5. 善待自己
犹豫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教师很少为主教留出娱乐和放松的时间。
再加上教师责任心很强,习惯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
不均衡的生活会使教师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之中。
要改变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