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6176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出题人:

付荣审题人:

尹玲惠

一、积累运用(2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浅尝辄止 信誓旦旦 夹袄(jiá)    殒身不恤(xù)

B.义愤填膺 开成布公  载(zài)笑载言    混混沌沌(hún)

C.夙兴夜寐没精打采偃旗息鼓(yǎn)  梵婀玲(fán)

D.责无旁待 繁芜丛杂估量(liáng)   蓊蓊郁郁(wěn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党的高级干部如若不时刻保持警惕,就容易______为腐败分子。

③这几天我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权利  退化   常常            B.权力   蜕化   常常

C.权利  蜕化   往往            D.权力   退化   往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B.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是去接受锻炼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是要靠自己的才能创造业绩的,这与古人的终南捷径大相径庭。

C.事故的隐患已经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大祸。

D.虽说鼓励会催人奋进,但我们要注意奖有所出;对于某些不虞之誉,我们要冷静看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爱作假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脚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肖传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的阶段,并已开始向科学技术工作者身上倾斜。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A.④②①③⑥⑤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①④②⑥⑤D.③④⑤⑥②①

6.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雨雪霏霏雨:

动词,下

B.体无咎言  咎:

责怪

C.如怨如慕             慕:

想念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

识其本名

7.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孰能讥之乎     B.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C.所以游目骋怀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

A.正襟危坐B.舞幽壑之潜蛟

C.足以极视听之娱D.当其欣于所遇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于是余有叹焉

C.羽化而登仙

D.放浪形骸之外

10.列各句,与“何为其然也”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而今安在哉B.客有吹洞箫者

C.渺渺兮予怀D.其孰能讥之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予乃摄衣而上摄:

提B.披蒙茸披:

覆盖

C.予亦悄然而悲悄然:

忧愁的样子。

D.予亦惊寤寤:

12.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仰见明月,顾而乐之 B. 曾日月之几何

  顾安所得酒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归而谋诸妇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或取诸怀抱吾与子之所共适

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伤感。

C.《后赤壁赋》中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D.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

后赋则说理谈玄,愈悲愤于旷达,结尾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14.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2)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于中好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

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15.词的上阕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

(6分)

 

1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信誓旦旦,。

(《诗经·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三、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

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

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

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

他的醉态浪漫呢?

他的才情风骨呢?

他的失意豁达呢?

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

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

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

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

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

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

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

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

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

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

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

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

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

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

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

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

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

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

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

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

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18.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

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5自然段:

“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19.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

“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

(6分)

20.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6分)

六、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经去拜访一位前辈。

一进门,他的头不小心狠狠地撞到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地用于揉揉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比他的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框。

没想到,出来迎接他的老人恰好看到这一情景,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很痛吧!

可是,这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读过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月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语文答题卡

选择题(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14.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译文:

                           

(2)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

                          

15.词的上阕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信誓旦旦,。

(《诗经·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5),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昔我往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18.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4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

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

                          

(2)第5自然段:

“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19.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

“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述。

(6分)

答:

                          

                          

20.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6分)

答:

                          

 

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卷答案

1A

2B(“权力”是政治上的或职责范围内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权利”与“义务”相对,指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对象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

根据句意,应选“权力”。

“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多用于权势重、地位高的人。

“退化”多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根据句意应选“蜕化”。

“常常”指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不一定具有规律性;“往往”指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常常带有规律性。

根据句意应选“常常”。

3C(A 涸辙之鲋:

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B 终南捷径:

比喻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C 不足为训:

不足:

不值得;训:

法则,教导,规范。

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D 不虞之誉:

虞:

料想;誉:

称赞。

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4.D(A“其中”表意不明B项成分残缺,“并已……”前缺少主语;C语序不当,“不仅诚信”改为“诚信不仅”,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与“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换位)

5C(③承起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①则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

这两句先写出蝉的习性、特点,突出其“高洁”,然后④②再回应句首的“晨间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接着⑥⑤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的“蝉亦是禅”。

6B、7B、8D、9C、10A、11B、12C、13D

14翻译:

(1)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是岁、望、归、状语后置句各1分)

(2)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反、中流、听、焉各1分)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

“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

“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

“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

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5

(1)视听结合,残阳小楼,笛韵偏幽,写出了秋日黄昏登楼所见所闻。

(2)远近高低结合,一行白雁,几点黄花,使景物有立体感。

(3)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笛声衬托环境的幽静。

(4)色彩渲染,暮天白雁,秋色黄花,色彩明丽。

写出三点可给满分6分,每点2分。

16

(1)作者秋日登楼因眼前秋景而惊讶于节序变换、时光流逝。

(2)感叹身世沉浮,繁华不再

(3)忆起旧日游乐而心生惆怅

写出两点可给满分4分,每点2分。

17略

18⑴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承上启下”1分,分析1分)

19.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各1分)

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

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ABCD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EF两点。

20取胜的原因:

A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B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C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三点,每点2分)

解析:

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

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来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