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533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docx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证汇

本病有根据六淫病因分型的,如分寒型、热型;

偏热型用除蒸理顽汤:

青蒿、桑寄生各30克,地骨皮20克,生黄芪、防已、乌梢蛇、钩藤、地风皮各15克,防风、羌活、独活、白术、地龙、当归各12克,红花8克,雷公藤10~15克。

随证加减。

偏寒型用驱寒理顽汤:

制川草乌各12~15克,桂枝、雷公藤各10~15克,麻黄、全蝎、白花蛇各6克,黄芪、防已、杜仲、补骨脂各15克,防风、羌独活、当归各12克,细辛4克。

寒热错杂型用错杂理痹汤:

羌活、独活、防风各12克,丹参、狗脊、桑枝、生石膏各20克,细辛5克,桂枝、当归各10克,白芥子3克,穿山甲6克,露蜂房15克。

部分病人兼服雷公藤片40~80毫克,日3次,饮后服。

有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分型者,如脏腑气血辨证:

①肝肾亏损:

淫羊藿、牛膝、川断、黄精、鹿角霜、秦艽、白花蛇各15克,鸡血藤、苡仁各30克,熟附片、雷公藤各10克,细辛6克;

②气血亏虚:

黄芪45克,黄精、鹿角胶、牛膝、杜仲、白花蛇各15克,丹参、鸡血藤、苡仁各30克,细辛、川芎各6克;

③脾胃虚弱:

党参、茯苓、白术、淫羊藿、黄芪、元胡、淮山各15克,苡仁、丹参各30克,枸杞子12克,甘草6克;

④湿热阻络:

黄柏、苍术、桑枝、牛膝、七叶一枝花、白花蛇、防已、滑石各15克,苡仁、海风藤各30克,雷公藤20克。

重用细辛治疗,用细辛30~160克,制附子10~30克,希莶草30~100克。

指间关节肿胀变形疼痛者加川芎3~6克;趾踝关节肿胀变形加怀牛膝3~9克;指趾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独活各3~9克;关节肿明显加苡仁9~15克;腰痛明显加狗脊3~9克,川断3~6克;颈胸椎增生变形疼痛显著者加白芍、木瓜各3~9克。

较多地使用具有温经散寒止痛作用的川乌、草乌;用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独活各10克,钻地风、川牛膝、生地各15克,防已、黄芪、当归各30克。

其中二乌切成蚕豆大颗粒,先煎半小时。

每日1剂,早晚分服。

如疼痛剧烈可加全蝎、蜈蚣。

本方治顽痹有较好疗效,如服用10剂不效,则改用它法治疗(心、肝、胃病及孕妇忌服)。

用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制草乌、防已各15克,桑枝30克,莪术、当归、白芍各12克,炙甘草10克,热盛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寒盛加细辛3~6克,桂枝用到20克;气血亏虚者加党参20~30克,首乌15克。

日1剂,连服3个月后改隔日1剂,再服3个月。

继以上方制丸剂,连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

以制马钱子为主治疗:

如用制马钱子200克,寻骨风、鹿角、黄芪、鹿衔草、乳没、丹参、制川乌各300克,白术、防风、甘草、知母、白芍、桂枝各200克,麻黄、怀牛膝各150克。

共研细末,成人每晚睡前服1次,5~12克,用熟蜜调,酒送服。

从小剂量逐渐加大,以手脚稍有抽动感为准,无抽动感第2日仍加量,但每天加量不超过0.6~0.8克。

重用虫类药:

类风湿关节炎经久不愈,以虫类药搜风通络。

蠲痹六虫汤:

炙全蝎、炙蜈蚣各研细吞服1~1.5克,炙蜣螂虫、炙蕲蛇、甘草各4.5克,炙蛮虫6克,鹿衔草、寻骨风、钻地风、露蜂房各9克,当归15克。

随证加减。

蚂蚁丸:

蚂蚁50克,人参1克,当归4克,黄芪、鸡血藤、丹参各7.5克,淫羊藿、巴戟、苡仁、威灵仙各5克,蜈蚣25克,制川乌、牛膝各2.5克。

研细,蜜丸,每重12克,每日1丸,与核桃仁1个,大枣1枚共研极细,盛入盆中,加鸡蛋1个搅匀,蒸成蛋糕状,用白开水空腹送服。

急性发作配合口服西药或中药汤剂,3个月1疗程。

也有用广西产大黑蚂蚁干燥粉末,加蜂蜜为丸,每次服5克,日3次,白开水送服,30天为1疗程。

连服3个疗程。

又如以蚂蚁为君药,占50~70%的中药散剂--玄驹类风湿灵1号散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是当前公认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药物。

药理实验表明其全根煎剂具有抗炎、抗癌、杀虫等作用。

用雷公藤提取物制片剂(每片含总萜20毫克)口服,每服2片,日3次。

其镇痛、消除关节肿胀效果好,且能使半数患者血沉恢复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

用雷公藤合剂:

雷公藤2500克,制川、草乌各320克,红花、炒杜仲、当归、生黄芪各180克,水煎3次,得汁1000毫升,待冷加入50~60度白酒1000毫升,混匀,装瓶存放1年。

服药时500毫升溶入白糖100克。

15岁以上患者每次服20~50毫升,儿童减半,日服3次,饭后服,3~6个月为1疗程。

青风藤能去风湿,通经络止痛。

药理试验证明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和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青风藤生药94克或加麻黄6克(后下),水煎或浓缩成片,早晚分服。

用青风藤汤:

青风藤30~50克,秦艽、寻骨风各15克,何首乌30克。

随证加减。

因青风藤量大,可有皮疹、眩晕、呕吐等副反应,与甘草同煎或用量由小渐大可减轻。

用雷公藤和青风藤组成的抗风湿酒,寒型用1号酒:

雷公藤250克,青风藤150克,川乌、桂枝、川牛膝、海风藤、秦艽各60克,黄芪80克,当归、防已各40克,红花30克,甘草20克;热型用2号酒:

雷公藤250克,青风藤150克,生地100克,黄精、秦艽、丹参各80克,海风藤、忍冬藤、怀牛膝各60克,白木耳、石斛各40克。

随证加减。

用水5000克,煎至1000克去渣,加冰糖250克溶后待冷,加白酒1000克装瓶密封。

20~30毫升/日3次,钣后服。

另外贴祖师麻膏(花生油2500克,熬50~60分钟,冷后逐渐加樟丹900克,再熬到滴水成珠,冷后加祖师粉750克,摊成膏药)。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结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①具抗炎作用的中药:

木瓜、青风藤、秦艽、川乌、草乌、汉防已、刺五加、蛇类、苡仁、怀牛膝、杜仲、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

②抗变态反应的中药:

秦艽、汉防已、细辛、桂枝、青风藤;

③镇静、镇痛作用的:

杜仲、桑寄生、乌头、苡仁等。

水煎剂中地黄、路路通、人参叶总甙、天麻能明显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酒浸剂中,地黄作用最强,白花蛇次之。

类风湿关节炎必须坚持治疗,坚持综合治疗。

西药和中药,内治和外治,休息和运动,心理治疗和体育疗法,物理疗法等相互配合,不可偏废。

当前治疗上存在的问题是:

①病人休息过久,过多或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综合治疗;②重视关节症状而对关节外症状注意不够;③服药疗程过短。

一般情况下服药应半年到1年。

特别是中药因服用时间过短,不能发挥疗效。

服药至显效后,处方应相对固定。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调摄,慎寒保暖,勿过劳逸,避免感冒,及时治疗感染病灶,适当参加医疗体育锻炼,对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十分有益。

用方绝招

1、辨证治疗:

①湿热阻络型:

灵仙、忍冬藤、桑枝、络石藤、萆解、黄芪、地龙、连翘、鸡血藤、秦艽各20克,苍术、黄柏、川牛膝各10克;②寒热错杂型:

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③肝肾两虚:

生地、熟地、熟附片、川断、骨碎补、桑寄生、威灵仙、狗脊、白芍、鸡血藤、红花、皂刺、生黄芪各10克。

气滞血瘀痰阻加乳香、没药、姜黄、制香附、制川乌各10克,细辛3克,地龙、伸筋草、土鳖虫各15克,蜈蚣1条,青风藤30克,生地20克,贫血或汗出恶风者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2、万节通痹方:

汤剂:

蜈蚣2克,炙乌梢蛇9克,全蝎3克,僵蚕9克,地龙10克,蜣螂虫6克,炙豹骨6克(可用狗骨代),露蜂房9克,老鹳草10克,制川乌2克、细辛3克,牛膝10克,制乳没各6克,当归10克,甘草6克。

日1剂,文火久煎,分3次饭后温服。

胶囊:

上方加麝香0.3克,羊肝15克,海狗肾3克,生黄芪15克,共研细,装胶囊。

每次由1克逐日递增为6克,日服4次,第4次宜在晚上睡前服。

膏剂:

蜈蚣5克,炙乌梢蛇10克,全蝎5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蜣螂虫10克,炙豹骨10克,露蜂房(炒黄)10克,麝香0.5克,蟾酥2克,冰片3克,细辛10克,牛膝10克,乳没各10克,马钱子10克,白芨20克,陈醋适量调糊,外敷患病关节,1日1次。

稳定期,药粉加生姜30克,鲜葱白带须30克共捣为泥,加适量黄酒外敷。

3日换药1次。

疾病的早期,活动期使用汤剂、膏剂;稳定期三种剂型合用。

3、蠲痹通络汤:

生芪30~60克,制乳没、桂枝、天南星各12克,当归、白芍、地龙各15克,制川乌12~15克,生甘草10克(与川乌先煎40分钟),土茯苓30~60克。

水煎日服1剂,随证加味。

风寒湿痹、痰凝血瘀痹两型配合使用十味散(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麻黄、肉桂、干姜各30克,生南星、生乳没、细辛各20克。

研细末)适量,用白酒调湿,纱布包敷患病关节,每晚睡前敷,次晨取下。

4、清热解毒法:

①阴虚内热型:

双花、蒲公英各24克,丹皮、石斛、青蒿、威灵仙、独活各15克,生地30克,白薇、秦艽各12克;

②湿热型:

双花、苡仁各24克,蒲公英20克,黄柏12克,土茯苓30克,车前草、泽泻、苍术各15克,川牛膝18克;

③瘀血发热型:

双花、土茯苓各30克,猫眼草12克,生地、威灵仙、远志、牛膝、赤芍各15克。

1月1疗程。

5、身痛逐瘀汤:

桃仁、牛膝各15克,红花、川芎、羌活、五灵脂、香附、秦艽各10克,地龙12克,没药、甘草各6克。

1日1剂,水煎服。

结合中药外洗或离子透析:

乳香、没药、刘寄奴、细辛、桃仁、红花各15克,王不留行20克,丹参25克,黄柏10克,海风藤、络石藤、伸筋草各30克。

名老中医绝招

焦树德:

①补肾祛湿治尫汤:

适用于肾虚寒实证。

药用川断12~15克,补骨脂6~12克,制附片6~12克,熟地12~15克,骨碎补9~12克,淫羊藿9~12克,桂枝9~15克,独活10克,赤白芍各9~12克,威灵仙12克,麻黄3~6克,防风6~10克,伸筋草20~30克,松节15克,知母9~12克,炙山甲6~9克,苍术6~10克,炙虎骨9~12克(可用自然铜9~12克,透骨草30克,寻骨风20克代),牛膝9~12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上肢关节重去牛膝,加病毒9克,羌活9克;瘀血明显加血竭0.7~0.9克(冲服),皂刺5~6克,乳没各6克(或苏木15~20克);骨质变形严重者可去伸筋草加透骨草30克,寻骨风10~20克,自然铜(醋淬先煎)10克;筋挛肢体蜷缩者,去苍术、防风、松节、加入生苡仁30克,木瓜9~12克,白僵蚕6~9克,并加重白芍、桂枝用量;脊柱僵直、关节不利者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12~15克,鹿角胶9克,羌活6克。

患者应坚持服药50~100剂,见效后用上方4~5剂研末,每次3克,2~3次/日,长期服用,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②加减补肾治尫汤:

适用于肾虚标热轻证。

药用生地15克,桑寄生20~30克,地骨皮10克,酒炒黄柏12,知母12克,骨碎补15克,川断15克,威灵仙12克,炙山甲9克,羌独活各9克,白芍15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20克,桂枝10克,桑枝30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6克,炙虎骨12克(另煎兑入)。

热多者可加秦艽20~30克;痛重者加蚕砂10~15克,海桐皮15克。

③补肾清热治尫汤:

适用于肾虚标热重症。

生地15克,桑寄生20~30克,地骨皮10克,炒黄柏12克,知母12克,骨碎补15克,川断15克,威灵仙12克,炙山甲9克,羌独活各9克,赤芍15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20克,桂枝10克,桑枝30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6克,炙虎骨(或豹骨、熊骨)12克(另煎兑入)。

朱良春验方:

肾蠲痹汤:

熟地15克,炙蜂房、炙乌梢蛇、炙土鳖、炙僵蚕、当归、骨碎补、鹿衔草、仙灵脾各12克,炙蜣螂虫8克,甘草3克,炙全蝎、炙蜈蚣各2克(研细,分2次冲服)。

连服5~10剂。

待症状改善后,用本方10倍量研细;另以老鹳草、苍耳子、?

?

莶草、徐长卿、虎杖各120克,煎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6克(经期、孕期停服)。

如肢节拘挛僵硬加炮山甲或皂刺;骨质增生加制海藻、昆布、生牡蛎;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

本方对寒湿型、痰瘀型疗效较好。

娄多峰验方:

①痹苦乃停:

制川乌、制草乌、苡仁各100克,制乳没各150克,制马钱子50克,怀生地200克。

制水丸。

功能:

祛风散寒除湿,温通化阳,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寒型。

成人每服5克,1日4次。

连服3个月为1疗程。

初服宜从小量开始。

孕妇、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忌用。

②痹隆清安:

萆解200克,怀生地200克,制马钱子50克,制乳没各150克,苡仁100克。

功能:

祛风除湿,清利湿热、舒筋活络,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热型。

孕妇、高热、体质阴虚、癃闭患者用。

本方为家传秘方基础上研制而成。

施今墨验方:

川附片15克,乌梢蛇30克,全蝎5克,桂枝9克,地龙9克,细辛3克,石楠藤12克,杭芍9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生熟地各9克,西红花3克,元胡6克,炙草节9克。

用于正虚邪盛型类风湿关节炎。

王为兰:

白芥子性味辛温,散寒化湿,通经达络,消肿止痛,为治类风湿关节关节肿胀的消肿必用要药。

寒胜者配麻黄,热胜者配地龙、生大黄。

董长富:

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麻黄100克,生石膏400克,生白术60克,川乌15克,桂枝30克,威灵仙、生甘草各10克,红花、防风各12克,鲜生姜50克。

水煎,晚上徐徐温服,服后就寝,盖被入睡,0.5~1小时汗出。

若不出汗,可热饮少量糖水。

药后避风寒冷水数日。

分型加减用药:

①寒湿型:

先行发汗,继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②风寒湿型:

先发汗,继用独活寄生汤,麻黄加术汤加减;

③湿热型:

先用宣痹汤、二妙散及小柴胡汤加减清热除湿,尔后再发汗;

④风湿热型:

先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或木防已汤加减,待热除痛减,再行发汗;

⑤肝肾亏虚型:

用归芍地黄汤、芍药甘草汤合藤类药加减。

个别患者仅需微微发汗。

嵇书尧:

生地黄60克,熟地黄3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北细辛4.5克,蜈蚣3条(打),生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分作3次服。

病情好转后,生地减量,加黄芪30克,疗效明显。

王世福:

蜈蚣5条,全蝎15克,僵蚕30克,祁蛇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穿山甲20克。

另以葛30克煎汤,以汤泛上药粉为小丸,每服10克,日服2次。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1.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

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加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2.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签草100克,忍冬藤、海桐皮各60克。

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趁热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10天为一疗程。

  3.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

加入500毫升50度白酒浸泡两周后搽患处,每日数次。

  4.桂枝、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20克。

加200毫升白酒,浸泡一周以上,每次服15毫升,每日两次。

  5.白花蛇一条,乌梢蛇3条,蕲蛇3条,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黄、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

浸泡于白酒2000毫升中,3周后可饮服。

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6.茄根24克,枸杞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

上药共为粗末,用高梁酒500毫升浸泡两周,去渣。

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7.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

先煎附子两小时,后入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30剂为一疗程。

症状缓解后,加入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

谢海洲验方

方1知母桂枝川芎炮山甲各10克赤芍全当归各15克秦艽防已桑寄生各12克炮附子生姜穿山龙各6克细辛4克马钱子0.5克(研末冲服)水煎服

方2盐知柏白芥子泽泻炮山甲各10克赤白芍各10克威灵仙生地黄各15克秦艽牛膝各12克路路通10克羌活穿山龙各6克水煎服

方3熟地54克川断27克当归紫河车鹿角霜威灵仙各30克白芍36克穿山龙露蜂房甘草各18克山豆根15克蜈蚣15条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日二次温开水送服

蒲辅周验方

当归9克白桂枝9克甘草6克通草4.5克细辛3克生姜3片吴茱萸4.5克大枣8枚制附子6克苍白术各6克茯苓9克桑枝15克赤小豆9克太子参9克红糖为引水煎服此方用于气血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陈伯涛验方

桂枝2.5—4.5克炒白芍9克知母6—9克净麻黄1.5—2.5克制附子3—6克苍术6—9克防已9克木瓜6克苡仁12克全蝎蜈蚣末各1.5—2.5克分吞酌情加老鹳草9—15克酒炒丝瓜络12克水煎服

江世英验方

方1生石膏九层塔臭茉莉钩藤根各15克知母白芍各12克桂枝9克一支七叶莲两头尖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久郁化热之顽痹

方2乌蛇地龙甘松各10克制草乌6克白芍海风藤宽筋藤各15克黑老虎两头尖鸭骨草各12克水煎另加蜂蜜2汤匙和药冲服此方用于肝肾气血亏虚之类风湿

方3制草乌甘草各6克桂枝白芍北芪红花5克牛膝威灵仙七叶莲各10克九层塔15克水煎服用于寒邪与血瘀相凝结之类风湿

高升三验方

防已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生石膏50克薏米30克水煎服

姜春华验方

生地90克防已15克钻地风15克雷公藤9克乳香9克葛根9克姜黄当归各9克水煎服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痹阻有化热内伤营血之象者

吴克潜验方

制苍术9克牛膝12克炙桂枝6克乌头9克制豨莶草9克葫芦巴9克川断12克鹿角霜12克乌稍蛇9克防已9克络石藤30克水煎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方2石斛12克防已9克桑枝15克络石藤海风藤赤白芍各15克牛膝威灵仙各9克丝瓜络15克制豨莶草9克水煎服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热型

方3生地12克熟地12克苍术10克黄柏8克防已8克当归牛膝秦艽料豆衣各10克白附子5克龟甲胶8克鹿角胶9克水煎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湿型

冬病夏治风湿性关节炎经典验方

①老寒腿药垫方:

川乌50克,艾叶、透骨草各9克,研为细末。

把药末用纸包后,外用纱布重包,用线缝好,垫在脚心上。

从初伏开始使用,二伏换一料药,三伏再换一料。

②风湿性关节炎贴敷方:

肉桂、干姜各100克,白胡椒、细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共研为细末。

再将200克蜜熬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日开始贴患处,到三伏末日时解开。

贴后患处有湿热感和奇痒,属正常现象。

③白花祛风散:

白花蛇舌草籽、川乌、草乌、蟾酥、透骨草、杜仲炭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调和成膏。

摊布上,初伏第一天时贴患处,约在20小时内患处可有奇痒,或出现水疱时即去药。

待水疱消失后,二伏时再敷之;三伏时再治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