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1907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册》

课外文言诗文及资料汇编

《同步学习》部分

1.第16页《李贺作诗》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②如素构,自名③曰《高轩过》④,二人大惊,自是⑤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⑥,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⑦者。

及⑧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

“是⑨儿要呕心乃已耳!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下》)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

和沈亚之友善。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

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

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

后世有人称之为“诗鬼”。

有《昌谷集》。

【注释】1.皇甫湜:

(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就:

完成  3.提名;命名。

  4.《高轩过》:

题目名。

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5.旦;早上  6.自是:

从此  7.奚奴:

童仆,奴仆。

  8.程课:

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9.是:

这。

  10.闻:

听闻。

  11.信:

相信。

  12.牵合∶牵强符合  13.已:

停止

【翻译】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

  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

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附会别人的任务题目。

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

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

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

“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死后仍然不是举人。

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附:

1.《讳辩》(韩愈)

【原文】

  愈与李贺书[1],劝贺举进士[2]。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3],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4]:

“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

“然。

  律曰:

“二名不偏讳[5]。

”释之者曰:

“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6]。

”律曰:

“不讳嫌名[7]。

”释之者曰:

“谓若‘禹’与‘雨’、‘丘’与‘’之类是也[8]。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9]?

为犯嫌名律乎?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10],非周公孔子欤[11]?

周公作诗不讳[12],孔子不偏讳二名[13],《春秋》不讥不讳嫌名[14],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15]。

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16]。

周之时有骐期[17],汉之时有杜度[18],此其子宜如何讳?

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

将不讳其嫌者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19],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20],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今上章及诏[21],不闻讳浒、势、秉、机也[22]。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23],以为触犯。

士君子言语行事[24],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25],稽之以国家之典[26],贺举进士为可邪?

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27]。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28],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29],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

  [1]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出身,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

著有《昌谷集》。

  [2]进士:

唐代科举制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定期分科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名目;制科是皇帝临时特设的考试。

  [3]和(hè)而唱之:

一唱一和。

  [4]皇甫湜:

字持正,元和进士。

曾从韩愈学。

  [5]律:

此处当指唐代某项法律条文。

唐代法典总称《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其中未见“二名不偏讳”及下引“不讳嫌名”等条文。

“二名不偏讳”最早见于《礼记》的《典礼上》及《檀弓下》,意为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

偏:

一半。

一说偏即徧(遍),全部、普遍的意思。

根据《礼记》的释文,似乎不能作这样的解释。

  [6]“谓若”二句:

孔子的母亲名“徵在”,孔子在说“徵”时不连用“在”,在说“在”时不连用“徵”。

意即只要不连用,就用不着避讳。

如唐代律文中有“二名不偏讳”的条文,则二句为律的释文。

这条释文袭用《礼记·檀弓下》正文及《礼记·曲礼上》郑玄注。

  [7]嫌名:

指与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

音近则有称名之嫌,所以叫嫌名。

  [8]“谓若禹”二句:

亦袭用《礼记·曲礼上》郑玄注。

禹、雨,丘、、都是同音字。

禹即夏禹,丘为孔子名。

  [9]为:

是。

  [10]法制:

礼法制度。

  [11]周公:

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帮助武王灭殷(商),又辅佐成王,主持制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

他和孔子都被历代统治者尊崇为“圣人”。

  [12]诗:

《诗经》。

《诗经·周颂》中的《噫嘻》与“《雝》等篇,相传为周公所作,其中有“克昌厥后”、“骏发尔私”等句,而周公之父文王名昌,周公之兄武王名发,所以说“周公作诗不讳”。

  [13]孔子不偏讳二名:

孔子不避单独用的“徵”或“在”字。

如:

《论语·八佾》中孔子曾说“杞不足徵也……宋不足徵也”,《论语·卫灵公》中又说“某在斯”。

  [14]《春秋》:

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书,相传经孔子删订,为儒家经典之一。

讥:

讥刺,非难。

  [15]“康王”二句:

周康王名钊,其孙继位,谥昭。

《春秋》对此未提出异议。

  [16]曾参(shēn):

春秋时人,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称。

不讳昔:

《论语·泰伯》记曾子说: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7]骐期:

春秋时楚国人。

  [18]杜度:

东汉时人,字伯度,齐国丞相。

  [19]“汉讳”句:

汉武帝名刘彻,当时为避讳,将彻侯改为通侯,蒯(kuǎi)彻改为蒯通。

  [20]吕后:

名雉(zhì志),当时为避讳,改雉为“野鸡”。

  [21]章:

章奏,臣下给皇帝的报告。

诏:

诏书,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

  [22]浒(hǔ虎)势秉机:

四字与唐高祖李渊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隆基名同音。

  [23]谕:

与代宗李豫的名字同音。

  [24]士君子:

指官僚及其他有社会地位的乡绅、读书人等。

  [25]质:

对照。

  [26]稽:

检核。

国家之典:

指上文所举汉代讳武帝、吕后名,唐朝章奏、诏令不避“浒势秉机”等例。

  [27]止:

意为到达顶点。

  [28]务行:

致力于实行。

  [29]比:

类似。

【题解】

  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谥号等,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

刻印古书时,也要把当世应讳的字改掉或缺笔。

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要求很严格,违犯者会招致非议,甚或得罪。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气横溢,少年成名,但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在他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就遭到了非议(晋、进同音),终于不能如当时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

韩愈曾鼓励李贺应进士试,也被人指责。

面对这种陈腐的时尚,韩愈十分愤慨,《讳辩》就是为这件事而写的。

韩愈当然不敢反对避讳,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太淫滥。

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

全文没有一句从正面说出自己的主张,读者却可从中自然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结论。

【译文】

  我给李贺写了一封信,勉励他去考进士。

李贺应进士试很引人注目,同李贺争名的人出来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还是以不参加进士考试为好,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

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纷纷附和,众口一声。

皇甫湜对我说:

“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会因此获罪。

”我回答说:

“是的。

  《律》文说:

“凡双名不专讳一个字。

”解释者说:

“孔子的母亲名‘徵在’孔子在说‘徵’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徵’。

”《律》文又说:

“不讳声音相近的字。

”解释者说:

“譬如‘禹’之与‘雨’,‘丘’之与‘’之类就是。

”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

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试问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么?

而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春秋》中对人名相近不避讳的事例,也没有加以讥刺。

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是昭王。

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

周朝时有一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一个人叫杜度,象这样的名字让他们的儿子如何避讳呢?

难道为了要避父名的近音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

还是就不避近音字了呢?

汉代讳武帝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有听说又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后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

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是犯忌的。

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

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的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象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象周公孔子,也可以达到顶点了。

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周公、孔子的行事,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

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过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么岂非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得多了吗?

附2.《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⑵。

  

华裾织翠青如葱⑶,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⑷,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⑸。

  二十八宿罗心胸⑹,元精耿耿贯当中⑺。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⑻。

  庞眉书客感秋蓬⑼,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⑽,他日不羞蛇作龙⑾。

[1]

【注释】

  ⑴高轩:

高大华贵的车轩。

过:

拜访。

  ⑵员外、侍御二词疑为后人编集所加,长吉原诗无此二词。

  ⑶华裾:

官服。

织翠:

翠(绿)色官服,韩愈时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当着此色官服。

青如葱:

青色官服,皇甫湜时任陆浑尉,当着此色官服。

  ⑷隐耳:

声音盛多而盈耳。

  ⑸巨公:

有巨大成就的人。

  ⑹二十八宿:

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各七宿合称。

  ⑺元精:

天之精气。

耿耿:

貌明亮状。

  ⑻笔补造化:

以诗文弥补造化的不足。

  ⑼庞眉书客:

作者自称。

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2]

  ⑽冥鸿:

空中鸿雁。

  ⑾蛇作龙:

喻咸鱼翻身,仕途转起。

[3]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背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联镳盛事”。

王定保在《唐摭言》中煞有介事的写道,韩愈和皇甫两位一同拜访李贺时,贺年仅7岁,“总角荷衣”出迎,并作《高轩过》答谢。

而《新唐书》未考辨,承其误,将此事收录。

读过诗读者不难看出,诸如“秋蓬”、“死草”、“垂翅”这些意向表达的是长吉遭谗落第后的颓伤情感,不应该出于小孩之口。

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李贺再赴长安寻求政治出路,途经东都洛阳,仍居仁和里。

韩愈和皇甫湜(二人支持李贺应试,韩愈更作《讳辩》为贺辩护)联骑到访,慰藉遭谗落第的李贺。

李贺感激之余,写下了《高轩过》一诗。

[4]

【作品鉴赏】

  奉命之作不容易写好,但李贺这首诗却深得读者的赞赏。

更受到韩愈、皇甫湜的赞赏。

一位青年人在“文章巨公”“才子”的面前,文不加点,一口气写下了这样一首气象万千、结构谨严、想象丰富的诗歌。

  整首诗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韩愈、皇甫湜来访时的气派。

先从他们的服装、马饰写起:

那华丽的服装织锦如翠,浮青飞绿,虽然官品不高,但显得如此华贵高雅。

接着写他们车马装饰的豪华,金环装在马辔上,马颈上金铃在摇动着,玲珑悦耳,声音清脆。

而马蹄声像隆隆雷声,充溢耳际。

这里还用夸张的手法,把韩愈、皇甫湜下马入门的情景突现出来,“气如虹”那气势如长虹从天际落下,这是十分大胆的想象,十分热情的夸张。

通过服饰气派的描写,把韩、皇甫二人出场时的场面渲染得淋漓酣畅,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感其气势。

  经过对场面的渲染,两位名公出场了。

这是人们常说的赫赫有名的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这两句不规则的短句,写出了诗人惊喜的心情和敬佩的情感。

在惊喜、敬佩的心情下,诗人刻画了二位名公的内在之美。

他们心襟开阔,知识渊博,把整个宇宙天地都包容于胸腹;生性耿直,品质磊落,好像天地间的精华正气集中于心中。

诗人李贺对韩愈、皇甫湜二人的评价是极高,再加上夸张,设想新奇的艺术手段,就使二人的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们不但有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品质,而且有卓越的才能,他们应诏在大殿之前作赋,声震天幕;他们的创作才能可补宇宙自然所不足,可以说是胜似天功。

  这一层是诗人对二位当代名公的赞颂,他大笔渲染,浓墨重彩,把读者带进了二位名公内心世界的殿堂中去,观赏到它们的全部壮观的景象,谛视着它们巍然矗立的资质。

它们庄严、雄伟,洋溢着一种崇高美。

但要注意的是,这当然不仅仅是对二位名公的礼赞,更是对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称赞。

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诗人理想的追求,他希望遇到这样的理想人物,也渴望把自己塑造成拥有这样品格的人。

  “庞眉书客”是李贺的自称,“感秋蓬”是说自己感到已经像秋天的蓬草那样,面临着枯萎的命运,看不见希望;也就是像下句所讲的“死草”,濒临死亡的小草。

从诗人李贺会有这样悲观的思想情绪看来,这首诗应该是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之后写的。

  这次考试对李贺的打击是太大了。

李贺从此以后,就经常感到绝望。

这里“感秋蓬”就正是诗人绝望情绪的流露。

在绝望之中两位名公来访,恰似吹来一陈春风,洒来一阵甘露。

“谁知死草生华风”,是诗人绝处逢生,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前景的喜悦心情的抒发。

“谁知”——出乎意料之处,“死草生华风”——垂死的小草在春风吹拂下又欣欣向荣了。

这一比喻生动、贴切,使诗人的欣愉心情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是展望日后得到二位名公的提携,定能施展一番抱负。

他把自己喻为斗败的鸟,把韩愈、皇甫比为高飞天空的大鸿,一旦败鸟攀附大鸿,定会展翅腾飞,蛇变成龙。

诗人对二位名公企望很高。

这一层表述自己的希望,情真辞切,但仍有诗人鲜明的性格,他虽然恳切地希望能得到二位名公的提携,但对自己还是比较自负自信,字里行间不卑不亢。

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李贺的性格。

  这首诗虽然是一气呵成的,但经过精心的构思,感情丰富,跌宕多姿,想象新奇。

[1]

2.第35页《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

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始:

才。

 归:

回家。

道逢:

半路上遇到。

道:

半路上。

  阿:

在文章中是一个语气助词(读a)。

 君:

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

远远的望去。

松柏(bǎi):

松树、柏树。

冢(zhǒng):

坟墓。

累累:

与“垒垒”通,一个连一个。

狗窦(gǒudòu):

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狗洞。

  雉(zhì):

野鸡。

 中庭:

屋前的院子。

  生:

长。

旅:

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

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

即野葵菜。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

用。

 作:

当做。

羹(gēng):

糊状的食物。

  一时:

一会儿。

 贻(yí):

送,赠送。

  沾:

洒落。

 窦:

洞穴。

 羹:

糊状的食物。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

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

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

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

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

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

那,就是我的家吗?

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

看到了什么呢?

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

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

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

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

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

不是的。

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

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

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其返乡经历是:

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

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

”,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扩写】

 十五岁那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走向那无情的战场。

每当月圆时,月色如户,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泪眼朦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家乡,看到了亲人多少次梦里回到了家乡,看到了静静的院落,白发的双亲,是那么的亲切,但却总是梦而已!

冰冷的战场诉说了逝去的时光,一位位战友倒下了。

将军们说战争就要结束了。

我们一直盼,一直盼。

但是我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却又被派往边疆做守卫去了。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这个幸存者,从那个无所事事的少年,经过了岁月的磨合,成为了一个满头白发,日日思归的老人。

只有回归故里,才是我唯一的期盼,经过了长途的跋涉,我终于回到了阔别65年的家乡,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回到了65年来,我天天想,夜夜盼的家乡。

但是眼前的景象如滚滚而来的浪潮淹没了我的喜悦,这是我的家吗?

挪开倾倒的柴门,惊飞了草丛中一群群的野鸡,它们停在房梁上,用它的眼睛疑惑地望着我。

原本该挂满迎春花的墙已经坍塌,成了野兔的家几只野兔探出头来——他们为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而感到恼怒;.纸窗户已经破了,留下一个巨大的圆形的洞,阳光从圆内射进来,父亲亲手为我制作的小木桌,可如今已腐化,从前伴我度过十五个春秋的那张小床也堆满了稻草,我抚摸着那件丢在地上的破衣服,眼前浮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