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1236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docx

中国现当代文的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2001年10月7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现当代文学成就的深一层认识,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精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名篇,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折。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

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为基本教材。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

  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

录像课为IP电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计算机课件

  本课程计算机课件(CAI)为网络版,主要用于网上教学辅导。

  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二是各章综合练习题与自测,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内容,以使学生开启视野,扩展知识,提高水平。

四、教学建议

  

(一)主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是以作家、作品这两个概念为纲组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复杂的文学现象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教学中要紧扣这两个概念,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作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结构,培养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

专科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

尤其是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学生必须具备。

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著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文学现象比较多。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需要了解足够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基本知识,并对当前文学研究现状有所涉及。

  (四)本课程同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抽象的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

五、阅读建议

  1.主教材《中国现当代名著导读》,以精选作品为主,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作文本细读,进行“鉴赏性阅读”,即强调学习者心灵的投入,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不仅注意作者“写什么”,更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反复揣摩作品的言语,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并提倡对作品的多样化的阐释。

  2.在鉴赏性阅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部分基础与条件较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即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质疑与客观评价。

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不同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等等)。

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3.文学史知识不是本课程的重点,却是学好本课程的前提;也就是说,它是在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及本科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分析文学作品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

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的是非中文系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4.本课程与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

因此,教学中要突出两个环节。

  首先是“读”:

⑴要集中主要精力读教材中的选文,而且要根据教材的指导,读全书,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读得越多越好。

⑵最初读的时候,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要直接读原文,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要特别重视与珍惜自己阅读的第一印象;在反复的独立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后,再去读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启发自己的思考,开拓阅读视野。

⑶初读时要着重对作品的总体感悟与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细读,细心揣摩作者的语言与写法。

⑷不仅要默读,而且要提倡“朗读”,在朗诵中读出作品的情感与韵味。

如有可能,一些诗歌与短文最好能背诵。

  5.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写”,一是要勤写“读书笔记”,要养成“每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写法是自由的:

读后感想,片断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都可以。

有条件与兴趣,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写作。

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的读与写中作适当地点拨;不要越俎代疱地作过多的、过于琐碎的分析。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一、教材说明

  本书是中央广播大学汉语文学专业本科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的教材,也可作为爱好文学的青年鉴赏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读物。

  本书的编选意在提倡“名著”的阅读,这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的“经典”。

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

  具体到现当代文学,应该肯定,经过近百年的积淀,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批名著与经典,它们理应成为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主要研究与学习对象。

学习现当代文学史的最基本的途径与要求,就是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读作品,首先是其中的名著、经典,这也是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功。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

鲁迅曾写过一篇《诗歌之敌》,说诗人是要“专诉于想象力的”,要“感得……艺术的魅力”,“最要紧的是精神的炽烈的扩大”,“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情感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凡是科学底人们,……他们精细地研钻着一点有限的视野,便决不能和博大的诗人的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精神相通”。

这里所强调的是“科学”与“文学”是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它们是互补而又不能互相代替的,绝不能用研究科学的眼光、方法去读文学作品。

包括文学阅读在内的文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感受“艺术的魅力”,开发“想象力”,培育“炽烈”的情感,“博大”的情怀,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去读作品,看世界。

——我们这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的“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每个学习者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文学的阅读,必须有情感的投入。

在我们看来,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其本质就是“对话”:

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其中有许多人是民族与世界的文学巨匠,思想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

所谓“对话”,包含两个要点,或者说两个过程。

首先是要“进入”作品的世界,“设身处地”的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同时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要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产生感情的共振。

进去了,还要“跳出来”,进行有距离的关照,然后才会有平等的对话,交流,以至不同意见的撞击,从而达到更高层面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的默契。

阅读、欣赏者既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从作品中有所吸取,又不被俘虏,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这正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因此,我们提倡一种“主体性的阅读”。

阅读本质上还是一种“感受”,即是要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最终要归结为阅读者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开发。

因此,这样的阅读、欣赏必然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鼓励每一个学习者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出发,对作品作出不同于他人的阐释。

这不仅符合文学作品模糊性、多义性的特征,而且也是文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唯有这样的创造性的阅读,才能从根本上开发每一个学习者内在的文学素质与才能,通过一篇篇文学名著的阅读,炼就“自己的文学的眼睛”,去感受与发现属于自己的内外世界的美。

  文学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注意作者“写什么”,更要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

文学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反复揣摩作品的语言,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特别要提高自己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

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

“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

因此,对文学语言美的敏感与驾驭能力,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阅读的魅力与意义也都在于此。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本书编选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关于具体的编选工作,还有以下几点说明:

⒈我们对所选作品作了“精读”与“略读”的区分。

“略读”要求对作品有一个总体的感悟与把握;“精读”则要求在总体感悟与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细读,细心揣摩作品的语言和写法。

  ⒉每一篇作品写有《阅读提示》,目的是启发思考,并不预设某种“标准答案”。

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与理解,对所提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说,也可以在提示范围之外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解读。

  ⒊《阅读提示》主要偏向于“鉴赏性的阅读”,这是针对全体学员的。

我们还写有一部分“研究性的阅读”的“提示”,以满足部分基础与条件较好、有进一步学习兴趣的学员的要求,引导他们把作品放回到“文学史”中,进行比较的阅读(不同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相类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的比较,等等),或作更深入的研读,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⒋学习本书最基本的要求是“多读”。

首先是要集中精力读所选的作品,特别是“精读”作品。

此外,还编选了《扩展性阅读书(篇)目》,希望有精力与兴趣的学员能读全书,读作家的未选入的代表作,以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⒌本书编有《参考书(篇)目》。

我们希望学员在最初阅读的时候,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要直接读原文,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要特别重视与珍惜自己阅读的第一印象;在反复的独立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后,再去读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启发自己的思考,开拓阅读视野。

  ⒍学习本书要突出两个环节,一是“多读”——不仅要默读,而且要提倡“朗读”,在朗诵中读出作品的情感与韵味。

如有可能,一些诗歌和短文最好能背诵。

二是“多写”。

要勤写“读书笔记”,养成“每读书必动笔”的习惯。

读书笔记的写法是自由的:

读后感想,片断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都可以。

有条件和兴趣,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写作。

  二、教学要求与阅读提示

第一编小说部分

鲁迅

㈠《在酒楼上》

  ⒈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⑴“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⑵“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做出你自己的分析。

  ⒉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⒊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

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

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

《与周启明先生》)。

——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

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入小说集《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篇)目:

  吴晓东等: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

《复调小说:

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

《〈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㈡《铸剑》

  ⒈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

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⒉“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

“我就是魏连殳”)。

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补天》、《理水》、《非攻》。

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篇)目:

  钱理群: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残雪:

《艺术复仇——读〈铸剑〉》,收《21世纪:

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钱理群:

《〈故事新编〉解说》,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远东:

《〈铸剑〉讲解》,收《走进鲁迅》(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废名:

纸坊记·楔子(外四篇)

  选录本文及所附的《菱荡》(节选)、《桥·灯笼》(节选)、《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节选)、《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节选)四则文字,是为了展示废名小说语言的五度变化,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

作为极负盛名的“文体家”,他在语言上的极端追求和极力变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纺纸记·楔子》背后的思想相当复杂晦涩,因而本节的阅读仅从体会其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桥》的创作延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可自独立的章节组成的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废名进行了艰苦的语言探索,“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极端俭省的文字使得意象既繁密又超出常理地跳跃,修辞上也有较为极端的探索,成败皆有例证。

本选段中描写琴子的想象就是一个漂亮的修辞例子。

  《莫须有先生传》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长篇用的是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不衫不履,几乎毫无节制,在这里,废名把语言试验推到另一个极端。

  《纺纸记》是废名拟想中的又一个长篇,但没有完成,只留下这个《楔子》,其晦涩难懂较之《莫须有先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对语言的控制上明显比后者精致,如风行水上,起落无痕,抛开其他方面不论,这则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在汉语文本中是极高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抗战后的长篇,此时废名已宣称不写小说,专写散文,碍于约稿,乃有此作,但废名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由于思想经历的变化,本作返朴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了。

  前面所讲是废名作品间的“异”,实际上各期之间的“同”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能否在所提供的文本中找到具体的句例。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桥》“习字”、“杨柳”、“花红山”、“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下乡”、“这一章说到不可思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买白糖”、“民国庚辰元旦”。

参考书(篇)目:

  周作人:

《莫须有先生传·序》,《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吴晓东:

《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茅盾:

《子夜》选读

  重点琢磨有关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体味语言的声、色变幻和节奏感;并注意作者(或通过人物之口)所作的分析性文字,进而体会本节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从而把握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子夜》、《霜月红似二月花》。

进一步体会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体味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语言,人物)。

参考书(篇)目:

  王中忱:

《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沈从文:

《边城》(节选)

  ⒈在了解全篇故事,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调的基础上,对下列文字作逐字逐句的细读,细心体味作者笔下人的心灵,人与人关系,以及相应语言的明净的美,进而体会作者所说的他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⑴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潭上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

………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⑵月夜翠翠与爷爷的谈话,睡梦中听见二老唱歌的幻觉(“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祖父心里想:

‘做梦一辈子更好……’)

  ⒉认真思考与分析;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

再仔细体会小说结尾(“可是到了冬天……也许‘明天’回来!

”)给你的感受。

  ⒊有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作进一步的解读与研究:

例如,从湘西地域文化、民俗学的角度,从诗化小说与语言的角度看《边城》,或联系沈从文其他关于湘西的小说,并与他的城市小说相对照,看沈从文笔下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变化,以及沈从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的独特洞察与思考。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边城》(全书)、《长河》、《丈夫》、《萧萧》、《新与旧》、《灯》、《湘西》、《湘行散记》。

参考书(篇)目:

  汪曾祺: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又读〈边城〉》,分别收入《汪曾祺全集》3、5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赵园:

《〈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收《新讲台:

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老舍:

㈠《骆驼祥子》节选

  ⒈读老舍的作品,一定要抓住他的语言。

要重点揣摩以下几个片段:

  ⑴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请注意作者怎样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进而体会老舍语言中的诗意;

⑵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请琢磨祥子夜行的神态、心理,破晓时分天色的变化,作者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致与层次感,进而领会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⑶祥子回到北京城喝馄饨、吃老豆腐,“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的描写——注意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描写,进而体会作为“北京市民诗人”的老舍的价值。

  ⒉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老舍与沈从文一样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也可以尝试写一篇《老舍与北京城》的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骆驼祥子》(全书)、《离婚》、《我这一辈子》(以上中长篇小说)、《断魂枪》、《老字号》、《月牙儿》(以上短篇小说)。

参考书(篇)目:

  赵园:

《永远的洋车夫——读〈骆驼祥子〉》,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樊骏:

《认识老舍》(上)、(下),载《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㈡《正红旗下》(节选)

  ⒈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细读“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这一节(特别是大姐的公公和他的儿子“放花炮”那一段),体会作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的含义,并体味作者叙述、描写的语气与复杂心态。

  ⒉写得更为传神的是二哥福海,作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

细读二哥“请安”和他安排“洗三”的两个场面,注意作者如何将对人物的描写与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体味老舍洗炼纯净的北京话中的幽默感与韵味。

  ⒊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是否可从这一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一种解读。

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扩展性阅读书(篇)目:

可与已选入本读本的同写在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茶馆》对照起来读。

阅读参考书(篇)目:

赵园:

《北京:

城与人》,重点阅读《旗人现象》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施蛰存:

《梅雨之夕》

  细心体味小说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心理的过程”,注意作者怎样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并通过对作品重点段落的朗读,感受作品中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进而把握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萧红:

《呼兰河传》(第三章)

⒈这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的重点有二:

一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可着重体味与分析以下段落:

⑴第一节儿童眼睛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