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0490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docx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

 

第四部分:

《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孔宪香)

第一单元(第一至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经济学是在()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A.产业革命以后B.二战以后

C.本世纪以来D.《国富论》出版以后

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经济增长B.制度创新

C.结构变迁D.可持续发展

3、()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

A.重视资本积累B.唯工业化或工业主义

C.强调经济计划化D.外向型发展战略

4、发展经济学是:

()

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C.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A.与西方经济学不同B.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相同

C.与微观经济学相同D.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相同

6、经济发展是()

A.经济增长B.财富的增加C.经济运行D.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7、技术进步增长模式的提出者是()

A、哈罗德B、索洛C、斯旺D、多马

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

A.劳动的边际收益率递增,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B.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C.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上升,劳动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D.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上升

9、经济增长是指()

A.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B.前期的GNP比后期增加

C.包含物价上涨的财富增加

D.后期的资本要素比前期增加

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

A、不变B、变化C、以后变化D、已经变化

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

()

A、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

B、经济体系不会垮掉

C、将有一场原子战,这将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D、增长是无极限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的是:

()

A、埃及B、朝鲜C、菲律宾D、西班牙

2、经济发展是()

A、工业化过程B、城市化过程C、农村化过程D、手工业发展过程

3、经济增长一般指()

A、人口增长B、GDP增长C、耕地面积扩大D、生产能力增长

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

A、静态分析方法B、动态分析方法C、结构分析方法D、制度分析方法

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

A、古典经济学B、新古典经济学C、新兴古典经济学D、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

A、唯资本论B、唯工业化论C、唯计划论D、重视农业的作用

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A、资本、劳动要素B、资本配置

C、教育和知识D、矿产资源

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B、假定规模收益递增

C、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D、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不变

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B、假定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C、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D、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10、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

A、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

B、土地与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增

C、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

D、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

三、辨析题

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

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5、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

6、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

五、论述题

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

[第一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A6、D7、B8、B9、A10、A1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3、BD4、BCD5、ABD6、ABC7、ABCD8、ACD9、ABCD10、AC

三、辨析题

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

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错误。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错误。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错误。

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

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

错误。

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正确。

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

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错误。

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

四、简答题

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

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

3、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二是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等;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

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的协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概括而言,包括下列重要内容。

第一,经济运行的稳定,同经济、政治和法律体制的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

第二,经济结构间要相互协调。

第三,货币流量、财政流量、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外贸流量、外资流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应保证货币流量的均衡和稳定增长。

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协调。

第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政策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协调。

5、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

经济发展政策制订的原则主要有:

(1)发展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2)发展政策应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要求。

(3)发展政策应和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专业化相互协调。

(4)发展政策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应从长期经济发展的效果入手设计发展政策。

6、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

集约型增长,指经济增长不主要以增加投入和非经济地扩大规模为主推动,而是以依靠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为主推动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空间聚集效应、调整结构、要素重新流动配置、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等等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则主要是以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如大量地投入资源和消耗资源,大量地使用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或者甚至为负。

六、论述题:

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

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由于对这三方面十分强调,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后来被称为“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唯工业化论”或“工业化第一主义”和“唯计划论”或“计划第一主义”。

第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1、结构主义的影响。

结构主义者认为,应当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

不应当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当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有计划地对资本积累和工业建设作出安排。

2反单—经济学传统的倾向。

3.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根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

4.内向发展战略倾向。

5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对经济计划化的得与失重新评估。

2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

他们在强调价格—市场机制的同时,又着重指出,他们并非主张政府必须接受自由放任的原则,而是主张政府应当培育、增进、加强和利用价格—市场机制,政府不要完全依赖全面的、细节的管理控制,而可以通过价格变动来执行政策,可以为发展生产、增加输出和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价格和收入刺激。

3.对农业的偏见受到了纠正。

4.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受到强调。

5.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

2、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

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罗默模式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

罗默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式,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

两种效应的结合不仅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对于个别厂商来说,这种递增的收益形成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又成为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

这就是为什么经济长期能够持续增长,以及世界各国不同的企业在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罗默还据此批评了索洛模式中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无关、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凸性特征即趋同的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是凹性的“差异性增长”。

罗默模式更有启发意义的一点是,它指出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穷国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

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穷国的经济发展更快,并在较短的时期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单元(第四章至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罗斯托认为起飞过程中,储蓄率应达到()

A.10%B.12%C.20%D.30%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纳克斯B.辛格C.缪尔达尔D.赫希曼

3、资本来自于(  )

A、储蓄   B、居民消费   C、政府消费   D、企业生产

4、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  )

A、技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B、劳动力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C、资本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D、信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5、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有()

A、政府投资、银行融资、资本市场、企业和个人直接投资四条渠道

B、政府投资一条渠道

C、银行融资和资本市场两条渠道

D、政府投资、银行融资、资本市场三条渠道。

6、托达罗人口理论的最大特征是()

A.城市失业与人口向城市迁移并行

B.预期在人口流动中占据重要的决定与影响地位

C.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减少城市失业

D.迁移成本不是制约人口流动的障碍因素

7、人力资本是指:

(  )

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D、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

8、学生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投资在(  )

A、研究和发展B、物质资本C、人力资本D、股票市场

94、从人口增长的阶段看,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原始社会阶段    B、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

   C、后工业社会阶段   D、游牧社会阶段

10、越穷的地方()

A、因穷而生育人口少B、因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低而生育人口多

C、因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低而生育人口少D、越生育人口会越富

11、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是(  )

A、不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B、推动产业结构进步

C、推动产业结构完善   D、抑制消费结构变化

12、可持续发展是指(  )

A、当代人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B、当代人不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C、上代人以当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

D、资本不断增加的发展

13、因为草地是公有的,牲畜是私有的,所以()

A、每个家庭将自觉地保护草场,草场不会沙化

B、每个家庭会尽可能多的养羊,让自己的羊更多地在公有的草地上吃草,草场会沙化

C、公有部门可以监督住成千上万个家庭和成万亿只羊,让他们少养羊,让羊少吃草,草场不会沙化

D、公有制的草地一般是不会沙化的。

14、原始森林、自然牧场、自然淡水()

A、因为它们不含有人类的劳动,所以它们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可以免费使用

B、因为它们稀缺,所以有价值,应当有价格,不应当免费使用

C、只要人们意识到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们就会自觉地少使用和浪费这些资源

D、在抑制人们过度使用和浪费这些自然资源中,有偿使用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

15、不受控制的污染()

A、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它增加企业内部成本

B、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它增加社会成本

C、既不是外部不经济,也不是内部不经济,不增加任何成本

D、是一种外部经济,它减少社会和企业的成本

16、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结构的选择()

A、要大量引进适用的中间技术B、要大量引进尖端技术

C、主要靠技术创新D、主要靠自力更生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包括()

A、流动资金B、固定资产C、基础设施D、劳动成本

2、投资按投资主体划分,可区分的基本类型有()

A、财政投资B、国家的投资C、企业的投资D、个人的投资

3、就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而言,一般认为包括()

A、收入水平及其所决定的生活条件

B、就业条件

C、自然环境差异

D、社会环境差异

4、人口空间移动的层次包括

A、国际间的移动B、国内地区间的移动C、城乡之间的移动D、进入近代社会以后,A、B、C形态的人口移动现象是同时并存的。

5、非公开失业的范围包括()

A、自愿事业B、伪装失业C、隐蔽型失业D、过早退休

6、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A、收入水平和由此决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差异

B、就业C、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D、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

7、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包括()

A、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B、在职培训

C、人口迁移D、学校教育

8、按使用效果来划分,可把技术分为(  )

A、资本节约型技术   B、节能型技术

C、环保型技术     D、知识密集型技术

9、按照占用资源的相对量来划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劳动密集型B、资本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知识密集型

10、技术选择的标准主要有()

A、高产出量标准B、高积累率标准

C、技术进步关联作用标准D、社会极限性生产标准

11、同传统社会及其以前的环境问题相比较,现代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的突出特征有()

A、“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B、一国或一地区一旦发生环境失衡问题必定迅速地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蔓延,从而使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的显着特征

C、当代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破坏作用及其结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深刻得多

D、生态环境的恶化显然是一种世界公众性的悲剧,它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同样也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12、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主要有()

A、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B、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

C、市场发育程度的不足

D、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矛盾

三、辨析题

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资本的推动作用。

2、资本来自于消费。

3、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相同。

4、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5、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

6、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

8、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是“伪装失业”。

9、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劳动节约型。

10、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此,也不应有价格。

11、“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12、“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13、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

14、工业化与技术变革无关。

四、简答题

1、简述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

2、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伪装性失业?

4、发展中国家怎样进行技术选择?

5、技术进步有哪几种类型?

6、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类型及就业战略选择。

2、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二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A4、C5、A6、B7、B8、C9、B10、B11、B12、B

13、B14、B15、B1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BCD3、ABCD4、ABCD5、BCD6、ABCD7、ABCD

8、ABC8、ABCD10、ABCD11、ABC12、ABCD

三、辨析题

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资本的推动作用。

错误。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技术的推动作用。

2、资本来自于消费。

错误。

资本来自于储蓄。

3、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相同。

错误。

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并不相同。

4、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错误。

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5、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

正确。

生育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生养孩子的数量取决于生养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

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

6、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错误。

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大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

正确。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投资,作为投资,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活动。

这种生产性活动是提高人的能力的生产性活动。

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都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人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一种资本,因此可以说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

8、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是“伪装失业”。

正确。

伪装失业,指劳动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就能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

这是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

9、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劳动节约型。

错误。

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资本节约型。

10、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此,也不应有价格。

错误。

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只要具有稀缺性,只要有人愿意购买,就具有价格,也就有了价值。

11、“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正确。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自然状态的或未加工过的资源可被输入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物质,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过程给人们以舒适而产生价值。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12、“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正确。

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经济活动也产生过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当时的环境问题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

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原生环境问题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开始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而生态环境问题则趋于严重化。

“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13、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

正确。

人口在地理上的分散居住,导致人口过快增长,进而又导致分散居住的人口生产和生活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而且治理的成本较高。

居民分散居住和生产获得能源方式的成本比较使树木和草等植被遭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