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9364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docx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

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

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

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

所以总的延迟=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C+(k-1)p/C+kd<s+x/C+kd时,

(k-1)p/C<s

2.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

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

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

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解:

(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70到99,共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100.

(3)80字节。

(4)70

3.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

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

L=65536×8+40×8=524600

C=109b/s

L/C=0.0005246s

Td=10×10-3s

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L/C+2×Td)/C=0.0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

(1):

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

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结论:

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5.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在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1   2

N2   1

N3   3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2   2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长,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6.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长度为L字节。

假定TCP使用的MSS有1460字节。

(1)在TCP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的最大值是多少?

(2)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的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66字节,链路的数据率为10Mb/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

解:

(1)L_max的最大值是2^32=4GB,G=2^30.

(2)满载分片数Q={L_max/MSS}取整=2941758发送的总报文数

N=Q*(MSS+66)+{(L_max-Q*MSS)+66}=4489122708+682=4489123390

总字节数是N=4489123390字节,发送4489123390字节需时间为:

N*8/(10*10^6)=3591.3秒,即59.85分,约1小时。

7.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m/s。

媒体长度l分别为:

(1)10cm(网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1)1Mb/s时:

0.1m/2.3/108×1×106b/s=0.000435bit=4.35×10-4bit

10Gb/s时:

0.1m/2.3/108×10×109b/s=0.000435bit=4.35bit

(2)1Mb/s时:

100m/2.3/108×1×106b/s=0.435bit

10Gb/s时:

100m/2.3/108×10×109b/s=4.35×10-3bit

(3)1Mb/s时:

100000/2.3/108×1×106b/s=435bit

10Gb/s时:

100000/2.3/108×10×109b/s=4.35×106bit

(4)1Mb/s时:

5×106/2.3/108×1×106b/s=2.1739×104bit

10Gb/s时:

5×106/2.3/108×10×109b/s=2.1739×108bit

8.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比特?

(1)192.0.0.0;

(2)240.0.0.0;(3)255.224.0.0;(4)255.255.255.252。

答案:

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化成二进制记法,1的个数就是前缀的个数。

(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2比特

(2)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4比特

(3)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11比特

(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30比特

9.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解: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10.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

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

11.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152.31.47.252都匹配?

请说明理由。

(1)152.40/13;

(2)153.40/9;(3)152.64/12;(4)152.0/11。

答:

(1)152.7.77.159与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1)不匹配,故

(1)不符合条件。

(2)152.7.77.159与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

(2)不匹配,故

(2)不符合条件。

(3)152.7.77.159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3)不匹配,故(3)不符合条件。

(4)152.7.77.159与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152.31.47.252和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匹配,故(4)符合条件。

12.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

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

L=65536×8+40×8=524600

C=109b/s

L/C=0.0005246s

Td=10×10-3s

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C)//(L/C+2×D)=0.0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13.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

(-1–1–1+1+1–1+1+1)B:

(-1–1+1-1+1+1+1-1)

C:

(-1+1–1+1+1+1-1-1)D:

(-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

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1还是0?

答:

S·A=(+1-1+3+1-1+3+1+1)/8=1,A发送1

S·B=(+1-1-3-1-1-3+1-1)/8=-1,B发送0

S·C=(+1+1+3+1-1-3-1-1)/8=0,C无发送

S·D=(+1+1+3-1+1+3+1-1)/8=1,D发送1

14.以下的地址前缀中哪一个地址和2.52.90.140匹配?

请说明理由。

(1)0/4;

(2)32/4;(3)4/6;(4)80/4。

答案:

(1)2.52.90.140与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0/4匹配

(2)2.52.90.140与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32/4不匹配

(3)2.52.90.140与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4/6不匹配

(4)2.52.90.140与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0/4不匹配

15.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

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

L=65536×8+40×8=524600

C=109b/s

L/C=0.0005246s

Td=10×10-3s

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L/C+2×Td)/C=0.0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16.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

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11010110110000除以10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11010110111100除以10011,余数为10,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11010110111000除以10011,余数为110,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17.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

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

(2)86.79.65.216;(3)86.58.119.74;(4)86.68.206.154。

答案:

(1)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匹配

(2)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3)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4)与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逐比特相“与”和86.32/12不匹配

18.通信信道带宽为1Gb/s,端到端时延为10ms。

TCP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

试问:

可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答:

L=65536×8+40×8=524600

C=109b/s

L/C=0.0005246s

Td=10×10-3s

Throughput=L/(L/C+2×Td)=524600/0.0205246=25.5Mb/s

Efficiency=L/(L/C+2×Td)/C=0.0255

最大吞吐量为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25.5/1000=2.55%

19.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

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到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

(提示:

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答:

设在t=0时A开始发送。

在t=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

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

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

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到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的站点发送碰撞)。

20.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

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地址块?

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

208.128/11的前缀为:

11010000100

208.130.28/22的前缀为:

1101000010000010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21.一个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

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

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

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2相连。

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

每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主机数。

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前缀。

图4-56

答案: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本题的答案很多种,下面是其中的一种答案。

LAN1:

192.77.33.0/26;

LAN3:

192.77.33.64/27;

LAN2:

192.77.33.96/28;

LAN4:

192.77.33.112/28;

LAN8;192.77.33.128/27;

LAN7:

192.77.33.160/27;

LAN6:

192.77.33.192/27;

LAN5:

192.77.33.224/29;

WAN1:

192.77.33.232/30;

WAN2:

192.77.33.236/30;

WAN3:

192.77.33.240/30

22.现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透明网桥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

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

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发送给H5,H3发送给H2,H4发送给H3,H2发送给H1。

试将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答:

发送

的帧

B1的转发表

B2的转发表

B1的处理

(转发?

丢弃?

登记?

B2的处理

(转发?

丢弃?

登记?

地址

接口

地址

接口

H1H5

MAC1

1

MAC1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H3H2

MAC3

2

MAC3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H4H3

MAC4

2

MAC4

2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转发,写入转发表

H2H1

MAC2

1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接收不到这个帧

23.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

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00111000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

212.56.132.0/22

24.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

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

91,150,3和15。

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

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图4-55

答案:

对LAN3,主机数150,(27-2)<150+1<(28-2),所以主机位为8bit,网络前缀为24,分配地址块30.138.118.0/24。

(第24位为0)

对LAN2,主机数91,(26-2)<91+1<(27-2),所以主机位为7bit,网络前缀为25,分配地址块30.138.119.0/25。

(第24、25位为10)

对LAN5,主机数15,(24-2)<15+1<(25-2),所以主机位为5bit,网络前缀为27,分配地址块30.138.119.192/27。

(第24、25、26、27位为1110)

对LAN1,主机数3,(22-2)<3+1<(23-2),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为29,分配地址块30.138.119.232/29。

(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01)

对LAN4,主机数3,(22-2)<3+1<(23-2),所以主机位为3bit,网络前缀为29,分配地址块30.138.119.240/29。

(第24、25、26、27、28、29位为111110)

25.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

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4

5

0

28

1

0

0

4

17

首部校验和

10.12.14.5

12.6.7.9

答:

0100010100000000

0000000000011100

0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

0000010000010001

0000000000000000

0000101000001100

0000111000000101

0000110000000110

0000011100001001二进制反码求和

------------------------------------------

0111010001001110取反码

1000101110110001

二进制反码求和运算过程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

 

 

 

 

 

 

 

 

 

 

 

 

 

1

0

0

2

 

 

 

 

 

 

 

 

 

 

 

 

 

 

1

 

3

 

 

 

 

 

 

 

 

 

 

 

1

0

1

 

 

4

 

 

 

 

 

 

 

 

 

 

 

1

1

 

 

 

5

 

 

 

 

 

 

 

 

 

1

0

0

 

 

 

 

6

 

 

 

 

 

 

 

 

 

 

0

 

 

 

 

 

7

 

 

 

 

 

 

 

 

 

1

 

 

 

 

 

 

8

 

 

 

 

 

 

 

 

0

 

 

 

 

 

 

 

9

 

 

 

 

 

 

1

0

 

 

 

 

 

 

 

 

10

 

 

 

 

1

0

0

 

 

 

 

 

 

 

 

 

11

 

 

 

1

0

1

 

 

 

 

 

 

 

 

 

 

12

 

 

1

0

0

 

 

 

 

 

 

 

 

 

 

 

13

 

 

 

1

 

 

 

 

 

 

 

 

 

 

 

 

14

 

 

1

 

 

 

 

 

 

 

 

 

 

 

 

 

15

 

1

 

 

 

 

 

 

 

 

 

 

 

 

 

 

16

0

 

 

 

 

 

 

 

 

 

 

 

 

 

 

 

二进制反码和

0

1

1

1

0

1

0

0

0

1

0

0

1

1

1

0

取反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