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六五”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一)
学习目标:
1.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法
(一)”,请看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本节课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至第3页的内容以及第3页的试一试。
重点看课本3页的做一做。
思考: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5分钟后,看谁能把例题讲清楚,比一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
2.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手放下。
下面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2.同位交流:
(1)说方法;
(2)说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a出示情境:
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b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c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
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
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
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
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d练一练:
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
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
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e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6×5/9。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四、考一考
教科书第3-4页“练一练”第1、2题。
师:
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字体写的最端正,板演的同学注意把字些的大些,并有一定的间距。
五、议一议
1、更正。
2、讨论。
3、同桌互改。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练一练
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乘法
(二)”,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目标:
(1)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
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本节课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5至6页的内容。
重点看课本5页的情境图。
思考: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是怎样的?
5分钟后,看谁能把例题讲清楚,比一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自学竞赛现在开始,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的认真。
2.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遇到问题可以小声问同位。
)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手放下。
下面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2.同位交流:
(1)说方法;
(2)说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a出示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6÷2=3(个)6×1/2=3(个)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继续让学生求出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b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c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d练习:
(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
然后独立计算。
4.教师小结:
四、考一考
教科书第6页“练一练”第2题。
五、议一议
1、更正。
2、讨论。
3、同桌互改。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三)
学习目标:
1.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法(三)”,请看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本节课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7至8页的内容。
重点看课本第7页的折一折。
思考: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分钟后,看谁能把例题讲清楚,比一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自学竞赛现在开始,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的认真。
2.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手放下。
下面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2.同位交流:
(1)说方法;
(2)说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a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
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
b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c折一折,涂一涂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d讨论:
(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
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e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
说一说:
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
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2/33/52/97/8×5/14
强调: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四、考一考
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五、议一议
1、更正。
2、讨论。
3、同桌互改。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的的?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
师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13页和14页的内容,重点看13页的认一认,思考:
1、看课本13页彩图,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三种物体。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3、与同学交流,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6分钟后,汇报你的学习收获。
】
二、看一看
先看课本,然后观察、操作自己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具,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三、说一说
1.过渡: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手?
同位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你的结果。
2.同位交流
①说结果方法。
②问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让中等偏下的学生汇报自学指导思考题1,2两题
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学具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包括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其他同学思考补充:
你还能找出其他特点吗?
四、考一考
师: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
谁有勇气接受挑战?
出示检测题:
(投影出示)
课本14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归纳对比表
五、议一议
1、归纳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3、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六、练一练
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练习:
课本15页,1、2、3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展开与折叠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
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结构。
展开与折叠(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思考:
①你手里的盒子沿棱剪开,不能剪散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②你能把展开的图折叠成原来的形状吗?
③在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6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自学竞赛现在开始,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的认真。
2.学生:
认真看书。
师:
目光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三、说一说
1.过渡: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放下手?
同位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你的结果。
2.同位交流
①说方法:
(同位互相交流是怎么剪开的,又是怎么折叠的)
②问困惑:
展开与折叠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对应的面面积相等)
3.全班汇报质疑
过渡:
好,通过自学,下面谁能把你对展开与折叠的认识汇报给大家?
①怎么展开与折叠一个正方体或是一个长方体。
②其他同学补充。
展开与折叠时有什么发现?
③解决疑难问题:
为什么要从棱展开或折叠呢?
四、考一考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
谁有勇气来黑板上做。
(2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做)出示检测题:
第16页的“做一做”的T1—T2
师:
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字体写的最端正,板演的同学注意把字写的大些,并有一定的间距。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
意见不同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
在错的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过渡:
到底谁做得对、谁做得错呢?
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原因。
)
(1)第一道题中的6幅图哪个能折叠成正方体?
为什么?
(2)讨论第二道题4幅图哪个能折叠成长方体?
为什么?
(3)评价:
从书写质量与解题规范进行评价。
(可实行等级评价或分数评价)
3、同桌互改讲述:
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
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
请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知道了展开与折叠后的一些特征。
下面,请大家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六、练一练
1.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2.练习:
课本第17页“练一练”1.2两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第3课时
教学内容:
露在外面的面
学习目标:
1、会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
2、在探索活动中找规律。
教学重点:
会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探索规律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请往这儿看(将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这节课我们借助它们来学习露在外面的面。
(师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0页内容重点看方框中的数面的两种方法,并把课本中的空填上,思考:
(1)露在外面的面,如何数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2)怎样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3)将4个纸箱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是否有变化?
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把以上问题讲清楚,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得最投入,能把书上的空填正确,自学竞赛现在开始。
2.学生:
认真看书。
师:
目光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把手放下。
2.同桌交流
(1)说收获:
(2)说困惑:
3.学生班内汇报质疑
师:
哪位同学到讲台前面利用墙角摆放的正方体纸箱,汇报自学成果。
(1)汇报学习内容
(2)其他同学补充
(3)解决疑难问题,数物体露在外面的面应注意什么?
四、考一考
1、师: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谁有勇气来黑板上做?
出示检测题:
第21页,找规律第1题
2、通过实际操作,比一比谁能把你发现的规律说清楚?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
发现不同意见的,还有什么做法,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圈出和你不一样的地方,并写出自己的答案。
2、讨论:
先说出对的原因,再说出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评价:
师生评相结合。
)
3、同桌互改
讲述:
(1)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
(2)全对请举手。
(3)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
请说一下。
4、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学生说对的,老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运用新知识来做题,有信心做全对吗?
1.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2.练习:
课本21页第2、3题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
(二)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
(二),即一个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7页内容,重点看“分一分”内容,思考:
(1)当4张同样大的饼每1/2、1/3、1/4张一份,各分成多少份?
(2)一个数除以分数是怎样计算的?
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看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师:
如有疑问可以问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得最投入,自学竞赛现在开始。
2.学生:
认真看书。
师:
目光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把手放下。
2.同位交流
同位之间先相互交流一下你学习的收获。
①说方法:
(同为互相交流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认识)②问困惑:
你是怎么想的呢?
3.全班汇报质疑
过渡:
好,通过自学,下面谁能把你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认识汇报给大家?
①汇报学习内容
②其他同学补充
③解决疑难问题
四、考一考
1.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下面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
谁有勇气来板演。
(找两名较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出示检测题:
第28页的“试一试”
2.师:
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书写规范。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
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上台更正)提示:
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把错的圈起来,并在旁边改。
2.讨论
过渡:
谁做的对,谁做的错呢?
大家讨论并说出错因。
(1)讨论第一题那个对?
为什么?
①学生回答对的原因。
②错在哪里?
学生回答错的原因。
③师打对错号
(2)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
(用等级最好)
3.同位互改
①同位互换看看做得对不对,对的打√错的打X
②全对的请举手。
③错的请举手,错在哪里?
请说出来。
4.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知识,它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说对,老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运用新知识来做题,有信心做全对吗?
1.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2.练习:
7÷7/54÷3/42/5÷48/3÷2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三)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及解法。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三)(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书第29页的内容,重点看方框里的计算方法,并思考:
1、怎样列方程?
为什么这样列方程?
等量关系是什么?
2、还有别的解法吗?
注意把例题的答案写完整,如有疑问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把例题讲清楚。
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得最投入,自学竞赛现在开始。
2.学生:
认真看书。
师:
目光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把手放下。
2.同位交流
同位之间先相互交流一下你学习的收获。
①说方法②问困惑
3.全班汇报质疑
①汇报学习内容
②其他同学补充
③解决疑难问题
四、考一考
1.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下面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
谁有勇气来板演。
(找两名较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出示检测题:
做29页“试一试”中的题目。
2.师:
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书写规范。
五、议一议
1.更正
师: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不一样的请举手!
解法不一样的请举手!
(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
在错的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1)引导学生讨论列式,若对,问:
为什么?
若错,问:
为什么错了?
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列式的过程,提醒学生:
(2)引导学生讨论正确列式的结果是否正确。
(3)评价:
师、生评结合,可从书写质量与解题规范进行评价。
(可实行等级评价或分数评价)
3.同桌互改
讲述:
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
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
请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语:
下面请大家运用新知识来做题,有信心做全对吗?
1.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2.练习:
课本“练一练”的第1、3、4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体积和容积
学习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并能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并能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并能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呢?
为什么放入石子后,就能到喝到水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容积。
(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并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3.自学指导:
过渡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的内容,重点看比一比的
(1)、
(2),思考:
①两个杯子发生了什么变化②土豆和红著哪一个大?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师:
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
二、看一看
1.过渡语:
比一比,谁坐姿最端正,看得最投入,自学竞赛现在开始。
2.学生:
认真看书。
师:
目光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三、说一说
1.过渡语: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把手放下。
2.同位交流
①说方法:
发现了什么现象?
②问困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过渡:
好,通过自学,下面谁能把你学到的知识汇报给大家?
3.全班汇报质疑
①汇报学习内容:
两杯水升高的程度不同。
②因为放入的东西一个大,一个小。
③解决疑难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先总结,(如果说得对老师可以不必再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四、考一考
师:
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
出示教材中的“想一想”,两个杯子哪杯装的水多呢?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找几生板前实验。
五、议一议
1、更正。
2、讨论。
3、同桌互改。
4、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在说体积和容积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对的,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
学习目标:
1、认识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2、感知和理解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