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9291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docx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

研究简报

 

第1期(总第1期)

 

城市研究院卫生强区课题组2015年6月16日

国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及对

朝阳区启示

摘要: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

由于社会制度、政治意愿、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同,各国都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

合理借鉴这些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规避其在发展中可能导致诸多问题的不利做法,并积极参考国外医疗卫生体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朝阳区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卫生强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主要模式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素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国家都根据本国国情,相继建立了形式、内容、水平不同的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英国

英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医疗卫生体制,是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

英国卫生服务系统(NHS)负责管理医疗卫生的相关事务,医疗服务和药品的支付方和提供方都由政府直接提供经费、控制和经营。

英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保障体系将全体人口纳入风险集合。

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占整个卫生费用的80%左右。

除处方药和牙医服务之外,医疗服务几乎是免费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可分为三级,包括社区医疗、全科诊所和综合性全科医院及专科医院,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突出了英国医疗卫生体系注重预防保健和广泛覆盖的特点。

英国国家卫生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1.合理配置资源。

由于在英国严格实施了社区“守门人”制度,并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居民与GP之间的关系,使得大部分健康问题在这个层面得以识别、分流,并通过预防手段得以控制,充分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

2.覆盖面广和基本免费的特性,保障了人人公平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由政府直接管理医疗保险事业,政府收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收费)服务,企业和个人基本没有经济负担。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同时也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

这一点是英国医疗保险模式所特有的优点。

3.降低卫生总费用。

由于由政府预算决定总支出,政府对机器设备、新型技术开发和传播的投资严格控制和管理,使全社会的卫生总费用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也由于政府决定的总支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国际交流中政府部门出面代表整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可以占据更有利的优势地位。

4.应急机制灵敏度高。

在面对紧急突发事件时,NHS系统短期就能集中大量资金和人员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保证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性。

同时在面对传播范围较广的疾病时,能够进行快速反应和统一调配,为全国民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健康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病几率,提高了治愈率,保证了民众的生命安全。

NHS虽然成效显著,但是像所有的国有化产业一样,NHS体制深受垄断之苦,官僚主义、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和创新,缺乏人性化,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为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问题,英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医疗卫生的提供方式,引入私人资本、形成竞争机制,改变医疗卫生投入由政府单方面负担的局面。

例如,创建全科医生基金持有者(GPFH),代理其注册患者购买某些医疗服务,形成医疗服务支付方和提供方相互制约的局面;建立私人筹资计划(PFI)和医院星级评审制度等。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英国不解决“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资金筹集分配和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矛盾还是很难缓解。

(二)美国

美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是国际上最具市场导向的模式,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典型代表。

所谓“美国模式”,就是市场主导一切。

以市场化为主导,但又不忽视政府的作用,美国的医疗服务体制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是以民间的私营医疗与保险为主,政府辅以对特殊群体的社会医疗保险与补助。

美国的医疗卫生支付体系由联邦政府、雇主和个人共同构成,以商业保险为主,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资助的公立医疗保险为辅。

公民个人的医疗费用由参加商业保险而来,联邦政府主要保证残疾人、老年人、低收入者和失业者能享有一定的医疗保障。

美国的医疗服务提供方也以市场为主,非营利性和私立医院达到医疗机构总数半数以上,市场化程度非常高。

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

1.高度市场化。

在美国,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原则自由经营。

政府只负责老年人和贫困者的医疗保险。

保险经费主要由个人和企业负担,政府基本不负担有相当多低收入的小企业雇员、个体劳动者和农民家庭享受不到医疗保险。

2.医院所有制多元化。

主要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公立医院有政府办的;私立医院有社团办的,教会办的,股份制办的,也有私人个体办的。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资金投入,推动了社会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3.医疗保险种类繁多,购买形式不同,享受医疗服务的项目也不同。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公私结合。

退休之前主要是个人或雇用单位购买医疗保险,老人退休后可享受政府的基本医疗照顾,基本是公益性。

大概有15%的人群没有医疗保险.绝大多数是穷人和新移民,这部分人群可以通过急诊途径解决就医问题。

根据美国法律,对急病、重病、事故,不论身份,不论有无保险,同样会得到救助治疗。

美国市场主导的医疗体制有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

自由市场化运作的同时,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医疗服务欠缺公平性和可及性。

且美国的卫生总费用、人均医疗费用或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均为全世界最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进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近年来,美国医疗改革的主流思想发展为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扩大社会医疗覆盖面,为全美公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奥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政策强调建立单一给付制度,政府保证全民享有医疗保险。

承诺为雇主的巨额医疗保险提供补偿,实质上是政府为原本由公司或者个人支付的保费买单,最终让纳税人均摊。

可见,美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越来越强调政府的公共管理和调控职能。

(三)加拿大

加拿大的医疗卫生体制,其建立时间比英国和美国稍晚,是在汲取英国福利经济学理论建立起来的制度和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市场运作建立起来的制度两者优点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设计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后发优势”。

加拿大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它是加拿大五大社会保障项目之一。

加拿大90%的医院住院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及75%的卫生总费用由税收支付。

其医疗卫生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10%,每人每年2257美元,其中70%由政府支付。

医疗卫生服务由私立医院和诊所提供。

加拿大医疗卫生体制较其他国家(如美国)的优异之处在于:

能覆盖所有国民,能以更低的总成本、更低的行政管理费用,获得更好的健康状况指标,能使国民和卫生工作者有更多选择,付出更短的排队时间。

具体来说,加拿大医疗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保健计划覆盖100%的被保人口,保证人们有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条件。

2.全面性。

保证医院和医生提供所有的必要医疗服务。

3.可及性。

以同等条件提供合理、通畅的途径以保证医院和医生的服务;

4.方便性。

当居民搬到加拿大其他省份居住或外出,包括国外旅游,医疗保健均能覆盖。

5.公共的管理机构。

各省卫生保健计划由一个公共的、省政府直属的非盈利机构管理和实施。

加拿大医疗保健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都被称得上是医疗保障的典范,曾经是许多国家效仿与称羡的对象。

但是,由于全民免费医治所带来的便利,加拿大也出现了对于其优越的医疗保健制度滥用的问题。

无病呻吟,慢病急诊,使得加拿大的医疗开支成本大幅度上涨,而真正的患者却寻医难,看病难。

就诊等候时间延长则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

另外,在医疗服务运行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基层设备老旧、大量医护人员外流,进一步加重了加拿大医疗服务的负担;缺乏长期发展计划、医师与护士的训练与留用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等。

同时,服务方式的改变、资金的紧张、人口老龄化和新技术的高花费,又促使这些问题的恶化。

(四)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

新加坡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主要由卫生部及其直属的健康促进局和卫生科学局组成。

卫生部主要负责对医疗机构实行注册、认证和管理,健康促进局主要负责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卫生科学局主要负责药品及保健品等的管理。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服务由三方负责提供,简称“3P模式”。

第一个P,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public);第二个P,私人或民间资金创办的竞争性、赢利性医疗卫生机构(private);第三个P,社会人士和福利团体(people)。

新加坡强调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在新加坡,医疗机构分为两层——“两级医疗网”:

底层的是社区医院和一般诊所,上层属于综合性或专科性的大医院。

前者负责基础性保健服务,后者负责综合医疗服务。

新加坡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

1.鼓励自由竞争,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新加坡政府鼓励竞争并保护竞争,既不给予非营利性医院以任何的特殊优惠政策,也不给予各种营利性医院各种不公平的限制,让病人拥有自由择“医”的充分权利。

新加坡的医疗服务大都以收费价格作杠杆,把病人分类引导到最适合的医疗机构中进行诊治。

2.通过优惠措施,鼓励居民到社区医院就诊。

政府为鼓励居民到社区首诊,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对于那些社区首诊转入大医院的患者给予10%—20%的优惠,而对于直接到大医院首诊者则额外加价,因此从经济利益上引导人们首先进入社区医院,缓解大医院的诊疗压力。

3.推动“三保”体系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第一是保健储蓄(Medisave)。

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医药储蓄计划。

他们将员工每月的部分收入按6%-8%的比例储存起来(不同年龄支付的比例不同),而对个体劳动者,则只有年收入达到6000新元以上的人才为该帐户储蓄。

该项储蓄缴纳款项存入每个人的个人帐户,用来支付户头持有人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

第二是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设立于1990年,这是一种重病保险计划。

其目的是弥补保健储蓄不足以应付重病病人医疗费用的缺口,确保投保人在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时能够应付庞大的医药开销。

第三是保健基金(Medifund)。

设立于1993年,是一项由政府出资立的带有“兜底”性质的保健信托基。

它主要使用利息收入协助贫困病人支付医疗费用,以确保每个人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良好的基本医药服务。

其实质是通过政府“买单”为贫病者提供“安全网”。

(五)日本

日本的医院绝大多数为非盈利性,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投入建设,医院的投入70%来自于医疗保险的个人支付部分,30%来自政府的补贴,补贴主要用于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购置、建筑维修和弥补医院经营赤字。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日本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被雇用者保险或称之“职工健康保险”,其中可分为共济组合保险、组合掌管保险、政府掌管保险、船员保险等占65.9%;另一类是国民健康保险,主要是农业人口、退休老人、自由职业者,其可分为市町村国保、组合国保2种,占34.1%。

医疗保险经费来源,个人按收入的8%缴纳,不足部分由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凡参加医疗保险者均可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大部分为80%至90%,自付10%至20%,家属可报销70%至80%。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以全民强制性加入的公费医疗保险制度为主。

在日本,医疗保险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所有日本人和有合法拘留资格的外国人都必须加入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

2.医疗信用体系透明。

日本政府提倡医疗服务机构信息公开,医生和医院应公开各种信息,以便使病人更容易了解医疗服务机构及其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情况。

信息公开能够为医疗保险机构监督医疗服务机构和病人选择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好的依据。

3.建立护理保险制度。

针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日木政府于2000年4月起实行护理保险制度。

该制度是由市、田丁、村一级政府管理和运营的。

具体方法是:

对40岁以上的人员实行护理保险强制缴费,在护理保险基金中,个人缴费部分为50%,国家税金负担50%其中65岁以上者的个人缴费部分在其年金(相当于中国的退体金、养老金)中扣除:

40-64岁人口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如果是企业从业人员,由企业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而国家负担的50%由中央政府承担25%,都道府县地方政府承担12.5%,市叮村承担12.5%。

护理项目有家访护理、巡回护理、短期护理、送特殊养老设施护理等,护理费用由保险机构和国库各负担一半。

近年来,虽然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时期,但是国民医疗费(相当于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但是计算方法不同)却急速增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已经占总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是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

医疗费用的增长又使医疗保险者出现财政赤字、导致运营危机,而且伴随着高龄社会的加剧、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制、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医疗保险制度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二、国外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综观全世界191个主权国家,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是完全一致的,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取决于一国国民的核心价值观。

世界各国学者在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比较研究中,根据不同标准划分,归类出不同模式。

有的将经合组织国家分为三种类型:

国家卫生服务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加拿大为代表)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也有的按保险责任来划分:

自费模式、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等。

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强,多趋向于政府规划干预,整体安排;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是由于政府能力有限。

总体来看。

全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由政府规划干预和市场化两极向中间发展,注重公平,但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如加拿大和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

(一)国外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总结

目前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各有优势,但是在各自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总结每个国家医疗卫生发展的经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能脱离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

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它取决于该国的文化、经济、政治背景。

以美国和英国为例,两国同文、同种、同一社会制度,但医疗卫生体制却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以自由、独立、平等为主要价值观,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以及联邦制的国体,决定了美国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医疗卫生体系。

而英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受福音主义影响深远,经济体制方面受凯恩斯主义影响,重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因此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发展为政府主导模式。

2.医疗保障制度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覆盖范围不断拓宽。

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有利于保证公平性,市场化则较好地保证效率,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首先是在公平与效率间进行平衡。

德国的法定医疗保险改革增加了个人负担比例;而美国则推行由单一机构(政府)提供医疗服务所需资金,逐步实现全民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在人口数量上不断扩大。

美国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也达到85%以上,实行国家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英、法两国则覆盖了全社会90%以上的人口。

医疗保障程度也逐步提高,药品的报销范畴不断扩大,英、法两国90%以上的处方药乃至全部处方药品均列入保险报销范围。

3.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合二为一,重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无论是政府主导型的英国医疗制度,还是市场主导型的美国医疗制度,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呈现出逐步统一的管理模式,如NHS,HMO等。

这种模式保证了医疗服务的筹资和支付由同一部门管理,减少管理摩擦和成本,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4.形成新的利益机制,控制医疗卫生费用上涨。

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普遍,人们的医疗需求日益提高,各国的医疗卫生费用不断增加。

高额的医疗费用是各国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

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差异,各国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手段各不相同。

总体来看,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逐步向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引入竞争和监管,形成利益制约关系,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节约使用医疗费用。

5.推进医疗机构管理革新,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各国均将医疗机构的改革作为重点。

引导医疗机构集约发展和科学管理是改革的普遍方式,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公司和第三方监管机构,引导医院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医疗服务供给的效率。

将改革目标与医务人员利益机制结合,而不是单靠行政强制执行。

(二)国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趋势分析

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在医疗卫生体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趋势。

1.医疗卫生体制成为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卫生体制,成为其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目前,在世界卫生组织190多个成员国中,除美国以外的所有高收入国家、60%的中高收入国家、40%的中低收入国家、10%的低收入国家,共约90个国家建立了全民覆盖的健康保障制度。

其他国家也把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作为改善居民健康的重要战略任务,明确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

2.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国民的健康公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

由于健康关系到生命安全和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健康的公平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公平。

因此,各国在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把维护公平性放在首要位置上。

同时,各国也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防止医疗资源浪费,使有效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实现公平和效率统一的过程中,一般都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基本制度建设、卫生筹资、服务组织和服务监管等方面。

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卫生筹资使用效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及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方面。

从整体趋势来看,各国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参与范围日益扩大,干预程度日益增强,调控手段日益多样化。

3.公共筹资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卫生筹资手段。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公共筹资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共筹资水平就越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2003年,在世界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中(不含美国),公共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9%、48%、58%和76%,个人付费在卫生筹资中的比例相应减少,主要作为控制过度服务和医药费用的手段。

200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中,有118个国家的卫生筹资以公共为主,占62%;私人筹资为主的国家只占38%。

在公共筹资中,税收筹资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4.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建设,资金拨付向预防保健领域倾斜。

二是重视发展以社区卫生为基础的基本卫生服务,维护卫生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民众的公共卫生权益。

三是发展基层卫生服务和医院服务两大体系,两者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疏导病人就医流向,控制医药费用。

四是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控制趋利行为。

五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发展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六是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和公平竞争关系。

5.严格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

为了控制医药企业过分追求利润的倾向,有些国家采取控制药厂利润率的办法,以干预药品价格,有些国家对药品流通实行严格管理,建立非营利性的国有独资公司采购配送药品。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成员国倡导建立以基本药物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政策,保障居民使用到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药品。

到1990年,全球已经有156个国家制定了基本药品目录,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及合理使用,以控制药品费用。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基本药物目录,包括312种药物,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低价或免费向居民提供基本药物。

6.政府对医疗卫生实行综合性行政管理体制。

各国政府的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一般由卫生部综合履行,其职能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食品药品、医疗保险、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医疗救助以及职业病和国境卫生检疫等方面。

在卫生行政管理中注意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能,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等多属于中央职责,而医疗服务提供多由地方政府承担,以适应政府加强医疗卫生管理的需要,力求符合现代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统一、高效的原则。

7.健全卫生法制,规范医疗卫生体制建设。

很多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依法建设医疗卫生体制。

德国1883年的《法定疾病基金法》、英国1946年的《国家卫生服务法》、墨西哥1984和2003年的《卫生基本法》、加拿大1984年的《卫生法》等,都是通过国家立法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健康保障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开展管理和监督工作,强调依法行政,维护公众健康权益。

三、国外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对于朝阳区的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大多形成较早,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优势和弊端也逐步显现,一些国家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后续的改革与完善。

对于朝阳区来说,推进卫生强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朝阳区未来的长远发展。

因此,朝阳区在推进卫生强区的过程中要着力于推动规划设计和具体措施的科学性和长远性,以此来避免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诸多问题。

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对于朝阳区医疗卫生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朝阳区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要坚持医疗卫生投入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但是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有多大的财政收入就做多大程度的医疗卫生,既不能超前发展,也不能滞后发展。

过于超前,则可能陷入高福利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的陷阱之中,最终反过来制约医疗卫生的发展。

过于滞后,则不利于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地区和谐稳定。

因此,只有医疗卫生投入与地区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自身特殊的属性,一方面其公益性的社会属性要求政府必须承担保基本、保公平的责任;另一方面其作为一项事业的自然属性又要求其必须注重市场、注重效率。

因此,朝阳区在推进卫生强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要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

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共同发展基层卫生事业,让政府集中财政力量支持公益性医院发挥最大的公益性效益。

3.要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卫生强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朝阳区推动卫生强区建设,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各方要素,既注重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也注重本地医疗资源的整合,既注重公立医院的改革,也注重民营医院的发展,既注重大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注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力争实现医疗卫生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发展的薄弱环节,选择一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