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4744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docx

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

建筑施工辅导资料一

主题:

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三节概述、土方计算与调配、排水与降水

学习时间:

2014年3月31日-4月6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章土方工程中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土方计算与调配以及第三节排水与降水,本周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土方的计算及优化等,是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也希望同学们对施工过程中排水及降水方面常用的方法有所了解。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组织土方工程施工的要求、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2、掌握土的含水量、土的可松性系数、土方边坡坡度;

3、掌握基坑、基槽和路堤的土方量计算、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方法;

4、掌握场地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与优化;

5、了解地面排水的方法;

6、了解集水井排水或降水;

7、掌握流砂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8、掌握井点降水法;

9、了解降水对周围地面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土方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坑及沟槽开挖、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等主要工程,同时往往还需要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辅助性工程加以配合。

Ⅰ、土方工程的特点与施工要求

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1)面广量大、劳动繁重。

(2)施工条件复杂。

2、组织土方工程施工的要求(重点掌握)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

(2)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开冬、雨期施工;

(3)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减少运输量和占用农田,要对土方进行合理调配、统筹安排。

(4)在施工前要做好调查研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Ⅱ、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

(一)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分类方法较多,在施工中按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类。

(二)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质量密度分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土的天然密度,是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它影响土的承载力、土压力及边坡的稳定性。

土的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用ρd表示;它是检验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

2、土的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

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式中G湿——含水状态时土的质量;

G干——烘干后土的质量。

土的含水量影响土方的施工方法选择、边坡的稳定和回填土的质量,如土的含水量25%-30%时,机械化施工就难以进行;含水量超过20%时,一般运土汽车就容易打滑、陷车。

而在填土中则需保持“最佳含水量(课件中为需佳含水量)”,方能在夯压时获得最大干密度。

如砂土的最佳含水量为8%~12%,而粘土则为19%-23%。

3、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水在土体中渗流的性能,一般以渗透系数K表示。

达西地下水流动速度公式v=KI,从此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即:

当水力坡度I(水头差与渗流距离之比)为1时,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

不同土质,其渗透系数由较大差异,如粘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天,细砂为5-10m/天,而砾石则为100-200m/天。

4、土的可松性(重点掌握)

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最初可松性系数

=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最后可松性系数

=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

土的可松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确定预留回填用土的体积和堆场面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Ⅲ、土方边坡坡度

土方开挖或填筑的边缘都要保留一定的斜面,称土方边坡。

m称坡度系数,1/m称土方边坡坡度。

边坡形式如下图所示:

Ⅳ、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七点)

①制定施工方案。

②场地清理。

③扫除地面水。

④修筑好临时道路及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

⑤做好材料、机具、物资及人员的准备工作。

⑥设置测量控制网,打设方格网控制桩,进行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放线等。

⑦根据土方施工设计做好边坡稳定、基坑(槽)支护、降低地下水等土方工程的辅助工作。

第二节土方计算与调配

Ⅰ、基坑、基槽和路堤的土方量计算

当基坑上口与下底两个面平行时,基坑土方量可按拟柱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如下:

式中H——基坑深度(m);

F1,F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

F0——F1与F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

当基槽和路堤沿长度方向断面呈连续性变化时其土方量可以用同样方法分段计算。

式中V1——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1——第一段的长度(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即:

V=V1+V2+…+Vn

式中V1,V2…Vn——为各分段土的土方量(m³)。

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计算

Ⅱ、场地平整标高与土方量

场地平整前,要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计算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然后确定挖方和填方的平衡调配方案,再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对较大面积的场地平整,正确地选择设计标高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设计标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尽量利用地形,以减少挖填方数量;争取场地内挖填方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要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上规定,若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没有规定时,对中小型场地可采用“挖填土方量平衡法”确定;对大型场地宜作竖向规划设计,采用“最佳设计平苗法”确定。

下面主要介绍“挖填量平衡法”的原理和步骤。

(一)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掌握计算过程)

1、初步设计标高

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

计算场地设计标高时,首先将场地划分成有若干个方格的方格网,每格的大小根据要求的计算精度及场地平坦程度确定,一般边长为10m~40m。

然后找出各方格角点的地面标高。

当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标高,用插入法求得。

当地形起伏或无地形图时,可在地面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仪器直接测出。

按照场地内土方的平整前后相等,即挖掘填方平衡的原则,场地设计标高为各个设计概算平均标高的平均值。

场地设计标高即为各个方格平均标高的平均值。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H0——所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m);

a——方格边长(m);

N——方格数;

H11,…,H22——任一方格的四个角点的标高(m)。

如令H1——1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2——2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3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4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则场地设计标高H0可改写成下列形式:

场地设计标高H0计算示意图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为一理论值,尚需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1)土的可松性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会有剩余,需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

由下图可以看出,考略土的可松性引起的设计标高的增加值

得:

 

调整后的设计标高值为:

H’0=H0+Δh

式中:

Vw——按理论标高计算出的总挖方体积;

FW、Ft——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出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

Ks’——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2)场内挖方和填土的影响

由于场内大型基坑挖出的土方、修筑路基填高的土方、场地周围挖填放坡的土方,以及经过经济比较,而将部分挖方就近弃于场外或将部分填方就近从场外取土,均会引起场地挖方或填方量的变化。

必要时也需调整设计标高。

(3)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1)单向泄水时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Hn=H0±li

场地泄水坡度示意图

2)双向泄水时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Hn=H0±lxix±lyiy

(二)场地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

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面积较大的场地,断面法多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

用方格网法计算时,先根据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和实际采用的设计标高,算出相应的角点填挖高度,然后计算每一个方格的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这样即可得到整个场地的挖方量、填方量。

其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即挖、填方高度)hn

式中hn——该角点的挖、填高度,以“+”为填方高度,以“-”为挖方高度(m);

Hn——该角点的设计标高(m);

Hn’——该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

2、绘出“零线”

零线是场地平整时,施工高度为“0”的线,是挖、填的分界线。

确定零线时,要先托到方格线上的零点。

零点是在相邻两角点施工高度分别为“+”、“-”的格线上,是两角点之间挖填方的分界点。

零点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h1,h2——相邻两角点挖、填方施工高度(以绝对值代入);

a——方格边长;

x——零点距角点A的距离。

3、场地土方量计算(理解计算过程)

(1)四方棱柱体法

1)全挖全填格

式中:

V——挖方或填方的土方量(m);

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挖填高度,以绝对值代人(m)。

2)部分挖部分填格

(2)三角棱柱体法

该法式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等高线方向,沿对角线划分成两个三角形(如下图),然后分别计算每一个三角棱柱体、锥体或楔形体的土方量。

1)全挖全填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挖或填的土方量为:

式中:

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代入。

2)有挖有填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有挖有填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地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

如下图所示:

其中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楔体部分体积为:

式中,h1,h2,h3分别为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取绝对值,其中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Ⅲ、土方调配与优化(理解例题的运算过程)

土方调配是大型土方工程施工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目的是在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成本(元)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

(一)划分土方调配区,计算平均运距或土方施工单价

1、调配区的划分

进行土方调配时,首先要划分调配区。

划分调配区应注意下列几点:

(1)调配区德划分应该与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相协调,并考虑它们的开工顺序、分期施工的要求,使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协调;

(2)调配区的大小应该满足土方施工主导机械的技术要求;

(3)调配区德范围应该和方格网协调,通常可以由若干个方格组成一个调配区;

(4)当土方运距较大或场地范围内土方不平衡时,可根据附近地形考虑就近取土或就近弃土,这时每个取土区或弃土区都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调配区;

(5)调配区划分还应尽量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相结合,避免土方重复开挖。

例:

土方调配时,划分调配区应注意哪些问题?

2、平均运距的确定

平均运距一般是指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

3、土方施工单价的确定

如果采用汽车或其他专用运土工具运土时,调配区之间的运土单价,可根据预算定额确定。

当采用多种机械施工时,确定土方的施工单价比较复杂,因为不仅是单机核算问题,还要考虑运、填配套机械的施工单价,确定一个综合单价。

(二)最优调配方案的确定

确定最优调配方案,是以线性规划为理论基础,常用“表上作业法”求解。

结合实例介绍如下:

各调配区土方量和平均运距

1、编制初始调配方案(下图为“运距表”)(用最小元素法进行就近调配)

B1

B2

B3

挖方量

A1

50

70

100

500

A2

70

40

90

500

A3

60

110

70

500

A4

80

100

40

400

填方量

800

600

500

1900

土方总运输量为:

Z0=500×50+500×40+300×60+100×110+100×70+400×40=97000(m3·m)。

2、最优方案判别

利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其总运输量是较小的。

但不一定是总运输量最小,因此还需判别它是否为最优方案。

判别的方法有“闭回路法”和“位势法”,其实质相同,都是用检验数λij来判别。

只要所有的检验数λij≥0,则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否则,不是最优方案,尚需进行调整。

为了使线性方程有解,要求初始方案中调动的土方量要填够m+n-1个格(m为行数,n为列数),不足时可在“任意”格中补“0”。

注意选择运距较较短的空格,且该方格不要与已填有数据的方格形成矩形。

如:

已填6个格,而m+n-1=3+4-1=6,满足要求。

下面介绍用“位势法”求检验数:

(1)求位势Ui和Vj

位势和就是在运距表的行或列中用运距(或单价)Cij同时减去的数,目的是使有调配数字的格检验数lij为零,而对调配方案的选取没有影响。

计算方法:

将初始方案中有调配数方格的Cij列出,然后按下式求出两组位势数Ui(i=1,2,…,m)和Vj(j=1,2,…,n)。

Cij=Ui+Vj

式中Cij——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施工费用);

Ui,Vj——位势数。

例如,本例两组位势数计算:

设U1=0,

则V1=C11-U1=50-0=50;

U3=C31-V1=60-50=10;

V2=110-10=100;

……,见下表所示。

(2)求检验数ij

ij=Cij-Ui-Vj

12=70-0-100=-30

13=100-0-60=40

21=70-(-60)-50=80

23=90-(-60)-60=90

求检验数表

3、方案的调整

(1)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取最小的一个(本例中为C12),把它所对应的变量X12作为调整的对象。

(2)找出X12的闭回路:

从X12出发,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前进,遇到调配土方数字的格可以做90°转弯,然后依次继续前进,直到再回到出发点,形成一条闭回路。

(3)从空格X12出发,沿着闭回路方向,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挑出一个最小的土方量(本表即为500、100中选100),将它调到空格中(即由X32调到X12中)。

(4)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该调动值(100m³),偶次转角上数字都增加该调动值,使得填、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调整后,便得到了新的调配方案。

若检验数仍有负值,则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部ij≥0而得到最优解。

(4)绘出调配图:

(包括调运的流向、数量、运距)。

(5)求出最优方案的总运输量:

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94000m3m。

4、绘制土方调配图

土方调配图

箭线上方为土方量(m³),箭线下方为运距(m)。

第三节排水与降水

(一)地面排水

排除地面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生活污水等)常采用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或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设施相结合使用。

(二)集水井排水或降水

基坑排水常用明沟集水井法和暗沟排水法,其原理均是通过沟槽将水引入集水井,再用水泵排出。

集水井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并在基坑边角处设置集水井。

将水汇入集水井内,用水泵抽走(如下图)。

这种方法可用于基坑排水,也可用于降水。

集水井降水法

1-排水沟;2-集水井;3-离心式水泵;4-基础边线;5-原地下水位线;

6-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1、排水沟的设置

排水沟底宽应不少于0.2~0.3m,沟底设有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堵塞。

在开挖阶段,排水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m;在基础施工阶段,排水沟应距基础有足够远的距离且适当保护,并保证排水通畅。

2、集水井的设置

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的边角处。

间距应根据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确定,一般为20~40m。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

其深度应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保持井底低于挖土面0.7~1.0m。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基坑底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

以免长时间抽水时,造成泥砂损失和扰动井底土。

3、水泵性能与选用

排水用的水泵主要有:

离心泵、潜水泵、软抽水泵等。

(1)离心泵

泵体是由泵壳、泵轴及叶轮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管路系统包括滤网与底阀、吸水管及出水管等。

离心泵的抽水原理:

利用叶轮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轮心部分的水甩往轮边,沿出水管压向高处。

水泵的主要性能包括:

流量、总扬程、吸水扬程和功率等。

流量是指水泵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

扬程是指水泵能扬水的高度,也称水头。

离心泵工作简图

1-泵壳;2-泵轴;3-叶轮;

4-滤网与底阀;5-吸水管;

6-出水管

离心泵的选择,主要根据需要的流量和扬程而定。

离心泵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吸水管接头不漏气,并保证吸水口在水面以下不少于0.5m,以免吸入空气,影响水泵正常进行。

(2)潜水泵

潜水泵是由立式水泵与电动机组合而成,工作时完全浸在水中。

水泵装在电动机上端,叶轮可制成离心式或螺旋桨式;电动机设有密封装置。

潜水泵的工作简图见下页。

(三)流砂及其防治

1、流砂发生的原因

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

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其性质通过下图所示的试验说明。

动水压力原理图

(a)水在土中渗流的力学现象;(b)动水压力对地基土的影响

l、2-土颗粒

潜水泵工作简图

1-叶轮;2-轴;3-电动机;4-进水口;5-出水胶管;

6-电缆

由上式可知,动水压GD与水力坡度I成正比,水位差越大,动水压力越大,而渗透路程越长,动水压力越小。

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2、流砂的防治(多项选择题)

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

具体措施为:

(1)抢挖法

(2)水下挖土法

(3)打钢板桩或作地下连续墙法

(4)在枯水季节开挖

(5)井点降水法

(四)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标高以下,并保持至回填完成或地下结构有足够的抗浮能力为止。

1、轻型井点

(1)轻型井点设备

轻型井点设备是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

管路系统包括:

井点管(由井管和滤管连接而成)、弯联管及总管等。

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

1-井管;2-滤管;3-总管;4-弯联管;5-水泵房

6-原有地下水位线;7-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真空泵轻型井点设备工作原理简图滤管的构造

(2)轻型井点布置(重点掌握)

①平面布置

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底下水流的上游一侧,其两端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基坑宽度。

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一般不宜小于0.7~1.0m,以防局部发生漏气。

在靠近河流及总基坑转角部位,井点应适当加密。

单排井点布置简图

(a)平面布置;(b)高程布置

1-总管;2-点管;3-抽水设备

②高程布置

轻型井点多是利用真空原理抽吸地下水,理论上的抽水深度可达10.3m。

但由于土层透气及抽水设备的水头损失等因素,井点管处的降水深度往往不超过6m。

环形井点布置简图

(a)平面布置;(b)高程布置

1-总管;2-井点管;3-抽水设备

井管的埋置深度HA,可按下式计算:

HA≥H1十h十iL(m)

式中H1——总管平台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

h——基坑中心线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根据实测:

环形井点为1/10,单排线状井点为1/4;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当计算出的HA值大于降水深度6m时,则应降低总管安装平台面标高,以满足降水深度要求。

此外,在确定井管埋置深度时,还要考虑井管长度(一般为6m),且井管通常需露出地面为0.2~0.3m。

在任何情况下,滤管必须埋在含水层中。

(3)轻型井点计算

①井型判定

水井的分类

(a)无压完整井;(b)无压非完整井;(c)承压完整井;(d)承压非完整井

②涌水量计算

(①)无压完整涌水量

环形井点涌水量计算简图

(a)无压完整井;(b)无压非完整井

(m³/d)

式中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确定;

H——含水层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X0——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m):

F——基坑周围井点管所包围的面积(㎡)。

(②)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

(m³/d)

有效深度H0值

S’/S’+1

0.2

0.3

0.5

0.8

H0

1.3(S’+l)

1.5(S’+l)

1.7(S’+l)

1.85(S’+l)

注:

表中S‘为井管内水位降低深度,l为滤管长度。

(③)承压完整井涌水量

承压完整井环形井点涌水量计算公式为:

(m³/d)

式中M——承压含水层厚度(m);

K——渗透系数(m/d),应由实验确定;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取

X0——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m):

③确定井点管数量与井距

(①)单井最大出水量

单井的最大出水量q,主要取决于土的渗透系数、滤管的构造与尺寸,按下式确定:

式中d——滤管直径(m);

l——滤管长度(m);

K——渗透系数(m/d)。

(②)最少井数

井点管的最少根数nmin,按下式计算:

nmin=1.1Q/q(根)

式中1.1——备用系数,考虑井点管堵塞等因素。

其它符号同前。

(③)最大井距

Dmax=L/nmin

式中L——总管长度(m)。

确定井点管间距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需要记忆)

(a)井距过小时,彼此干扰大,影响出水量,因此井距必须大于15倍管径。

(b)在渗透系数小的土中井距宜小些,否则水位降落时间过长。

(c)靠近河流处,井点宜适当加密。

(d)井距应能与总管上的接头间距相配合。

根据实际采用的井点管间距,最后确定所需的井点管根数。

(4)轻型井点的施工

埋设井点的程序是:

放线定位→打井孔→埋设井点管→安装总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轻型井点的施工要点:

轻型井点的井孔一般采用水冲法或回转法。

冲孔直径一般为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m左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底部而触及滤管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