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4621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弈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我会读课文,读通读顺为止。

2.谁学下棋?

谁是老师?

怎么学下棋?

学得结果怎么样

3、我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内容。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介绍孟子资料: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汇报展示,师生评价

四、教师点拨。

1、指导: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当堂练习

1、复述故事。

2、同桌互相讲故事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我会读课文,读通读顺为止。

2、我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内容。

3、①他们为什么争辩?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汇报展示,师生评价

四、教师点拨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

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

①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

由于视觉的误差。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

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五、当堂练习

1、复述故事。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  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我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并抄下来

2.我能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抄下来。

3、思考:

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我能提出一、两个问题。

问题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四、教师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五、当堂练习

1、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仿照课文中写法,再写几句。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

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

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

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3、搜集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二、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体会写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

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三、教师点拨

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而且来去匆匆。

二、当堂训练

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

那么,同学们,你们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

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

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我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抄写的词语有

2、我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并抄下来。

3、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教师介绍。

2、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四、教师点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五、当堂练习

1、给下列词语分别找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依赖()考验()勃勃生机()

反义词:

从从容容()懒()枯萎()

第二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读课文思考: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

2、思考: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吗?

4、找出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二、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三、教师点拨:

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

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

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四、当堂训练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⑴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⑵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⑶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4*  顶碗少年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抄下来。

我抄下的生字词语有。

我抄写的句子有。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并标示自己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2、介绍作者:

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

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

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四、教师点拨

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

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

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五、当堂训练

1、表演结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碗少年?

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2、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

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5*  手指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作业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标出课文的中心句。

2、思考:

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

3.速度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5、你喜欢做哪根手指?

为什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交流

三、小组展示汇报,师生评价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

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四、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当堂训练

1、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

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的普通事物,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看看能否从它们的身上得到启示或有所感悟。

2.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两幅漫画,想想画家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两分钟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

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

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⑴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⑵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

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课前两分钟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⑴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⑵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⑶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

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

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

课前两分钟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⑴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⑵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

(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

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

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

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

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

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元导语,抓单元训练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前置性作业:

1、我会读: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杂拌儿

翡翠榛子栗子风筝鞭炮逛庙会

2、我会填:

()七八()万()更()()灯()彩

有()有()各()各()日()不()

()()不同万不()()灯火()()

3、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

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

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汇报

1、我会读: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杂拌儿

翡翠榛子栗子风筝鞭炮逛庙会

2、我会填:

()七八()万()更()()灯()彩

有()有()各()各()日()不()

()()不同万不()()灯火()()

3、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师相机点拨

五、课后作业

1.读课后“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

2.搜集各民族春节有哪些习俗?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第二课时

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

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风俗习惯)

二、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

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

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三、总结提升:

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课堂检测

1.我会写fěicuìchūxúnbiānpào

()()()

áozhōuzábànfēngzhēng

()()()

2.我会填()的展览会()的香味

()的玩具()的姿态

()的技能()的日子

3.我会选

(1)《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高潮是()

A除夕B元旦C元宵节D过小年

(2)《北京的春节》指出新年的彩排是()

A除夕B元旦C元宵节D过小年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7*《藏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