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4058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docx

01桩基础施工专项方案

 

省道S272肇珠线江门市区复线东华大桥工程

桩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省道S272肇珠线江门市区复线东华大桥工程

桩基础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GJSS——

 

工程名称:

省道S272肇珠线江门市区复线东华大桥工程

工程地点:

江门市区

施工单位: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编制单位: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省道审批单位: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S272肇珠线江门市区复线

东华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部门:

工程技术部部门:

技术部

审核人:

审批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0年3月5日审批日期:

2010年月日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江门市东华大桥(省道S272肇珠线江门市区复线)位于江门市蓬江区东侧,毗邻白水带风景区,桥位距下游的蓬江大桥约2.3km,距离上游江门大桥南岸约1.2km,是连接江门市中心区(蓬江区)和江海区的重要桥梁。

东华大桥西岸通过东华路与省道S272相连接,向东跨越江门河后,东岸与省道S272相接于江海路,线路比绕行蓬江大桥约缩短了2.1km。

项目主线全长0.94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设计时速60km/h;匝道全长为1.737km,设计时速为30km/h。

本工程由主桥和连接线两部分,其中主桥一跨跨越江门水道,计算跨径为118米,连接线主要是两侧的引桥和上下主桥而设置的匝道桥。

主桥、引桥及匝道桥梁共有桩基础132根,其中主桥桩基础共16根,桩径为2.0m,引桥、匝道和人行楼梯共有工程桩116根,其中桩径为1.2m的工程桩共78根,桩径为1.5m的工程桩38根。

所有工程桩均为嵌岩桩,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要求嵌入微风化层不小于2D,并要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2MPa,施工桩底沉渣不大于5cm,桩身均为C30水下混凝土灌注。

桩基纵向钢筋及加劲箍均为HRB335钢筋,螺旋箍为Q235圆钢。

第二节、场区地质及现场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东华桥工程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北起东华路上跨堤东路,跨越江门河,通过东华立交南接江海路。

拟建桥位工程地处第四系冲洪积平原,桥位东面临燕山早期花岗岩低缓丘陵,地势总体上江海岸高,蓬江岸低。

2、气候

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全区有285km的海岸线,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日照平均1700小时以上。

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全区均在22℃左右。

一年之中,江门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

暴雨、台风、干旱、冷害等。

二、地质、水文情况

1、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的岩土层,桥位区覆盖层由第四系杂填土、冲洪积相的粘性土层、砂层等组成,厚度约22.0~37.2m;基底由晚白垩系的全风化~微风化花岗岩组成。

(一)覆盖层

(1)、杂填土(Q4m1):

0~0.80m褐红色,主要为砂质粘性土,顶部0.25m为混凝土,0.80~2.50m主要是碎石,块径3-7cm,2.50~3.10m及4.80~5.10m为微风化花岗岩块石,块径0.30~0.40m,3.10~4.80m为黄-灰色淤泥质土。

全场地分布,厚度1.00~5.80m,地层编号为1_2。

(2)、粉质粘土(Q4a1):

土黄、深灰色,湿,软塑,成份主要为粘粒、粉粒,含少量粉砂,局部为粉砂,呈互层状。

局部分布,厚度5.90~7.29m,地层编号为2。

(3)、粉土(Q4a1):

灰褐色,稍湿,松散,成分主要为粉粒,含少量粘粒、粉粒。

零星分布,厚度为2.00m。

地层编号为2_1。

(4)、粉砂(Q4a1):

土黄、褐黄色,湿,松散,成份主要为粉砂,约占80%,含少量细砂。

零星分布,厚度为2.07m,地层编号为2_3。

(5)、淤泥(Q4mc):

深灰~灰色,饱和,流塑,主要是由粘粒和有机质组成,有腥味。

零星分布,厚度为12.30m,地层编号为3_1。

(6)、淤泥质粉砂(Q4mc):

深灰、灰黑色,饱和,松散。

成份主要为粉砂,约占75-80%,其次为淤泥,约占20%,有腥臭味,局部淤泥含量较多。

全场分布,厚度2.50~12.50m,地层编号为3_3。

(7)、粘土(Q4a1):

浅黄色,湿,可塑,局部硬塑,成份主要为粘粒,含少量粉粒,局部砂粒含量较多。

零星分布,厚度为4.20m,地层编号为4_1。

(8)、含卵石砾石层(Q4a1):

灰黄-浅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主要为砾石及粉细砂,其中卵石含量约45%,其余为砾石、砂等,砾石粒径一般3~5cm,呈次棱角状,石英质。

零星分布,厚度为4.60m,地层编号为4_7。

(9)、细砂(Q4a1):

灰色,饱和,中密,成份主要为细砂,约占80%,含少量中砂、粉砂。

零星分布,厚度为1.00m,地层编号为5_4。

(10)、砂质粘性土(Qel):

23.8m以上为灰白色,以下为褐黄色、灰褐色、稍湿,28.6m以上为硬可塑,以下为硬塑,成分主要为粘粒、粉粒及砂粒,为花岗岩积土。

局部分布,厚度5.10~20.40m,地层编号为14-0。

(二)基底

基底由燕山期的全风化~微风化花岗岩组成。

(1)、全风化花岗岩(γ53(3)):

灰褐混灰白色,岩芯已完全风化,呈含砾的粉质粘土状,手捏易散,遇水软化、崩解。

局部分布,厚度2.30~4.20m,地层编号为14-1。

(2)、强风化花岗岩(γ53(3)):

褐色、灰绿、肉红色夹灰褐色,岩芯风化强烈,呈半岩半土状,底部为块状,具母岩结构,块状岩芯手可捏散,土状遇水软化、崩解。

大部分布,厚度4.10~26.70,地层编号为14-2。

(3)、中风化花岗岩(γ53(3)):

褐红、灰褐、灰绿色,下部褐黄混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其次为绿泥石,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裂面与轴心夹角约45°。

岩芯采取率约85%,节长不小于10cm的岩芯率约30%。

全场地分布,厚度1.20~10.20m,地层编号为14-3。

(4)、微风化花岗岩(γ53(3)):

青灰色,岩芯呈块状~柱状,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锤击声脆,不易击碎。

局部夹中风化花岗岩,岩芯较破碎,63.90~64.50m夹构造角砾岩,岩芯呈块状~柱状,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碎裂结构,角砾构造。

岩芯采取率约76%,节长不小于10cm的岩芯率约43%。

全场地分布,最大揭示厚度为14.13m,地层编号为14-4。

2、水文地质

江门水道由西江流入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江门市城区,再流向新会区。

南海海潮对区内江门河水具有明显的顶托作用,潮汛属混合潮,为弱潮汐地段,钻探期间潮差约1.2m。

东华桥位于江门河下游,河宽在80~110m之间,水流缓慢,河床深度在黄海标高-5m之上,最高水位+3.6m,枯水位-0.5m,常水位在1.2~2.0m之间。

7~9月是台风活动的频发期,影响江门的台风时空分布不均匀,台风的年份右右4~5个,右的全年无一个影响,如遇在江门沿海或者附近地区登陆台风的袭击,常有暴雨到大暴雨和12级大风,造成严重气象灾害。

桥位地处三角洲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粉砂、砾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量丰富,地下水主要受河流水补给;其它路段已大气降水、人工生活用水及侧向迳流为主要补给来源。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水质分析试验结果判断,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3、桩端持力层岩石评价

主桥及引桥设计桩端下伏微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6000kPa,标准值为69.9Mpa,对36个岩石样本饱和抗压强度值在40~89.8Mpa之间,平均值为70.7Mpa,统计标准差为16.47,岩石饱和强度变异系数为0.23。

根据数据显示,该场区下伏微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分布均匀,工程地质优良。

A匝道设计桩端下伏微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6000kPa,标准值为52Mpa,对6个岩石样本饱和抗压强度值在46.6~76.4Mpa之间,平均值为62Mpa,统计标准差为12.07,岩石饱和强度变异系数为0.19。

根据数据显示,该场区下伏微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分布均匀,工程地质优良。

C匝道设计桩端下伏微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6000kPa,标准值为60.1Mpa,对9个岩石样本饱和抗压强度值在44.4~87.4Mpa之间,平均值为53.6Mpa,统计标准差为16.67,岩石饱和强度变异系数为0.24。

根据数据显示,该场区下伏微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分布均匀,工程地质优良。

三、施工用电用水情况

工程位于东华市区,临时施工用电就近接入附近的电网,设置变电站供电即可,临时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网供水。

为保证正常施工需要,我司将在现场配备发电机组作为备用。

四、施工道路及交通运输

工程地处江门市蓬江区,外部交通十分方便,进入施工现场可利用当地原有的道路,给大型施工车辆进出工地带来方便。

从东华路可进入西岸施工现场,江海路可进入东岸施工现场。

在两岸各修建码头一座,兼顾交通码头、材料码头和钢梁上岸码头。

第二章桩基础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桩基础施工主要有包括主桥、引桥、匝道桥及人行楼梯工程桩施工,共施工工程桩132根。

主桥和引桥工程桩分布在江门河两侧,匝道桥梁工程桩位于江门河东侧,分布在河西侧的桩基础共有38根,其余桩基础均位于江门河东侧。

主桥墩位均位于江门河边,桩基础施工前对主桥上游和下游各50m范围两岸堤防抛石护脚。

因施工范围交通便利,通过车辆将块石运至堤边,用饭铲式挖土机沿江门河堤由堤脚向河道中央摊铺。

护脚范围根据河道潮汐水位落差范围确定。

江门河每年4月~10月为汛期,我司将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进行围堰筑岛的方式施工,尽量减少对河道和现状河堤的影响,施工中对周围河堤进行实施监测。

为保障河道行洪通畅,主桥西岸和东岸避开同时筑岛。

西岸引桥桩基础均位于东华一路上,通过对东华一路实施交通疏解,搭建施工范围围蔽的方式封闭施工,交通疏解方式详见交通疏解方案;C匝道部分桩基础位于华茵堡小区道路及江海一路现有道路边,桩基础施工前均需对受影响路段进行交通疏导,搭建施工临时围蔽,设置交通导向牌。

C匝道桩基础施工时,在华茵堡小区临道物业及重要管线上设置观测点,对施工影响进行观测。

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一节、桩基施工平面布置

桩基础施工范围较大,多数桩位均分部在江门河东侧,根据既有场地基本平坦特点,场区内布置材料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场地、机械设备存放场地以及施工便道都可以合理布置。

根据施工用地红线范围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施工范围用双面彩钢夹心围板进行围蔽,预留施工通道。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图《桩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ZJSG-01~02)

一、泥浆循环系统

桩基础施工,在各墩位旁设置各设置泥浆池一个,通过泥浆沟进行泥浆循环。

沉淀下来的泥浆渣及多于的泥浆主要通过泥浆罐车将泥浆渣清理运走。

主桥5轴和6轴均靠近江门河,主要通过泥浆船运输。

主桥大直径桩基础采用气举反循环的方式清孔,结合运用振动筛和旋流粉砂器,提供桩基清孔效率和清孔质量。

陆地桩基础则主要采用正循环方式清孔,即通过轴流泵将优质泥浆送到孔底进行循环排渣,泥浆循环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泥浆池及泥浆沟布置《桩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ZJSG-01~02)。

桩基础施工,根据我司的成功经验及本工程的特点,新泥浆的制备采用优质粘土和膨润土配制。

施工前先进行试配,确定各种泥浆的指标均能符合规范要求的配比,并按此配比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泥浆质量。

二、钢筋加工场

桩基础施工共设置三个钢筋笼场,分别位于江门河西岸的东华一路旁、江门河东岸的体育公园内和华茵堡前,钢筋场包括圆材堆放场、钢筋加工场、和半成品堆放场等。

钢筋场地地面按现场情况酌情进行硬化处理。

三、施工便道

根据现有场地组织交通疏解,主要以现有路面作为桩基础施工便道,同时在体育公园侧的C匝道弧形段外侧修筑施工便道。

主桥桩基采用围堰筑岛的方式施工,筑岛的同时修筑施工便道。

便道面层铺设15cm厚石屑,压实后浇筑15cm后素混凝土。

四、混凝土供应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竣工验收及工程评优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须提供带有CMA印章的配合比设计报告。

根据监理及质量监督站的要求对桩基础水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进行见证送检和验证试配。

第二节、施工用电用水布置

根据施工场区较宽较长的特点,桩基础施工用水用电采用业主提供的水源及电源沿线布置,施工用电在业主提供电源前以及当供电不足时,自备发电机组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施工用电主要分别从东华一路和体育公园处报装的供电变压器接出。

供电情况详见《桩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ZJSG-01~02)。

桩基施工用电,沿施工线路布置,每50m设一配电箱,用电线路架空布设,在用电量有变化的施工点根据实际情况布设。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线路,生活区、办公室、施工现场的配线及线路布设按规范要求布置。

当施工用电需穿越道路时采用电线杆架空处理,净空高5米,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

施工用水使用2寸镀锌水管引至施工现场,沿施工路线布设。

现场夜间照明:

考虑在围蔽区内架设高压投光灯,并沿围墙立灯杆安装普通照明灯作为辅助照明。

第三节、施工设备及材料安排

主墩桩基直径大,达2.0m直径,且场区地质复杂,有砂层、淤泥、淤泥粉砂、卵石砾砂等不良地质,基岩为花岗岩。

不良地质及花岗岩基岩使桩基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考虑到主墩桩位靠近河堤,为防止机械施工振动对堤防造成损害,主墩桩基础采用GPS-20型回旋钻机施工,主桥四个墩位各投入一台钻机。

引桥和匝道桩基础施工均先施工引桥,匝道各分项工程与引桥流水作业。

引桥和匝道桥梁钻孔桩共投入12台5t冲孔桩机,西岸和东岸引桥各投入4台,A、C匝道共投入4台。

引桥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桩机周转至匝道桩基施工。

每台桩机配备泥浆轴流泵及电流补偿器各一台,另外施工期间现场留置备用轴流泵和补偿器各一台。

第四节、桩基础施工顺序

桩基础施工共分为三个作业区域:

主桥桩、西岸引桥桩、东岸引桥桩及匝道桥梁桩,各施工面同时开始施工作业,西岸引桥桩完工后,相应的设备周转至东岸作业区域施工。

公用资源使用上,主桥桩优先于引桥,引桥优先于匝道桥。

人行楼梯桩基础不影响关键工期,将在引桥桩基础施工时穿插施工。

第五节、桩基础文明施工

引桥、主桥和A匝道及C匝道部分桩基础施工范围均在红线围蔽范围内,施工范围采取封闭式管理,项目部办公区围墙为砖砌体全围墙。

围墙为18墙,高2米并压顶,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并刷橙色涂料,墙基埋深不小于50cm。

围墙每3米设置墙柱,墙柱与墙连接牢固、安全、可靠,外墙基披荡磨光刷白处理,进行美化处理。

喷图规格为2400×1200外加木条压边,压边涂橙色。

施工范围采用临时围板的方式实现施工范围的封闭管理。

围板统一采用装配式双面彩钢夹心围板(即活动板房板材),高度2m,支柱、支座及围蔽板连接牢固,围蔽板颜色一致,在板上喷刷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及企业相关形象标识。

生活、办公区域门前设花池种植花草、摆设盆景来搞好生活、办公环境;生活、办公区域范围内的路面先铺设一层10cm石粉、再浇筑一层10cmC20砼面层;宿舍、厕所地面铺设防滑砖,墙身贴瓷片1.8m;材料堆放场、加工场、仓库等对地面进行硬化,并铺设10cm素混凝土。

在施工临设区四周设一砖砌排水沟,其截面为0.3×0.3m。

在临设区四周设一10m3蓄水池,临设区内的生活污水经蓄水池沉淀处理后才能外排。

钻孔桩施工时,现场岸上配备砖砌泥浆池、沉渣池,水上配备钢箱或钢护筒作为泥浆循环系统,施工生产的多余泥浆由专用泥浆车及时运出工地,以免污染现场地面和河流。

第六节、工程桩施工管理目标

1、桩基础施工工期目标:

桩基础施工为181天。

2、工程桩质量目标: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所投入之材料检验100%合格,成桩后Ⅰ类桩数量在95%以上,无Ⅲ类及以下桩出现。

桩基础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都一次性达到合格要求。

3、桩基础分部工程验收目标:

全部工程桩质量检测完成后30天内完成分部工程中间验收。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过程无死亡、无重伤、轻伤率不超过0.5%,达到江门市安全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和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评定标准。

第三章桩基础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施工工期目标

为优质快速地完成本工程,我司拟采用成熟的冲孔灌注桩及回旋钻施工技术,组织先进的施工机械,配备精干的施工人员,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精心组织施工。

施工的组织将按照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及其内部联系,开展多作业面平行流水作业。

在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将本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段,以加快施工进度,但在有些作业班组及大型设备的调配方向又要做到能尽量合理地在两者之间流水作业,以降低工程成本。

第二节、工期计划

一、施工准备

桩基础施工准备计划为30天,工作包括“三通一平”、临时道路的修筑、劳务及机械进场、项目部及临时设施的修建和搅拌站等。

二、桩基础施工

主桥桩基计划150天完成,包括筑岛围堰、钢护筒振打、钻孔桩施工等工作。

西岸引桥桩基础计划120天完成,东岸引桥及人行楼梯桩基础计划135天完成,A、C匝道桩基础计划90天完成。

三、桩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工程桩施工完成后50天内,完成相关机械设备退场,进行桩基础分部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的准备,进行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并及时向江门市质监站办理相关备案手续。

图3-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图3-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第四章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务

专业职称

上岗证号

1

曾炯导

48

项目经理

道桥施工高级工程师

粤144000800297、0500101046073

2

黄华江

30

项目常务副经理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师

0700102434726

3

徐庆华

36

项目总工程师

市政路桥施工高级工程师

粤144070807436、0600101067361

4

余喜平

30

现场技术负责人

市政路桥工程师

0900102545359

5

陈志成

31

桥梁工程师

市政路桥工程师

0600102377879

6

陈伟仁

27

桥梁工程师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师

0800102492094

7

刘智

31

桥梁工程师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师

粤144070807433、0500102216964

8

谭章勤

30

测量工程师

建筑施工测量工程师

0800102492768

9

郑炯华

26

安全主任

粤建安C(2008)0008941

10

杨云剑

24

专职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

粤建安C(2009)0003891

11

余庆意

25

施工员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师

0900102545354

12

范里明

31

施工员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师

0700102434729

13

詹清平

30

质检员

建筑施工助理工程师

0700105097124

14

管红林

46

材料员

材料员

0601C00427

15

黄辉

31

试验员

试验员

0005948

16

王海燕

25

资料员

中级资料员

0802F00090

17

陈银银

27

统计员

助理经济师

初级统计员

0600105078777

06934410644990303

18

林健

47

预算员

预算员

粤060002517

第五章资源需用计划

第一节、劳动力使用计划

一、劳动力使用总计划

序号

名称

人数

序号

名称

人数

1

桩基础施工负责人

1

11

冲桩工

192

2

技术员

4

12

泥浆工

30

3

施工员

5

13

钢筋工

15

4

质检员

3

14

电焊工

15

5

安全员

3

15

起重工

8

6

测量员

4

16

吊机司机

8

7

试验员

3

17

电工

6

8

材料员

3

18

杂工

20

9

资料员

2

19

10

20

总计:

322人

二、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安排

桩基础施工主管:

主要负责现场基础工程施工的总体安排和协调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

现场施工质检工程师:

主要负责对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内部自检。

现场施工员:

主要负责具体安排基础工程施工的工作及指导工人施工。

施工班组:

桩基础施工、钢筋加工和泥浆处理班组

负责桩基础施工,加工和安装桩基钢筋,施工泥浆处理和外运。

第二节、设备材料投入计划

一、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计划进场时间

1

液压回旋钻机

GPS-20

4

2010年4月

2

泥浆处理器

ZX-200

2

2010年4月

3

电动空压机

QJ-250

2

2010年4月

4

冲孔桩机

5t

20台

2010年3月

5

立式轴流泵

3PN

22台

2010年3月

6

泥浆处理器

BAVER-B25

20台

2010年4月

7

电流补偿器

16台

2010年3月

8

汽车式起重机

25T

2台

2010年3月

9

钢筋切断机

40MM

2台

2010年3月

10

钢筋弯曲机

40MM

2台

2010年3月

11

交流电焊机

BS300

6台

2010年3月

12

平板车

12m长

1台

2010年4月

13

钢筋调直机

GT18

1台

2010年3月

14

氧割设备

2套

2010年4月

15

潜水泵

3台

2010年3月

16

增压泵

3台

2010年4月

17

输浆管

D50

1120m

2010年3月

18

起重船

150t

1艘

2010年4月

19

驳船

300~500t

2艘

2010年4月

20

振动锤

90KW

2台

2010年3月

21

泥浆罐车

东风5T

3台

2010年3月

二、主要材料投入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进场数量

1

C30水下混凝土

m3

约12078.52

2

钢筋

t

约793.1

第六章桩基础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第一节、桩基础施工工艺

主桥桩、引桥及匝道基础施工均按照陆地钻孔桩的常规施工方法,进行钻进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放、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详细工艺流程如下:

 

第二节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在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经复合符合要求后,即测放出各桩桩位,拼装好桩架就位。

根据预先测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定出各桩位中心点。

双向控制定位后埋设钢护筒并固定,以双向十字线控制中心。

开钻前先校核钻头的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测钻具位置有无发生变化,以保证孔位的正确。

二、筑岛及抛石护脚

主桥桩基础施工前对两岸堤防进行抛石护脚,先用车辆将块石运至岸边,用反铲挖土机进行块石的抛置摊铺,延主桥址上游和下游各50m范围进行抛石。

抛石完成后,对桩基施工范围进行筑岛,填筑材料主要为夹石土。

先填筑至施工要求范围,然后在临时岛外围振打拉森-Ⅳ型钢板桩,最后完成土堰的土方回填和找平,用轻型挖土机进行压实。

在钢板桩外围用挖土机抛置少量块石护脚。

堤防护脚及筑岛施工示意图如下:

三、桩基础主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