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344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docx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练2

高考仿真练

(二)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史书记载:

“水以轮济,假一毂(gu)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此农具的发明(  )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 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C.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灌溉工具筒车,而农业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灌溉工具不能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故C项错误;筒车只是灌溉工具,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2.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与水德相应的数是六,所以符传长度、法冠高度各为六寸,车轨宽六尺;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等等。

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最高统治者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知足寡欲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D.加强民族融合

【解析】 解题关键是理解“终始五德说”的含义及“秦代最高统治者采用……”。

终始五德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

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辩护其结束分裂局面实行专制统治的秩序,故B项符合题意。

知足寡欲属道家思想,题干信息无体现,排除A项;“礼服旌旗”采用什么色彩、历法如何规定“岁首”均与经济的交流、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D两项。

【答案】 B

3.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

”由此记载可知(  )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解析】 材料“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表明城市中各种行业都有官府的管理,故A项正确;题干所讲的是官府机构,并不是民间的城市行会组织,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医疗行业与餐饮业地位的对比,故C项错误;地域性的商帮出现在明清之际,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 A

4.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

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解析】 题干材料关键词“织布工人”“纺织工人”体现的是生产中“织”与“纺”的专业化,“粤缎”“粤纱”也体现了其专门化生产,故排除A项。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贩运货物的一项商业活动,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国内市场的扩大,排除C项;根据“17世纪晚期”这一时间限定可排除D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瓦解。

【答案】 A

5.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宣言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

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反映的是同盟会政治纲领“驱逐鞑虏,回复中华”,故B项正确;“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体现了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故C项正确;同盟会政治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故D项正确。

【答案】 A

6.下表是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上海)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合计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10142

1919.5—1920.4

34177

138996

173173

增减

-36714

+99745

+63031

结合历史形势,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与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关

C.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

D.国际关系影响中国进出口额变化

【解析】 1918—1920年中国进口纱总体上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民族工业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显著改善,故A项错误;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减少,主要原因是日本在一战期间企图独霸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国际关系的变化影响进出口额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7.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

宣言宣布: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这表明(  )

A.共产党承认土地革命的失败

B.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已经正式形成

C.国内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D.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解析】 A项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故B、D两项错误。

材料中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相互做出让步,说明民族矛盾早已超越了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故C项正确。

【答案】 C

8.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中指出:

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

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

B.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C.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松动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确立

【解析】 材料中“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说明农产品的收购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故C项正确。

【答案】 C

9.古罗马的法律规定:

交易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

这说明罗马法(  )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D.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

【解析】 “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是表面信息,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A、B两项;题干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公民法不能说明罗马法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

“合众国宪法、法律和同国外缔结的条款,都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同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此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

A.联邦的地位高于州  B.彻底排除地方的权力

C.没有程序就没有权利D.调和大小州间的矛盾

【解析】 “凡同联邦宪法、法律和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表明联邦宪法的至高无上性,联邦的地位高于州,A项正确;联邦制是在中央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实行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就是既要使中央的权力处于适当的最高的地位,也不排除地方的权力,对于各州而言,凡是既未授予合众国,又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排除B项;程序优先是美国宪法中的一个重要准则,但题干材料无体现,排除C项;题旨反映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州与州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 A

11.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

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  )

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

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

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

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

【解析】 经济布局指生产力布局、科技布局和流通布局的总和,也就是指生产力、商品流通、科技发展在空间的配置,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布局的内容,故A项错误;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活动及设立一些监管机构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督,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调整工业生产而不是整顿金融,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据下表(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

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解析】 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表格反映的是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现象,排除A项;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排除B项;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多极化是对美国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C项正确;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分两部分,必考部分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选考部分从第15~1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分。

共52分)

[必考部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

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

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

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

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

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

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10分)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