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3317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x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

现在工作还没定,时间很有限。

但感觉以下几句话,如果不早点说,可能会让你们中的一些错过机会,明年此时和我一样追悔莫及。

1,不要一门心思考公务员,尤其是男生。

社会对研究生等高等教育人才愈来愈重视,待遇福利越来越好。

叶师兄曰:

一流的人才,进了公务员,不知道为什么都不优秀了;一般的人才,进了企业,不知道为什么都越来越优秀了。

如果你是个学习型和成长型的人,建议多考虑企业。

2,社会上法学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纯粹的民商法、经济法研究生每年绝对过剩。

如果想抢手,怎么办?

两条路:

1,法律加英语

英语的要求很简单:

一,考一证,无论是托福雅思BEC中级还是专八或者六级优秀;

二,保证具有良好乃至一流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这个需要长期的坚持。

永远要知道:

英语学再好也不为过。

目前我所接触到的最好机会是中国信保深分,业务经理经常要和外资银行代表PK,争取进口商名额。

这个时候,你英语稍差一点,直接祸国殃民。

就业方向:

高级律所,如汉坤(北京一年级生20000每月起);金杜(深圳一年级生10000每月起);

华为,中兴等出口型、跨国型企业。

外企法务。

这个更高,不赘。

政策性企业。

如中国信保,远东租赁,国开。

这些就不用说了。

你能进的话,我一定无限膜拜你。

2,法律加会计

选择这条路的同学一定要重点注意:

如果你是准备走投行或券商总部其他方向,一定要保证司考+会计的笔试能力。

如何保证会计的笔试能力?

只有两条路:

1,明年过CPA会计这一科(不要考经济法、风险管理这一类暂无就业意义的科目);

2,如果有难度,明年过中级会计资格。

个人推荐第二条路。

又简单,又能保证笔试时的会计知识积累。

不要妄想人家会等你入职一年后再靠CPA会计或成本管理。

优秀人才一抓一大把,别人根本不会甩你。

你必须尽快保证自己的司考+会计的战斗能力。

如果你一定要一年两科慢慢过CPA,搞了半年连会计核算的影子都找不到的话,明年你还是去考公务员吧。

3,重中之重:

实习。

而且是外地实习(推荐广深),而且是必须现在就找,马上就投简历。

现在已经不早了~

要么去律所。

现在律所招实习生的一大把。

自己去应届生,土兔,绿舟,人大法学论坛上面去找。

不要再搞什么代课,兼职了。

你现在的时间很宝贵很宝贵,不要浪费在这些蝇头小利上面了。

要找业内有名的律所实习,不要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律所浪费生命。

推荐:

金杜,国浩,锦天城。

次选择:

盈科,大成。

要么找券商实习。

最优单位推荐:

中信证券暑期实习生。

这个很难很难很难。

但可以够一把。

其他单位推荐:

广发,长江,国信,华泰联合,招商。

等等等等。

渠道:

1,应届生-实习栏

2,最有效方法:

中国105家券商,从高到低收录官方网站,有时间就慢慢找。

实习给我的最大体会是,它对人的最大帮助绝对不只是攒经验,而是提供了比在校时宽广得多的人生和职业视野。

那些你在校时完全不知道的信息,做梦都不会想到的最优秀企业要人的标准,中国各大高校研究生的不同优点,会一一向你展示。

至于能获得多少,就看你的学习能力了。

4,不要放松法律!

不要对自己盲目自信。

要隔段时间后抽时间好好看看司考辅导书。

你不要认为以后你遇到的法律笔试题目会比司考题简单。

我只会对本帖中的谬误负责,而实在没有时间解答你们的其他问题。

因为我还在紧张的求职过程中,半途喘口气回来给你们几点忠告,接着明天又要去应付坑爹的笔试,小组面试,结构化面试等等鸭梨。

各位加油。

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

(二)【涉及投行,金融、会计学可关注】

上一个帖子《给10级法学研究生关于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写于2011年11月。

那时正处于从正式求职前的过多幻想到初步进入艰难的求职肉搏战期间,在发觉求职现实与之前在校预设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忙里偷闲回来给下一级提了一个醒。

我工作暂定于2011年年前(留原实习单位),所以这个帖子本应早点出来。

但年后它事迭起,或繁杂或沉重,同时还要进行紧锣密鼓的项目工作,同时还要赶论文,所以只好一拖再拖。

3月27号,收到消息,论文不在盲评范围内,修改压力骤缓。

同时俾有天佑,其他事务有所好转,可以腾出一些时、力了结前愿,所以今日下班回来,接着11月份

(一)多写两句,目的有二:

1、更正某些

(一)中信息误区,同时增加一些信息;

2、为10级法学想从事于投行/非诉律所/其他券商或上市类金融工作的朋友,提供一点信息渠道。

一、以时间为序的纵向简述

(一)10月份之前

根据往年规律,9月中下旬后大型企业大规模招聘才陆续兴起,所以10月份之前,都可算是热身准备期。

如司考未过,当然需要一心准备司考。

如司考已过,则有如下建议:

1、根据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及其他资源。

比如有朋友经过长期考虑,认为公务员工作比较适合个人性格和以后家庭发展。

那自然可在10月份之前从容安排各项事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主体部分撰写、学车考驾照,等等。

如有朋友经过长期考虑后拟找企业法务,需要准备的东西无非加上企业法务或律所实习经历,如有余力则多准备下英语即可。

如拟进投行/国内TOP20律所,则必须谨慎分配你的资源。

从今年行情来看,这两块进入过程相对较曲折,所以最好要有一定时间的实习经历,或者直接顺利留实习单位。

所以从理想状态上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A、从现在起(4月份),不放过网络上任何一个可能有的券商/TOP20律所实习的机会,并且谨慎选择实习单位。

至于如何在网络上找到充分且有用的目标信息,可参考建议

(一)。

B.如方向为投行/非诉律所,则最好准备9月份的CPA考试/每年四次的证券从业考试。

如方向为TOP20诉讼律所,则最好多准备一下英语(侧重于翻译),尤其是法律英语。

有人说,投行实习累死累活,哪有时间准备CPA?

但我去年战友们的经历表明:

只要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做到兼顾。

以上建议的基础在于,你已在前期,也就是现在这段时点,确定了你的求职方向。

如你尚处于茫然未知状态,建议多上网了解,多在各大求职网乃至浓情中南上阅读经验贴(建议自行挑选-排版-打印-随身携带阅读,越思考越清晰)。

在时间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也可以多接触、多了解以下不同的业务类型(我有10级朋友迄今为止已有银行/公司法务/律所三个方向的实习经验,并已接触投行,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动手较早,做的较好),然后多请教身边的人或熟悉自己的前辈,看自己的性格到底适合做哪行。

在此基础上再做下一步打算。

2、一定要重视前期的准备。

时间永远是有限的。

想进投行或TOP20律所,当然要抓紧时间夙兴夜寐辛劳准备。

想从事其他职业,长期而艰苦的准备对你也同样大有裨益。

它会不断提升你对目标的掌控和实现程度,最终有助于在目标范围内找到最好的选择。

以公务员为例。

有观点认为,这个不需要考证,对实习经历要求也不高,而且无需过早提前准备,所以现在可以放松。

但我认为,如能在前期把功夫做细做足,成功的概率会更大,考上的职位会更理想。

无论如何,准备6个月,和准备1个月,在公考成功的概率,和程度上,会有一定的区别。

个人有如下准备方面的建议:

A、准备行测、申论;

B、通过各种公务员考试论坛及其他网络资源,或发帖询问网络前辈,或广泛阅读近年各大论坛精华帖,或广泛咨询已入职的本校学长,来了解如下因素:

各地考试信息、往年职位信息、需求状况、待遇情况,目的是寻找符合自己需要的职位(要相信,只要前期信息搜集工作做的充分,各种理想的公务员职位都会被你挖掘出来,其中不乏既能不断让你在业务能力上保值增值、做自己擅长并且喜欢做的事情,又能保证一份平稳乃至不菲的薪酬,并且存有一定上升层次的岗位:

关键是你前期的信息搜集工作做得怎样)。

C、寻找志同道合者,提前开始面试热身准备。

有一些网络资源可以达到同样效果,此处不赘。

D、等等等等。

只要有心,事情是做不完的。

企业法务,投行,律所,及其他就业途径准备工作可参考以上公务员例子,总之,只要有心,事情可以尽善尽美,时间永远十分宝贵。

提前热身、进入状态,积蓄比竞争对手多出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功力,你的求职路会走得更顺。

(二)10月份之后

1、要有长期作战的艰苦准备。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头一段时间,乃至两三个月可能会屡受打击,甚至一无所获。

但这的确是找工作的常态,与个人能力关系不大。

所以要在开始之时,就要放平心态,以败中求胜之心态去找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而最好把这段经历作为人生道路上难得的,不断反省,不断调整自己,不断突破的战斗历程。

前期投简历,要广撒网,宁滥勿缺。

正所谓:

前期不海投,后期要投海。

因为你需要通过不断的实战来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告诉自己一句话:

前期主要用于学习。

所以在没攒够人品之前,没经历十几、二十次面试,没被折腾够两三个月,你不要幻想能获得一份十分理想的OFFER。

在对自己的喜好偏向、优势领域、个人优缺点有所了解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准备几种目标种类的工作。

以我为例,求职前期无所不包,外企、律所、房地产、投行、投资顾问、央企,等等;只求经历、只求不断磨砺提高。

到了求职中后期,目标种类则逐渐缩减、清晰、合拢为:

投行、非诉律所。

2、要有虔诚、感恩的心态。

求职路上,有些经历会很让人抓狂,有些企业会很让人崩溃。

但要始终明白一点:

国家、社会、家庭把我们培养出来,我们现在进入社会,就是要去回报它们。

换句话说,我们进入社会,是作为一个毫无任何社会资源或社会贡献的人,现在却要向社会索要长期供应相应资源的机会。

所以,要放低身段,放平心态,理解企业对求职者的诸般挑剔,乃至有时本不应有的歧视态度。

任何一个接受我们简历的企业,任何一个愿意见我们的HR,乃至任何一家最后给我们offer的公司,不论其态度好坏,不论其OFFER质量高低,都是我们求职路上不可多得的成长资源、老师,和进修高校,都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我们一定要珍惜,而千万不可有丝毫懈怠、怨恨、傲慢之心。

即使被拒绝,也一定要心怀感激。

这是一个社会真正需要和愿意接纳的求职者应有的人品和态度。

3、核心要素:

求职过程中,要有这样一种做事习惯:

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这一点,和我2010年写的《给10级朋友的几点建议》中的有关找兼职工作的心得一脉相承。

我对这种积极乃至过度扩张、多事乃至欲求无限的求职态度过分推崇的原因在于:

机会永远在不断的触碰、争取和上下求索中产生。

是否去参加一个成功概率很小的面试;笔试被KO后能不能厚着脸皮去霸面;面试被KO后是否尽量争取在面试结束后与HR乃至老总交流几句,请教个人不足之处的机会,等等等等,往往决定了你是否具有获取优秀机遇的资格。

即使你已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我还是建议你继续找下去,切不可放弃本来可以尝试的机会和经历。

原因在于:

签后违约的事例不在少数。

多辛苦一点,多折腾以下,就会多一些不同的机会渠道,多一些难得的人脉资源,多一些风险防范措施,多一些对本行业乃至周边行业的更深刻的了解。

这样你既可以用之作为自己的备选工作,也可以作为自己全面了解理想职位的重要信息来源,也可以将其作为尚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或朋友们的渠道来源,也可以作为自己扩宽知识面,积累人脉,深刻理解社会各路枢纽的重要机遇。

以我一位朋友为例:

之前拿到兴业投行OFFER、南京投行OFFRE、德勤OFFER、安信投行OFFER。

按一般人逻辑,应该回去写论文,做其他事务了。

可他认为,更好的机会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继续和我一起奔波,拿下了海通投行OFFER、广发投行OFFER、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OFFER。

以我师兄的一位朋友为例,持续战斗到11月末,大家都身心俱疲,一无所获。

她拿到了某行省分的OFFER。

一起喝酒的时候说:

太累了,不想折腾了。

家乡省分行挺好,就回校写写论文,准备毕业旅游吧。

师兄当时听了心里很遗憾,一个优秀的人才在求职中所达到的高度和远处,就到此为止了。

半年后再回头看,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做事习惯,的确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与层次。

4、心要细,准备工作要缜密扎实。

A、以我个人为例,参加某券商新三板面试时,同组5人中,一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提前毕业&全美审计第七;一人暨大CPA一次性全过;一人暨大CPA已全过;一人暨大CPA过四门。

我作为一中南小硕,如何和他们竞争?

答曰:

提前准备,扎实准备。

我提前四天准备了有关本职位的相关知识,并编撰了一本小册子(有关新三板相关流程及实务知识),打印4份,面试时给考官人手递一份,并详细讲述我的职业规划、安排、对公司新三板发展的建议、对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的调整控制、我的性格中哪些方面适合这份工作,如何发挥,哪些方面不适合这份工作,如何补救等等。

如此加分不少,顺利拿到实习OFFER。

如果没有败中求胜的心态,和扎实的提前准备工作,坦白说,以我的资质,这种机会就很难得到了。

B、人的基本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校时已有相应定论。

在进入求职期后,如何突破自己,获得更好的工作?

两方面: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二,不断提高自己发掘和抓住机遇的能力。

第二点参见“3.核心要素:

求职过程中,要有这样一种做事习惯:

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对于第一点,即如何提高个人求职基本功,我的建议如下:

自求职始,一丝不苟、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做好求职笔记。

每一次笔/面试前的准备工作、每一次机遇的把握/丧失、每一次笔/面试后的经验和教训,都要一字不少、千思百虑、反复思考、左右斟酌后如实写下来,并不断回顾总结。

半年下来,你积累的每一本求职经验总结笔记的完工,都预示着个人在求职路上基本功突破了自我,从量变到质变,上升至一个全新的境界。

勤者天佑,这句话永不过时。

C、简历

到今年2、3月份时,个人通过前期的多番折腾,积累了一点渠道。

时有朋友将简历递给我,让我代为推荐,但每次看后难免大摇其头。

我在广州实习期间(2011-5至2011-12),曾多次与各校战友到处跑招聘,代交简历的次数很多,所以有机会学习各路神仙的自我包装乃至合理夸大的能力。

坦白说,光从简历这一点上来看,中南求职者和北大、中大、厦大、中央财经等校求职者即有一定差距。

在如何设置版面字体(黑体、宋体、楷体GB_2312、ArialUnicodeMS、WORD转PDF等工具的合理运用)、整合信息(数字最重要)、合理夸大、提炼乃至创造卖点方面,你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建议:

一则充分重视简历的重要性,上各大论坛下载不少于50份名校学子简历,充分比对后定个人初稿;

二则将简历初稿发给你要好的师兄师姐,让其帮忙改一下;

三则在招聘现场找机会学习下别人的简历,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内省;

四则针对不同职位,简历要进行不同的细微调整;

五则每一次被拒,都要汲取经验,进行修改和调整。

一句话:

多改(十遍以上)、多问人(十人以上),勤者天助,惰者天收。

5、胆子要大。

春节期间我进行了反思,同时进行了总结。

求职半年以来,有的朋友基本功很扎实,司考、CPA、CFA、ACCA拿证跟玩游戏一样容易,为何没找到特别好的工作?

有的朋友基本功一般,为何最后如愿以偿?

除了前面我说过的“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求职态度上的区别,和是否有意识地不断调整自己,提高求职基本功上的区别外,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胆识。

有胆识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争取一切条件也要上,上不了也要问清楚为什么,下一次继续上,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

缺乏胆识者,行事顾虑重重,过分谨慎,过分夸大各种困难,或过分寻找不去做某事的某些理由,或过分计较有关成本(如路费等)。

同样的一个机会,保持饥饿、当仁不让、咬定青山不放松、挂也要挂得有收获者,胜。

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三缄其口、被动消极者,败。

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气是我们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6、重视我们身边的人。

仁者爱人,亦被爱于人,故能无敌。

在求职路上,一个人的收获,除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段含金量极高的战斗历程以外,更有一些赏识我们、给了我们自信的HR或BOSS,一群休戚相关、同气连声的战友。

以我为例,求职半年来,结识不少行业前辈、各校好友,至今关系密切、能向其询问重大抉择事项、自如进行信息、资源共享者不下数十人,加入专业咨询、讨论群有六、七个。

这些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

他们或许是提供给我们下一个工作机遇乃至人生机遇的人。

如何爱人,且被爱于人?

首先要重视身边的人。

主动攀谈、主动结识、主动提供求职或其他信息、主动帮忙递简历、主动请教自身优劣点或行业知识,是不错选择;其次,要懂得爱人的方式。

要充分运用善意与不自私的力量。

何时何事不麻烦他人,何时何事对人有利,何时何事别人需要你的何种帮助,你都可以在求职笔记上详细斟酌,并不断提升。

最忌:

需要别人时,百般麻烦;不需要别人时,从不联系。

这种状态下,你是纯粹的信息接受方,很难提升别人的生活质量,自然无法积聚资源。

简单点说:

自私者,难聚人心;无私而无心者,亦难聚人心;唯有无私且有心者,方能得人之心,获得朋友们广泛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的渠道。

只有立无私之心,先做好信息和资源输出方,尽心尽意、不求回报地为战友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你才有可能能积聚资源,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利用资源的流转提升自我,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并实现自我。

二、以职业为序的横向简述

(一)公务员

我首次接触这类职业概念时,对其充满抵触。

自2011年4月试水湖北省考外,对这类职业的各种复杂层次、各类优缺、各地风情、各种具体岗位的发展方向,了解越来越广,兴趣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其他原因,我最终未从事此类行业。

现在对于各位朋友,有如下建议:

1、不要对公务员,及其他职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一定要全面了解后再做判断。

如你对某类职业有断然的、极端的喜好或厌恶情感,那只能证明你对其了解不深,不透。

论坛上有许多考上公务员的师兄师姐们的各种经历贴,如你将公务员作为你的就业备选项之一,你就有必要——挑选-排版-打印-随身携带,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2、虽然大多数人,进入公务员系统,主要求稳,也没有太多经世济国的想法。

但如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角度来讲,在当代中国,在体制外,通过积累社会财富和资源,来实现自我,回报社会,可能风险较小,操作也更容易,但周期很长,没有几十年的积累,你不可能有精力和能力去做慈善,或通过其他办法对社会施加积极影响;但如在体制内,则可马上通过每日的日常工作,来改善行为对象的生活,和这个社会民主法治的程度,如部委级岗位、发改委、办公厅、法院、检察院等等,可能会更直接、更有效;但显而易见,这条路绝不会很轻松。

3、身边战友们的经验表明:

一般情况下,长期准备、提前准备肯定比短期冲刺效果要好,而且好很多。

4、我对这个行业知晓太少,领略太浅,所以不敢多说。

论坛上有许多公务员经验贴,有许多优秀的公务员师兄师姐,有心者可以好好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于国、于民、于己,作出自己的选择与贡献。

(二)企业法务

我对这一行有一定的偏见,到现在为止仍是如此。

一言以蔽之:

在企业法务部,或其他类似后台部门,我们法科学子处于相对劣势。

很简单:

我们不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或核心资产。

在这种工作背景下,我们很难保值增值,很难进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层。

换言之:

发展方向狭窄、发展空间有限。

我对这行理解不过,经历不多,只是大致印象如此。

但如前所言,如果对一类职业很看好或者很不看好,则肯定有认识不全面的地方。

即便如此,我也贸贸然地写了出来,作为阅读者众多信息的来源之一,仅供参考。

(三)律所

参考《建议<一>》。

律所发展方向很多,仅非诉业务即有公司事务、建筑与房地产、金融、证券、保险、知识产权等专项业务种类,而证券下面,则又可以分为IPO、并购、新三板等各子项目。

诉讼类方向我不太熟,感兴趣者请上浓情中南-法学板块-律师天地子版块、绿洲网、土兔网等网站进行了解。

上面信息很多,方向很全,此处不赘。

据我的了解,在国内各项职业中,能将我们法科学子作为核心资产,并竭尽全力催使其保值增值的,除了投行,就是律所了。

另,简单说一下投行(主要指IPO、并购等以项目为导向的业务部门)与非诉律所的核心区别:

为客户提供的核心服务内容不同。

有心者可以上网下载一份IPO股票首次发行的【招股说明书】(券商完成);与【法律意见书】(律所完成)进行对比研究。

与律所工作相比,投行工作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更丰富、更全面。

投行是一切非诉项目的引导者和总协调方。

其面临的核心任务,是综合运用其财务、法律乃至管理学的各方面知识,协调企业、律所、会所、评估师事务所、专业咨询机构、各级政府机关等各方,高屋建瓴地规划和提炼出某个拟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其能给予股民的获利预期;或者某个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切实可行之处,以及同样的可能给股民的获利预期。

一句话,就是通过国家许可,把企业顺利卖出去,卖给全国的股民,以顺利为企业融资,实现金融的社会杠杆作用。

而非诉律所,在一个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则比投行要小得多。

其主要侧重于运用法律知识,对企业上市,或者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合法合规方面,发表意见和看法,并协助其进行有关方案的实施,与有关问题的清理。

其知识构架要求较为单一,业务内容比较纯粹。

但对比投行而言,非诉律所(仅指TOP20.其他律所在薪酬上比投行差太多)也有如下优势:

1、受证券市场大环境影响作用小,有点旱涝保收的优势,非诉干得不好还能做做诉讼,打打官司。

2、对会计、证券、管理学知识要求不多,坏的方面当然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方向比投行要窄,好的方面自然是更容易入门,更容易深入钻研。

孰优孰劣,看个人选择。

3、出差时间比投行要少,一个项目进行过程中,投行员工一般要比较苦逼地在项目现场呆个半年,中间只能抽空回几次总部办公室,而律师不需要长期驻扎现场,有更多的留守本所的时间。

4、同样的时间里,接触企业的家数,和人脉的广度要比投行更多。

一年之内,投行人大概只能做1-2个项目,而非诉律师可以做4-6个项目。

每个项目涉及到的【企券律会评咨政】七个方面的人脉各不相同,可以为非诉律师们增加更多积累人脉、提升情商、综合协调各方信息及资源的机会与渠道。

(四)投行

我初次对投行生出兴趣,源自09年末,经济学院07级四位师兄回校,在文添楼给我们做的就业交流会。

从那时起,才发现了法律人的另一片用武之地。

当时去听讲座的3位同班同学中,我和另一位(最后去了某大型券商法律合规事务部),有两位最后去了券商。

所以我向来认为,前人经验的反哺,可以深深地影响后来人的发展轨迹。

此后,在读研期间,个人兴趣也越来越偏向于金融、经济等方面,对单纯法学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没有了太大的兴趣,而更感兴趣于法律、经济、金融交叉的知识领域与职业方向。

在09年有幸聆听师兄们演讲的契机下,在个人兴趣范围泛化的牵引下,我读研期间,未能再将心倾注于法律学术研究,而是花了一些时间去考证:

CPA两门、证券从业四门。

这也为我2011年5月争取到券商实习机会打下了基础。

我性格偏急躁,做事情向来喜欢提前准备,长水静磨。

2010年末,在2011年招聘高峰期来临整整一年之前,我即开始四处投TOP20律所与各大券商的简历。

刚开始时,对券商所需人才的业务性质要求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投券商时,大多选的是“法律合规事务部”,或“风险稽核部”等后台部门。

时运巧合,2011年4月,我接到华南某券商并购部的见习面试通知,才有机会在入行之初,即进入了真正意义的投行领域。

在这里,顺便将券商业务与部门架构,向各位朋友简单解释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