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docx
《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
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
【摘要】文章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所选文章内容的分析,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选择现象,并以道德教育为例展开了讨论。
从对语文教科书中文化选择的角度揭示了语文教科书文章选择的缘由,说明了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三个层面的现实指向——塑造儿童、价值共识、和谐社会。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道德教育
一、导论
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文化所反映的种种意识形态,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是人类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自然和社会认识和改造的产物。
一个社会要延续、培育和传播自己的优秀文化,必须寻求一种有价值且能长期存在的稳定载体;在众多载体中,语文教科书就是首选,因为其是对儿童进行母语教育的文本,并具有塑造儿童价值观的功能,促使儿童的发展沿着课程所预定的轨道进行成长。
所以,语文教育不仅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念,更重要的在于它作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作用于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与表达,它能内化到生命世界的最深处,以致构成思想所不能逾越的“藩篱。
”这样,语文教科书作为人文教育文本显性的表达和一个社会文化主张表征的载体,其背后就隐藏了对学生的思想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及文本内容背后所隐藏的道德教育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所选文章内容的文化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即语文教科书中选人的文章大都是让人有所思考的道德故事,其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性也体现了文中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
其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把这种潜在的道德力量传递给儿童,促进儿童对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观的认同,使其养成对国家和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那么,这其中包含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原因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选择及其现实指向又是什么呢?
下文就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缘由——以道德教育为例
由于语文教科书在文化的选择上有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说明文化选择及其现实指向,本文主要从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说明。
通过分析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其重点突出道德教育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同化”观念
正如布迪厄所说,“一个社会的文化道德具有同化个人的力量,这种同化是通过‘惯习’来实现的。
”所谓“惯习”,是指与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相适应的一种性情倾向,它决定了人的行动模式,如话语形式、身体语言、社会距离、得体的关系、期盼等。
中国传统的德育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思想,这种思想要求个人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符合道德的“惯习”。
这种“惯习”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同化论”,其实质就是一种追求至“善”(即道德)的文化理念;这种观念在中国的道德教育中一直存在、发展并完善着,比如从荀子的“君子崇人之德”到陶行知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无一例外的都在要求个人服从集体所默认的优良道德,在集体的道德氛围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感,并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塑造个人的道德认知。
这种集体性的“德育同化论”为什么能在语文教科书中展现出蓬勃生机呢?
这是因为德育同化论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回顾中国道德文化的发展史,伴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组织的宗法制度和以绝对权力至上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道德不再局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而扩大了其参与的范同,包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的法定秩序。
同时集体所默认的各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格被潜规则为外在的、绝对的社会准则,道德也演变成了联系家庭、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权力及义务的纽带。
对道德的感悟也就变成了一种善恶、逆顺的完全二元化的道德价值判断。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评价一个人的功过与否首先看其道德水平,而不是掌握的真理和知识的多少。
这样作为国家法定的道德叙事文本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对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感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惯习”,因为“一种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
因此有一个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
”而这种社会公民也正是教育理想与实践中所要培养的。
(二)多元文化的冲突
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的趋势,加快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但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各异,对道德观念内涵的理解更是干差万别,在儿童对具体的道德情景缺乏辨识力的情况下,容易接受庸俗化、堕落化的文化道德。
再加上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外国的文化像潮水般涌人我旧,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并相互竞争,形成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而多元文化的冲突,对语文教科书所传达的道德教育理念又提出了挑战。
这种冲突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传统的德育文化与西方现代科技文化的冲突
“科技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份这种力最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的德育文化,在“学所以为道”“学所以为人”的支配下,在几千年的沉淀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顺向辩护、静态复制、被动适应,这种特色是弘扬“善”而驱除“恶”的,使科技为人性道德服务。
而西方的科技文化正好与之相反,倡导的是一种逆向反思、动态生成、主动建构,追求的是一种存在真实性、创造性、目的性的工具价值,科技文化成为了世界性的解释。
在科技文化倡导的工具理性和道德文化蕴含的价值理性的冲突中,西方人往往会选择工具理性而抛弃价值理性,这可能是西方道德沦丧的一个原因。
今天,随着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日益泛滥,使得两方道德沦丧的现象在中国有复制的危险,更使得中国固有的以儒家为传统的文化德育在人的意识形成和社会角色整合中的作用也逐渐下降,这种下降日益逼近儿章,使儿童本就薄弱的道德观念急剧丧失。
因此,用蕴含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语文教科书来消除西方科技文化传播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对儿童来说,这无疑足一种最简约、最有效的手段。
2.流行的低俗文化与高尚文化的冲突
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是一个有着共同文化的群体,其群体的特征会对外在世界多种文化下的道德观进行自由选择,只有当这种自由选择的道德观“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剧烈分化,高速运转的社会引起了文化中道德颓废主义的兴起,商业文化中无商不奸的道德沦陷、网络的道德传播庸俗化、娱乐杂志的离经叛“德”的大肆渲染,又由于陌生生活情境的多元化,拆卸经典文章,解构神圣人物,颠覆崇高精神,虚无传统的道德文化日益上升,易使没有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儿童选择流行的低俗文化,远离传统的主流的高尚文化。
因此语文教科书的一个价值就在于用文章中所树立的“道德形象”来“帮助”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对道德文化做出正确的选择,并通过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从而塑造儿童追求至善的道德观念,占据儿童尚未成熟的心灵,化解流行的低俗文化对儿童的消极影响,达到正本清源、培育儿童心灵修养的目的。
三、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科书在文化选择在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直接指向儿童的道德教育,即“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而道德教育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这也正如康熙所说国家用人的理念就是“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事业,就要按国家的意志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德才”,因为“有德有才是正晶,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的是毒品。
”
语文教科书作为国家选定的法定文本,就是使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通过学习转变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成为国家需要的“有德有才”的人,而不是成长为礼会的“次品、废品和毒品”即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
所以,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因此语文教科书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在现实中的目的也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也正是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
(一)个人层面——儿童健康的心灵的成长
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第一个现实指向就是为了儿童健康的成长和塑造其健康的心灵。
但由于现在的“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高科技化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又无情地使人们的心灵方寸之地和人的良知良心沉沦。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心灵的归乡和故同,精神空虚、感情冷漠、良心麻木、心无寄托,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在从地球上消失。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不断被媒体报道的教育失败案例大多是由道德教育失败引起的。
同时伴随着道德沦丧的下移,儿童越来越偏离常态的发展,偏离了正确成长的轨道,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教育中才一直强调“欲树人,先立德”的教育理念。
为了儿童健康的成长和儿童的心灵,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就是用道德教育来提升儿童的道德水平、净化儿童的道德意识、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儿童的道德行为、展现儿童的道德风貌,进而养成儿童的道德规范,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语文教科书对道德的透视,能够使儿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准确地判断是非善恶,牢牢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适应新的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此其一;其二,能够使儿童从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中辨别出对自我道德修养有推动作用的道德文化;其三,能够使儿童有效抵御堕落文化对其的负面影响;其四,帮助儿童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我的道德人格。
这一切都符合“欲树人,先立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二)社会层面——价值共识
儿童如果形成了完善的道德人格,就会对其生存的社会价值形成共识,并以其作为行动的基本准则。
语文教科书在传递道德教育的时候,其实背后更是隐藏了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对其文化的另一种解读与升华。
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文本的表达,其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形象,一种意义世界”。
但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作为自身文化选择的主题,会在不同的道德观念支配下,做出不同的价值利益选择,并据此加以行动,这种行动有可能符合普遍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但也有可能违背道德观念?
所以成年人希望的是下一代在他们的引导、督促,甚至强迫下习得老一代的道德观念及行为,并奖励符合他们文化道德的观念和行为,惩罚那些不符合他们文化道德的观念和行为,据此来维护国家和社会认同的价值理念,使得社会在对儿童的未来进行展望时,能按照国家对未来理想人生养成目标的规划进行成长,以符合国家对儿童的道德要求,成为一个语文教科书中所描述的人物。
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儿童一旦在内心深处认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就会全力以赴的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国家、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三)国家层面——和谐社会
今天,纵观世界形势我们会发现“文化既是社会和谐、统一的力量,也是社会混乱、分裂的重要根源”。
语文教科书作为国家的法定文本,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目的就是通过对下一代的教育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正如《中国幸福学研究》中所说“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会中的人都遵循社会道德的社会。
社会道德是指存在于某个社会的人们,为了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显然,当社会中的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没有社会矛盾的、和谐的社会”。
回溯历史,“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现代,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