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523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下开学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

从中得出正确信息有p

2.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高效统治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下面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p

4.时期

郡县数西汉西晋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

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

C.江南地区文化超前发展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5.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开始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是造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6.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共同主题是p

7.1865年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B.推动中国近代化

C.救国与救民并重D.实现国民西化

8.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有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

”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B.社会生活西化新潮

C.新式婚姻成为主流D.男女实现婚姻自主

9.某县的文史资料有这样三条记录:

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

②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西山等日伪据点。

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B.国民党抗战战术主要采取阵地战

C.国共两党执行了完全不同的抗战路线

D.国民党仅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

10.下示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革命思维在冷战外交中渗透延伸

B.领导人观念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和平共处原则仅限社会主义阵营

D.新中国外交政策带有全球意识

11.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

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

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私人生活空间有限不被社会尊重

B.审判以及判决不注重任何证据

C.法律在具体执行时忽视公权保护

D.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公开举行

12.《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

“如果在夜里行窃物品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罗马人民利益

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鼓励公民正当防卫

13.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

“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

A.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B.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重心

C.英国行政权被资产阶级掌控

D.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14.在30年代大危机中,法国政府特别强调财政平衡,实行“维持预算平衡”和通货紧缩等措施。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

因此,法国

A.政府赢得了资产阶级的信任

B.经济疲软的时间短于美德等国

C.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企业利益

D.基本上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恶化

15.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暴力夺权将不会是历史选择

B.应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

C.科学社会主义只是美好愿望

D.社会主义运动方式从此逆转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张骞两次通西域,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称为“丝绸之路”,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

《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对东方充满幻想,点燃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

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到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三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与丝绸之路开通不同之处。

(3)有人称我国的“一带一路”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传统思想流变示意图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提示:

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朝的财政体系,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整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

所谓解饷,就是地方对中央的财政上缴;所谓协饷,就是富省在中央的指令下对穷省的财政调拨。

但19世纪40年代以后,解协饷制度被全盘打乱。

……20世纪初的新政期间,清政府力图以法令形式统一全国财政,建立新式财政机构,培养近代型的财政人才和理财专家,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对中央与地方财政进行调查清理,划分国税和地税。

逐步改过去财政的黑暗操作为透明操作,改过去财政的政府决定为代议机构参与决定,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进行国家预算和决算的编订,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相沿已久的封建财政体制开始逐渐向近代财政体制转化。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解协饷制度被全盘打乱的原因。

(2)结合材料,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财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有何意义?

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姚莹(1785年~1853年),安徽桐城人。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

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

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

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

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

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

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

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入狱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