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277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docx

高一语文《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渐》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丰子恺,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1898年。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

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疾,于1975年不治而逝,终年78岁。

   丰子恺禀赋极高,多才多艺,擅长美术音乐,又工散文。

日本一位评论家曾用“鹤立鸡群”来评价他的散文,比喻他在当时上海作家中的特殊地位。

皈依佛教之后,他的为人,从行为到思想,都深受佛家的影响。

他的散文集名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是丰子恺居所的名字,从这个名字可见出他的人生取向。

他一生淡泊,洁身自好,自称占据他的心灵的,唯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和颖悟。

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且受佛教思想影响,带有玄思色彩的,以早期的《渐》、《春》、《秋》、《两个“?

”》等为代表。

一类是描写儿童情趣的,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儿童本位思想和一颗赤子之心,如《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作父亲》等。

这类题材成为他20年代后期创作的中心题材。

一这类是写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的,如《车厢社会》等。

他崇尚自然,作风平易,随意写来,不加矫饰。

   《渐》写于1928年,收入《缘缘堂随笔》散文集中。

【阅读指导】

(1)基本解读

   文章中,作者从世间万物的“渐渐”变化中体会人生的真相。

文章如拉家常,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任何人都逃不过“渐变”的生命演化历程: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人生的“变”是肯定的,然而由于这种“变”是渐进的,让人不知不觉的,这就有它的值得追究的问题。

接着又从世间万物时刻在变化而又让人毫无觉察的描述中,提出了“渐”问题。

文章首先指出,人之所以堪受境遇的衰老,“全靠这‘渐’的助力”。

以抱犊跳沟等为例,农人每天抱犊跳沟,并不觉得累,虽然犊的重量与日俱增,但这种变化在每日之间,并不明显。

所谓“‘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渐”使人对时间的变化产生错觉。

再接着,文章又进一步揭开了“渐”的问题其实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真相,指出人常常受“渐”的蒙骗的原因,在于人无从把握一直在流逝着的时间,不明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所处的位置,因而难以成为明达之人。

最后发出呼吁:

人不要为“渐”所迷惑,不要为造物主所欺骗,应“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也即把握好时间的生命线,让自己拥有“大人格”、“大人生”。

   《渐》由浅入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2)精华鉴赏

   《渐》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生命真谛的特点。

“渐”是一种事物累积、时间流逝的形态,这形态没有具体形迹,难以捉摸把握。

作者并不直说“渐”是什么,而是引用了许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由浅入深,从身边的琐事、日常的见闻、零星的思想和感兴谈起,由具体而入抽象,揭开“渐”的本质,颖悟人生的道理,认识时空变化的真意义,呈现生存的哲理。

作者坦诚真挚,既执着于对生命的玄思,又侧重于对具体事相的品味,随意抒写,自由活泼。

【思考·探究】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帮助我们领会课文的中心词“渐”的含意,进而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

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引导我们学习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写作手法。

   《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说明“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

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的道理。

这种手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

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在于培养我们锤炼词语的能力。

   可以替换“渐”的词语有“变化”、“发展”等,但都不如“渐”。

   学生可能有别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希望我们对“大人格”、“大人生”的说法有所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是具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作者在文中并未具体指出这样的人是谁,但从文中关于“乘火车的旅客”中的“明达的人”的描述,可以得到一点启发,要对社会、对人生有所助益,不计个人得失,要追求一种超越的心态。

以此推论开去,学生所举历史人物,只要和这些方面有关,和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相关,均可视为对“大人格”、“大人生”的追求。

【相关资料】

丰子恺的散文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

他在描摹人生世态时,思想上是存在着矛盾的,他多少也看到了世间的黑暗,却又往往逃避严酷的现实。

他先神游于儿童的世界,他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赞美儿童“彻底地诚实,纯洁而不虚饰”,认为儿童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成人却“因了世智尘劳而蒙蔽,

丧,是一个可怜的残疾者”。

他“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

   赞美儿童,并不能使他对人生作出圆满的答案,于是他就跌入了宗教的罗网。

对于艺术,他认为,“风景只宜远看,不宜身入其中”,“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他主张“远功利”,“归平等”,由此从艺术中“可得到自由的乐趣”,“天真的乐趣”,“调剂平时生活的苦闷”。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追求着一种闲情和逸致,有时候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也显示出了一种感人的情调。

像《山中避雨》写他在杭州的山中茶店避雨时,因为拉起胡琴,引起了村中不少年轻人的喜悦和共鸣,竟至在雨中依依惜别,写得情意绵绵,令人吟味不止。

   丰子恺的散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这是他的作品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他总是用明白如话的文字,将对象描摹得细腻生动,颇具神韵,在婉曲的叙述中又夹以议论,因而于素朴与隽永中含有哲理的意味。

   丰子恺是夏丐尊的学生,他的写作“是在夏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丰子恺《悼丐师》)。

他们的文字都得力于中国古代的笔记散文,都是那样简洁和老练,然而他们一个是偏重于说理,另一个却偏重于抒情,在艺术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却又有很大的差异。

(摘自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丰子恺小传

   父亲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

祖上在石门镇开一家小染坊。

祖父名丰璜(字斛泉),长于诗文,于1902年乡试时中举人。

父亲是祖父的第七个孩子,是长子;父亲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

父亲8岁时,祖父就患肺病去世。

   父亲9岁时进私塾读书,12岁入石门湾西溪小学。

1914年他16岁时,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浙江第一师范的教师李叔同先生(后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教他图画、音乐,发现他的才能,鼓励他向绘画方面发展。

李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戏剧、文学、书法,对父亲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1919年父亲毕业干浙江第一师范后,在上海专科师范任教。

1921年初赴日本留学。

在东京参加洋画研究会与音乐研究会。

年底由日本返国。

   1922年,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

这时开始作漫画。

有几幅画发表于《我们》杂志上。

1924年父亲辞去春晖中学职务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

1925年父亲的漫画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连续发表,称为“子恺漫画”。

1925年12月由文学周报社出版《子恺漫画》,内收画60幅,这是父亲的第一本画集,也是中国的第一本漫画集。

   从1926年到1937年问陆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护生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人间相》等。

其中除描写诗词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外,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

同一时期中父亲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乐书与艺术理论书,如《音乐入书》、《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乐家》、《西洋画派十二讲》、《艺术趣味》、《艺术漫谈》等。

   1937年抗战爆发。

11月,父亲率全家逃难。

从故乡出发,经江西,到达湖南长沙。

后迁广西桂林。

1939年春,父亲受浙江大学之聘,到广西宜山浙大任教。

后随渐大迁往贵州遵义。

1942年秋,父亲到达四川重庆,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一年后辞职,在家著述为生。

   抗战期间父亲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画阿Q正传》、《大树画册》、《客窗漫画》、《画中有诗》等。

1941年在遵义绘成《子恺漫画全集》,至1945年12月由开明书店在上海出版。

 《全集》共分六册,收画424幅。

   1945年抗战结束,次年父亲回到杭州。

1946至1948年住在杭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建国后父亲一直住在上海。

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又任全国政协委员。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

1960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

   建国以后父亲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学作品。

译有《猎人笔记》、《夏目漱石选集》、《源氏物语》等。

画集方面出版的有《绘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1955年)、《丰子恺儿童漫画选》英文本与印尼文本(1956年)、彩色的《丰子恺画集》(1963年)。

   父亲一生著作丰富,共有150多种。

他在绘画、文学、音乐、书法、艺术理论与翻译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贡献。

他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

   “十年浩劫”期间,父亲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

1970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

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

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

1975年9月15日,父亲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

   1979年6月28日,在上海龙华公墓大厅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武。

上海市领导同志在骨灰安放仪武悼词中指出:

父亲痛恨旧社会的反动统治,用美术创作来表示他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建国后他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忘我地进行劳动,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了社会主义。

宣读了中共上海市委为父亲彻底平反的决定。

                                                                                    (丰华瞻文)

【能力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凯旋  铠甲  丰子恺  同仇敌忾

 B.纨绔  挎包  夸海口  胯下之辱

 C.羁縻  奢靡  须弥山  糜烂不堪

 D.饴糖  刑笞  双胞胎  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琴健         递降          牛犊         天真烂漫

 B.圆滑         时晨          无赖         刑笞逼供

 C.诡计       痴态        流连        围炉拥衾

 D.蜗牛       芥子        永劫        出奇不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_____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_____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A.虽然 但        B.也许 而        C.即使 而        D.纵使 但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_________,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______。

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_________,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

 A.不可思议  神秘  把握            B.不可思议  秘密  掌握

 C.不可理喻  神秘  把握            D.不可理喻  秘密  掌握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

“今俗语云桩。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走,而圆滑进行了。

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

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

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

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

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

 6.对“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中“圆滑”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方面都应付周到              B.流畅而不突兀

 C.为人处事不讲原则              D.善于敷衍讨好

 7.请按合理的顺序把“悲伤”“惊讶”“感慨”三个词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上面两段节选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证明“人生是由‘渐’维持的”,作者主要采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B.为了证明“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作者举了一个只能在小说中见到的例子。

 C.在第一段中,作者不厌其详地用年、月、日、时、分、秒来修饰“渐进”,与后面的“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形成了一种和谐连贯的氛围。

 D.在作者看来,舞台上的如花少女不肯承认自己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与千金之子忽然变成了乞丐或偷儿会愤不欲生,其原因都是受不了强烈的刺激。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9~16题。

(一)

   ①看了《中华读书报》中《看法》栏目中的一篇读者来信《丰一吟的襟怀》,不禁引起我对新月还是残月讨论的兴趣。

我从小就喜欢读丰子恺先生的书与画,觉得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总有一股雅趣渗透于其中。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我也看过,也很喜欢。

虽然丰先生画的是残月,而标题却是新月,文与题似有不同。

有人还建议把残月改画成新月。

然而,细考察起来,其实这残月似不能轻易地改为新月。

   ②月相每日不同,一个月循环一次。

我们一般能看到月亮的日子大都为阴历初三至廿八左右。

如果划分一下,每月望日(阴历十五)夜半子时,圆月正在我们的头顶,而每月朔日(初一),月亮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上,谁也看不见,在夜半子时,月亮应在我们的脚下(即地球另一面的天空中)。

这样算起来,每月初七八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西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每月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东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而这时的月亮并不成钩状,而是半圆状。

成为钩状的月亮只是初三至初六,或廿四至廿八。

我们看到钩状的上弦月(新月)的时间一般为晚六点(夏季会更晚些)至晚九点,晚九点的月亮已近地平线。

   ③再回到丰先生的那幅画。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们何时散去?

是晚九点以前吗?

这似乎不太符合人们晚间聚会的习惯。

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夜生活远没有今天丰富,但似乎晚九点以前就散去,总觉得好像没有尽兴。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只是到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还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吗?

   ④如果丰先生画的不是新月,而是残月,要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就要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了。

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只是不大可能经常出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丰先生画的并不错,只是题目中的“新月”就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新月的意义,而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丰先生的画与题就都没有什么错。

   ⑤再说回来,文学艺术不是科学,没有必要那么严谨。

《红楼梦》中少爷小姐们的年龄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过,也总对不上茬,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它本身的价值。

丰先生的画也是一样。

画的意境让人喜欢就够了,别的事有必要特别较真吗?

   [注]丰一吟:

丰子恺的女儿。

 9.下列不能支持“残月似不能轻易地改为新月”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不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

 B.新月的意义,如果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丰先生的画与题就没有错。

 C.参加聚会的人们在晚九点以前散去,所见到的只能是钩状的上弦月。

 D.人们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看到的“新月”其实就是残月。

 10.对文中加红词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的月亮”(②段)中的“这时”指的是每月初七八日和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

 B.“这种可能性也存在”(③段)中的“可能性”指的是晚上九点以前聚会散去。

 C.“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④段)中的“可能性”指的是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看见一钩新月。

 D.“如果是这样的话”(④段)中的“这样”指的是:

题目中的“新月”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新月的意义,而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

 1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朔日(阴历初一)夜半子时,在地球的另一面,月亮正运行到人的头顶。

 B.过去文人创作都不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常识,这是受他们认识水平的局限。

 C.丰子恺画中的“一钩新月”可能是“刚刚升起来的月亮”的意思。

 D.即使是世界名著,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无关宏旨的细微的疏失和错误。

 12.文章最后一句“别的事有必要特别较真吗”,“别的事”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3分)

 答:

“别的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棵树

谢志强

   年轻的国王登基,他打算在广场作一次演讲。

他有一张能言善讲的嘴。

   大臣便按国王的意图去张罗。

可是,广场没有演讲台。

国王必须站在高处来演讲,那得搭个演讲台。

   最后,大臣选定了广场旁侧一棵古老的大树。

没有记载那是什么树。

不过,大树的姿态就是一个演讲台。

大树的年龄没谁能说得清。

似乎都城还没建立,它已存在了。

或许是它的存在吸引了居民受它的庇护,聚居起来,渐渐演化出一个城市。

它的周围都是最老的房子。

   大臣带领几个木匠来锯树。

只要齐树腰砍断,再用树枝树杈搭个护围,便是一个理想的演讲台了。

大树很粗壮,须五六个汉子牵手围定。

   离大树不远的一个老人出面阻止,他不让砍树。

老人平时沉默寡言,据说,他只跟树讲话,早早晚晚,他坐在树阴下独语,也不知他说些什么,居民已习以为常,以为他神经失常。

奇怪的是,树似乎有反应,老人讲一阵子,树的枝叶便抖擞着发出喧响,似乎听懂了老人的话语,还有点激动。

或者,大树发出声音,老人嚅嚅地说起什么。

老人和大树之间有着惟有双方知道的秘密。

   老人终于阻拦不住了。

大树不属于他。

老人默默地流泪。

演讲台转眼便搭起来了。

老人的身影不再出现。

居民并没有留意。

   国王出现在广场,大树改装的演讲台一下子托起了他的形象,他站在大树剖面的圆台上,话语开了闸一样滔滔不绝。

广场上人山人海。

   国王正讲在兴头上,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是哭泣的声音,很低微的呜咽,似乎又远且近。

接着,国王的脚下在震抖,像沙漠的风暴刮过来那样,却没有风,而枯萎的大树确实在颤抖,那哭泣有了来源,在国王的脚下。

   国王无法继续演讲了,他想着:

这是一个什么兆头。

哭泣声传染了那样,广场的激昂情绪低落下来,人们感到冥冥之中的惩罚即将降临。

广场骚动了。

   国王走下了演讲台。

大臣进言:

可能是老头在作祟。

国王来到老头的土坯屋。

   老人已病卧在床。

老人的嘴不停地嚅动着,像在诅咒,或倾诉。

老人似乎没看到国王驾到。

   大臣动怒,欲指示手下拉起老人。

国王摇了摇头。

国王俯身,凑近老人的嘴巴。

国王闻到一股淡淡的苦涩气味,国王想起了那是剖开的大树的气味。

   国王依稀听见了老人的叙说:

这是一棵经历了数代王朝的古树,现在大树不能再倾听和感受来自沙漠的声音,大树伤心了,大树说永恒的是沙漠。

它幼小的时候,听着风声、沐着光线生长着,它吸引了人们。

   国王记起了父王的遗愿:

要找到名叫一棵树的地方,那是父王的先辈开创王国的地方。

他没料到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