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141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docx

心理学

单选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地心理过程

3.需要是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

4.客观性原则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心理学研究实践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6.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7.定期观察是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观察,每周一二次,每周一二小时或十几分钟,到一定时期,对观察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8.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试验的方法

9.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处理,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

10.世界公认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写的《教育心理学》,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便是由这开始的。

11.脑干调节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这些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危及生命,所以把它们叫做“生命中枢”

12.小脑的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13.丘脑和下丘脑共同组成间脑。

丘脑是神经通路的“中转站”,由身体传入到脑的信息和由脑传出到身体的信息都要经过这里。

14.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枢在颞叶,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在额叶。

¤

1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16.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

17.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叫反射弧

18.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即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叫负诱导。

19.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

20.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21.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

22.第一信号系统就是由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属性(颜色、形状、大小、声响等)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发射系统

23.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

24.知觉是在感觉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5.诱导运动是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为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例如,在夜空中,我们既可以把月亮堪称在云朵里穿行,也可以把云朵在月亮前移动。

26.心理上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

27.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8.绝对感受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9.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0.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31.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成反比关系。

3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起伏波动的现象。

33.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34.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属性,由各种不同部分组成,但我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

35.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者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

36.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7.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

38.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9.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0.无意识记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

41.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

42.瞬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一秒钟左右。

43.短时储存系统保持的时间约一分钟,信息容量约为7+2个意义单位(组块)。

44.长时储存系统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

45.记忆的敏捷性是指接受知识经验的速度,即在大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程度。

46.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的艾宾浩斯。

47.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48.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49.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也称理论思维。

50.对内思维就是元认知,也可以说是“元思维”。

51.分析是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52.综合是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过程。

53.比较是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

54.分类是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5.抽象是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56.概括是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57.具体化是指在人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概念、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58.系统化是指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

59.演绎推理也叫演绎法,是以一般原理为根据而推演出特殊事物并得出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

60.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善于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

61.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大问题,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62.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人在思维活动中能主动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机动灵活地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探求问题的新方案,并且能审时度势,在发生变化时,当机立断。

改变原来的思路,从更多的方面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63.思维的敏捷性,也称流畅性,指的是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快速地在较短时间内找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64.思维的逻辑性也叫条理性,指的是人在思维过程中必须前后连贯、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65.思维的独立性指的是人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不受别人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

66.思维的批判性指的是对前人思维成果能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自己的思维成果,能虚心自我批评,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67.思维定势指的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68.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

69.无意注意是预先没有确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0.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71.有意后注意是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在有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72.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觉察到的事物的数量。

73.注意的策略指的是对自己的有意注意的认知和调控。

74.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

75.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76.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77.双趋式冲突就是当一个人追求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一的心理矛盾状态。

78.双避式冲突就是一个人面临两个威胁性的目的并且必须接受其一时的心理矛盾状态。

79.趋避式冲突就是当一个人对同一目的抱有趋向和退避两种不同动机而进行选择时的心里矛盾状态。

80.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

81.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经常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并随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行动目的和意义的心理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盲从性和独断性。

82.果断性就是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适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

83.顽强性,也叫坚韧性或坚持性,是指一个人为完成既定目的善于百折不挠,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

84.自制性就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品质。

85.快乐指盼望的目标达到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其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86.愤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不断产生妨碍和干扰,使个体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状况,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情绪体验。

87.悲哀是指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88.恐惧是企图摆脱危险情境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89.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90.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91.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都是激情的表现。

92.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93.道德感是当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

94.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言语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起着核心作用。

95.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96.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97.强而不平衡类型:

胆汁质不可遏制型

98.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活泼型

99.强、平衡、不灵活:

粘液质安静型

100.弱型:

抑制型抑郁质

101.性格是人的人格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在人的人格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

102.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03.加涅按学习结果对学习做了分类

104.奥苏贝尔按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

105.布鲁姆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类

106.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有效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07.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08.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109.符号学习也称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10.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111.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12.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个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13.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14.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115.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

它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

116.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是加里培林提出的。

117.形式训练说是德国的沃尔夫提出来的

118.相同要素说是桑代克提出来的

119.概括化理论是贾德提出来的

120.关系说是苛勒提出来的

121.定势也称心向,它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22.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123.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于特征。

124.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积极意义的认识。

125.霍尔典型论调是“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126.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127.同化是指当主体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时,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128.顺应是指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需随新的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

129.在说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130.学习疲劳是指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

131.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现象,就是学习障碍。

132.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

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33.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34.感情成分是工作态度的核心

多选

【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从观察的内容分】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脑干】是深藏在大脑下面的一个奇怪而显得很复杂的结构,它是由延脑、桥脑、中脑组成。

【大脑皮层有三条打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它们将大脑半球从球到后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

【外部感觉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活动的规律】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记忆表象和知觉形象不同表现在】直观性和概括性。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保持过程有三种信息储存系统】瞬时储存系统;短时储存系统;长时储存系统。

【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回忆时可以运用的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思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功能】理性认识功能、学习功能、创造功能、调控功能。

【演绎推理】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求异思维的特点】流程性、变通性、独创性。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控制功能。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动机冲突按冲突方式可分为】双趋势冲突、双碧式冲突、趋避式冲突。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及关系管理的能力。

【根据情绪活动发生时的强弱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

【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按照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还是指向于内部世界】,可以把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把人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的分类】按照学习的实现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技能(可能考单选)

【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可能考单选)

【学习策略具有哪几方面基本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属于认知策略的是】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控制包括三方面】计划、监视和调节

【知识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辨别功能、预期功能、调节功能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根据动作的精确性可以把动作技能分为】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

【智力技能的特征】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根据如何定义动作技能的开始与结束进行划分动作技能,可以分为】非连续性动作技能和连续性动作技能。

【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四因素说】,即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的有机整体。

【人的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种形式。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四个及其重要的概念】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遵循的原则】面向全体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态度是由】认知、感情、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包括:

1.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2.优良的心理品质3.较强的业务能力4.得体的风貌5.良好的“第一印象”

名词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感觉】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观察】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可能考单选)

【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可能考单选)

【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可能考单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

【变式】是指教学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使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规律。

【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技能】是指进够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的变化过程。

【教师威信】就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简答

【心理学研究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

【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规律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第一,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第二,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第三,科学实验证明。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①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②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①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③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经验的参与能使感觉性更加敏锐,经验在知觉中必不可少。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受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新颖性;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

区别:

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组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

所以,观察比知觉更具有理解性;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2.适当超额学习3.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4.正确组织复习。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1.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了;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的多,以后忘的少。

【简述如何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

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

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

4.注意科学用脑。

【简述如何正确组织复习】

首先,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其次,复习要多样化;最后,要正确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