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166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docx

会计基础第13章考试大纲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的概念

2.了解会计对象

3.了解会计目标

4.了解会计准则体系

5.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

6.了解收付实现制

7.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

8.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

9.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10.掌握权责发生制

11.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

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

特别说明时,本大纲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

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

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

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的基本特征有: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

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

完善。

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

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

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

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

经济决策。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基本要求】

1.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

3.掌握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4.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5.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

类。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

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

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

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

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

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

或现金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

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

但是,

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

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

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

期。

(二)负债

1.负债的含义与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

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

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

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

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

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

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

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

素的确认和计量。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

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

益。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

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

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

资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

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

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

或者损失。

留存收益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统称。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

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

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

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

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

所带来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

收入。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

用权收入等。

(五)费用

1.费用的含义与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

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

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

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

产成本;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

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

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

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

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利润是

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

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

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

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

得或者损失。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

业的经营业绩。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

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

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

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

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

金或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

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

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

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

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

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

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

2.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

3.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4.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

5.掌握账户的结构

6.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