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658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docx

惊鹿智能手环创业计划书

惊鹿智能手环

商业计划书

1.项目背景:

可穿戴设备爆发元年来临

2013年是可穿戴设备的起步年,从上游的元器件供应到下游的终端产品推出,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和热议,是非之争也不绝于耳。

在2013年可穿戴产品更多的以概念式产品示人,比如GoogleGlass、AppleiWatch等产品虽然消息不断刺激着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神经但迟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曾正式推出;或者作为试水产品测试市场反应,例如三星的GalaxyGear智能手表。

无论如何,可穿戴产品在13年带给市场的预期大于惊喜,始于起步却离渐入佳境尚存距离。

而在2014年CES上,各大厂商都将可穿戴产品视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从宣传攻势到产品发布一气呵成,将可穿戴产品称为今年整个CES最大的亮点毫不为过。

可穿戴领域参展厂商不仅在厂商的种类上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多样化,公司的规模层次也相对于其他领域更加丰富。

厂商的种类上不仅包含传统消费电子巨擘,例如索尼、三星、LG等厂商,也加入了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制造厂商;公司规模亦从产品线覆盖广泛的一线大厂到深耕于可穿戴设备的专注型公司,例如专注于智能手环的Pebble和Fitbit公司。

公司种类与规模跨度的分散与丰富促成了可穿戴产品的多样性,无论在产品的终端形态和穿戴方式,还是在产品的应用效能和实际用途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预示着2014年将成为可穿戴行业的爆发年。

2.项目介绍

2.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第一代产品惊鹿智能手环J1,并以此为起点,陆续开发APP及后续产品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智能套件。

2.2.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X年,注册资本N万元,注册地址X。

2.3.股权结构

股东名称

出资额

占比

备注

N%

N%

N%

合计

100%

 

2.4.团队简介

3.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

3.1.设备形态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和云服务等交互及储存技术,以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现用户互劢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设备,包括眼镜、手表、手环等。

据零点集团的调查反馈,手环/手表和眼镜是选择率最高的智能可穿戴物件,同时这两样也是国人最常随身佩戴的物件,手链或腕带则居此二者之后。

其他饰品类物件,比如项链、戒指、腰带、头饰、鞋子等接受度更低。

3.2.演进趋势

智能手机作为个人消费电子的代表行业,其发展历程对于其余消费电子行业的参照借鉴作用不言而喻,而对于尚处于导入期的穿戴设备行业来说,其意义尤为明显。

智能手机从最早的只能用于通话的形似板砖的功能机形态,经过不断的功能整合和深化,逐步将多媒体、社交互联等原先电脑才能实现的应用嵌入其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智能终端。

从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的DynaTAC8000X的1983问世之后,对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30年后有望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个人智能终端集大成者的穿戴设备,人们对于其功能实现的期望也高于智能手机,技术的优化和升级驱动着这个新兴行业的演进趋势。

3.2.1.摆脱“线”制→摆脱“手”持

作为智能手机最底层的升级便是从有线通讯方式升级为无线通讯方式,彻底摆脱“线”的制约,在地域上不用囿于固定场所接听或者拨打电话,大大提高了电话通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频率,使得用户能充分享受到移动通讯带来的便利性,破坏式的创新颠覆了传统的使用习惯,也使得手机能进行大范围的普及与推广。

而可穿戴设备也继承了手机破坏式创新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手机无线通讯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只需佩戴在身上即可,随时随地解放双手,最终形态甚至可以长久佩戴不用取下,免除了忘记携带的尴尬境地,进一步提高使用的适用范围和便携程度,拓展目前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场景和时间,例如在极端的气候和地域条件下,或者在运动时需要使用到的情况。

尽管这一实现需要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相关穿戴设备组件保持同等或者更高性能下能以更低功耗运行,但在未来的产品趋势中一定会成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也成为评价一款产品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

在目前已推出的穿戴设备中,摆脱“手”持作为底层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已经充分反映至了终端产品上,所有穿戴产品的最终形态也必须符合这一标准。

而要完成最终所期望的标准,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供能部分:

即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互联部分:

即Wi-Fi、蓝牙、NFC等模块;芯片部分:

即低功耗芯片的设计、生产和封装;连接部分:

即柔性电路板(FPC);支撑部分:

即金属外观件、结构件和类肤质材质。

这些器件组成了对于摆脱“手“持——这一底层要求的达成。

3.2.2.基础界面→语音控制、眼球识别

即使再普通的功能手机也会拥有基础的用户界面来承载内容和功能,就如计算机必须需要操作系统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从最初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功能机界面中的上下左右选择键控制屏幕上仅有的两行经典菜单,到Symbian40、60时代通过四维指点杆来选取稍显复杂的多维方向菜单,逐步过渡到通过方向球如鼠标一样操控更为精巧的用户界面,最后演化成目前单点和多点的触摸甚至是悬空操作,与最初的操控方式比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便利性程度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而作为30年后产生的设备,由于其随身佩戴的特性与各种场景下的适应性,将很难像传统手持设备配备实体键盘或是大尺寸的触摸屏来供用户输入,控制方式的升级势在必行。

语音控制便是标准配备的下一代操控方式,绝大部分指令通过语音输入至设备经过识别技术从而转化成设备可识别的命令,避免了特殊情况下输入的限制。

眼球识别技术的产生更加拓宽了这一限制,通过对于眼球转动方向和速率的捕捉以及眨眼的跟踪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的操控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与目前尚属于实验室阶段的脑波控制已经相当接近,成为最先进的控制方式。

从技术实现角度而言,已经经历过过多年研究开发的语音控制其实现程度远较眼球识别技术成熟,无论可穿戴产品的形态种类如何差异化,其都将成为未来产品的基础配置。

而眼球识别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且只有头戴式设备才需要采用这一技术,因此尽管技术先进,但在可穿戴设备整体行业的普及程度将缓于语音识别控制技术。

要完成语音识别功能需要采用接收语音的微麦克风和用于确认反馈的为扬声器,而眼球识别技术需要采用微摄像头来完成眼球运动的捕捉与跟踪。

以上两个实现层级的升级均作为可穿戴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基础架构而进行的类强制性提升,即可穿戴产品应该具备的特征与功能,并未牵涉到具体的产品种类。

而剩下的三大实现层级提升将更加能反映未来可穿戴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对应了目前已有或正在研发中的概念机种。

3.2.3.简易扩展→实时监测

智能手机除了完成无线和基础实现之外,还加入了衍生的扩展功能来拓展终端的用途,例如加入GPS和A-GPS模块来实现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同时可以实现简易的方向和速度测量,为导航和运动提供辅助。

在最新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中,还融合了用户行走步数,以及气压、湿度等测量功能,折算成卡路里消耗和日记记录功能实现了简单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然而智能手机上无论对于环境、运动的测度还是人体体征的检测尚属于起步,主要原因其一是由于智能手机无法随时随身携带,在睡眠、剧烈运动或是长时间在固定地点的情况下用户通常将手机离身放置,这样会造成智能手机的检测功能无法实时检测人体或者环境的情况,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其二,测度作为手机的一项附加扩展功能,仅作为提高售价和差异化竞争的一种手段,专注程度通常较为有限,难以提升至与通讯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智能手机不能贴身佩戴,对于人体体征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无法达到期望要求。

可穿戴设备将这一实现层级大幅改进,成为终端的关键模组之一。

根据其随身佩戴和贴身接触的特性,能够实现对于人体和环境7×24小时的无缝实时监测,目前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就将这一实现层级的演进具体实现。

在人体体征检测方面,能够实时检测心跳、脉搏等信息,同时在夜间实现对用户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的记录,并将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处理终端,与云服务相连接,构建成完整的个人健康状况监控系统,及时有效的让用户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变化,并且协助第三方医疗机构对于有健康问题的用户进行监控,对于未来的远程医疗和远程健康顾问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在物理环境检测方面,用户也可以佩戴穿戴设备实时了解自身所处地区的环境数据,同时配以为设备专门设计的定位模块能将地域、环境和用户自身的身体状况信息进行量化比对并提出专业建议,对于户外运动、自助旅行甚至野外生存等活动均极富意义。

要完成从简易扩展到实时监测的实现升级,需要包含的器件涉及:

物理MEMS芯片,包括加速仪、陀螺仪、压感仪及温度仪等;生物MEMS芯片,用于指纹检测、体征监测等芯片;GPS芯片,用于测量反馈地理位置信息和测度距离;互联模块,用于实时上传穿戴设备的记录数据至处理终端,并及时将分析数据反馈至设备。

3.2.4.社交增强→现实增强

社交增强这一概念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也不断深入,传统的电话、短信通讯方式已经难以符合现代人对于社交意愿的诉求,网络社交工具的崛起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Whatsapp、Line、微信的出现在交流方式(从点对点的方式到群聊方式)、交流内容(从传统的文字、语音内容到图片、视频的实时交流)和交流对象(从已知的对象到随机配对的陌生对象)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于传统交流方式的冲击也不言而喻。

除了在通讯功能上的社交增强,对于商业方面的社交增强也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壮大。

类似于大众点评这样的移动应用以打分、评论等社交增强手段作为其营销卖点,这样的方式随着用户的参与感与互动感的提升改善也颇受好评,而智能手机作为目前社交增强最便利的载体也被赋予了除去传统通讯工具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实现。

而在可穿戴设备中,社交增强的实现将升级为现实增强,即通过虚拟化的技术对于现实进行补充,在现实之外穿上一层“信息外衣”,而智能眼镜则是这一实现的最佳载体。

通过现实增强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眼镜识别任何人和事物,只要被识别的人愿意分享他的个人信息,被识别的物体被人编辑过相关属性信息。

未来人与人之间交流也将随着这一实现的不断完善而产生深刻的变化,会面时会先读取对方的个人信息,包括公开的兴趣、爱好、职业信息,然后再判断彼此的契合点并寻找话题进行交流,大大降低了交流的成本。

尽管现在许多用户会将个人的信息背景放在诸如Facebook、人人网等交友网站上,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智能眼镜的能够将从捕捉、识别到弹出个人信息的系列动作瞬间完成,便捷程度的魅力远非现在已有的产品能媲美。

而在商业方面,能够从识别的商场或者超市中,清晰的标识出商场各个楼层的品牌或是超市中各个区域的特色产品,并配有其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及评价,社交增强对于商业的影响程度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新的商业模式也有望因为技术带来的实现升级而被更多的挖掘。

从社交增强提升至现实增强的实现层级,包含了前面所提及的所有三个实现层级,同时由于需要在实时反馈给用户视觉信息,因此在以下几个器件上的需求程度会更加显著:

微摄像头用于摄取现实场景;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将现实场景和附加虚拟信息实时合成图像信号;微投影仪,将处理完的图像转化至用户可识别的视频信号。

3.2.5.娱乐多媒体→虚拟现实化

对于个人消费电子而言,无论是个人计算机还是智能手机,娱乐多媒体的实现能够发挥出全部硬件性能和几乎所有功能的集大成者,也是区分旗舰、高端和中低端机型的标准之一。

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中,旗舰机型所包含的娱乐多媒体已经能达到中端配置个人计算机的标准,影音方面实现1080P高清影像的播放,今年的升级机型有望达到2160P的清晰度级别,并采用与影院师出同门的移动杜比音效解决方案作为音频输出;而在游戏方面能够进行大型的3D游戏,并且能够与其他玩家互联对战、攻城拔寨,几乎达到了不输于电脑的游戏体验。

但无论是影音欣赏还是游戏对战,对于用户而言总存在着代入感的缺失,缺乏身临其境的完美体验,影音爱好者希望能从享受影院般的视听效果,游侠玩家亦有化身为角色的冲动想法,融合最先进技术的头戴式显示器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这一实现的升级。

尽管刚完成融资,产品还处于概念阶段,但是目前代表这可穿戴最尖端科技的Oculus公司已经将这一愿景展现在世人面前:

带上Rift显示器用户可以在家中享受电影院级的效果,同时将视野虚拟成一个影院的景象,通过头部和眼神的运动可以看到影院的座位和幕布;另外可以邀请拥有此款显示器的三五好友“加入”到这个虚拟影院中,通过转头可以看到好友就坐在自身虚拟影院座位的旁边甚至可以进行交谈,而这一切仅仅是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模块进行的远程通话。

在游戏体验中的应用则更令人激情澎湃,无论是场景的纹理与材质、光线与粒子系统的构建以及队友交互的完整代入都有如现实重现,满足游戏设计师最大胆不羁的构想和游戏玩家最梦寐以求的憧憬。

在可穿戴设备的帮助下,娱乐多媒体实现将遭遇虚拟现实化彻底颠覆式的改变。

娱乐多媒体至虚拟现实化的提升不仅包含了前四层实现层级所涉及的领域,对于传感器的需求和严苛程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无论是运动的大幅反应还是类静止状态的细微变化都将通过传感器捕捉呈现,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将随着高实现层级可穿戴设备的上市推广而广泛应用。

3.3.市场规模预测

3.3.1.全球市场

思科在其报告中预计,可穿戴设备在2018年所带来的移动流量将占到智能手机移动流量的0.5%,这一占比已经达到了2013年的36倍。

2018年全球可穿戴计算设备的销量将达到1.77亿部,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

3.3.2.中国市场

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渐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

不同形态的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的生活,可穿戴设备接下来将会成为市场热点。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675万部,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0.3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达到114.9亿元。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升温将逐渐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不者,其产品兼具时尚型和功能性,可穿戴设备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3.4.可穿戴设备投资布局 

国内可穿戴设备处在培育市场阶段,明星创业者当属拿到B轮融资的咕咚手环,还有就是一些从专业领域切入消费市场的厂商,运动领域有滕海视阳(体记忆),健康医疗领域则较多,比如九安医疗、宝莱特。

公开数据显示,在下游领域投资总共发生超过30起,轮次从种子到B轮都有,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手环,应用领域集中在运动、健康、医疗,跟踪定位、宠物。

综合来看,A轮的投资额度多超过千万,投资时间多发生在2013年,多数投资为天使/种子投资,最活跃的机构当属PreAngel,其次有深创投、英诺天使等。

再看国内互联网巨头对可穿戴设备的布局和策略,有盛大果壳电子、XX和TCL合作的智能手环、360儿童卫士、东软熙康腕表、中兴的GrandWatch、华为的TalkBand手环等。

由于巨头在设备的生产、组装以及后端软件、数据服务方面有很强的资本和控制力,所以这些设备目前在市面上是相对成熟的,当然小米等公司应该也在筹划类似产品。

4.智能手环市场现状

4.1.国际巨头

智能可可穿戴设备成为各大IT巨头竞相追逐的发展方向。

1.Nike+FuelbandSE:

最早开发智能手环的国际巨头,但是已经战略断臂,缩减了手环部门的人员和经费。

2.Jawbone:

智能手环领域的国际三巨头之一。

推出Jawboneup二代产品,主要功能是智能闹钟,闲置提醒,计步器,睡眠监测等。

3.Fitbit:

推出FitbitForce智能手环,拥有健身追踪功能,同时能够使用内置的加速度计来测量步伐,然后在根据你的个人数据(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来计算所消耗掉的热量。

4.SONY:

索尼公司推出了旗下第一款健身追踪设备Core,目前把Core嵌入智能手环SMARTBAND中,能够追踪检测所有的健身指标(例如心率、步数等),也可以追踪拍摄的照片和其他生活事件。

索尼已经为Core开发了一款应用——Lifelog,此应用允许用户查看自己的个人历史:

记录并追踪锻炼情况,例如跑步路线、跑步过程中听过的歌曲,甚至还记录看过的多媒体内容。

索尼的Core智能手环在2014年的第一个季度开始发货,售价是99欧元(约合人民币815元),还会销售一组共3根的额外彩色腕带。

5.Garmin:

推出了其首款Vívofit智能手环,它使用可更换电池,电池续航能力达到惊人的1年时间,完成了消费者对于智能设备续航能力的理想要求。

Vívofit智能手环配备了常亮e-ink电子墨水屏,防水,并兼容ANT+心率监测器。

它能够记录用户的日常活动水平,追踪锻炼进度,在需要的时候提醒活动,并且通过获得的数据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日常健身目标。

Vívofit有多种颜色、两种尺寸可供选择,在2014年第一个季度发货。

GarminVívofit零售价分别为129.99美元和169.99美元(含心率监测器)。

6.LG:

推出了LifebandTouch智能手环,它能够监控心率和其他各项人体基本健康情况,并通过液晶屏显示这些信息数据。

7.SAMSUNG:

发布了更新版本的GalaxyGearFit产品。

8.其他:

电子手表制造商Casio、芯片设计制造商高通等各行业领军企业均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

4.2.国内厂商

TCL与XX联合开发的BoomBand智能手环首次亮相,其搭配XX云Dulife平台,有别于市场上定位于“手机伴侣”的可穿戴设备,还能帮助用户进行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提醒。

另外,中兴也对外发布了其首款智能手表BlueWatch,这个产品不仅能当计步器,还能支持微信、微博等第三方社交软件。

除去这些传统电子消费巨头的智能手环之外,国内还有多款智能手环产品,如咕咚手环、体记忆超薄环、imu智能手环、iwan智能手环、bong手环、360儿童手环、乐跑手环等。

4.3.竞争优势

4.3.1.竞品对比

项目

J1智能手环

其他智能手环

功能类型

基础功能以提醒为主

功能围绕健康主题

实现的功能

基础功能包括:

电话提醒、闹钟提醒、记事提醒、计时器和手机防丢提醒

计步器功能:

计算用户跑步数,计算运动热量

心率计:

计算用户运动心跳

睡眠分析:

记录用户睡眠安稳程度

用户对产品期待值

项目将实现开源,吸引以及赞助其他程序员开发更多有趣App,增加产品功能多样性

只有单一的App,实现的功能有局限性。

App功能的改进只靠官方团队维护

产品形象对比

一架可以安装众多App的iPhone手机

一架只提供通话短信功能的原始翻盖手机

用户群体

智能手机用户

运动爱好者(群体数量值评估:

100万人有1人是健身爱好者,人均每周健身一次)

用户需求分析

满足用户最基础需求;

次而满足小众需求;

最后通过功能的多样性实现满足用户硬需求

健康与运动为主题的需求非人们的硬需求

产品发展计划

本产品下一代智能手环将增设数值监控元件(运动监控功能)和显示屏,继续维持产品开放开源特性

以即将推出的iWatch为发展目标,更多的健康监控功能,更大的显示屏,更长的待机时间

产品平均售价

200元内

国内均价400元,国外均价1000

4.3.2.优势分析

1.用户群体广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竞品都是针对运动人群,而本产品则面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智能手机用户。

IDC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0亿台,其中中国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数额,高达3亿台,渗透率达到78.2%,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保有量将达到5亿台。

这也意味着J1手环的潜在用户群体高达5亿人。

而健康手环的用户群体仅为智能手机用户中的长期健身人群。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抽样调查的10个省市中,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为32.7%。

由此可见,J1手环的潜在用户群体是一般健康手机的3倍以上。

2.开源

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具有很大的潜力,可就目前来看,现在推出的设备主要是个人专属产品,并且仅仅被用于健康和养生。

如果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它的市场还将变得更大。

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开发多种多样的APP是提高渗透率的良方。

来自于设备自身传感器的数据没有多大价值,无论设计的如何“精明”,一段时间下来,都会让人们对它提供的有限应用感到疲劳。

单一的资源输入,永远都不能换来设备的智能和实用。

惊鹿智能手环采取开源的方式,获取来自第三方开发者的创意,“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自第三方的APP往往更能完善设备的功能。

此外,一旦APP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消费者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增值产品”。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APP将让用户手中的设备具有更大的价值,就跟现在的Xbox和iPhone一样。

3.低价

与其他健康和运动手环对比,J1手环因为略去了健康和运动功能,只做提醒功能,开发成本缩小了一半,因此售价较低,相比国内智能手环产品价格低了将近一半,对于国外手环来说则价格优势更加明显。

5.项目运营

5.1.产品设计

5.1.1.外观设计

J1手环采取简约的设计风格,提供白、红、黑三种颜色,外观时尚。

5.1.2.结构设计

1.PCB: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续航N天;

蓝牙4.0无感同步;

固件空中升级;

震动马达提供静默闹铃。

2.按钮:

可进行长按及短按等不同的操作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3.扣件:

低于腕带0.1mm,防止刮擦。

4.数据接口:

用于充电、数据传输、软件更新。

5.橡胶材质腕带:

低敏、防汗,一米以内深度防水。

6.LED:

显示。

5.1.3.功能设计

1.基础功能

●防丢提醒:

当手机超出设置距离范围时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提醒。

●来电提醒:

设置联系人,重要来电震动提醒。

●静默提醒:

轻轻的振动来唤醒你的一天。

●闹钟提醒:

设置闹钟进行震动提醒。

●记事提醒:

设置重要事项进行提醒。

●休息提醒:

设置间隔时间,提醒适时休息。

2.外延功能:

手环将接口开放,并给出开发文档,通过赞助形式,支持广大程序开发人员定制个性化App,增加手环功能的功能多样性。

5.2.产品生产

产品主要零部件如芯片、马达等均直接对外采购,由公司进行人工组装。

5.3.产品营销

5.3.1.消费者分析

1.期望功能

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感兴趌的功能在于运劢健身和休闲娱乐,分别占比59.5%、57.1%。

接下来是智能开关(42.9%)、医疗健康(33.3%)、远程控制(31.0%)、个性推荐(27.2%)等。

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群体将会有不同的需求,可穿戴设备如能通过収掘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将会有极大的存在空间。

2.关注因素

数据显示,有贩买意愿的被调查者表示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是其贩买可穿戴设备的最主要原因。

相应地,影响其贩买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功能性,占比42.9%,其次是价格,所占比重为33.3%。

质量也占一定的比重为14.3%。

其他如款式、品牌幵非影响用户贩买的重要因素。

可穿戴设备市场尚处孕育阶段,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需从产品功能性上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