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1252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docx

锅炉仪表自控安装施工组织方案

XX锅炉房仪表、自控安装

 

 

施工单位: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四、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七、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八、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九、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

附:

劳动力计划

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国家颁布的各规程、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63

《电气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

3、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本着“适用、经济、安全、合理、先进”的原则编制。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1台29MW燃气热水锅炉和1台46MW燃气热水锅炉的仪表、自控安装工程,控制室I/O柜、计算机操作台、仪表接线、调试等。

根据设计图并按照甲方与现场监理的要求施工。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向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根据现场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现场仪表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本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施工各环节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马虎,要求每一位职工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施工。

(1)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员、工长应收集以下技术资料:

a、编制依据中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b、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及资料。

c、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2)图纸会审:

a、了解图纸电气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及深化设计。

对图纸中有疑义的部分及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联系研究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b、图纸中的尺寸、标高、标注有无错误和矛盾。

c、将有关问题在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上提出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d、组织各工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施工人员、机具的准备及吊装方案的选择

a、施工劳动力计划表(见附件)

b、施工机具配备表(见附件)

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可行、安全、快捷、经济的设备吊装及进场方案。

(4)材料的进场、验收

本工程施工材料主要为计算机操作台、控制柜、桥架、电缆及线管等。

材料进场后我公司材料员将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

并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仔细核实,并做好材料进场记录

四、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1、接地安装及测试

1.1、接地系统的安装

(1)防雷与接地系统共用接地极。

并与建筑物的其它金属部分应互相连接。

(如进户管、透气管、雨水管、金属窗框)

(2)接地体、避雷线引下线的连接必须用焊接,焊接处应补涂沥青防腐。

(3)所有明配防雷装置的各种金属件必须镀锌,镀锌层要均匀。

(4)底板一圈主筋作为基础接地体,主筋焊通成一整体自然接地体,防雷及电气共用基础接地体。

(5)利用结构柱主筋(两条以上),与底板筋焊通。

(6)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7)接地电阻测试点,电气接地点,接地电阻要求小于0.5Ω,如实测不能达到时,应通知设计或外加人工接地体。

1.2、人工接地体的安装

(1)一般按设计所提数量和规格进行加工,材料采用钢条和角钢,如用钢管时,选用直径为38~50mm,壁厚不小于3.5mm的钢管,然后切割,长度一般为2.5m,钢管打入地下的一端加工成扁尖型或锥型及针面型,如用角钢时,一般选用50×50×5mm角钢,切割长度为2.5m,角钢的一端加工成尖头形状。

(2)装设接地体前,需要沿着接地体的线路先挖沟,并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以防止土方倒塌,一般采用手锤打入接地体。

(3)安装步骤

1)按设计位置将接地体打人沟的中心线上,接地体露在地面的长度约为150~200m(沟深0.8~1m)可停止打入,使接地体最高点高施工完毕后的地面有600mm的距离,接地体间的距离按设计要求,一般规定的距离不小于5m。

2)敷设的管子或角钢及连接扁钢应避开其它地下管路、电缆等设施,一般与电缆及管道等交叉时,相距不小于10m,与电缆及管道的平行时不,不小于300~350mm。

3)敷设接地时,接地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

1.3、接地母线敷设

(1)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当接地体打入地中后,即可挖沟敷设扁钢,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焊接的方法连接,扁钢应侧放而不可平放(侧放散流电阻较小),且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离接地体最高点约100m。

,焊接时应将扁钢接直。

(2)接地干线与支线的敷设1)室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般敷设在沟内,沟的深度不小于0.5m,宽为0.5m,然后将扁钢埋入,接地干线与支线的作用是将接地体与电气设备连接起来,采用焊接连接。

接地干线、支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大于0.5m,以便接引地线。

2)室内的接地线为明敷,明敷设的接地线大多数是纵横敷设在墙壁上,或电缆架母线架等。

a.墙身敷设时.用支持件固定(支持件采用埋设方式),深度为50mm,

孔距为1~1.5m。

b.电缆架、母线架敷设时,每1.5m用镀锌铁丝固定。

1.4、接地

(1)照明、动力配电系统接地

1)保护接地可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当牢固可靠不可串连接地。

2)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

3)信号回路接地与屏蔽接地可并用一个单独接地极,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4)分线箱的接地应接到保护接地网或已接地的结构上。

5)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仪表的金属外壳),当使用说明书无接地规定时,不作保护接地:

当规定接地时,应直接与其关联设备接地的接地极连接。

6)易燃易爆场所的要求采用专门接地线,不得利用金属管道,建筑,物的金属构架、电气线路中的工作零线作接地或接零用。

1.5、接地装置测试。

(1)试验项目和标准电气设备、电力线路及防雷设施接地装置的试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其各自的设计规定。

(2)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现场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宜采用专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其测量方法可按各类仪表的说明和要求方法进行操作。

(3)电极的布置测量接地电阻时,对测量电极布置方法的要求如下:

1)测量配电所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各测量电极间可成直线布置;

2)测量大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或要求消除引线互感对测量的干扰时,各测量电极间宜作三角形布置。

(4)测量接地电阻的注意事项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雨后土壤潮湿时,不宜测量接地电阻;

2)测量时,电压极与电流极插入土壤的位置,应远离地下金属管道,电缆线路以及铁路轨道等较大的金属体。

2、电缆桥架安装

电缆桥架安装工艺流程:

电缆桥架安装要遵循安装要牢固、接地要可靠、整体观感质量要好的原则。

敷设在电气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要根据设计要求,设防火隔离措施。

在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要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的螺栓要适配,连接要紧固,防松零件要齐全。

电缆桥架沿墙、梁顶时,相互间距及允许偏差见下表:

电缆桥架允许偏差间距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1

托盘侧面距墙

50-100mm

2

垂直托盘底面对墙柱

25-50mm

3

水平相邻托盘边距

50mm

4

托盘顶距天花板、横梁及障碍物底部

150mm

5

托盘底部距电气设备顶部

450mm

3、电气配管

(1)、电线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埋设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每根电线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3)、电缆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缆管应安装牢固:

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②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4)、金属管的连接应固定,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0倍。

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5)、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6)、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7)、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②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③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4、电缆敷设

(1)、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4)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5)在带电敷设区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6)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合。

(7)、电源电缆采用五芯电力电缆,动力负荷电缆采用三芯加一电缆。

(8)、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9)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10)、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11)、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

电缆形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15D

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20D

注:

表中D为电缆外径。

(12)、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13)、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②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14)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②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放,一般情况宜由下而上。

(15)、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6)、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②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③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

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绷带扎牢。

5、电缆头的制安

5.1电缆头制安

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一次完成,以

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

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

防止污秽与潮气侵入绝缘层。

电力电缆始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

处的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采用钢绞线,其截面不

小于10mm²。

1)摇测电缆绝缘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2)截取电缆长度及剥除电缆外护层、钢带铠装,并焊接地线。

3)预留线缆包头长度,其余剥除。

4)预留铜屏蔽,其长度应为应力热缩管的50%。

从屏蔽层末端起预

留20mm半导体层。

5)把焊锡凸起处挫平滑,并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6)各相分别套入应力热缩管,加热收缩成形后,用清洁剂清洗其表

面碳化物。

7)在三叉口根部用填充胶包绕成橄榄状,最大处直径大于电缆外径

15mm。

8)将指护套套人至分叉根部,由指根部起向指端部来回加热,使之

成形。

9)用砂纸在电缆绝缘层来回均匀打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10)套入外绝缘管,加热收缩成形,并将多余部分切除。

11)将电缆绝缘层端部,用清洁剂清洗导体部分。

12)套入接线端子,并进行压接。

13)将热熔胶包在端子与导体处,形似小橄榄状。

14)将绝缘管套入至绝缘及端子处,加热收缩。

15)分别套入相色密封管,并加热收缩,至此,10kV及以下交联热

缩型电缆终端头工艺制作完毕。

16)进行耐压试验,鉴定质量。

7.3、绝缘测试

穿线施工结束后,对各个系统,各个回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工作,对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线路,要重新穿线,重新测试,确保各个回路达到规范要求。

、系统调试

6、现场仪表安装

6.1、现场仪表安装的一般规定

(1)仪表安装前应按设计位号核对其型号、规格及材质。

其外观应完好无损,附件齐全。

(2)、仪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试验和校准。

设计要求脱脂的仪表应在脱脂检验合格后安装。

(3)、现场仪表安装时,其位置不得影响工艺操作。

显示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维修的位置(仪表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2~1.5米)。

(4)、仪表宜安装在远离机械振动、强电磁场、介质腐蚀、高温、潮湿的场所。

(5)、仪表安装时不应敲击及振动,安装后应牢固、平正,不承受配管或其它机械外力。

(6)、安装在工艺管道的仪表或测量元件,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仪表标定流向应与被测介质流向一致。

仪表或测量元件的法兰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一致,固定时使其受力均匀。

(7)、仪表设备上的接线盒、进线孔的引入口不应向上,以避免油、水及灰尘进入盒内,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

(8)、仪表设备标志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应书写或打印正确、清楚。

(9)、对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

6.2、温度仪表安装:

1)就地指示温度仪表安装时,应便于观察。

2)温度仪表(热电阻、热电偶等)连接螺纹应与其配合使用的连接头螺纹应匹配。

3)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测温元件插入方向宜与被测介质逆向或垂直,插入深度应处于管道截面1/3~2/3处。

4)温度仪表应在工艺管道、设备施工完毕后,压力试验前安装。

5)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固定牢固。

6)安装在含固体颗粒介质中的测温元件,应采取防磨损的保护措施。

6.3、压力仪表安装:

1)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2)集中安装的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应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美观。

3)压力仪表不宜安装在振动较大的设备和管线上。

4)被测介质压力波动大时,压力仪表应采取缓冲措施。

5)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地面1.8米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防止万一发生泄露伤人。

6.4、流量仪表安装:

1)核对流量仪表说明书和工艺管道平面图,设计应能满足流量测量仪表对介质、流向、位置、上下游侧直管段的技术要求。

2)孔板、喷嘴等节流元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查并作记录,孔板的入口和喷嘴的出口边缘应无划痕及可见损伤。

安装时,孔板的锐边或喷嘴的曲面侧应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

3)、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b、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c、口径大于300毫米时,应有专用的支架支撑。

d、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6.5、现场仪表盘(箱、柜、台)安装:

1)仪表盘(箱、柜、台)安装在有振动影响的地方时,应采取减震措施。

2)在恶劣环境或爆炸性危险的区域内安装的就地仪表盘(箱、柜、台),其密封性和防爆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3)仪表中间接线箱应固定牢固,密封垫圈完好无损。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中安装的中间接线箱多余的进线口应做防爆密封。

4)仪表保温(护)箱底距地面高度宜为600~800mm,仪表箱支架应牢固可靠,并应作防腐处理。

a、垂直度要求:

箱高度小于1.2米,允许偏差3mm;箱高度大于1.2米,允许偏差4mm。

b、倾斜度要求:

水平方向倾斜度允许偏差3mm。

当五个以上成排安装时,允许偏差5mm。

5)仪表盘(柜、台)型钢基础制作应与设备尺寸一致,制成后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其偏差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a、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mm/m,型钢基础总长>5m时,允许偏差为5mm。

b、水平方向倾斜度为1mm/m,型钢基础总长>5m时,允许偏差为5mm。

6)单台仪表盘(柜、台)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a、垂直度允许偏差1.5mm/m。

b、水平方向倾斜度允许偏差1mm/m。

7)成排的仪表盘(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单台仪表安装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相邻两盘(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b、当盘(柜、台)间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c、相邻两盘(柜、台)接缝处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d、当盘(柜、台)间连接超过5处时,正面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e、相邻两盘(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6.6、现场仪表设备防护:

现场仪表设备防护应遵循以下原则、措施和方法。

1)现场仪表设备防护适用于本承建项目中,仪表设备到达施工现场至工程中间交接前的物资和仪表工程产品的防护。

2)防护过程贯穿了仪表设备搬运、贮存、单体调校、二次运输、吊装、安装、吹扫、试压、回路调试等主要施工工序。

3)仪表设备应存放在防雨、防尘的仪表库房中,如在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

4)仪表设备应根据工程特点分类或分区摆放,并设立仪表标识牌。

5)仪表单体调校应按仪表说明书进行,调校后线路、部件复位,表壳密封。

6)仪表设备在搬运、吊装、安装过程中应文明作业,轻装轻卸,轻拿轻放,并有防振动、防碰撞措施。

7)对已安装在施工现场的仪表设备应进行护、包、封、盖,派专人值班看护。

8)现场仪表控制室等重要部位在安装调试阶段设立防护专区。

9)在工程中间交接前应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如需越冬,应有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10)仪表元件、精密仪表及易损、易失的小型元件,应妥善保管,并宜在厂房封闭后或中间交接前安装。

11)带毛细管的仪表安装时毛细管的敷设应采取保护措施,在设计确认后可采用角钢、管槽等材料制作保护支撑,弯曲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多余的毛细管应绑扎、`盘绕在仪表箱内。

12)温度仪表直形连接头、保护套管安装后,宜用胶布或塑料布等材料密封接口,保护其内螺纹连接丝扣,同时防止杂物掉入。

13)应保证在工艺管道、设备接口法兰上焊接的直形连接头中心轴线与法兰平面相垂直,且与法兰连接短管同轴心,防止安装时产生机械应力损伤温度仪表测温元件。

14)就地安装的压力指示仪表应在工艺试运行前配合安装,如长时间不进行联动试运或化工投料应及时将仪表拆回或移交业主生产车间保管,防止在现场丢失损坏。

15)不带仪表保护(温)箱的变送器不应过早安装于施工现场。

如领用仪表在现场敷设导压管路后,应及时将仪表拆回仪表库房存放。

16)工艺管线吹扫前应检查确认测量仪表配管的一次切断阀处于关闭状态。

测量管路吹扫时应断开仪表与测量管线的连接,以保护仪表测量部件不受冲击。

17)需外供220V交流电的流量仪表在单体校准或回路调试时应检查确认接线正确无误。

防止接线错误送电时损坏仪表或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7、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1).送电前的检测项目

A.绝缘电阻试验:

a试验前将电缆线芯接地,充分放电,对气温、湿度等天气情况作好

记录。

b.用1KV兆欧表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各线芯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

阻值不应小于10MΩ。

c.读取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测定吸收比。

d每次测定绝缘电阻后要将电缆放电、接地。

A外观检查:

a.柜(箱)的固定及接地应牢固可靠,油漆完好,清洁整齐。

b.柜(箱)内所装电器元件外观完好,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固。

c.所有二次结线应准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

d.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动、静触头中心线一致,

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

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头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无卡阻碰撞现象。

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推行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确定的质量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并贯彻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前编写好质量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

2、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加强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并严格按IS09001质量体系运行,认真执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和专业质保工程师责任制。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水平,教育职工树立创精品,创名牌意识,努力形成项目部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4、为切实达到有控制的目的,确保每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按全过程质量控制原则设立了三个控制阶段,十四个控制环节,二十二个控制要点进行控制,使影响工程质量的各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严格工艺纪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开展必要的业务培训。

6、严格材料检验制度,把好材料质量入口关。

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到施工现场。

对需进行检验的物资和半成品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凡代用材料须有设计部门认可的书面材料。

7、教育职工做好文明施工,确保厂区整洁、卫生、杜绝给环境带来污染源,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8、制定工艺纪律,并做好半成品的保护工作。

9、严格工序检验,认真执行工序检验计划。

实行施工队自检,专业队互检和专职质检员专检的“三检”制度,对不合格工序不得验收,不得转序。

10、认真贯彻执行“计量法”,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按工艺要求配置合格的计量器具并进行检测,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11、抓好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的施工管理,如对风管焊接、风管保温等进行重点控制。

12、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活动,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通病,把好质量关。

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必须经建设单位及监理认可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14、建立健全内部质量奖罚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创优积极性,奖优罚劣,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15、我方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和成品保护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我方做为施工单位在经监理工程师和招标方签字验收后方进入下一道工序。

16、各工序操作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均持有岗位合格证书,保证上岗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管理方针

在施工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目标。

(二)、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0.1%以下,确保安全生产。

(三)、安全管理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安全负责人,各专业施工队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根据安全措施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书面交底。

2、安全员必须督促与检查施工队安全防护措施。

3、大中型设备和外脚手架验收制度

对大中型设备和外脚手架的安全实行验收,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4、每周安全活动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